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塔斯马尼亚 | 被流放的世界尽头里,充斥着最原始的暴力与深情

2020-09-01 13:31:19旅游攻略
前言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凌晨三点半的闹钟是一个小时的巴士和三个小时的飞行是在被称为世界尽头的 塔斯马尼亚 是傍晚在 霍巴特 街道上冲我微笑着的陌生女孩是抢到饭店关门后最后一盒寿司的惊喜五天,一百二十个小时一路向北 从霍巴特到朗塞斯顿 途中偶遇童话镇在小魔女的面包店里喝咖啡还吃
前言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塔斯马尼亚 | 被流放的世界尽头里,充斥着最原始的暴力与深情

是凌晨三点半的闹钟

是一个小时的巴士和三个小时的飞行

是在被称为世界尽头的 塔斯马尼亚

是傍晚在 霍巴特 街道上冲我微笑着的陌生女孩

塔斯马尼亚 | 被流放的世界尽头里,充斥着最原始的暴力与深情

是抢到饭店关门后最后一盒寿司的惊喜

五天,一百二十个小时

一路向北 从霍巴特到朗塞斯顿

途中偶遇童话镇在小魔女的面包店里喝咖啡

还吃到了传说中世界上最好吃的香草蛋糕

但好运气也不是时时刻刻都会有

比如威林顿 和摇篮山上被狂风大雨吹成了傻逼

不过短短几天故事却也不少

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善良的人

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好了 还是找一间咖啡厅坐下来吧

我把故事一个一个慢慢讲给你听

塔斯马尼亚

@若之兰夕

坐标:澳洲

摄影设备:Nikon-D3400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塔斯马尼亚——这里有最迷人的风景,也有最残忍的故事。

抱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到了这片失落的大陆,这里是世界的尽头,也是绝美的冷酷仙境。

作为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和澳洲本土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一样。

也正因此,塔斯马尼亚有许多个绰号,常常被称为 “苹果之州” 和 “小 新西兰 ”。

从地图上来看, 塔斯马尼亚呈心型,可这片大陆的形状与其所经历的苦难实在太过矛盾。

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块被遗忘的岛屿,在上世纪主要被英国用来押送囚犯。

荒凉,原始,野蛮,血腥和暴力,是这里最初的写照。

可是,上百年的监狱历史遗迹放在现在竟然吸引了无数人前来一探究竟。

尤其是晚上的监狱所探灵活动也更是深受民众吹捧。

那些士兵和犯人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不过一个世纪,自己的居所会沦为被消费的工具吧。

从现在回首历史,只剩下了一片唏嘘和一声叹息了。

先放一组预览图

▼ 类似于哥特式建筑的亚瑟港监狱。

▼ 断壁残垣的监狱一角。

▼ 霍巴特市中心步履匆匆的行人。

▼ 美腻的果酱小店。

▼ 摇篮山上的冰雪还未融化,被笼罩在一片潮湿阴冷的雾气里。

城市分布与地形图

【路线规划】

第一天:抵达霍巴特 ——前往亚瑟港 ——喷水洞—— 塔斯曼拱洞——魔鬼厨房——棋盘道

第二天:生蚝农场——酒杯湾——蜜月湾

第三天:威 林顿 山—— 卡斯柯特啤酒厂—— 里奇蒙小镇—— 罗斯小镇—— 朗塞斯顿

第四天: 摇篮山 ——壁画小镇

第五天: 瑞士 文化村——酒庄——卡德奈特峡谷——机场

(地图均取自Wiki百科)

趁着记忆还未模糊时下笔,我想尽量把我在旅途最细微的感受描写出来。

如果你想要完整的游记攻略和实用的干货记录,那么我很抱歉,这片文章很可能不会是你的菜。

毕竟现在实用详细的干货文章数不胜数,我就不跟风了,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

我常常一个人旅行,没有同伴也不会感觉到孤单。

世界那么大,总有一天,我想我会走遍万水 千山 。嗯,一定会的。

每次望向世界地图和地球仪时,感觉眼睛里藏着一团火,刹那间就可以燎原,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

抵达塔斯马尼亚 的第一站是—— 亚瑟港 。

那么,关于世界尽头的故事我们就先从这里说起吧。

亚瑟港里故事多

"These soft eyes, sweet as a courtesan’s.

This livery of dappled snow.

This trim bobbin of backland roads.

This paragon of light-stept love.

This democratic gluttony.

This remorseless dealing in death.

This pitiless lurker of the dark scrub runs.

This cold murderous heart."

这些眼睛里的浓情蜜意

仿佛来自于一个甜美的少女

而黑色的雪花夹带着死亡的气息

从天空中纷扬落下

后院里还排列着修葺整齐的缠线管

温柔的爱恋在此刻显得廉价且不值一提

这是虚伪民主背后的贪婪与腐食

他们开始麻木而无情的处理死亡

他们变成生活在黑暗漩涡里的 无情的潜伏者

只剩下了

一颗麻木冷酷的杀戮之心

——选自塔斯马尼亚诗集

故事一:亚瑟港里的大屠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亚瑟港已经不再是实际上的监狱,由于历史遗迹保存玩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望。就在1996年4月28日,一个男人发疯了似的冲进亚瑟港里一间咖啡厅里,手持半自动枪和冲锋枪,对着民众一顿扫射,残忍的杀死了35个无辜的人,并导致数十人受伤。也正是由于 亚瑟港枪击大屠杀事件的恶劣影响,所以澳洲政府对于枪支的相关律法才十分严谨严格。

而现如今,澳大利亚政府尽其最大限度的保存了 亚瑟港 百年前的原貌,走在这些断壁残垣中早已经感受不到这里以前是令犯人闻风丧胆的监狱。那个阴森,充斥着血腥暴力的监狱已经被渐渐淹没在了在历史的洪流中,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岁月可以抚平那些残忍的过去,淡化过往的痕迹,可 亚瑟港 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的建筑是会呼吸的,是有生命的。如果墙会说话,是否会用最为沧桑悲凉的语气来讲那一桩桩一件件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凌晨三点半起床,从 黄金海岸飞到霍巴特已经是上午十点半,也顾不上长途旅行的疲惫,一下飞机就直奔亚瑟港。开车一个多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亚瑟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大庄园。一进门,是一座巨大的花园,十月的 澳大利亚 正值春季,花朵们争先恐后的怒放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很多,人们在监狱门前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拍照,实在是与监狱这个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一部分亚瑟港内中文讲解的导游或许是早已厌倦了对付这一帮无聊的游客,像朗读课本似的机械的讲解着已经说过了无数遍的历史。面对自己一成不变的工作,他们的眼中没有太多的热情。还不如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或是随便找个本地人聊聊天来的有趣。

来这里的时候已经定好了当地的行程,同行的有七个人,不过都是叔叔阿姨辈的,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而遇见了导游橙子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起事故。他说见到了我就像见到了救星一样,哈哈。在之后的行程里我十分怀疑他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叔叔阿姨面前毕恭毕敬的,不能因为我年纪小,就欺负人呀,唉。好了,也没有那么夸张了,总而言之还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导游的。咳咳,不好意思,扯远了。

继续说回亚瑟港 。

枪杀的凶犯名叫马丁• 布莱恩,年仅28岁,由于经济利益纠纷,残忍的屠杀行径震撼了整个澳大利亚 社会。由于澳洲没有死刑,凶手最后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直到现在还被囚禁于霍巴特的监狱里,永无出头之日。

当亚瑟港还是监狱时,犯人们被关在一个长方形的狭窄房间里,我用脚步简单丈量了一下,顶多脚抵着脚走八步就可以撞到墙壁。活动范围十分有限,若是犯人犯下了错误就要被实施鞭刑。

可犯人也是有自尊心的,在鞭子的抽打下依然咬着牙不愿屈服认错。

于是为了削弱和折磨囚犯的自尊心和其意志力,士兵们把鞭子做了改良。

士兵们在鞭子上又系了许多条鞭子,一共有九条,于是被称为九头鞭。这一鞭子下去,估计犯人们也是半死不活,奄奄一息了,严重的甚至可以致人于死地。而且在鞭刑之前的几夜里,士兵们会把鞭子泡在盐 水里 ,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你曾听到过被实施鞭刑的犯人的凄厉叫声,你才会明白其实地狱里面空荡荡,恶魔游历在人间。据说那种非人的声嘶力竭的叫声足可以震破人的耳膜,一直冷到人的心里,随即汗毛竖立,恐惧像潮水一般从心里一点一点蔓延出来,从脚冷到心。

▼ 犯人们居住的 “定制海景房”,这样的海景房给我一个亿我都不会去住啊。

这一条路可以直接通往 亚瑟港 最高统领监狱所长的家。

监狱所长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洋房里,从外面看起来房子并不大,可里面却别有洞天,还能够从现在保存完好的原貌中看出往日的繁华景象。旅行社火爆的夜晚探灵活动也正是此地,相传到了晚上屋子里会发出有人走动的脚步声,和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欢迎胆子大的朋友们踊跃报名哦。

▼ 犯人所居住的房间

▼ 犯人的模拟场景

然而,当肉体折磨已经令人麻木不堪时,所谓的隔离监狱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是比鞭笞肉体还要可怕数十倍以上的精神折磨。犯人们被迫带上面具和眼罩,关在密不透风的小黑屋里,短则两三天多则几个月,很多人因此被击溃了心里防线,发疯了。为此监狱还特别建立了精神病院。

那些侥幸清醒的囚犯一天之中也只有一个小时的外出时间,除此之外,生活是一片阴冷潮湿的漫漫长夜,仿佛看不到尽头一样。

在这样的人间炼狱里,早已经丧失了所谓的人性与尊严。

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折磨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在此耗尽余生。

逃跑的念头是如此的强烈。

如果换做是我,我也要逃的。所以,要一起亡命天涯吗?

故事二:逃离亚瑟港之越狱

18世纪末,英国人口迅猛增长、犯罪率不断攀升,本土监狱已人满为患,无奈之下开始向澳大利亚“圈地”流放犯人。最初的流放地是悉尼,从1830年开始,转移至了地理位置更偏僻的塔斯马尼亚亚瑟港 。

可悲的是,那些被关压的犯人们并没有做出什么罪大恶极之事,不过是出于生计而偷了几块面包或曾有过入狱经历而被惨遭流放。不仅如此,精明的英国政府还利用他们在流放地辛苦劳作。甚至为了压榨那点可怜的劳动力,犯人们将终身无法返回家乡。

反观现代,脱离了英国殖民的澳大利亚 ,监狱制度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的杀人犯可以被保释出狱,甚至在刑犯服刑期间可以考驾照。更为夸张的是,犯人进监狱前第一件事和刑满出狱前最后一件事都是称体重,如果瘦了10公斤以上可以告“虐待罪”。这些做法都被国际社会指责为“人道得过了头”。澳洲政府估计是被之前亚瑟港里的惨痛教训而被磨的没了脾气吧。

电影越狱以十九世纪中期的澳大利亚为背景,其主要场景必然是位于塔斯马尼亚恶名昭著的监狱——亚瑟港。 亚瑟港 (Port Arthur)矗立在塔斯曼半岛,位于塔斯马尼亚的最南端,47年里曾关押过上万名囚犯,被称之为世界尽头里的监狱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这个地方是也组成澳洲黑暗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亚瑟港 的另一个名字是“天然监狱”。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塔斯曼 半岛与 塔斯马尼亚 本土的唯一联系——鹰脖地峡(Eaglehawk Neck)中,居住着自然界里最强大的杀手——鲨鱼,当然还有20条饥肠辘辘的恶犬,他们是监狱里最忠实可靠的走狗,虎视眈眈的盯着犯人们,只要他们敢踏出监狱半步,猎犬们就迫不及待的分分钟把你撕成碎片好抚慰那空空如也的肠胃。

倘若你侥幸逃开了猎犬,躲过了哨兵,等待你的还有鲨鱼和即将赶来的追兵。这不光是一场体力,脑力与勇气的角逐,同样也是一场强大的心理战。

要么在监狱里被折磨致死,要么就以命相搏,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其实,有些人的确这么做了。

让我们来聊聊那些真实的越狱事件:

尝试一:犯人Billy披上了一张袋鼠皮试图避开哨兵——结果被饥饿的守卫当成加餐的野味打算开枪射击,不得已只好举手投降,最后受了150鞭的极刑。

尝试二:1842年,马丁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路过关斩将,游过了鲨鱼环绕的海域,顺利逃离监狱。这也是监狱历史中唯一几个逃出亚瑟港的囚犯。

一直到1877年,亚瑟港的监狱职能才被宣告结束,除了年老和身患重病的人依然住在疗养院里,其他出狱的人纷纷逃命似地迁往其他城市。

像是要可以隐藏什么似的,两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分别发生在1895年和1897年, 亚瑟港 里70%的建筑物被烧毁,那些悲痛残忍的过往也随着这几场熊熊火焰而燃烧殆尽了。

而澳洲人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他们既不隐瞒早期殖民对土著人的血腥杀戮,也不诅咒自己的罪犯祖先。活着走出 亚瑟港 的人们都是澳洲早期的开拓者的一员,现在依然有许多人前来亚瑟港寻根,谈起祖先们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仿佛是最了不起的传奇。这一点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啊。

前身为庇护所(1868年)现以改造为历史博物馆,内为游客设有咖啡店

▼ 供囚犯们使用的教堂

亚瑟港 不光有疯人院和隔离监狱,还有青少年犯罪监狱,其功能性够齐全的。而每一年死亡的囚犯则会被放置在距离监狱不远处的一座孤岛。久而久之,那里变得尸横遍野,于是被起名为死亡之岛。

“我劝你还是别上岛了吧,听听故事就够了。

说不准脚下踩的是哪位先人的骨骸呢?”

故事三:死亡之岛与少年犯

地点:死亡之岛公墓(Isle of the Dead)和普尔角少年犯监狱(Point Puer Boys Prison)

1833年至1877年,大约1100人长眠于此地。所有的士兵及其家属约180余人墓碑上均有姓名,而其他人——也就是那些可怜的囚犯们,墓碑上都没有名字,就这样无缘无故的客死他乡。

而当年夺取犯人生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事故和呼吸疾病,政府却不可能花高昂的医疗费用来给囚犯治病。于是,他们生命里的最后一站就是——死亡岛。

那一点稀薄微弱的生命之光在监狱里被一点点的掐灭,手无缚鸡之力,最终还是逃不过坠入无尽深渊里的命运。

写到这里,感觉到我的手在键盘上微微的发着抖。我为这段极度黑暗的历史而感到忿忿不平却也无能为力。我只能尽可能的客观去看待这段血腥残暴的历史,并尽量不要参杂太多主观情绪去客观的描述出来。只是希望逝者能够安息。

普尔角少年监狱(1834年——1849年)

这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第一个专门建造的青少年教养所,这里的孩子们大多只有14~17岁,最小的只有9岁。这里将青少年与成年犯人分开,纪律十分严明,但所有少年犯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获得技工培训的机会。

▼ 死亡之岛(1833年)

从远处看,死亡岛四面环海,周围有青山绿水环绕,实在跟一座普通的岛屿没有多大区别。

因不曾踏足,所以不知岛上光景如何。

但对于犯人们来说,这里是绝对的黑暗禁忌之地。

依然有许多游客趋之若鹜的想去岛上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