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唐朝行旅风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20-07-10 22:48:04旅游攻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唐朝行旅风俗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梁秋实说:我最赏识这种心情。此种心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唐朝行旅风俗

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梁秋实说:我最赏识这种心情。

此种心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自古送别最是销魂,今天尚且如此感叹,古人相比今日,交通更加不便,一去不知何年归,故而送别便成为一种特别的风俗,来化解人们心中的离别之愁。

唐朝行旅风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关于送别,唐人是这样的:

你走,我折柳相送,送至城外,依依不舍;

你来,不论有无风雨,我都远远相迎,为你接风洗尘,相诉别后情愁。

折柳送别,在唐诗中俯拾即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出自李白的《忆秦娥》。

李益的《途中寄李二》:“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因“柳”通“留”,赠柳含有留客的意思。柳树是随处可生长,唐人践行,也多在郊外,“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已然成为离别的象征之物了。

唐朝行旅风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有离别,就有相聚。为归来的亲朋好友接风洗尘称为“软脚”“软脚局”。《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帝常岁十月幸华清宫,春乃还,而诸杨汤沐馆在宫东垣,连蔓相照,帝临幸,必徧五家,赏赉不訾计,出有赐,曰‘饯路’,返有劳,曰‘软脚’。”

《旧唐书》中有记:“出有饯路,还有软脚,远近朝贡,珍玩狗马,阉侍歌姬,相望于道。”

人生难免离别,有送有迎,虽行在路上,心中却有所惦念,也不失为一种人生风景。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唐人出行更加方便,人们也乐于走出门,登山临水,领略自然风光,行旅风俗也越发丰富了。旅游风俗的兴起,使唐人真正做到了那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中最显著的特点要属郊外聚宴和题壁诗。

要想出门,没有交通工具可不行。唐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有步舆、马、驴、骡子、骆驼、马车、驴车、牛车、毡车等,水上主要靠舟船出行。

唐朝行旅风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步舆是一种靠人力肩抬手挽的出行工具,也就是后人眼中的娇子。制作材料多为木板、竹、藤等。多用于宫廷贵族。在当时,步舆入宫是一种至上荣耀。根据抬方式的不同,又分为肩舆、腰舆和襻舆,前两者是抬在肩膀上,和用手抬至腰部,而襻舆是在杠上系襻带,用肩膀来承受重量的。

武则天去往万安山玉泉寺,山路极其狭曲危险,想要坐腰舆而去,被谏止了。肩舆又称为檐子,对于乘檐子,政府也做出规定:“三品不得过六人;四品、五品以下不得过四人;胥吏及商贾妻,不得乘檐子。如果是老人,或有疾的,可乘坐兜笼,不得过二人。老百姓不得乘坐檐子。”人数越多,越说明檐子级别高。

兜笼是指只有座位而无舆厢的,通常由两人肩抬,制作比较简便,使用方便。被一些山路不好的地区,还用背笼作为出行工具,这种背行的方式仍留存于今天的西南地区。

下层民众多骑驴出行。骑驴非常普遍,各地便有了租驴、雇驴的业务。“驴一头行廿里,功钱五十文。”骑一头驴,行二十里,需要五十文钱。民众连驴都买不起,需租来骑。李贺早年就是骑驴出行,喜欢到荒野古墓边寻觅佳句。贾岛也是骑在驴背上推敲诗文,甚至认为“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足可见真正有雅兴诗意的人,并不受限于物质上的贫困。

骑马也一样,但骑马人的的身份又高于骑驴的人。马是非常受欢迎的出行工具,不论贵贱,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只要经济许可,都策马出行。《旧唐书》中提到“在于他事,无复乘车,贵贱所行,通用鞍马而已。”故而,稍有家业的人家都在家中养良马,方便出行。

唐代有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唐代女子喜欢穿男装,骑马驰骋于天地间,不失为社会风俗中的一大景观。《旧唐书·舆服志》:开元年间,“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骑牛者大抵为隐士。李密在家闭门读书,有一次出门访客,就是乘坐一头黄头,还把《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牵着控制牛的绳子,一手则翻卷捧读,真是醉心于读书的嗜书瘾君子啊。骑慢悠悠的牛倒是极妙的方法,难怪要被记录入《旧唐书》中了:“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於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蒲鞯是指垫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

众所周知的《卖炭翁》中用的是牛车卖炭的。韩愈指出,当时实际情况应为用驴车卖柴,白居易应是考虑到当时牛车卖炭比较广泛而改的。牛车、马车、驴车、骆驼车、毡车等是主要的运输工具。

牛车又称为犊车。多为妇女乘坐,贵族若要乘坐牛车,就会把牛车装饰成花车,可怜的是牛——“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既而重甚,牛不能引。”

毡车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在内地的使用也很广泛。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提到:“明朝驾幸游蚕市,暗使毡车就苑门。”

聪明又富有的唐人还会在马车内放置酒、琴、书,还有随身服侍的小童,让自己的出行舒服又方便。

唐朝行旅风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说起来让唐人感觉最舒适的出行方式是舟行。即,从水上出行。每片水域都会有渡口,分为官渡和野渡。“野渡无人舟自横”便可作此明证。比如白马津口有渡船4艘,龙门渡口有3艘等。水上的交通工具有船舶、木船、竹船、皮船等等,还有用于作战的战船,运载粮食的漕船和商船、海船等。

“但当乘扁舟,酒翁仍相随。或彻三弄笛,或成数联诗。自然莹心骨,何用神仙为。”从陆龟蒙的《明月湾》中可知,古人把乘舟看作是一种诗意生活,赛过神仙。白居易也是如此:“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这些文人雅士出门,要带琴、书出门,除此之后,唐人居家远行,要带哪些随身必备之物呢?

孙思邈为人们开具了出行必备清单:“随身常有熟艾一升,备急丸,辟鬼丸,生肌药,甘湿药,丁肿药水银,大黄芒硝,甘草,乾姜,桂心,蜀椒,不能更畜馀药,此等常不可阙少,及一两卷百一备龟药方,并带辟毒蛇蜂蝎毒药随身也。”

孙思邈从医疗保健方面提醒人们行旅安全,此外,还有行李和雨具等。如若远游的话,还要准备被袋。唐人用的雨具为油帽、雨衣或油衣,多用绢丝做成,外面涂上油脂,故被称作油衣,避水性极好,与现代雨衣功能无异。

有一则有趣的故事称,有一回唐高宗外出打猎,在路上遇雨,就问谏议大夫谷那律:“油衣若何为,得不漏?”对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从《大唐新语·卷一》中记载的这则故事可见油衣与前文中提到的油瓦类似,孔拯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孔拯有一次下朝回家的途中,遇到雨,没有带雨具,就向附近的一老翁家避雨,并向其借油衣。老翁回答:“我这个人,寒冷天不出去,热天不出去,刮大风不出门,下雨天也不出门,所以家中没有添置油衣。不过我已让人去街上买了,可以借给你。”孔拯十分“赏羡,不觉顿忘宦情”。出自《北梦琐言·卷十》的故事。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出发了。分为短途郊游和长途游山玩水。郊游一般到附近的名胜古迹,在中和、上巳、重阳等节庆的日子里,游宴,诗人聚餐等等。还有些人喜欢到荒泽中,喝到酩酊大醉,在荒野中酣睡。

出远门的话,须随身携带公牒,因唐律规定,但凡水陆关口各有门禁稽查行人所带物件,并须验证公牒。公牒,即今天的通行证,出门之前,由本人向县、州出具本人的身份证明以及出行理由、时间、路线等等,由政府逐级申办。

唐人在路上诗性大发怎么办呢?唐人重诗道,一旦风景太美,或忍不住思乡,或心生什么感慨,都会在旅馆的墙壁上题诗,形成了行旅路上独特的题壁诗风俗。

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就在驿站发现过白居易的题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也在驿口房间的墙壁上发现元稹的诗,于是又题壁诗曰:“每到驿亭下下马,循墙绕柱寻君诗。”甚是有趣,为孤寂的旅途增添了一份别有风味的情趣,彰显文人才情。

同在路上行,所见风景不同,心情不同,快乐也不同,无论如何,这些是个人的人生体验,在当时,有一个人和其他人的出行有所不同,他是唐代旅行家杜环,出生贵族。不知为何也萌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

公元751-762年间,杜环游遍黑衣大食国全境。他曾被大食军队被俘过,也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又收到库法的优待,他到过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等。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游历写成一本书:《经行记》,只可惜失传了,值得庆幸的是,杜佑曾引用过他的部分文字,共计1500余字,流传至今。

杜环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写有作品的中国人,他可能还是唐朝时抵达西方最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