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郑和六次到访,永乐帝亲自拟诏。印度科钦港:阿拉伯海的王后

2020-03-16 11:24:24旅游攻略
文/湘北去过印度科钦的人,一定不会对"中国渔网"感到陌生,它已成为科钦标志性景点,当地旅游推广的最佳名片。它高高矗立在科钦入海口的海滩上,十分醒目,每当黄昏涨潮,当地人便动用起散置在沙滩的十来具"中国渔网"来,尽情上演捕鱼的戏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文/湘北

郑和六次到访,永乐帝亲自拟诏。印度科钦港:阿拉伯海的王后

去过印度科钦的人,一定不会对"中国渔网"感到陌生,它已成为科钦标志性景点,当地旅游推广的最佳名片。它高高矗立在科钦入海口的海滩上,十分醒目,每当黄昏涨潮,当地人便动用起散置在沙滩的十来具"中国渔网"来,尽情上演捕鱼的戏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中国渔网"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由木杆、绳索、渔网和大石块组合而成,为固定在陆地边,只需五六人操作即可。渔网由多根十多米长的木杆撑起,呈辐射状,木杆顶端收拢在一起,用绳索吊住,绳索另一端绑上巨石作为平衡物,然后人们再利用杠杆原理,控制渔网升起、落下。

中国渔网

据说,"中国渔网"传入前,当地渔民只会用独木舟钓鱼或直接叉鱼,危险系数高,折腾半天也收获不了几条鱼。"中国渔网"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捕鱼效率,还节省人力,降低出海风险,成为当地渔民世代谋生的工具。

你可能会纳闷,这样一种独特古老、有着中国特色的捕鱼工具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印度西海岸?而作为印度西海岸、面向阿拉伯海的主要港口——科钦港又与古代中国有着何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关于"中国渔网"如何来到科钦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有人说是葡萄牙人从澳门带过来的,还有人说是蒙古人通过阿拉伯商人带来的。"中国渔网"不远处,有一苍天古树,据说栽种者就是第一批上岸的中国人,树下立有石碑,碑上写道:"公元1341年的一场洪水,中国人从科兰加诺( Cranganore)的穆吉里斯迁移至科钦,并在此建港。中国渔网大约在公元1350至1450年间由中国人传入"。

1341年的那场洪水,带来了科钦港的繁荣,也宣告了穆吉里斯港的衰落,此前一千多年,穆吉里斯港因沿岸出产的胡椒、檀香木等丰饶物产吸引大批腓尼基、罗马、阿拉伯及中国人远航而来。洪水摧毁了穆吉里斯港,令阿拉伯和中国商人在这个港口长达几个世纪的经营毁于一旦,取而代之的科钦港给了他们新希望并很快成为胡椒、豆蔻、肉桂、丁香等香料贸易的中心。"中国渔网"目睹了科钦史无前例的国际贸易盛况,也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繁荣。

印度洋

改变观念,海上扩张

中印贸易往来虽由来已久,但一直到11世纪之前,主导中国和印度洋之间海上交通的是波斯、阿拉伯、南亚和东南亚的"拼接板"船,即船只不用铁钉,船板用正穿过板片的绳子边对边缝上,并密塞缝隙,使之不透水。2002年,英国考古队在科钦南泰加勒( Thaikkal)意外发现一艘11世纪初的中国沉船(今称"泰加勒号沉船",长22米,不同于阿拉伯、波斯或印度的缝合船,使用大量铁钉),表明北宋年间,中国海船已在印度洋游弋。

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建造的或属中国的船只在印度洋上的航行变得活跃起来。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中国不再视南部沿海为"其扩张的一个终端"。尤其是宋朝南迁,由开封移都到杭州后,军事上亟须建立一支"强大而机动的"海军,因为巨额财政赤字,南宋只能通过与海商合作来完成此事。商业兴旺与海军的迅速成长同步,正是两者的适时主导优势,将中国设定在12世纪海上扩张的航道上。"

其次是造船技术和导航技术在中国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船体加大,设备改善,导航技术也有所改进。船院遍布各沿海城镇,包括今天的杭州、广州、宁波等,它们通过改良外壳设计、方向舵和驱动机制来提升中国船舶适海能力和载运能力。从文献来看航海罗盘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119年,但或许比它更早,李约瑟估计"当在公元10世纪左右"。

宋朝放宽对进军海外市场的诸多限制后,商人出入印度洋日渐增多。元代获得中国沿海港口主要控制权后,竭力复兴海上贸易,但与宋朝采取的方式不同,新政府更乐于派使节南下南海和印度洋王国,宣告蒙古帝国的正统和合法性,强求贡使及各统治者"臣服",不听话者则以武力回应。1281年,元朝反复要求占婆(今越南南部)国王亲率贡使到中国之后,忽必烈派一支百船舰队在唆都将军率领下攻打东南亚王国。1293年,蒙古海军又对爪哇发动了袭击。忽必烈曾试图派兵征伐暹罗、苏门答腊和南印度,但是"由于宫中一位维吾尔族官吏的进谏,放弃了这个计划"。

1280-1283年间,杨庭璧使团奉朝廷旨意岀使马拉巴尔海岸最南端的港口故临,那里不仅是华商进入波斯湾的中转站,还是来自印度洋其他贸易中心商人们的聚集之地,马可·波罗称此港为胡椒和染料的主要生产地和出口地,以及重要的航运转载中心。杨庭璧的出使,收获颇多,元朝商人在南海的贸易不仅十分活跃,印度半岛与中国之间的商业关系迅速扩展,招降的南海十国亦遣使元朝。

不过,在那招降的南海十国名单里,并没有柯枝(即科钦)的名字,因为直到明初,柯枝才成为一个重要的海口商埠,进而成为马拉巴尔的"主要港口之一。"

科钦

柯枝国只出胡椒

柯枝素有"阿拉伯海的王后"之称。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柯枝所在的喀拉拉邦是船队重要的中转站,郑和曾先后到达柯枝6次。先后随郑和出访的马欢、费信、巩珍三人都将见闻纪录著书,他们分别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各有专篇纪录柯枝国。现将其概述如下:

从南邻的小葛兰(今印度奎隆)出发,沿海岸航行一昼夜可到(柯枝)。由这里再往西北行约三昼夜,便能抵达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柯枝)国王与民众都是锁里人。人们头裹黄白巾,上半身不着衣,下半身围薄绢为服,再用染色薄绢一匹缠于腰间。人们居住的房屋,以椰子木构造,用椰子叶编成如草苫状作为屋盖,使之不漏雨水,家家用砖泥砌筑土库,有大小不同之分,收藏细软之物,以防火灾和盗劫。

此国居民分为五等:一等称"南昆",和国王同类,其中剃头挂圣带于脖颈者是最高的贵族;二等为伊斯兰教徒;三等是叫作"哲地"的有钱财主;四等名"革令",专以做商买之中介人为业;五等曰"木瓜"是低贱的人们。他们往往住在海滨,规定其家屋房檐不许超过三尺,如有违者将受处罚。其衣着不仅上不过脐,而且下不过膝。在路上遇到南昆、哲地等级的人时,要平伏于地,必须等到他们通过之后才可起行。木瓜人以渔业和抬负挑担搬运物货为生,其从事商业,则与中国下等人一样。

国王信奉佛教,尊敬象和牛,建造佛殿,以铜铸佛像置其中礼拜,国内有相当部分的伊斯兰教徒。此外还有一等人取名"浊肌",他们虽为道人,但娶妻,带着妻子长年同游在外,遍历四方。人们如果遇到他们,必不忘施予钱、米等物。

柯枝国没有什么物产,只出大量胡椒,置园圃种植胡椒为业者众多。每年胡椒熟了的时候,当地有富人集中收买,设仓库大量贮藏,待各地商人来买。

柯枝国所处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是世界第一的胡椒产地,香料成为导致"大航海时代",进而成为现代世界形成之主要起端,大家都很清楚。比"大航海时代"还要早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也是基于贸易考虑,但又不仅仅于此。

印度洋

明廷对柯枝的地缘战略

明朝建立之初,统治者想方设法保全在南洋一带的政治权利,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遣使宣慰,周知海外夷国,中国为世界之中心。明太祖追求的是"藩属国应象征性地承认中国为寰宇中心和他继承帝位的合法性",并没有武力征服的想法。成祖即位后,仿效太祖,用同样的手段"遣使四出",并对洪武七年(1374)实行的闭关政策有所变更,恢复市舶司,国家可以坐收互市之利,但仍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航行。

在展示帝国海上声威方面,永乐帝比他父亲向前大跨了一步。由他主导,在印度洋区域进行的大规模海上冒险活动——郑和下西洋继续打着"怀远人"的名义,"推动以中国为世界秩序的中心,并容许明朝使团干预异邦内政"。

14世纪,古里与柯枝同期活跃于马拉巴尔海岸,它是郑和前两次下西洋的终点。古里国王萨摩林信印度教,但其多数子民却信奉伊斯兰教,港口和海外贸易掌握在穆斯林手中,他们一直游说萨摩林侵袭柯枝,将其收入囊中。或许是听闻古里对柯枝的野心,也或许是明朝想在印度洋西海岸建立臣属的"良港",又或者是为了防止古里和柯枝之间的军事冲突,明朝于1416年授予柯枝特别地位,给予其统治者"可亦里"称号。

除封禅柯枝国一山为"镇国之山",赐可亦里印章外,永乐帝甚至亲自撰文,刻在郑和带往柯枝的一块石碑上。对永乐皇帝而言,为一个海上政权拟诏并不常见,另外三个获此殊荣的王国分别是马六甲(1405)、日本(1406)和渤泥(今文菜一带,1408),如学者王庚武所言,"一切都意在纪念封禅、帝国和四国之间的密切关系"。

15世纪初成立的马六甲国接受此碑刻,是想寻求中国朝廷的保护。在日本封禅是"认可日本在歼灭中国沿海倭寇中给予的帮助"。授予渤泥荣誉,是因其统治者亲往明朝朝贡。为何特别关注柯枝?王賡武推测,"授此殊荣实际是因为明朝决定支持一个新兴港口,以超越阿拉伯人控制的古里,如其在马六甲所做的一样

对于明廷支持其竞争对手,古里自然不爽,1416年以后,古里遣往中国的外交使团有所减少,它也不再是郑和后两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地。萨摩林和华商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16世纪早期,葡萄牙航海家约瑟夫这样记载古里的华商:这些华夏人精力过人,以前在古里城做一流贸易。但是古里王待其不好,于是他们离开了那座城……

15世纪中叶,华商与穆斯林商人发生了正面冲突,有人表示,是穆斯林商人,"在萨摩林的有力协助之下屠杀住在马拉巴港的华人"。另有人推断,此事件可能牵扯到郑和。他在冲突中受重伤,1433年死在古里或返国途中。美籍印度学者沈丹森认为,尽管郑和涉此事件的日期、原因和程度多出推测,但显然华商已经撤离或暂时撤离了马拉巴沿海。这也就是为何郑和之后,此地鲜少有华人的足迹。因为他们被阿拉伯人赶走了。

阿拉伯海

海军基地及转运港

15世纪晚期,古里即卡利卡特终于拥有柯枝,然而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多久。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以"寻找基督徒和香料"的名义抵达印度马拉巴尔——传说中的香料海岸。卡利卡特国王萨摩林接见了达伽马一行,但葡萄牙人与当地阿拉伯商人的相处不是很愉快,毕竟谁都想独享"香料贸易"这个香饽饽。

1500年,葡萄牙方代表卡布拉尔要求萨摩林驱逐居住在卡利卡特的穆斯林遭拒后,下令炮击卡利卡特,打算通过武力建立商业联系并进而垄断印度洋的香料贸易。怎料遭到海军力量相当雄厚的萨摩林的坚决抵抗,且战且退的葡萄牙人只好往马拉巴尔海岸南撤,在柯枝留守下来。

当时的柯枝国虽臣属卡利卡特的萨摩林,但与卡利卡特人不睦,一直在等待适当时机离开卡利卡特,葡萄牙人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庇护。他们把大批的香料和东方产品卖给葡萄牙人,允许他们兴建商行。1501年,带着大量胡椒和棉布,卡布拉尔回到葡萄牙,据传,由他带回的商品在欧洲卖到了原价50倍的价格,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1495-1521在位)十分满意。

1502年2月,曼努埃尔一世再次起用达伽马,率领15艘装备大炮的船只航向印度。达伽马武力强迫卡利卡特萨摩林与葡萄牙建立商业关系,并驱逐了居住在卡利卡特的5千户穆斯林,萨摩林答应建立两国之间的商业联系,但拒绝了驱逐穆斯林的要求,声称卡利卡特对所有商人开放。一顿炮轰后,达伽马回到柯枝,在那里建立木质城堡,收购香料等商品。

三年后,曼努埃尔一世任命弗兰西斯科·德·阿尔梅达为第一任印度总督,并授予好望角以东葡萄牙领土的最高统治权。阿尔梅达率领20艘战船、几百名受训的水手,15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200名炮手和各种工匠出发。凭借优势的军事力量,阿尔梅达迅速控制西非沿岸和马拉巴尔海岸,将柯枝的木质要塞代之以石头要塞,设立香料收购站,为其国王加冕,加强与柯枝的联盟。

阿尔梅达将总督区设在柯枝,试图将柯枝打造成葡萄牙驻印度的海军基地和转运港。之后葡萄牙基本控制西印度洋,葡萄牙的武装舰队,驻扎并游弋在印度洋附近。他们向商人和船主出售通行证。进行贸易的船只必须购买通行证,申明船只运载人员和货物。所有船只都必须停靠在葡萄牙指定的港口,例如霍尔木兹、果阿或马六甲,并向葡萄牙缴纳商业税。

长期形成的印度洋贸易利益平衡被葡萄牙人的军事扩张和贸易垄断完全打破。1506年3月,卡利卡特的萨摩林和穆斯林率200多只舰船进攻柯枝,失败。柯枝离卡利卡特实在是太近了,它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转运港,但不是安全的基地,意识到这点后,1510年,葡萄牙人攻下果阿后,"金色的果阿"很快取代柯枝成为葡萄牙在东方的首都。

在之后由殖民者统治的历史叙事中,柯枝被改为科钦。

正如科钦商人所言,"总督现在抓住了印度的钥匙,给他的国王打开了财源"。在商人眼里,遍地香料的科钦还是很珍贵,为了独占香料贸易权,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你争我夺直到1947年印度独立,科钦才摆脱殖民命运。

中国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