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2019-10-09 13:24:18旅游攻略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早上7:45,坐上九寨沟-兰州班车启程去甘肃南部碌曲县郎木寺。今天行程约320公里,九寨沟景区出发,先向西南到松潘县的川主寺镇,再接上国道213,折往西北方向穿越以若尔盖草原出名的的若尔盖县,进入甘肃,最终到达郎木寺。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早上7:45,坐上九寨沟-兰州班车启程去甘肃南部碌曲县郎木寺。

今天行程约320公里,九寨沟景区出发,先向西南到松潘县的川主寺镇,再接上国道213,折往西北方向穿越以若尔盖草原出名的的若尔盖县,进入甘肃,最终到达郎木寺。

1小时30分后班车到川主寺(海拔2988米),右转上了国道213,穿越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草原包括了川西北的松潘、红原、阿坝、若尔盖,以及甘肃的碌曲、玛曲和青海的久治等县的广大地区。

若尔盖草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也被称为松潘高原。四周群山高耸,处在东边的岷山,南面的邛崃山,西边的果洛山、阿尼玛卿山,北面的西秦岭等高山大岭环抱之中,是高原上的一个盆地,不断地汇集了四周雪山的雪水,因此形成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若尔盖草原是沼泽湿地草原,在游客看来草原风光旖旎,蓝天白云,繁花似锦。不过,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这人烟罕见不毛之地,天寒地冻断粮无食吃尽苦头,不少人长眠于此。

经过草原时,从班车车窗里上看见七根火柴,班佑烈士等记念长征红军的标志性雕塑。正好今天是七月一日,无意间坐班车重走长征路。

进入甘肃地界,汽车加油,乘客下车嘘嘘。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郎木寺在老外中名头特别响,同车的也有老外,后来在郎木寺看见老外开办的旅馆。

甘南郎木寺处在川甘青三省交界之地,广阔的大草原历来盛产良马,但藏族没有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茶叶,因此,就应运而生了中原与吐蕃的马匹与茶叶互市。离郎木寺不远处的213国道若尔盖段就是修建在唐朝的“茶马互市”的古道上。

公元1047年,宋朝正式在四川设茶司,在甘南设马司,管理茶马贸易之事,“凡市马于四夷,率依茶易之”。随着商贸的繁荣,清同治四年(1865年),不断有甘肃、宁夏回族商人在郎木寺经商,并在此地落户,随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聚居渐成村落,于1943年在郎木寺修建了清真寺。所以,郎木寺共有三座寺院,除了藏传佛教的格尔底寺、赛赤寺,还有一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距离格尔底老寺仅约50米,绿色柱子很显眼。

当然,郎木寺主要居民还是藏族牧民。

一般把甘南藏区跟青海藏区称为安多藏区,而现在的西藏称为卫藏,川西和滇北藏区称为康巴藏区。

中午约12:30,在国道213川郎公路郎木寺段下车,15元包小面包车从公路到南面七公里的郎木寺镇上,此地海拔3478米。

入住旅馆,90元一标间,放下行李,略微洗漱,喝喝水,吃吃糕点,稍稍躺床休整下。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旅馆过道很宽,摆有座椅,阳光从窗外映入,很惬意。

郎木寺其实是一个地名,而不是一座寺庙名称,是一个囊括了川、甘两省的地名,两省依照地名法的相关规定,规范的写法均为“郎木寺”。郎木寺是甘肃与四川接壤的地方,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界处。最早写成汉语郎木寺作为地名出现,是在1935年8月红军长征时的一份电文中出现了3次,后来(50年代初)西北野战军根据藏语标注在军用地图上也写郎木寺。

郎木寺的藏语地名读作“达仓郎木”,达仓意思是虎穴;郎木的意思是仙女。因为嘉陵江上游主源之一的白龙江起源于此,郎木寺也以白龙江为界,北面是甘肃,南面是四川。属于甘肃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而属于四川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乡郎木寺村。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白龙江起源于四川境内的纳魔大峡谷(就在四川郎木寺附近山谷中,网上也有文字称作白龙江峡谷)108个泉眼。这峡谷中有个山洞据传有猛虎,洞中钟乳石酷似亭亭玉立的仙女,因此叫虎穴仙女,也就是藏语达仓郎木,平时简称郎木。俺想大概当时红军听当地人称呼地名是郎木,加之有寺庙,就称此地为“郎木寺”了,应该这就是汉语郎木寺地名的由来。

实际上郎木寺这地方甘肃四川两省居民混居。虽说以白龙江为界,但俺到那里一瞧,所谓白龙江却是窄窄的、浅浅的数米宽,似乎连小河都称不上,加之现在到处盖房子,有的地段这江或河面都被路面遮盖了,问当地人都搞不清楚哪是甘肃哪是四川。不过这地方佛教寺庙倒有两座,都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历史悠久。

四川境内的叫“安多达仓纳摩寺”,也称格尔底寺,甘肃境内的叫“安多达仓赛赤寺”,简称赛赤寺。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相片右边是四川的格尔底寺,左上角是甘肃的赛赤寺。

格尔底寺相对地势开阔些,寺院附近有成群牛羊悠哉游荡于山坡上吃草。格尔底寺院的第一世活*佛茸青根登降参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七大亲传弟子,于1413年建立该寺院。因为第一世格尔底活*佛的诞生地是嘉绒地区(今四川马尔康一带)一个叫格尔底玛的地方,所以人们将修建在达仓郎木的寺院称为格尔底寺,这一称谓在历史上和信教群众心中的地位神圣,象征着威严,标榜着智慧。寺院最负盛名是有个肉身舍利塔,这里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的法体,这是全藏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尽管时光已过去了200多年,但据说肌肤仍有弹性,面容仍然如昔。

略事休息,15:30出门到四川格尔底寺逛荡去了,几百米外的甘肃赛赤寺留待明早再去。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在郎木寺街上先拍个地图。

今早从东南方的四川九寨沟景区坐班车,途径川主寺镇、若尔盖、花湖,到了甘肃的郎木寺镇。地图左侧的拉卜楞寺,就是俺旅程的下一站。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郎木寺佛教圣地,看见街对面这“偷情圣地,等你艳遇”字样,不禁心惊肉跳,更要命的是窗户内正有一个高大壮实的大喇*嘛在消费。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一个镇,两个省都标榜是郎木寺,这个路口沿郎木寺标识牌去的是甘肃的郎木寺(赛赤寺),左转才是四川的郎木寺(格尔底寺)。

向路边的卖票喇嘛买了格尔底寺门票(30元),进入格尔底寺。其实,这格尔底寺并无显著的围墙之类建筑隔离开民居,寺院各座庙宇之间散落分布着不少藏族民居,如果存心逃票非常容易。

从南面白龙江峡谷(藏族人称纳魔大峡谷)流出的溪水,清澈透凉,就在格尔底寺前汩汩流淌。附近村庄藏民生活全靠这条溪流,藏族妇女清晨就开始在溪中劳作。有几个喇嘛甚至直接把小轿车开进溪流中,进行清洗,俺瞧有的轿车似乎档次并不低。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格尔底寺转经筒,藏传佛教寺院四周都有很多转经筒。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格尔底寺对面山坡有一座独立寺庙,好像是有求医的作用。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有藏民围绕寺庙祈拜。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这座寺庙大门上藏画似乎是捉鬼内容的,因此估计是求医、保平安的寺庙。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这寺庙附近山坡,白茫茫一片,近看是满地的白纸片。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山坡上,有藏民不时朝天空喊叫并抛撒白字片,咱想会不会因为附近有天葬场,是在为死者招魂。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后来,看见网上有文字称这是“天空散撒着的是祈祷吉祥的龙达(印有经文的方开小纸片)”。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藏民朝天呼号,甩抛应该就是“龙达”吧。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郎木寺东面红色砂砾岩壁高峙,状如僧帽。如果天气晴好,非常壮观。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藏民的红房子。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山坡上下来,到格尔底寺去。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围墙上,铁丝网藏着什么宝贝?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玻璃罩加铁网防护,应该是金佛像吧。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寺院壁彩绘。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且行且摄,遇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喇嘛,略懂汉语,口音很重,我听不大明白。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见他对俺的相机很感兴趣,便把相机交给他。他也有模有样地拍起来。

正好走到南侧一个较破旧的小寺院内,小喇嘛指着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喇嘛说那是他的师傅,俺也没在意。

小喇嘛紧接着怀疑地打量我,并问,你买票了吗?俺掏出买的门票,给他看,自豪滴说,我当然有买票呀!小喇嘛显得很高兴把俺的票拿走,跑去找他师傅,用藏语说了一会儿。然后,高兴地对我说,来,师傅同意了,我带你去看宝贝。然后,拉我要进这座寺庙的主殿。

俺看殿门用破布遮蔽,显得殿内很昏暗,便说不去了。小喇嘛似乎很吃惊,又失望有些不高兴了。

俺听不懂他跟师傅怎么交涉的,猜想可能他好不容易才让师傅允许我进去看宝贝,也因此不想麻烦小喇嘛,就没进去看宝贝。

现在想想,那个所谓宝贝会不会就是格尔底寺的镇寺之宝——五世格尔登活*佛的法体,那可是全藏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呀!一般人可随便看不到的,当然这只是俺从小喇嘛生气的样子猜测宝贝的珍贵。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格尔底寺南侧的大峡谷(纳摩峡谷)入口处,里面有虎穴、仙女洞等景点。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格尔底寺规模比赛赤寺大,相比金碧辉煌的格尔底其它殿堂,据说这座雄伟的木塔历史最久远。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木塔左侧绿色小塔就是回教的清真寺

木塔上的图案,很眼熟,跟色达一样,是鸟翅人面、尖嘴鸟爪的“迦楼罗”,也叫“金翅鸟”。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格尔底寺的“迦楼罗”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色达佛学院的“迦楼罗”。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格尔底寺背后山坡地势较高,视野很好,有条小道可行。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山坡后面还有零星的藏族村庄。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山坡上也有转经筒。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藏族妇人虔诚地默默转经。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山坡上赶路的藏族女子,没胆量拍正面,只好拍个背影。其实,很想正面拍拍色彩鲜丽的藏女服饰。

郎木寺历史最悠久的木塔要看看。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木塔没怎么维修,门都快烂掉了。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朝拜的藏族妇女直接在木塔殿堂口安营住宿。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正五体投地祷拜。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木塔院内居然有放养的梅花鹿。

16时过后,天色立马转阴暗,气温急速下降,此时纳魔峡谷中刮出的寒风啸林而过,我立刻感觉阵阵寒气入骨,急忙招呼凳子赶快离开山顶。

回到郎木寺镇上,我们找了家回民面馆,两人要了羊肉汤,醋溜白菜,干锅菜花,面片,白米饭。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天冷,凳子想来点酒,俺提醒回民似乎禁酒的。问店员有否酒,回答不卖酒,可以自己外面带入。

凳子出去买回劲酒一小瓶,跟俺一起小酌几口暖身。

回到旅店仍觉寒意袭人。亲们,俺出发时,福州气温37度上下,此地海拔近3500米,此刻温度该是6度左右,几乎是俺城市冬天的最低温度了。

出发时,认为六月盛暑旅行,没带毛衣,看来非常失算了。

夜间,时醒时睡,感觉冷热交替,冷得打颤,热得冒汗,赶紧服了感冒药。

次日清晨,天气阴沉,不时细雨飘飘,先到传说中的天葬场看看。

与格尔底寺隔河(即所谓的白龙江)遥遥相望的是在甘肃境内的赛赤寺。

赛赤寺后面有个天葬场,如果碰上天葬可以观看。赛赤寺天葬场是目前藏区唯一默许近距离观看天葬的,只要天葬者家属不反对。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顺大路过桥,一上坡就是甘肃的赛赤寺。这座桥,应该就是网友所说的甘肃四川界桥。其实不然,这桥两端的整条大路都是甘肃的,只是桥东道路往南一段距离才是属于四川的。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赛赤寺前,沿左侧山路步行1公里多。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来到了赛赤寺西南侧的天葬场,今日没有天葬。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这里散落不少工具,应该就是平日天葬场地了。

朦朦雾天中,一个人在天葬场四周转悠下。

站在高处视野好,回程不走那弯曲的小道,直接穿越山头到赛赤寺。

在天葬场外百米处,遇见两位藏族老妇。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问她们卖得是什么?不料,言语不大通,回答“米拉,米娜”,事后才知道那是蜜蜡。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她们又从玻璃瓶里倒出几块琥珀。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看着面上两串手链还不错,问她们哪个好,她们说是右下方那个陈旧的手链,说是“老米娜”,一串一百元。

我给了一百元,要了老米拉,叫他们随便加点东西给我。老妇脱下颈中项链解出一粒较大色彩鲜艳的给我,又加一条黑小珠项链。然后又邀我,再买些什么。我摆摆手说没带钱,还掏出兜里的零碎钱给她们看,就告别下山了。其实,我身上还有现金的,只不过出门旅行买个作纪念罢了,况且老人家生活不容易的。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进入甘肃赛赤寺,老老实实购买门票30元。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甘肃境内的赛赤寺在安多藏区名声显赫,主要是因其创始活*佛具有至高无上的学养。“赛赤”为藏文音译,有“金色的宝座”之意。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赛赤寺的第一世活*佛降参桑格聪慧过人,德行高超,在西藏求学期间获得了佛学界授予的最高学位和荣誉——赤哇,俗称“赛赤”(第一个坐上“赛赤”宝座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赛赤寺创建于公元1748年。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降参格桑年届七十岁,应家乡人民再三请求,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即创建了赛赤寺院。

目前,分属甘川的两寺庙为争抢旅游知名度都自称是郎木寺,造成游客不小疑惑。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赛赤寺金光闪闪的大殿。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寺外,空阔无人山野里,一只白马独自悠哉。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再见了,雾雨缭绕中的赛赤寺。

11:35,回到住宿旅店结账,上街吃午餐。

郎木寺—夏河(拉卜楞寺)班车,每日只有一班。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14点过,登上郎木寺至夏河的班车(车票70),启程奔夏河拉卜楞寺而去,路程大约有224公里。

甘南郎木寺旅行亲历记——滇川甘青藏区旅行记(15)

再见啦,郎木寺。

下一站,夏河拉卜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