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临水心乃沁,依山人为仙——访淳安芹川古村

2020-11-14 18:43:16旅游攻略
从千岛湖往黄山的路上,章霓说时间还来得及,咱们拐一下吧,这一拐就把我们拐到了他外婆家——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

从千岛湖往黄山的路上,章霓说时间还来得及,咱们拐一下吧,这一拐就把我们拐到了他外婆家——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

两年多来,章霓常常提起这个小山村,说这是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说这里留有他很多的童年记忆,说这里民风自然纯朴,说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等等等等,听得多了,就对这个小山村平添了几分向往,此次拐这么一下,倒是有了机会了却自己心中那份久久的期盼。

芹川村坐落于淳安县西部的浪川乡,迄今已有750余年的历史,背依风山,内衔芹溪,是一座极富江南风韵的徽派古村落。

顺着沿芹溪而铺就的石板路进村,但见溪水潺潺而清澈,几只鸭子在水中悠闲地游走。转个弯,看到一座廊桥跨溪而立,桥头两侧各有一门洞,这便是芹川村的大门了。此桥名“进德桥”,建于清代,桥上原悬挂有“德业流芳”的匾额,现如今“农业学大寨”的红字标语还清晰可见。桥廊内原立“恩赐碑”一块,现移至村内锦公祠三环厅前,此碑是明弘治四年九月遂安县主事张学所立。碑文不长:“明成化年间,陕西河决,广东大旱,灾民流离转徙,义民王彦捐谷八千石赈灾,上感其义举,敕立此碑。” 《碑记》上镌刻“恩赐”二字,碑额为篆文“源远流长”。经过此桥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足见这个村子当年地位之显赫。

再转弯,过一道石板桥,就到了村口,一左一右两棵香樟树,枝叶相交,搭起一个天然的门廊。树干挂着牌子,树龄已经351年了,资料介绍这里还有树龄800年的香樟,可惜无缘会面。香樟树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再加上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在民间,人们常把香樟树看成是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目前江南地区已有37个地级城市把香樟树选作市树。

继续向前又拐了两个弯,眼前豁然一亮,现出一段宽阔的溪面,近处溪水澄碧,远处山色苍翠,两岸是粉墙黛瓦青石板,高低错落马头墙,溪中一座石拱桥,桥身与水中倒影构成一个大大的圆,四围景色宛若一幅江南风韵的水墨丹青。酷爱照相的桂家大嫂最是兴奋,一会儿跑前,一会儿跑后,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蹲下,寻找最佳角度,捕捉最美的画面。当我们回头时,已不见她的身影。

有水的地方就有桥,芹川村里大大小小三十多座桥,有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还有独木桥,连起了村东与村西的往来交通。溪水中清晰可见小鱼游弋,溪畔还能看到一些驳岸旧迹,想来这里过去是能够行船的。

章霓此刻完全是一种回家的感觉,行走间不停与人打着招呼,可说的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但从对方的口中还是逮到几个相同的音节,我问:“他们在说什么?”章霓说:“他们向我打招呼,说‘大块外甥回来了’。”“什么叫大块外甥?”“就是很气派很威风那种。”章霓的这个解释把我一下子逗乐了。他继续说:“小时候,我跟着爸爸上学,爸爸工作调动多,我前后转了七次学,但不管在哪儿上学,暑假都是回到外婆家这里,所以在这里人很熟,他们当年就叫我大块外甥的。”算起来,章霓说的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而这里的人们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称呼,芹川村纯朴之民风由此可见一斑。

章霓外婆家姓王,是芹川村的大姓,也是芹川立村之姓。清康熙五年《江左郡王氏宗谱》记载,芹川村始祖王瑛,宋末元初时由儒高搬至月山底,儿子王万宁成人后,从月山底迁居到芹川村。芹川王家有良好的文化传承,重学崇礼,从明代至今,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有明代广东廉州知府的王宗才,官至广西提刑的王宗鲁。近代有曾任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的王伯尹,有潘天寿得意门生、国画名家王昌杰,有任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的王文典等。

芹川人重视农耕,以农为本。在王氏宗祠敦睦堂,我们见到一组二十四节气匾,每个匾上刻有节气名,并附四句七言。我们进村那天正是霜降,霜降匾上如是写着:“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防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四句话把农时农活交待得清清楚楚,直白且实用。说到文化,并非只是吟诗作赋,写书修文,文化是一种底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如同这二十四首节气歌,就是当地农耕文化的一种浓缩。

芹川人如今的生活是悠闲的,尤其我们去时正逢秋忙刚过,村子里人并不多,老人在晚秋的阳光下自由自在地做着自己喜爱的事,大门边有老人在看书,溪水边有大妈在洗衣服,也有老人坐在桥栏杆上晒太阳,生活的节奏慢慢的,很惬意,很自然。

脑海中突然闪过两句话:临水心乃沁,依山人为仙。芹川村,真是一处宜居的好地方。

走出村子,向着写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芹川”的门楼挥了挥手:

再见!拥山衔水的芹川!

再见!钟灵毓秀的芹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