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鲑鱼洄游:伟大的生命之环

2020-01-19 07:30:08旅游攻略
据相关部门统计,自从1999年开始有长假起至今20年的时间,“十一”期间始终是中国人口流动最为汹涌的时段之一。

鲑鱼洄游:伟大的生命之环

鲑鱼洄游:伟大的生命之环

据相关部门统计,自从1999年开始有长假起至今20年的时间,“十一”期间始终是中国人口流动最为汹涌的时段之一。如果说春节期间,人口从各大一、二线城市涌入乡镇是一场候鸟般的有序迁徙,那么“十一”的人口流动就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布朗运动,充满着不确定:机票价格、国际局势甚至抖音推送都可能影响到每个准备旅行的同胞。

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鲑鱼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史诗般的伟大旅程。它们旅程的开端早在人类历史记载以前,它们旅程的成员涉及的种类之多难以计数,它们的目的地不会被客观因素左右,而它们旅程的终点是生命的终结。

洄游中的红鲑,染红了整条河

这个“十一”Emma和天洪,如同布朗运动中的微小粒子一般来到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下简称“BC省”),十分幸运地见证了鲑鱼们旅程的最后一段。每一条奋力向上的鱼都深深鼓舞着我们,促成了本期《小艾玛的游乐园》。

伟大旅程

洄游到BC省的鲑鱼主要有以下五种:粉红鲑(Pink)、狗鲑(Chum)、银鲑(Coho)、红鲑(Sockeye)和王鲑(Chinook)。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鲑鱼完成各自在太平洋长达3-5年的觅食、生长,达到性成熟后,重新集结,集体返回加拿大BC省繁育后代。

不同种类鲑鱼的展示图

生育的道路对于所有动物都不简单,而鲑鱼却选择了最难的那条。人类至今仍无法解释它们是如何从茫茫的太平洋中找到回家的道路的,有人说鲑鱼大脑中微量的铁元素如同指南针,也有人说鲑鱼的大脑会在性成熟的那一刻突然获得回家的地图。

但人们知道的是,由于鱼卵和幼鱼无法在海水中生存,性成熟的鲑鱼必须穿越过峡湾、顺着江海交界的地方逆流而上,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中穿梭,经历数月的长途跋涉,最终回到自己出生的那条小溪。

BC省亚当斯河中归来的鲑鱼们

作为肉食性鱼类,海中的鲑鱼异常凶猛,以小型鱼类为食。而抵达淡水区域,向河流的上游洄游前,鲑鱼将放弃海洋的消化系统,停止进食和饮水,将自己在海洋中储备的全部能量用于这最后一程。

鲑鱼具备强大的消化系统

雌性鲑鱼在激流和浅滩上排出鱼卵,雄性鲑鱼对鱼卵完成受精后,精疲力竭的它们将会在两周内死亡,给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红鲑在浅滩中产卵

鱼卵会在未来的几周内孵化成小鱼,小鱼们顺流而下前往太平洋,继续生命的循环。

鲑鱼小鱼苗


爱的供养

鲑鱼洄游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繁衍后代,如果说溪流是大自然的血管,那么它们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为世居于此的动植物提供着养分。

海豹在大快朵颐

鲑鱼集中洄游的时间大约在每年10月份,此时正是棕熊、黑熊在进入冬眠前集中补充营养的时刻。蜂拥而至、携带着大量鱼籽的鲑鱼穿梭在河道中,对于熊群来说简直是流动的回转寿司。

刺身入口、毫不费力

鉴于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大量补充蛋白质,自己的食量有限而食材数量却非常丰富,溪流边的黑熊和棕熊们只会选择成熟的母鱼下手。吃鱼的时候也很“浪费”,一口把母鱼肚中的鱼籽全部吞下,将剩下的大部分鱼肉随手扔在溪边。

被黑熊仍在西边的鲑鱼尸体

但是扔在地上的死鱼也不会被浪费,很快各种肉食鸟类、昆虫等动物会前来把残存的鱼肉消化干净,而鱼骨将会渐渐被大地吸收,变成土壤的养料。据说在熊捕鱼最活跃的时间,由于遍地是死鱼,溪流边会充斥着鱼腥味。

小溪边充斥着鱼腥味

那些有幸没有被熊逮到的鲑鱼,在完成生产任务死亡后,会成为幼鱼的饲料。幼鱼在溪流中生活的几周时间,死去的鲑鱼是它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这次天洪和Emma就有幸和黑熊来了次近距离接触。在BC省温哥华岛坎贝尔河市(Campbell River)的省立公园(Elk Falls Provincial Park)内,我们沿着溪边的Canyon View Trail徒步小径漫步,偶尔可以看到地上有死鱼的尸体。

Emma和天洪正开心地走在徒步小道上

就在我们考虑是不是附近有黑熊出没时,在拐角处一棵茂密的树木后面,我俩和一只嘴里正叼着一条大鱼的黑熊不期而遇。我们相互都愣住了,大概是黑熊也没有意料到我们的出现。相持两秒钟,就在天洪反应过来迅速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时,黑熊掉头就跑,在溪流中溅起一阵水花,几秒钟就消失在视线中了。

扭着屁股逃跑中的小黑熊


保护鲑鱼

在加拿大,尽管人类对于鲑鱼洄游的破坏和影响已经尽可能降到了最低,但随着河道周期性水位涨落、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温升高、再加上全球性的鲑鱼捕捞等问题,鲑鱼洄游的数量和鱼卵的成活率在不断降低。

加拿大政府仅允许民众在溪边“飞钓”


钓上的鱼必须放回溪内

为了保持鲑鱼种群数量,不少溪流边都设有人工繁育基地。由于每条鲑鱼都会尽力游向上游,因此人们会选择在中段拦截鱼群,筛选出那些已经满腹鱼籽和精液的鲑鱼,将它们敲死后按照性别分好类。工作人员将雌鱼开膛破肚,掏出所有鱼籽,再把雄鱼的精液混合到鱼籽中,用手简单搅拌进行受精。


养鱼场的员工们在进行人工授精

尽管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并不人道,但是考虑到所有鱼类都将在受精完成后死去,而没有人工保护的鱼卵成活率极低,这样的做法也算是折衷的选择了。

工作人员在向我们展示人工授精的成果

说完加拿大再聊聊中国黑龙江的大马哈鱼洄游。曾经,位于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河流,每到大马哈鱼洄游的季节,鱼群阻塞河道。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那样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了。

如同它们,沦为盘中餐

近30年来,中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鲑鱼洄游是需要回到家乡的溪流产卵的,因此捕捞得越多,洄游的鲑鱼就越少。看着俄罗斯河流中堵塞的鱼群,中国相关部门痛定思痛,也开始规定严格的禁渔期,每年定期人工繁育、投放。

边境管理民警正在进行“鲑鱼期”界河执法检查

到今年,黑龙江省已经连续30多年向各条有洄游大马哈鱼的河道中投放鱼苗。尽管无法恢复往日的繁荣景象,但至少已经脱离了灭种的危险。

黑龙江抚远大马哈鱼洄游盛况

对于我们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上有一个关于捕捞鲑鱼数量的协议,每个国家都有一定量的配额,由于中国在保护大马哈鱼洄游上作出的贡献,我们保住了属于自己的捕捞配额。

我想,洄游之所以能感动和鼓舞人们,其实正因为鲑鱼的一生像极了人生:年轻时憧憬远方,成年时在外打拼,年老后重归故土。但无论在外经历怎样的风浪,或出国深造、或在异乡奋斗,年纪越大、离家越远,家乡的召唤反而愈加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