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十五:罗马(3)

2020-03-14 14:48:31旅游攻略
在罗马大街上走,到处都是人,所有的街筒子里都有大部队在来回走动。也有街边摆摊的,这位大妈在卖画片儿,不知道是她自己画的还是她儿子画的。在罗马老城里随时都可以在路边看见老楼。下面这是圣雷多圣母堂。

在罗马大街上走,到处都是人,所有的街筒子里都有大部队在来回走动。

也有街边摆摊的,这位大妈在卖画片儿,不知道是她自己画的还是她儿子画的。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十五:罗马(3)

在罗马老城里随时都可以在路边看见老楼。下面这是圣雷多圣母堂。

1500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授意建了上面这座小教堂,建筑师是小桑加罗(Sangallo the Younger)。小桑加罗是佛罗伦萨人,他来到罗马发展事业,做了勃拉曼特的学生。1507年,小桑加罗开始设计建造上面这座圣雷多圣母堂,这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建筑。这座教堂的平面布置不同以往,它是八面型的;有一座八片圆顶,圆顶之上的小亭还带有装饰性扶壁;圆顶的侧墙也有装饰性小扶壁。大圆顶不仅有天窗,还有拱券上的侧窗。整个建筑还是文艺复兴风格。

18世纪的时候,在这座圣雷多圣母堂旁边又建了一座基本和它一样的另一座圣堂,叫做图拉真圣母堂(Santissimo Nome di Maria al Foro Traiano)。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十五:罗马(3)

这两座圣母堂就像是双胞胎一样,只不过后面这座图拉真圣母堂外墙是大理石装饰。为什么叫图拉真圣母堂?因为旁边那根立柱叫做“图拉真纪念柱(Trajan's Column)”。除了凯旋门,罗马还有一些这样的柱子,它的作用和凯旋门一样,都是为了纪念皇帝打仗获胜的。这根柱子是为了纪念图拉真大帝在达契亚战争中的胜利,建于公元113年。元老院让当时著名的建筑家阿波罗多洛斯(Apollodorus)负责建造,他是万神庙第三次维修的建筑师。这个图拉真柱最出名的是它柱身上螺旋上升的中楣浮雕,描绘了图拉真大帝的达契亚之战,这个浮雕成为其后很多纪念柱借鉴的样板。柱顶上原来是一座图拉真的大理石像,1587年被希克图斯五世教皇换成了现在的圣彼德青铜像。柱子内部有旋转楼梯可以上去到上面的观景台,现在不让上了。柱子上还有很多字,应该是元老院给图拉真大帝写的表扬信,类似于中国皇帝陵墓的墓碑上的事迹贴。

古罗马时期有很多圆形剧场,其中一座叫图密善竞技场,图密善是图拉真之前、公元1世纪的罗马皇帝。一千多年后,这些竞技场基本都毁了,图密善竞技场也不例外。在这座竞技场的地址上新建了纳佛那广场。

15世纪末,这座广场上修建了一些巴洛克建筑。到17世纪英诺森十世教皇时期,这里已经是罗马非常重要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区。中间那座方尖碑叫图密善方尖碑,是图密善皇帝在埃及订做的,属于古罗马方尖碑。方尖碑下面那座喷水池是贝尼尼在1651年的作品,叫四河喷水池(Fontana dei Quatrro Fiumi)。大理石雕塑是当年罗马人眼里四条大河的河神: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恒河、欧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河是阿根廷的一条大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流入南大西洋。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十五:罗马(3)

喷水池的后面是圣安格尼丝教堂,安格尼丝是公元3世纪在图密善竞技场殉难的基督教圣女。这座教堂的建筑师是米开朗基罗的高徒博罗米尼(Borromini),1668年基本落成,属于早期巴洛克风格。博罗米尼和贝尼尼,加上科尔托纳(Cortona),他们三个人被称作巴洛克鼎盛期的三个主角。

纳佛那广场的北端也是一座喷水池,叫做海神喷水池。

这是建筑家雕塑家德拉波塔(della Porta)1575年所作。德拉波塔是早于贝尼尼的伦巴底建筑家,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最早的探索者。大理石雕塑是海神尼普顿在用鱼叉镇压大章鱼,池子边上坐着海骏马和美人鱼。古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对应古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波塞冬的武器是三叉戟,来到罗马以后力量增大,武器上的叉子就少了二个,不用那么多了。

我们顺着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大路向台伯河边走去。

前边那是一座很新的古典建筑。

这是意大利最高法院(The Court of Cassation)。意大利法律属于大陆法体系,也就是成文法,基于民法(Civil Law)。意大利法律虽然来自罗马法,但它还是受到拿破仑征战意大利时带来的现代法国法律体系很大影响,法国法律体系是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一套适应新时代的体系。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律体系都属于这个成文法体系,中国的法律体系接近成文法。另外一个法律体系是以英美为代表的海岛法,也就是判例法,基于普通法(Common Law)。上面这座大楼也叫正义宫(Palace of Justice),意大利王国初期所建。这种严格对称的三段体结构让人立即想起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立面。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方兴未艾的时候,法国并没有紧随其后,而是平行发展出了另外一种风格就是古典主义。这座正义宫的正立面中间是一座三层框架,两端也是三层框架,其间由三层楼面连接,这是横向三段体。中间三层框架,第一层是大门,第二层是门楣,第三层是顶楼,这是纵向三段体。整个框架的下两层都是多立克住装饰,最上面是爱奥尼科柱装饰。这个不同于通常的一层多立克、二层爱奥尼科、三层科林斯。整体外饰没有巴洛克的那些的拐来拐去的涡卷和弯来弯去的长曲线,而是比较简单的浮雕。这是挺典型的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推崇直线、垂直、平衡,追求宏大的剧院效果。这种风格可在法国见到,这是从巴洛克出口到法国又返销回意大利的,典型的学院派(Beaux-Art)建筑风格。

楼顶上是到处泛滥的胜利女神驾着四驾马车铜像。看看二层门楣上的大理石雕像,非典型正义女神,典型的正义女神手持天平。

下面这是一座近代大型白色大理石建筑,叫做国家祭坛(Altare della Patria)。

这座建筑是意大利国父埃马努埃尔二世纪念堂,1885年由建筑家雕塑家萨科尼(Sacconi)设计建造。这是一座新古典风格殿堂,上面宽大的科林斯柱廊借鉴了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风格。柱廊两端门楼上各有一座青铜雕像,还是驾驶四驾马车的胜利女神。柱廊前面每侧有二根纪念柱,上面是飞翔的胜利女神。柱廊的下面是大殿,大殿正面的维多利亚大楼梯通往上层的柱廊。大楼梯外面正中间有一战后建的无名烈士墓,墙上都是浮雕。大楼梯前面、纪念堂正中间是埃马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

走到天要黑,看了一溜够,台伯河上已经是一片昏暗。我们去找地方吃伪中餐,然后找一架真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