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朱元璋第十子明鲁荒王陵里的国宝

2019-08-24 16:24:02旅游攻略
陵园原占地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地宫封土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庄严,建筑典雅富丽,是一处典型的明代亲王陵园,也是山东省解放后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明代墓葬。

朱元璋第十子明鲁荒王陵里的国宝

明鲁荒王陵,位于邹城市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邻,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及其嫔妃的陵墓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A级旅游景区。陵园原占地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地宫封土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庄严,建筑典雅富丽,是一处典型的明代亲王陵园,也是山东省解放后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明代墓葬。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明鲁荒王陵展示厅中丰富珍贵的出土文物,是中华民族古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对研究明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是洪武三年郭宁妃所生,生两月而封。他自幼聪慧过人,备受皇帝后妃的喜爱。鲁王朱檀在15岁就藩兖州,不久即升为兖州知府并扩赐其封地,辖四州二十三县,可谓"庄田千顷"。

朱元璋第十子明鲁荒王陵里的国宝

朱檀本来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但他就藩不久,便沉溺女色,终日过着灯红酒绿的侈奢生活。他唯恐享受不尽人间欢乐,便一心想长生不老,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派官员到处寻访名医良药,信道士传房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18岁就双目失明。他如迷途知返尚可有救。谁知他鬼迷心窍,继续服用"灵丹妙药",终因毒深病入膏肓,百医无效,19岁便死了。

明太祖闻奏,非常恼怒,顿足拍案道:"荒唐,实在荒唐!"经庭议给他个恶谥"荒王"。鲁王朱檀陵园建于邹城市城区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九龙山连峰九座,由南而北逶迤如龙,整个陵园占地230余亩,是罕见的明代帝王陵墓。龙的第一峰曰:"龙头",又名"玄武",鲁王墓背依玄武,南面直对朱雀山,东西各有山峦相辅,其名曰:"青龙","白虎"。陵园前不远有白马泉,乃是白马河口源头。王陵居高临下,向阳背山近水、藏风聚气,回望山川迥环,历历如画,林木葱茏,确是一处风水宝地、人间胜景。

1970年,山东邹城的九龙山上,村民挖防空洞时,挖出来许多的青砖和一个黑洞。于是他们觉得比较蹊跷就赶紧报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一个明朝王陵被揭开了神秘面纱。从挖出来的文物看,这是明朝藩王鲁荒王之墓。考古学家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进行挖掘,共出土了1300多件珍贵的文物,而在这么多的文物中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颗猫眼石,而这两颗猫眼石发现令人称奇。当时鲁荒王陵墓被水浸泡,挖掘起来比较困难,一个给考古队做饭的村妇,在柴火堆里发现了个耀眼的光芒,捡回来给考古队一看,这是珍贵稀少的猫眼石。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考古队就又把整个垃圾堆重新翻了一遍,又发现了另外一颗猫眼石,经过专家比对,发现这两颗猫眼石是金镶玉的帝王腰带上的,价值连城。

在鲁荒王陵出土的1300多件珍贵文物中,鲁王朱檀生前使用过的九旒冕、皮弁、镶金玉带、镶宝石金带扣是最为珍贵的4件国宝级文物,现都存放于山东省博物馆,其中镶宝石金带扣、九旒冕为镇馆之宝。镶宝石金带扣"相当于现代人皮带上的皮带扣!"这块镶宝石金带扣由三节组成,呈椭圆花边形,中间又是一圆形,工艺极为精巧。扣体金质,上头雕双层花叶,上面镶嵌着红宝石、蓝宝石、紫宝石、绿松石、猫睛石,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通常20.6厘米长的金带扣上竟然有33颗宝石、珍珠,使人叹为观止。据专家介绍,这上面的宝石个个有说道。比如,紫宝石,又称为"蜡子",古代有"蜡重一钱,价值十万"之说,可见紫宝石之珍贵。而猫睛石,又称为猫眼石,因为这种石头晶莹如猫眼而得名,传说这种石头是由一只灵猫化身而成。目前国内已知出土的猫睛石共有5颗,分别是清东陵乾隆墓出土的猫睛石,内蒙古清代贵族墓出土的半球形猫睛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颗猫睛石,最后的就是鲁王金带扣上的这两颗了。而且,这两颗猫睛石神奇泛光,价值可能要超过其他3颗。

朱元璋第十子明鲁荒王陵里的国宝

朱檀生前使用过的九旒冕,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礼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在2011年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中入选。冕冠通高18厘米、板长49.4厘米、宽23.5厘米、筒径18.5厘米。为藤蔑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

冕,是帝王的礼帽,皇帝、太子、封王的专署配饰。冕冠的形制在过去绘画中常见,像武梁祠汉代刻石上的黄帝、尧、舜天子像,唐代闫立本画的历代帝王图,宋代作的晋文公复国图,明人所作圣迹图中的孔子像等。这些画像人物都是头戴冕冠,身穿冕服,冠冕堂皇,仪表威严。

在冕冠制度中,旒的多少是辨别身份的一大标志,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戴的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红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鲁荒王这个九旒冕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垂悬九旒正是明代亲王冠冕的定制。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更是强调"复汉官之威仪",朱氏王朝持续了276年,冕冠冕服的崇高地位也保持了276年,直到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废止。

目前,作为文物的垂旒冕全国只有两件,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登基称帝时穿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冕冠;另一件就是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鲁荒王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冕冠,填补史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同时也是能够彰显朱檀王室威仪的有力佐证。

朱元璋第十子明鲁荒王陵里的国宝

朱檀是明代最早去世的亲王,其墓葬里出土有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许多随葬品具有明显元末明初时代特征,是明代"藩王级"文物的最早代表。既是鲁王朱檀王府生活的真实缩影,也反映了明朝时期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而且填史补阙,对于研究明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不仅如此,我们从出土文物的性质也能看出,这位短命的亲王虽然荒诞不经、为了所谓的长生不老丹而白白葬送了一生,但他居孔孟之乡,深受礼仪之邦文化的熏染,喜爱诗书礼乐,与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相伴,常常颂诗读书、对弈弹琴,文人气质浓郁,品位也颇为高雅,这不禁更让人为之遗憾和叹息了。

作者姓名:李兴甲

作者简介:在乡镇、街道工作20多年,系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邹城市作协会员。曾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区杂志、大众日报、济宁日报、邹城市报、邹城文学等报刊发表新闻稿、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200余篇。曾出版新闻作品集《夯歌》。著有乡村记忆之散文集《记住乡愁》;乡村记忆之纪实文学《一个乡官的手记》;乡村记忆之长篇小说《乡官实录》;个人论文集等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