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小店杜家寨村:铺开传统村落生态美景图

2020-02-23 10:12:28旅游攻略
▲ 秋日的杜家寨田野秀美如画。 小店杜家寨村村支书乔贤禄站在村南那条从西流到东的污水沟边,定定地望着它。


小店杜家寨村:铺开传统村落生态美景图

▲ 秋日的杜家寨田野秀美如画。


小店杜家寨村村支书乔贤禄站在村南那条从西流到东的污水沟边,定定地望着它。


整个杜家寨村就属这儿僻静,村东一条大道从南延到北,村北靠近村口,又守着村委会,关键是离那污水沟远,人们喜欢在那里晒太阳,聊大天儿……


治污水沟

自打当上村支书后,乔贤禄就常常在这沟边发呆,谁也想不透他在干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乔贤禄去污水沟的次数少了,后来索性不见了。正当人们纷纷猜测时,村里的广播喇叭播出了答案:“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对村南污水沟实施彻底治理,地下埋管,污水入地……”


那几天,杜家寨真是热闹。一车一车的水泥管堆到了沟边,亮瓦瓦的灯光打在工地,乔贤禄组织村干部、村民夜以继日地施工,封闭了污水沟,在上面建了小游园。小游园里长长的石子路穿行在绿树嫩草鲜花间,光着脚丫走在上面,还可以按摩脚底呢,小游园的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


现在,整个杜家寨就数这儿热闹。你看,红男绿女健身走步的,溜滑板儿的,跳舞的,唱歌的,城里时兴的,杜家寨也流行。


但是,人们都知道,杜家寨有的,城里未必有。就像那屋顶上架起的红红蓝蓝的彩钢棚,夏遮日头冬防雪,摆上张小桌,置两把椅子,泡杯热茶,那就是一方惬意的小天地哩。


乔贤禄坐在小游园边的马路牙子上,将攥了一路的香烟点燃,透过扭着身子爬上半空的轻烟,定定地望向远方的村居。


“乔老爷,难得一见你这大忙人坐下啊。”打断乔贤禄畅想的是他的一位老朋友。


“来支烟。”朋友递过一支“黄鹤楼”。“呦,档次提了嘛。”“这不都托您老人家的福。”老朋友打趣,“自打你上任村支书,抓支部建设,硬是把个村支部建成了全市的先进典型,成天价这个参观那个取经。杜家寨出了名,往日愁苦遁了形,那不就叫‘黄鹤一去不复返’嘛。”


乔贤禄边笑边把烟点着。他并不像老朋友那般大吸一口,而是把烟举在眼前,盯着泛红的烟头散出的飘渺、升腾的烟雾。老朋友见了,笑说:“每次给你烟你都这样,白浪费一根。早知道当年就不教你抽了。”


乔贤禄也笑了:“你不懂,我这个看烟人也有看烟人的乐趣。看到轻烟就像看到了炊烟。”


“嘿”,老朋友说,“十几年前你第一次这么干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两人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意气风发的岁月……


聊得正酣,一位路人打问:“请问附近有公厕吗?”“当然有。”老朋友热心地指点。一会儿,路人返回,啧啧称叹:“啊呀,你们村这公厕真带劲,外形漂亮,里边也干净,和多年前我见到的旱厕大不同了。”


“瞅着眼生,您是?”“我是老苗家的亲戚,晚饭时他喝高了,我独自出来走走。没想到你们村的变化这么大。”


“来来,坐下坐下,说说有啥变化?”乔贤禄和老朋友异口同声。


“我记得以前来你们村,那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看看现在这柏油路,中间还画着黄道道,正规得和城里一样。以前最发愁的是上厕所,那可不用问路,顺着味就能找到,地上肉嘟嘟的蛆虫呦,现在想来还头皮发麻。”路人哈哈大笑,“而老苗婆姨最发愁的就是做饭。煤火不好伺弄,你着急,火却不上劲。这回可好,煤改气了,一拧开关,呼呼的大火苗子,婆姨的精神头都不一样啦。这天然气做饭又快又干净,省去了好多麻烦。”


老朋友急吼吼道:“那你还不知道老苗最让我这老兄头疼的事呢。当初村里环境整治,家家户户的玉米笼子都要拆除。好多人家响应了,就是老苗想不通。你猜他说甚:‘农村农村,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没了玉米笼子还叫个农村?’村里党员、干部做工作,不行;他儿子是党员,给他做工作,还不行。后来,老乔几次三番出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形势,小局面,都给他理得通透通透。还好,老苗终于想通了。等到全村的玉米笼子全拆光后,马路宽了,村子整洁了。老苗一上街人们就逗他:‘像不像农村?’老苗嘿嘿一笑:‘不是像!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人的笑声与游园里的热闹声交融在一起,在杜家寨的星夜里弥漫开来……

建文明村

黎明,东方散发着柔和的白光,日头沉在地平线下,杜家寨村还处在安宁的沉静中。老狗低沉的鼾声,晨风掠过枝头的婆娑声,是此时优雅的音符。乔贤禄披衣在村里慢走,这已经是他多年的习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都那么熟悉。他每天这时都要来到村南这块清净之地,就像探望一位老朋友,一遍遍地倾诉着肺腑之言:我要把杜家寨建成什么样的新农村?我要怎样带领干群建设杜家寨?吃不愁,穿不愁了,而随处可见的垃圾、高喉大嗓的粗口……他猛然想起昨晚老苗家亲戚说的话:“听说杜家寨曾是明朝九营十八寨之一,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子总该有点自己的特色。”这么重要的话,昨个咋就忽略了呢?乔贤禄立刻在村委群、党员群里发出建议:治理垃圾,建文化墙。全体村干、党员一致同意。


又是一个黎明,院里的脚步声惊醒了屋里人:“这么早,又干啥去?”乔贤禄的妻子大声问。


“垃圾桶回来了,得赶紧摆放到位。”乔贤禄的声音已经到了院门。


鸡鸣,狗吠,人喧。日头升上了地平线。村民们发现了崭新的垃圾桶,纷纷凑近观瞧:“哟,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这扔垃圾还有这么多说道。”


“可不是,城里早就实行了垃圾分类,街上到处都是分类垃圾箱。”


村民们正在叽叽喳喳,村里的广播喇叭就响了:“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从垃圾分类的意义到垃圾分类的具体细则,村民们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人们更惊奇的是,杜家寨村洪利乡村幼儿园对面的长墙上被画匠画上了彩色巨幅图画,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也有成人欣赏的形象……


绘幸福图

如今杜家寨成了小店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外村的姑娘都想嫁过来。村子里时常能看到外来参观的人们,对着满街满巷的柿树、樱桃树、山楂树、椿树、枣树,李子树等赞不绝口,陪同的村干部都会为客人摘下成熟的果实:“收获是共享的,村民可以任意采摘。这也算是我们在美化乡村的同时送给村民的一项福利吧。餐饮服务、乡村养老等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也很快要启动,未来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更美好的杜家寨。”


宽展展的柏油路主街,中间醒目的黄线条笔直地伸向远方,与红红蓝蓝的彩钢棚连在一起,彩钢棚下是一户户幸福的人家。乔贤禄望着它们,再展看手中刚请人设计的村史文化墙新画稿,杜家寨村的历史就历历在目:当初杜姓兄弟二人,老大在杜家寨这片土地上开荒种地,最早起村名“杜村”。老二去了清徐王答乡王答村开枝散叶。据村民洪它福老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报纸上曾登载说杨家将杨七郎之妻杜金娥就是杜家寨人,新画稿因此展现了杜金娥的飒爽英姿。滚滚红尘一代又一代,“我有幸与这片历史深厚的沃土一同走进新时代,亲眼见证了它的发展壮大,心中充满了幸福感,满足感。”乔贤禄深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