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他念他翁装备分享贴

2020-06-28 15:19:39旅游攻略
写在前面:国庆前小队伍走了下近期的热门路线他念他翁,第一天全程下雨+下雪,后面的天气基本晴朗为主,高海拔小气候间或下雨、下雪、小雹子等。露营地最高海拔4750,最低4300左右,气温最低零下10度,最高白天十来度吧,以上环境为人工预估,可能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各位不要过于较真。

写在前面:

国庆前小队伍走了下近期的热门路线他念他翁,

第一天全程下雨+下雪,后面的天气基本晴朗为主,高海拔小气候间或下雨、下雪、小雹子等。

露营地最高海拔4750,最低4300左右,

气温最低零下10度,最高白天十来度吧,

以上环境为人工预估,可能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各位不要过于较真。

以下装备,除非特别说明,均为本人自己海淘自购。

我不是什么装备贩子,也不是倒爷,更不是职业的测评师,所有的装备,仅为个人使用体验与分享。

路线其实有点虐,走的也很辛苦,到营地有的时候就跟一条死鱼一样,没那么多闲情逸致各种装备摆拍美美哒,能够写出图文并茂,声色动人的测评贴,在我看来要么是利益驱动,要么就是体能充沛的大牛,请勿对号入座。我连装备玩家都算不上(毕竟太烧钱),充其量算个装备爱好者,大家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当个屁放过,欢迎各种探讨!

先上个定妆照吧

先从穿着说起吧

这次路线,基本延续了去年东坡的穿着,略有变化。

出发前查询了芒康地区的气温,比同期的珠峰东坡略低,所以把裤子换了一条。

全程行进间穿着。

他念他翁装备分享贴

adidas抓绒帽/OR西雅图,根据气温调整,通常白天西雅图遮阳,过垭口及早晚抓绒帽保暖。

两条围脖头巾,一条速干,一条抓绒,一样轮换。

上身icebreaker 美丽奴内衣+OR金标P棉+montbell lightshell,在不下雨的情况下很舒服,一身干爽,早晚略点有冷,但是走走就热了。可以应付零下5度到零上15度以内的温度区域。

下半身就是一条速干内裤+大象scholler面料的薄软壳裤,加三峰雨裙+rab的雪套,起到防雨和保暖的作用。

背包里带着一件超轻的冲锋衣,DYNAFITwp2.5的越野跑冲锋衣(越野跑装备赞助商提供的试用装),180g左右。

实际使用第一天后半程,全程小到中雪,透气没啥问题,防雨未经考验,不过在家的时候,15分钟暴雨测试过,未湿身,但是因为超轻的面料,总感觉雨水和身体是黏在一起的。作为长线徒步使用,只能是备份,作为越野跑使用我觉得问题不大。

这次全程就穿一套衣服,内裤也只是出山前一天,才换了一条。

营地就是穿华巍的博格达羽绒裤,衣服是OR 800p的超轻羽绒服,保暖效果非常一般,这次回来肯定要换掉了,华巍的博格达,真心用的舒服,面料舒服,保暖效果也不错,营地零下5度左右,就一条羽绒裤都不觉得冷。

这次还带了exo短袖一件,OR冰袖,dynafit的短裤,结果全部没用上,害的我飞机到长沙后才全部穿上装逼一下(香格里拉5度到长沙37度,特么的这跨度我也是醉了),不然白背了,tnnd,气温实在有点低,出发前想着出山最后一天穿着装逼的,尴尬。

说说鞋子

这次他念他翁其实基本没啥准备,出发前忙成狗,连鞋子都没磨合。

这次穿的是春节后加拿大买的SCARPArevolutionplus,国内不知道叫啥名字?变革吗?

他念他翁因为下雪的缘故,全程垭口需要趟雪,最厚的地方积雪达到50公分。

因为新鞋,防水表现还是不错的,全程配合latok的雪套,趟雪毫无压力,所有的垭口都是我趟在前面,除了袜子略有一点点汗潮,防水透气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

他念他翁有特么太多的石头路段了,尤其是翻错两腊灯错的时候,上垭口各种大石头,下垭口各种石头,特么的我一辈子都没走过那么多的石头路,revolution plus的表现还是非常稳定,脚踝的保护,还有耐操都没话说。

他念他翁装备分享贴

然后说说这货的缺点,实在太特么硬了,而且鞋头非常窄,我平时穿的徒步鞋,越野跑鞋全部都是us8,这货也是买的us8,从第四天开始,我的脚就被挤的不舒服,然后鞋垫非常薄,我去他念他翁前一周,刚刚戈壁100多公里徒步下来,脚底板也算磨的可以了,结果出山的时候,我脚底被磨了个泡(没有水),现在已经过去4天了,我的脚指头,还是被挤的麻木的状态。

下次我再走长线,我感觉我要准备一双重装鞋+一双越野跑鞋了,宁可背死,也要脚舒服点。

这次的营地鞋,用的是跑步神拖,结果是个巨大的失误,因为气温太低,营地穿拖鞋必须穿着袜子,然后各种别扭,拉个屎都不舒服,有点后悔没有带OnTrip的羽绒营地鞋(这货300多g,实在太重了)

说说炉头锅具吧

这次四个人都带了炉头,我自己带的是Primusexpress一体炉,加雪峰TREK900套+Evernew400的杯子(吃饭)+雪峰300杯子(喝水泡茶),再加一个双喜高压锅。

总体用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钛锅烧水炒菜,两个杯子一个吃饭一个喝水,勺子还是一如既然的LMF的钛勺,因为勺子巨大,基本上当做公勺使用。

primus express我准备淘汰了,火力没啥问题,但是设计的巨大缺陷(进气口开口太大),让我觉得很不靠谱,队友带的soto310这次大放异彩,零下10度电子打火还打的好好的,火力非常稳定,所以以后基本上还是考虑用310了,虽然调小火很麻烦,但是可以容忍,在高海拔,可靠稳定才是王道。

说个小插曲,第一天翻过加米聪垭口的时候,因为全天下雨+下雪,下午4点半到海拔4700的临时营地扎营,身上有点湿(一直发抖),想尽快烧点热水补充热能,结果特么的特意在香格里拉买的高原打火机打不起来,整个人快崩溃了,用对讲机和后面的队友喊了3-4次,千万不要错过我的临时营地,不然我要在营地发抖到天亮了。

后面队友到了之后,试了一下310电子打火,能打的起来,整个人都放心了。

蛮说下高海拔的火源,下次再走,我个人觉得火柴+防水袋作为备用火源,310作为主力火源,高原打火机再备一个,应该比较靠谱了,镁棒啥的,又重,还要托运其实还是比较鸡肋的。

再说点杂七杂八的。

先说背包吧,还是Expedlightning 45,这次整体负重达到了17-18公斤。

有几天接近20公里的路程,后半程都感觉有点压肩了,我觉得闪电的舒适背负15-16公斤比较合适,超过这个重量,压肩的情况比较明显,也有可能是我的重力调节带没调好,但是低温下调节肩带,硬邦邦的织带实在是很累,咬咬牙挺住,这时候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小姐姐帮你按摩下肩膀,比啥背负都管用。

他念他翁装备分享贴

大部分情况下,累了就找个有点斜度的坡,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想起来那种。

说说睡眠系统吧。

knot的老款双A,用了都说好。

空间巨大,搭建简单,全程作为营地帐使用,四个人做饭吃饭都靠我这帐篷了,哎,其实是优点也是缺点了。

全程基本先到营地,搭好帐篷,等后面的队友来了,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躲我帐篷休息,然后我非常憋屈的蹲一边,特别是第一天我内衣有点湿,还没换营地服,两个小姐姐死活不走,只好拉下脸皮把她们赶走,估计会恨我一辈子吧,那么冷的天气。

睡袋是黑冰G700,中规中矩,配合羽绒服羽绒裤,零下10度还是可以扛的住的。

地垫还是标准的蛋巢,用习惯了,外挂在背包上,啥时候想休息,直接拿下来,哪里都能睡一觉。

再说下枕头,这次用了T家新款的充气枕头,轻,充气简单,但是我不知道为啥,枕头睡觉的时候老跑掉,可能是我睡觉不够老实的原因?

就是这货了。

想到啥说点啥。

这次灯具,不想再带斑马的头灯了,因为18650真的很重呀,或者专门带个充电器。

刚好我们越野赛的赞助商,提供了一批赛事奖品,我就拿了个nitecore的hc30来用。

一方面是亮度方面,经过对比,和斑马差距不大,主要是自带的18650,有usb的充电接口,我带了3万的移动电源,满足手机导航,头灯充电,相机充电肯定是够用了。

不过这次hc30的表现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

全程大概每天营地使用2小时左右(2-3档亮度,全部5档),还有2-3个晚上,我在帐篷内开着最小亮度。

低温下的表现一点都没衰减,到我出山的时候,头灯还能支持第三档的亮度(第四第五高亮没法开了)

这是在拉同牧场营地,用最高亮度蛮拍了一张。

这张是在地称明营地烤火,估计开了有3小时吧

再说下柴火炉。

我觉得,营地没有柴火,基本上大家就是吃饱钻进帐篷,连聊个人生都没有,这是没有灵魂的。

虽然背着很苦,这次还是带上了picogrill的398柴火架。

在地称明营地,接近胸龚曲隆附近的营地,还有拉同牧场的牧屋,一共用了三次。

他念他翁装备分享贴

一方面烤火聊人生,还可以处理垃圾,然后还可以烧水节约点气罐。

一共就400g,比一个满的气罐重不了多少,事实上我带了柴火架,就少带了一个气罐

我觉得很合适,强烈建议。

他念他翁装备分享贴

还有啥,让我想想

对了,说下净水器吧。

这次带了katadyn的befree+ud的软水壶作为净水器套餐。

实际上他念他翁的水源非常干净,就一个中午用来滤水直饮,其他时间基本都在背包里。

出水速度极快,我只能说这么多,其他的有待各位慢慢验证吧。

这个姐姐拍的照片,我也是无语了,,水平真差,哈哈

最后,再说下三峰的雨裙吧

这货的好处不说了,防风防雨防脏,总之各种好用。

吐槽的地方也说说了。

都特么说过都少次了,白色不好看,还不耐脏,死活就是这个大货,我也是无语了。。。

然后,这次我的雨裙彻底挂了

从买回来,到寿命终止,一共用了两次,历时不到一年

2019年元旦,诸母岗穿越,被树枝挂的各种苦逼。

2019年国庆,不知道哪里刮了个小口子,然后我最后一天下雪坡直接屁降滑雪下30多米,卒!

雨裙,毕竟是消耗品呀,价格可以再平易近人点,特么的。

最后说下垃圾处理吧,他念他翁除了地称明营地有一些垃圾(目测是藏民留下的,因为听了蛮多摩托车)

大部分路线垃圾都很少,不希望成为下一个垃圾遍地的地方

这次9个气罐进山,一路盘点,9个气罐出山。

人类制造垃圾的能力实在惊人

一天四个人这么多垃圾,路上一部分用柴火架处理了,没处理的多带一些塑料袋直接背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