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替大陆民宿说句话:台湾民宿没那么好,我们也没那么差

2020-05-24 08:07:30旅游攻略
现在,批判民宿,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正确”。谁都可以把大陆民宿踩在地下跺几脚,吐上几口唾沫。然后恶狠狠地说:不争气的东西,你看看人家台湾民宿,那才是民宿。事实上,大陆民宿真的那么差吗?“别人家的孩子”真有那么好?台湾民宿好不好?当然好。

现在,批判民宿,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正确”。

谁都可以把大陆民宿踩在地下跺几脚,吐上几口唾沫。然后恶狠狠地说:不争气的东西,你看看人家台湾民宿,那才是民宿。

事实上,大陆民宿真的那么差吗?“别人家的孩子”真有那么好?

台湾民宿好不好?当然好。主人情怀、文化融入、体验设计……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这种好,是建立在两个重要条件上的:

1、从民宿角度上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城市发展出现了“滞涨”现象,大批高级白领、文艺工作者、设计师等群体纷纷到乡村去,进行了一场“社区再造”运动。

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运动,一方面使台湾乡村基础建设大为改观,为民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这些高素质群体很多都成了民宿主。

这些有知识有文化有阅历的民宿主,和大陆投资做民宿的老板不一样,他们是在自己家做民宿,把民宿真正当做生活的一部分,间接地形成了所谓的“主人文化”。

在台湾南澳自然田“打工换宿”的青年

2、从游客角度上

台湾青年为何喜欢到“不是乡村旅游景点”的乡村进行深度游、为何愿意住很“简陋”的民宿、为何愿意到农田里进行劳动?为何暑假争相到乡村民宿里当义工,打工换宿?

其实就是经济程度决定消费意识。台湾经济腾飞较早,长久的富裕会形成精神的充实。台湾青年没有买房买车的压力,可以无忧虑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包括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没有农村经历,所以农村生活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很多民宿条件很一般,乡村也没有刻意打造成旅游景点,但还是吸引很多青年去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入住民宿。

这其实也是台湾民宿“内在消费”的构成。

那么问题来了,台湾民宿的这种“生存土壤”,我们有吗?换言之,如果台湾民宿原汁原味地放到大陆来,真会有那么大市场吗?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去尝鲜。但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台湾民宿,估计不会有什么好评。

不信? 你看很多人是不是一边骂着大陆民宿,一边对抖音上的“网红民宿”趋之若鹜。笔者每次在朋友圈转发网红民宿图片,都能创下留言点赞数量之最。

其次,相比台湾青年热衷的普通乡村深度游,打工换宿,大陆青年更倾向于开发完整的乡村旅游景点。即便如此,还经常抱怨景点配套不完善、住宿条件差、娱乐项目不够不好玩等等。

这种差别,是不是很像我们熟悉的,富翁和渔夫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故事?

要知道在台湾,除却薰衣草森林、卓也小屋等个别民宿,大部分所谓“主人情怀”的民宿,硬件条件都极为一般,根本无法和我们不满意的大陆乡村住宿媲美,更不会有让你拍照发圈的冲动。

所以,“脚步”永远比你的“嘴巴”更诚实。多数人口口声声赞美的台湾民宿,可能是台湾青年喜欢的样子,但并不是你内心喜欢的那款。

原因也很简单,不过说出来要挨骂:

依然是经济决定消费意识。刚刚富裕起来的我们,自己或父辈刚从农村进城完成身份转变,对于真正乡村的热爱,往往并不深刻,缺乏内在的动力。所谓的喜欢乡村,更多还是追求一种嫁接在乡村元素上的城市式时尚审美。

有多少大陆青年会像台湾青年一样,主动到未旅游开发的乡村住上十几天,和村民一起参加劳动?有多少大陆青年会像台湾青年一样,毕业之后主动选择到乡村去工作?

民宿也一样。现在多数人追求的民宿,与其说是生活方式,不如说是装逼方式。

有多少人在选择民宿时,会打听这家民宿有没有生活方式,老板有没有故事?大部分游客还不是看到抖音上的短视频觉得逼格很高,然后蜂拥而至。

就像买喜茶一样,排半个小时队不是为了味道,而是为了发朋友圈:哎呀,排队人这么多。

存在不一定合理,但一定有道理。在中国旅游消费升级的当下,大陆民宿颠覆传统农家住宿,做成装潢个性的精品酒店,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市场行为。

再矫情点说,大陆民宿这种重投资、重装修的模式,对于吸引城里人下乡、促进乡村整体环境提升、带动农产品销售、带动村民乡村振兴信心上,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如果真像台湾一样,把民宿开到普通村落,硬件很简陋略温馨,搞个农耕体验活动打工换宿吸引游客,晚上坐下来泡茶给游客讲故事——那民宿主才是脑子进水了。

所以说,台湾民宿做成“主人文化”,是台湾经济和历史文化沉淀的必然结果。大陆民宿做成精品酒店的样子,也是当下消费状态所决定的。

抛开经济阶段、历史背景、消费文化谈“对错好坏”,都是极度不客观的表现。

就像上海costco开业爆红几天之后,很快又出现退卡狂潮。Costco的会员制、大包装、超低价模式在美国当然很好。但是到了中国未必接地气。

比如大包装模式,是基于美国郊外别墅居住购物不方便的条件下出现的。中国社区每一百米就有几个便利店,还有跑腿送货到家,大包装就没那么必要。

所以,再崇洋媚外,我们也很难说costco就一定比万达广场更好。适者生存,才是唯一的道理。

我们必须承认,大陆的民宿也在随时代而改变,而迭代。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乡村,台湾式民宿已经从萌芽成长为小苗,不过更多的内地,精品酒店式网红民宿依然还是主流,而且生意并不差。

未来,当我们的游客也开始追求普通乡村深度游,也开始喜欢在乡村小院听老板娘唠嗑的时候,更多比台湾民宿更好的,兼具硬件轻奢与人文温度的民宿一定会大量涌现。

作者:徐志毅(尖椒农旅/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