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十一旅行第三站:喀喇沁亲王府 草原推恩令投下的历史缩影

2020-04-11 12:25:11旅游攻略
从黄帝大战蚩尤,到秦皇一统天下;从汉武北逐匈奴,到清代奠定版图;数千年中华文明史,正是一部东方战争史,也是一部多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社会史。从犬戎、匈奴,到鲜卑、柔然;从突厥、契丹,到女真、蒙古;自周代起,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不断发生着激烈碰撞。

从黄帝大战蚩尤,到秦皇一统天下;从汉武北逐匈奴,到清代奠定版图;数千年中华文明史,正是一部东方战争史,也是一部多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社会史。

从犬戎、匈奴,到鲜卑、柔然;从突厥、契丹,到女真、蒙古;自周代起,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不断发生着激烈碰撞。来自北方的威胁,始终如头顶悬挂的利剑,让中原王朝统治者丝毫不敢懈怠。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游牧民族一定要抢掠中原?为什么两千多年来战争不断,到了清代却能相安无事,难道就因为清代统治阶层也来自北方?

在我看来,解读历史除了遍寻史书之外,旅游或者叫游学,是最好的补充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见证历史遗存,触碰历史缩影,感受真实才能更好的融会贯通。既然要了解游牧民族文明进程,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变化,蒙古王爷府或许有合适的答案。

喀喇沁亲王府,坐落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康熙十八年(1679年)敕建,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现存王府建筑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仪门、轿厅、回事处、议事厅、承庆楼,一共五进院落,为王府主体建筑;西跨院、东跨院、后花园,为附属建筑。整座王府实际上是一座集办公、住宅、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同时也是清代喀喇沁旗的军政中心。

十一旅行第三站:喀喇沁亲王府 草原推恩令投下的历史缩影

喀喇沁亲王府

喀喇沁亲王府

盟、旗,这两个行政机构名称,很多人都不陌生,现在与其他省份的地区、县对等。但在古代,却不仅仅是特有的称呼,而是从后金到清,满人为了控制蒙古各部,创造出的一种管理制度,称为“盟旗制”。

简单来讲,就是剥夺了大部落可汗的军政权力,将大型部落分为若干小部落,并划分草场,定居放牧,不再允许游牧。

小部落称为旗,每个旗设旗主一名,也叫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旗主只享有本旗军政权力,不能干涉其他旗内事务,按照贡献大小、亲疏远近,爵位封为国公到亲王不等。

至于盟,在当时并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一个解决矛盾争端、交流上报信息的松散组织。成员是各旗旗主,盟长和副盟长由大家选推,但要经过皇帝同意。即便这样一个松散组织,也不允许随便开会交流,按照规定每三年会盟一次,会盟时皇帝还会派钦差全程参与。

与会期间,各位旗主可以畅所欲言,说说本旗是怎么治理的,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功劳,和其他旗有没有矛盾争端等等;或者发现了哪个旗主有不臣之心,找机会向钦差密报。如此种种,会盟名义上是商谈并解决各部事务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一场变相的述职大会,有利于皇帝管理控制。

这让我想起了西汉时期著名的“推恩令”,有七国之乱做为前车之鉴,为了抑制不断膨胀的诸侯国势力,汉武帝下达了这道政令。各国封地、爵位,不只嫡长子才有权继承,允许并提倡其他儿子包括庶子都来分上一份。

封地越分越少,最后无地可分,各位子孙又互不统属,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作乱的根基,像那位“中山靖王之后”、“刘皇叔”,直接落魄到了卖草鞋的地步。而“盟旗制”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改进版的“草原推恩令”。

对于统治者来说,好处显而易见,不但能分化瓦解大族势力,还可以笼络各个小部落,使其互相监督,最终达到掌控全局的目的。而对于游牧民族的文明进程来讲,从逐水草而居到定居,这无异于一场划时代的变革,意义重大、作用积极。

喀喇沁王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制度下修建,做为军政中心,统领着喀喇沁旗大小政务以及军务。同时,更像是“草原推恩令”投下的一道历史缩影,其细节、意义值得后世人深入解读。

走进王府,四株百年古榆参天蔽日,榆树又被称为摇钱树,种在仪门外,为了讨个吉利。

推恩令

百年古榆

穿过遍植苍松的二进院子—轿厅,第三进院落主体建筑叫回事处,回事处是低级官员签到,并在此等候召见,随时听从差遣的公房。

推恩令

回事处

院子里四棵百年桑树格外引人注目,树冠浓密、枝桠低垂,一树黄叶轻摆,如流苏软瀑,又似曼妙舞衣;此时此刻出现在塞外,更觉美艳不可方物。

游牧民族

百年桑树

第四进院落有议事厅,这是王府最重要的建筑,各项政令、军令在此发出,传达到旗内各地。丹墀尽头一张龙椅高高在上,两侧有“亲王品级”、“乾清门御前行走”、“赏三眼花翎”、“兵备札萨克”等官衔牌,象征着权力与无上荣耀。

喀喇沁旗

议事厅

喀喇沁亲王府

第五进院落主体建筑为承庆楼,属于内宅,是王爷和福晋的起居之所。或许是因为距离议事厅太近、多有不便的缘故,后期改成了佛堂,用来祭祀祈福。居所则搬到了两侧跨院以北,靠近后花园的位置,福晋住西院,侧福晋住东院。

喀喇沁亲王府

承庆楼

推恩令

侧福晋居所一角

游牧民族

侧福晋居所一角

与中原相反,蒙古族以西为贵,除居所之外,还表现在建筑功能方面。文庙、武庙、书塾、演武场,都建在西跨院;而东跨院则是由戏台、粮仓、磨坊、马厩组成。

喀喇沁旗

书塾

游牧民族

粮仓

喀喇沁亲王府

戏台

两跨院以北,一直到北山,都属王府后花园范围,后花园别名“梦园”,仿江南园林风格重建,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一应俱全。“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很难想象,人们印象中的塞外苦寒之地,景致也能如此婉约。

游牧民族

王府后花园

推恩令

王府后花园

看到这里,文初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为什么游牧民族一定要抢掠中原?答案是为了吃饱饭。如果草原民众都能吃饱饭,各部首领都能住上王府这样的大宅,那勇气自然会消磨掉大半。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吃不饱饭呢?

早在战国时期,著名法家学派思想家韩非,就曾有过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获取速度不协调的论述,他认为“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意思是:当人口数量大于平均可分配资源时,老百姓就会饿肚子,从而引发战争。

如果一个人有五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再生五个儿子,二十五个孙子都成了家,那就是二十五个家庭。人口呈几何速度增长,但土地和粮食产量不会凭空增加,这就是著名的“五子二十五孙论”。

这一生存难题,几千年来困扰着无数中原有识之士,同样也困扰着北方游牧民族。草原以实力为尊,人少了受欺负,早晚被吞并,但人多了一样是个大问题。

生产能力低下导致食物不足,白灾(大雪)肆虐导致食物锐减,贸易封锁导致生活困苦,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矛盾爆发,最终必须靠抢掠才能维持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吃不饱饭,一定要抢掠中原的主要原因。

然而到了清代,困扰着中原王朝两千年的“北部边患”,似乎悄无声息的消失了,难道就因为清代统治阶层也来自北方?我认为:这与清代统治阶层来自哪里并无必然联系,只和天时地利、意识形态相关。

上文说过的“盟旗制”,只是一种有力措施,封爵赐赏也只能安抚住各部首领,民众依然得不到救赎,于是清廷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减丁。如果家里有五个儿子,只能留一个繁衍后代,其余全部出家为僧,由朝廷发放俸禄。

这样一来,草原人口基数逐年下降,加上“盟旗制”等各项管控制度、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普及,民众逐渐适应了定居,也能吃饱饭了,久而久之,便不再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其中,管控方式方法出于意识形态,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普及,就属于天时地利了。

归纳总结起来,四个字可以概括:开源节流。

注:文中有关减丁内容,来自《冯玉祥自传》。

上文链接:十一旅行第二站: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看塞北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