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北京西郊这座古寺藏有中国最美壁画

2020-11-11 18:30:42旅游攻略
前些年,闺蜜家还住在石景山金顶街一带,春节去串门,闺蜜妈妈说:附近小山上有个法海寺,可以去玩耍。当时内心孤陋地冒过一个念头:法海竟然被附会出与石景山的瓜葛,多半是个新建的山寨禅寺。

前些年,闺蜜家还住在石景山金顶街一带,春节去串门,闺蜜妈妈说:附近小山上有个法海寺,可以去玩耍。

当时内心孤陋地冒过一个念头:法海竟然被附会出与石景山的瓜葛,多半是个新建的山寨禅寺。

直到最近,无意间得知京西法海寺珍藏有精美绝伦的国宝级明代壁画,稍作百度,才知道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这座法海寺,和《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坏和尚法海,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怪“新白”太深入人心)

▲这里的行文节奏忍不住安排法海出下场

北京西郊这座古寺藏有中国最美壁画

敕建法海寺

“法海寺”规格相当高,皇家级别,明英宗朱祁镇下旨修建并亲自取名,意为“佛法深广如海”。

▲“法海禅寺”山门(图片来源:搜狐网)

寺院的肇建发愿和捐修,是来自朱祁镇近旁的一个太监——李童。

在历史上,除了捐建法海寺,这个叫李童的太监似乎没有留下其他任何记载。只有通过他的墓碑铭文了解到——这位相继侍奉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位皇帝的“御用监太监”,早年得朱棣喜爱,曾随朱棣出征,当朱棣死于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秘不发丧,李童也是护卫朱棣遗体回京的亲随之一。到了明代宗朱祁钰,还给他颁发过号称皇家最高赏赐的“蟒袍玉带”,可谓上上荣宠。对他的性格和行事,碑文原文这样写——

“周旋殿陛,仪度从容。小心慎密,竭力摅忠。护驾出入,环卫圣躬。历事五朝,职业愈崇”。

北京西郊这座古寺藏有中国最美壁画

用今天烂大街的方式来形容:这位李童的情商非常高。先后在明朝五个皇帝身旁伴驾,竟然能得到这五人无一例外的信任和喜爱。虽然没有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这种权势熏天的职务,但凭借着缜密的性格和小心从容的行事风格,他也绝对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一个人物。

捐建寺庙,似乎是明朝有权势太监的乐衷之事,朱祁镇身边臭名昭著的大太监王振,大约也是在法海寺建成这年,在北京东城捐建了智化寺。建好没几年,王振就在“土木之变”中一命呜呼(佛祖也没能保佑这恶人性命),智化寺却一直存留至今。

▲智化寺,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周一闭馆(图片来自网络)

李童奏报朱祁镇说,自己披沐五朝皇恩,打算拿出全部积蓄建寺修佛以报恩。他的发愿得到了少年朱祁镇、文官、宦官、佛教界多方人士支持。小皇帝赐名赐额,两位正部级著名贤臣——礼部尚书胡滢(对,就是传说中帮朱棣在民间十几年寻找朱允炆的那位)、吏部尚书王直撰写法海寺敕建碑文,众文官以及宦官集团大权在握的王振、喜宁等知名太监纷纷助缘随喜,藏传佛教界最著名的僧侣们参与设计修建。总之,李童的人缘太好了有没有……

北京西郊这座古寺藏有中国最美壁画

就这样,这座由李童捐资、工部营缮所修建,动用工匠169人,明英宗赐名的法海禅寺,耗时4年8个月,终于完工。李童也许没想到,他的发愿,留给了后世国宝级的壁画奇珍。

记忆 • 1937

20世纪30年代,有两位惊叹于法海寺壁画艺术的外国摄影家和女记者,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来法海寺80多年前的珍稀影像。

第一位,德国女摄影家赫达•莫里逊。1933年,24岁的她来到中国,在法海寺阴暗的大殿里,拍摄了壁画和佛像的昔日面貌。

赫达•莫里逊(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位,英国女记者、壁画家安吉拉•莱瑟姆。1937年,她来到笼罩在战争阴霾下的北平,探幽法海寺。

“在石头祭坛上,坐着3个上了漆的塑像,每个塑像后面都有一个绘制了图案的屏风。接着,我们发现殿内四壁都布满了壁画!我们兴奋地打开了该寺庙的其他门,利用一面镜子把阳光折射进了殿堂内部。令人惊奇的画面顿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1937年安吉拉•莱瑟姆拍摄的法海寺大殿罗汉像(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她写了篇《发现法海寺》的报道,刊登在1937年《伦敦新闻》画报上,字里行间掩藏不住对法海寺壁画的赞叹和惊喜——

“这幅深藏不露、迄今默默无闻的壁画堪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之一!我敢说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其他绘画能具有那么崇高和迷人的风格。”

80多年后,当我在黑暗的大殿中依靠手电的光晕,从每一个局部的精美笔触,拼凑出佛国长卷的气象万千时,特别能够理解这位异国女记者“崇高”和“迷人”的精准措辞。

▲殿内不允许拍照,不允许拍照,不允许拍照。这张多人举手机拍照的反面教材图来自网络


中国壁画之最精美

法海寺大雄宝殿里,当初用金丝楠木雕刻的三世佛像和十八罗汉坐像,统统毁于文革。从1937年的老照片看,罗汉像材质细密雕工精美,在黑白照片中晦暗的大殿里,散发出熠熠光辉。

真是可惜。

▲图片翻拍自法海寺播放的旧影像


不幸中的大幸——被砸的佛像和罗汉身后,由15位明朝宫廷画师们工笔重彩、极尽功力倾情描绘的代表中国古代最高水准的壁画,完整地保留至今。

▲法海寺大雄宝殿


为了避免紫外线对壁画矿物颜料的伤害,大雄宝殿整个采取了遮光措施。参观壁画真迹每天有7个固定场次,由讲解员带领进入黑黢黢的大殿,使用提供的冷光源手电观看。

无论事先有没有做功课,看到壁画真迹,都禁不住为法海寺壁画迷人的东方气质折服。相比较敦煌壁画的猛厉(纪录片里的用词),法海寺壁画无论是构图还是配色,都流露出一派庄严从容的东方气韵,柔和、流畅又雅致。

复制品局部感受一下——

▲法海寺药师殿里的复制版局部


讲解员说,如此细腻的笔触,其实是宋代院体的卷轴画法,原本的纸上技法,却被高难度地运用在了法海寺的墙壁上。上图的复制版拍摄于大雄宝殿后的药师殿,这里用“珂罗版”技术,高清拍摄后印刷,一比一还原了壁画原貌。然而,看过真迹,就会发现印刷品的僵硬和缺乏层次,虽然复制品也比照使用了“沥粉堆金”,但失却了真迹富有层次感的生动笔触。

▲壁画中的荷花,还是复制版。真迹想象一下~


去法海寺之前,没有了解过“沥粉堆金”。它也叫“沥粉贴金”,是中国壁画中的常用技法。把金箔融化后贴在绘画的线条表面,营造层次感和立体感。在光束闪烁的大殿里,讲解员让大家把光源暂时离开他讲解的墙壁,然后俯下身,用自己的手电贴近墙根,手中电筒的光束自上而下徐徐漫过,微光蔓延之处,画中人物的宝冠、衣袂、璎珞、配饰…… 所有贴金轮廓如浮雕一般水落石出。小伙子说,像法海寺这样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的,很罕见。

李童真是不惜血本。

这张翻拍的复制图,约略可以看出沥粉贴金的运用。


除了贴金,壁画中还大量使用了描金。比如,普贤菩萨裙裾上的暗纹——

比如,这两位信士的服饰,通身描绘了金色团纹——

复制版在黄底的衣服上几乎看不出暗纹,但原版一丝不苟,工笔细描。讲解员说:这才叫低调奢华有内涵呢!

法海寺壁画笔触细腻到什么程度?最有说服力的一张——水月观音身披的白纱。

细看,白纱由一个个48笔的六棱雪花构成,画士们以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不厌其烦的画了两万多笔——

▲水月观音复制品局部


更不必说众神天繁复的衣饰和缇花纹路——

每一处经得起细看的局部——


平和而生动的人物情态——


专家说,法海寺壁画无一处废笔,在中国壁画艺术造诣上,若这里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趁它还开放,有意者,抓紧去看。

没有任何网络购票和预约,现场买票就近安排场次,不能电子支付,必须使用现金。嗯,方式很怀旧 。

提供两张珍贵的官宣场次和开放说明。(之前遍寻官方资讯而不得)

具体地址请自行导航。

对了,法海寺的另外一绝,是大雄宝殿前的这两颗白皮松。它们真是默默地在佛前伫立了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