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圣索菲亚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2019-08-28 21:15:04旅游攻略
圣索菲亚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中东大铁路】 圣索菲亚教堂

俄侨给哈尔滨这座年轻的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教堂给外地人的印象可能是最深刻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旅游者的必到景点,这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当年的俄国人大都笃信东正教,教堂作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比住所还重要,在中东铁路沿线,即使人住草棚,也要先建教堂,哈尔滨最早的东正教礼拜仪式,甚至是在用苇席搭成的简易教堂中举行的。可以说100年前的俄国人走到哪里,就把东正教堂带到哪里

火车流动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本文简单回顾一下圣索菲亚教堂以及东正教的过去。

基督教有三个派系:以罗马为中心的的西部教会称"公教",也叫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称"正教",所以叫东正教。16世纪罗马教廷分裂,产生了新教,也叫耶稣教,中国人习惯把新教称为基督教。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接受洗礼,正式将东正教定为国教。从此东正教对俄罗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文字、文学、建筑、绘画和教育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清前期,由于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冲撞,清廷曾采取了禁教政策。随着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传教士获得了传教、购置田产等权利,基督教各派势力在中国迅速发展。

直到19世纪末,相对于天主教和基督教,东正教在中国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信徒都要少很多很多,主要活动范围局限在北京地区,最初信众主要是在雅克萨战斗中被俘、不愿回国的沙俄官兵,他们甚至被编入旗,称为阿尔巴津人。

中东铁路修建前,东北的外国教会主被英国的耶稣教和法国的天主教把持。1896年仅耶稣教在东北就有教徒19600人,超过了道教信徒。

圣索菲亚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1898年6月,东正教司祭茹拉夫斯基随着中东铁路护路军来到了哈尔滨(当时叫田家烧锅),

8月3日,是个星期天,在中东铁路工程局院子里,临时用苇席搭建了一座简易教堂,茹拉夫斯基主持了哈尔滨首次东正教礼拜。1899年3月,哈尔滨第一座东正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在香政街落成。

此后东正教堂数量不断增加,1900年12月在南岗竣工了一座圣尼古拉教堂,直到在文革被毁前,这座著名的教堂一直是哈尔滨的城市标志。

圣尼古拉教堂(喇嘛台)

到1931年,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建成的东正教堂有近50座,保留到现在有5座。整个中东铁路附属地里(包括哈尔滨到旅顺的南支线)东正教堂将近100座,保留至今的有10座左右,保存修缮完好的基本都在黑龙江。

圣索菲亚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时,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俄侨有3万多人。1912年哈尔滨人口统计有常驻居民68549人,俄侨43091人,占比63.7%,俨然一座俄国城市,到了1922年俄侨增加到15.5万,哈尔滨自然成了东正教最为兴盛的城市。

俄国人多是大家庭

东北地区(主要是哈尔滨)东正教堂的修建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建期(1898-1917)、兴盛期(1918-1931)和衰落期(1932-1945)。

现在看到的圣索菲亚教堂就建设在兴盛期,它的前身是沙俄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原址在香坊区的部队驻地。1907年,为方便现在道里区教民的礼拜活动,在俄国大商人奇斯佳科夫的请求下,第四步兵师把这所教堂捐赠给了教民,新址就是现在的位置,这里当年是吉林交涉局(当时哈尔滨归吉林管辖)的刑场。

搬到新址的圣索菲亚教堂,最初虽是个木质建筑,但造价却非常昂贵,奇斯佳科夫为这座教堂花费了6万金卢布,这是一笔巨款。当年的金卢布实行的是金本位,1卢布相当于0.77423克黄金,可以随时兑付。同期在哈尔滨建一栋2层独立楼房也不过1,2万金卢布。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及滨海教区大主教叶甫谢维,于1908年11月23日(俄历)亲赴哈尔滨为这座教堂举行落成祝圣仪式。1912年,奇斯佳科夫又捐款在教堂右侧,建造了先知圣伊利亚和苦难圣徒依赖达的祭台。

随着教民的增加,教堂无法容纳众多的祈祷者,扩建被提上了日程。1923年,砖石结构的圣索菲亚教堂奠基,1932年12月,举行了祝圣仪式。建造这座恢弘的教堂的经费,都来自教民的捐赠。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第一家"民办"教堂,它创办了东亚地区东正教第一个堂区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除了参与教堂管理外,重要的任务是向教民筹款,来供养为教民服务的教士团。

圣索菲亚教堂在1934年,开办了哈尔滨东正教高等神学院,圣弗拉基米尔神学院。一些在苏联无法继续学习的年轻神父来到这里深造,这大大提升了圣索菲亚教堂在东正教体系内的地位。

三大教派都信仰基督,但从圣经中吸取的"真理"却各有侧重。与天主教和新教相比,东正教更具原教旨主义倾向和保守性。

它指责天主教讲求"商业救赎";指责新教避讳内心的痛苦,只追求外在生活的欢乐。

圣索菲亚大教堂背后的故事

所以传统的东正教徒普遍比较刻板、执着和律己,这种特质也许比较适合探究学问,在俄国近代涌现了门捷列夫、齐奥尔科夫斯基、西科斯基,以及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科学和文化巨匠。

但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他们好像比较"傻",那些闯关东的内地人,把来海参崴、哈尔滨和俄国人做生意叫"糊弄老毛子",像哈尔滨首富张廷阁等,他们的发迹史都不同程度的体现着"中国智慧"。

几百年的国教地位,使得东正教在俄国国内有着很多特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激进的宗教政策,没收教会的土地,废除了教会的特权,东正教会不再是国家教会,教会不得干预国家事务特别是教育。这些措激起了教会及其神职人员的强烈不满和仇恨,东正教徒把被苏维埃灭门的沙皇亲属的8具遗骸(有2位女仆)运到了北京,安葬在安定门外东正教墓地中圣瑟拉芬小教堂地下,这里成了沙皇追随者祭奠的圣地。

个别高级主教煽动教徒反对苏维埃政权,这当然触怒了当权者,很多教堂被封,神职人员被捕。1922年苏联大灾荒,大牧首吉洪为拯救饥饿的人民,鼓动神职人员抵抗政府没收教会财产而被捕入狱。

1931年苏共中央决定,拆毁位于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这座高102米,用了50年才建起来的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堂被夷为平地。

救世主大教堂

东正教和政府的关系长期对立,直到苏联卫国战争,东正教会号召全体教徒与德国侵略者作斗争,动员各级神职人员和广大教徒为国家捐募钱财,用以购买飞机、大炮、坦克和军需品。苏联军队用教会捐款组建了一个坦克军。

虽然在德国领区仍有少数神职人员充当了奸细,但教会和政府的关系有所改善,1943年成立了俄罗斯东正教会事务委员会,政府同意举行全苏东正教地方主教会议,选举出了已空缺多年的牧首,苏联政府也允许教会有限度的开办神学院,出版宗教刊物。这些措施表明教会与国家关系趋于缓和。

二战以后,东正教在苏联社会上依然毫无地位可言,直到戈尔巴乔夫执政,他签署了新的"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这部法规取消了对宗教团体的种种限制,允许宗教团体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规定教牧人员和教徒与其他公民享有平等权利;允许军人参加宗教活动等。这部法规的实施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苏联政府在宗教领域政策的重大变化,使俄罗斯东正教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然而历史和解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何处理沙俄历史和建立在十月革命基础上的苏联帝国的历史,是俄罗斯重新构建民族认同中最棘手、最复杂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和苏联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东正教在中国的地位,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在1958年关闭,后长期被当做仓库使用。

今天的圣索菲亚教堂,已经没有了宗教色彩,它作为拜占庭式建筑的精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截止2006年,我国公布了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350项,其中教堂建筑或含有教堂项目9项,圣索菲亚教堂是唯一入选的东正教教堂。

在全国110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共有8座东正教堂,哈尔滨8座、上海2座、武汉1座。

圣索菲亚教堂被公认遗产价值最高,宗教影响最大、城市标志最显、景观功能最强。

时光荏苒,圣索菲亚教堂能穿越历史的风雨,保留到现在是非常幸运的,希望它背后的故事能和这座建筑一起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