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长白山余脉,这个纤尘不染的小村庄,秋浅情浓惊艳了一段美好时光

2020-05-20 18:48:37旅游攻略
第一次听说雪村,是源于几年前有关雪乡的报道之后。宰客之风令雪乡声名狼藉,几乎是一夜之间负面消息铺天盖地袭来。早就对东北的雪景跃跃欲试的我,从同样热爱旅游的朋友哪里听说了雪村。朋友千叮咛万嘱咐,说是去东北看雪一定要去雪村。

第一次听说雪村,是源于几年前有关雪乡的报道之后。宰客之风令雪乡声名狼藉,几乎是一夜之间负面消息铺天盖地袭来。早就对东北的雪景跃跃欲试的我,从同样热爱旅游的朋友哪里听说了雪村。朋友千叮咛万嘱咐,说是去东北看雪一定要去雪村。于是,从朋友精彩的讲述中,我知道了这个位于吉林临江的松岭雪村。

关东雪村—水墨松岭

在长白山深处,有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沟,就是松岭。一条铁路把村子分为岗前和岗后。这里属于高寒地区,一年的无霜期也就七八十天的样子,一到冬天雪就特别大,一个冬天下来有一米厚的积雪是常态。

有时候早上起来就推不开门了,还要从窗户出去清理完门前的雪,才可以把门打开。因祸得福的是,十几年前,嗅觉灵敏的摄影人发现了这里,不甘落后的户外驴友也随之而来。久而久之,人们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松岭雪村

雪村的房子依山势而建,无论岗前还是岗后,全都是从山脚下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冬天,当漫天的雪花飘落,松岭就没有了过多的色彩,犹如当地居民一样淳朴简单,不经一丝一毫的雕琢。这时的小山村很少有喧闹,只有高高悬挂的红灯笼,成穗的苞米,和着缕缕炊烟。宁静而祥和,不惊不扰的独立于世。

眼前的这番景象,丝毫感觉不到冬的寂寥。倒像是红红火火的春在酝酿、在发芽生根。

一幅幅水墨丹青,就如同一个小小世界,蜿蜒在山坳里的雪村人家,简单中透着快乐。

浅秋相约初相识,醉在日落风景中

东北的秋来的要早一些,当全国大多数地方还在经受酷热的折磨,这里已是凉风习习,舒适惬意。浅秋相约,跟随北京春晓户外,来到这个隐匿的小山村。

尽管领队一再强调村子里的原始状况,心里也似乎做足了准备,但当我们的车开不上村里的山路,当左右环顾车窗外的村庄,当需要下车徒步,蹦蹦跳跳的走过因修路,刚刚洒过沥青油的路面时,心里还是有不小的落差。

这就是今晚要住的农家院,木栅栏的大门,围篱,有没有一丝丝失落呢?走进屋内,印象倒是极好了。

虽说是农家小院,但里面干净整洁,谈不上什么装修设计,倒是墙上的每一幅装饰画都特别有韵味。原来那些都是摄影家的作品,我们入住的小院主人王大哥与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友谊,只不过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简短休整之后,热情的王大哥带着我们去拍日落。沿着村后的山梁一直往东走,满眼都是丰收在望的景象。

熟透的黄豆夹,即将收割的苞米,不知名的小野花,还有只有山里才有的野生草药,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王大哥一路讲我们一路听,还不时的和偶遇的乡亲打招呼。原来这是一个山东人聚集的村落,村里面的人家都沾亲带故,有的是一起闯关东的朋友,有的是血脉相连的亲戚,我们入住的村子从最初的十几户人家已经发展到115户。目前留在村里的也都是中老年人和孩子们,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草莓在这个高寒地区也有种植,只不过需要盖膜,冬天的时候要在白色的膜上再盖一层黑膜,以加强保温。

由于纬度高的原因,这里的日落要早一些,4点半,太阳就已慢慢下山,将余辉洒满山岭。远山已是层林尽染,呈现出五色山峦。

柔和的光线里,我们拥抱着太阳的余温,在高高的山梁上久久不愿下山,远望山坳的雪岭人家,静静地听不见一声狗叫。这时,汽笛长鸣,一辆货运火车经过,咣当咣当地,打破了陶醉秋景中的宁静,呼啸着钻进山洞。

星空下的畅聊,结识不那么善于言辞,偏又能娓娓道来的王大哥

没有了光污染的山村,星空显得无比深邃,很久没见的北斗七星就那么高高的挂在天上。当一切归于平静,忙碌了一天的王大哥一杯茶一支烟,静静地坐在屋檐下。

因为不习惯土炕的燥热,裹上羽绒服出门透透气,借机和王大哥唠了起来。下午短暂的接触之后,质朴无华的印象一直在脑海里萦绕,所以我们的交谈简单随意,海空天空,像是久违的老朋友。

曾经显赫的家世

王大哥说他老家在山东临沂,爷爷辈开始闯关东,爷爷和朋友一起来到这个地处长白山深处的山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因为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

他们家祖上最显赫的时候是在明朝,那时的祖上做到了左都御史。传到爷爷辈,在山东一带也是赫赫有名的。爷爷读书就读到22岁,后来弃笔从戎参见革命,土地改革的时候因为曾经的家世原因受到了不太公正的待遇,文人气十足的爷爷于是有了后来的闯关东。

本以为山高水远,人迹罕至可以从此悠然度日,无奈十年浩劫,人性偏差,爷爷被人揪住小辫子没能躲过一劫,心高气傲的爷爷最后自杀身亡。

听到这儿,心里一揪,想到了曾经了解的那一切,想到了老舍先生。而王大哥的眼神,也从刚才的傲娇到有那么一点点的酸楚。

十几亩山地和旅游接待的平凡日子

说到过日子的收入,王大哥说他家有十几亩山地,枯萎的林木可以劈柴做饭暖炕,再种些苞米之类的农作物,可以换取生活所需,最重要的就是靠旅游接待。

王大哥是村里最早一批搞旅游接待带的,每到冬天,雪越大来的人越多,他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和很多的摄影爱好者和驴友都成了好朋友,他叫他们“老师”。

老师们来的多了,自己家里住不下,还可以分头住到附近的亲戚家,亲戚们或年老不会上网或接待能力不强。

交谈中王大哥语气一直很平淡,但我却分明感觉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自豪。从这个略有些腼腆的山东汉子身上,看到了一种责任感。

充满希望的未来,和王大哥一起畅想

说到拍照,说到取景,王大哥的声音略高了几分,什么时候、用什么、用多大的光圈,怎么拍,对于只知道用自动拍摄模式拍照的摄影小白,我对王大哥充满了崇敬。建议他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像金山岭长城的那位农民摄影师一样,拍出属于自己的大片。

王大哥说他知道那位摄影师,听老师们讲起过,自己也挺喜欢拍照的。但是目前还不行,也许等再过几年,县城里买了房子、儿子娶了媳妇,就可以发展一下自己的爱好。到时候也置办一台相机,去拍家乡美景。

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我也祝愿王大哥的心愿早日达成。

见天色已晚,忙嘱托王大哥早点休息,我们约好了明早去看日出。

日出东方,晨曦中的山峦村庄美得像幅画

4点,王大哥准时出现在院子里,我们约好的几个人,跟着王大哥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子西边的山坡上爬,借着手机的灯光,还是有人踩到了“地雷”~牛粪。

天边渐渐泛起红晕,我们等待着太阳跃出山头的那一刻,王大哥说如果天气特别晴朗的话,可以远远的看见长白山的雪峰。

只为这一刻的等待,无论多久都值得。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将大地晕染成了金色,那真是无以言表的美。晨曦笼罩的小村庄,有几户人家泛着袅袅炊烟,偶尔的鸡犬相闻,充满人间烟火味儿。

太阳升起,山间平流雾渐渐散开,光影交错中,犹如一幅恢宏大气的山水画卷,令人寸步难离。

和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的雾凇老师学习拍照新技术,利用前置物拍摄,草莓的叶子火红中带着点点绿,露珠儿在一片暖阳中带着光亮,显得无比的晶莹剔透。透过叶子间隙捕捉太阳,忽闪忽闪的聚不到光,好不容易拍到的,可还行?

吃过早饭我们就要下山了,即将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王大哥送出很远,告诉我们再来,来时可以坐火车到通辽,再从通辽坐到雪村的火车。火车一天有两班,到站了可以自己过来,也可以打电话去接。

喜欢旅游的我走过很多地方,也结识过不少当地人,但从没有像这次一样,有那么用心的去了解去感受,同样也被深深地感动着。

是这个纤尘不染的小村庄,美不胜收的秋景感染了我,是王大哥质朴无华的性格吸引了我,不自觉的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也愿意去交流去分享。

有人看景入眼,有人赏景入心。松岭雪村之行,虽说短短不足24小时,但它已深入我心。喜欢那份淡定从容,喜欢那种朴实纯净,喜欢人与人之间简单快乐的、不设防线的沟通。

寻一方净土,留一段美好时光,浅秋的松岭雪村,景美情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