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漫话大同口泉康熙洞

2019-09-13 01:06:05旅游攻略
漫话大同口泉康熙洞

塞上古城大同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六十年代初发现的“许家窑古人类文化遗址”,证明早在10多万年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早在1600多年前北魏王朝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达96年之久,在此拓跋部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融合,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古都大同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多不胜数。坐落在口泉古镇坤云山脚下的“康熙洞”就是其中之一。“康熙洞”在口泉古镇北边的坤云之阳的山脚下,与古镇民居院落近在尺咫。“康熙洞”是传说因清朝康熙皇帝在洞内住过一宿而得名,数百年来在口泉古镇及大同地区久传不衰,妇孺皆知。为了弄清楚“康熙洞”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渊源,本人数次到口泉古镇对多人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漫话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洞口)

漫话大同口泉康熙洞



漫话大同口泉康熙洞

(康熙洞入口处)



(洞内人工石柱及石床凿痕)


(洞内倾斜岩石)





(洞内探索)

一,从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说起

爱新觉罗玄烨,大清国第二个皇帝,年号康熙,在位61年。康熙帝比较有作为,执政期间注重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民间流传其经常微服私访,称为明君。传说有一次康熙帝和随从悄悄离开皇宫紫禁城,一路西行风餐露宿,来到大同城西南方的茶坊村(现归西韩岭乡管辖),驻地巡罗的官兵怀疑他们是噶尔丹叛军的奸细,将他们一行扣留起来。第二天康熙寻机逃出,只身一人来到口泉,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一个炸雷打下,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康熙一时找不到避雨之所,他抬头望见南面的山坡下有高大古色古香的饭庄,康熙想这一定是大名鼎鼎的穆柯寨饭店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进了饭庄。此时天色已晚,又困又乏的康熙闻见美味,顿觉饥肠辘辘,陡生饥饿感。于是康熙帝找了个雅座坐下,要了一壶恒山老酒和几个特色小菜,慢慢地品菜呷酒。他吃了一阵子,进来一个刚刚从煤窑挖煤出来的年约五旬的窑工在桌子的对面坐下,只见这位窑工衣衫不整,消瘦的脸上带着愁容,他要了一个便菜一碗酒,独自斟饮。此时的康熙帝本想了解民情,就上前搭话:“老人家,您为什么愁眉不展呢?”边说边让店小二又端上好酒好菜放到了老窑工面前,老窑工见这位客官和蔼热情,面带善意就和他慢慢叙谈,俩人边饮边聊,酒酣面热话也多了起来。渐渐地,康熙帝从老者口中听岀原由。原来老者姓田,家住怀仁县乡下农村,因家中一贫如洗,不得已与儿子来到口泉沟的一处小炭窑,父俩下窑背炭,养家糊口。不曾想到,儿子前些日子在井下出了意外,死在窑底。老来丧子,伤心至极,遂借酒浇愁。就这样康熙与这位老矿工直喝到店家打烊,才起身告辞。老窑工喝得晕晕乎乎,力邀康熙帝到他的跌歇处过夜,此时的康熙正好无处安身,于是跟着老窑工向北山而来。由于黑灯瞎火,康熙跟在老窑工后面跌跌撞撞来到雀儿沟巷后山的一个天然石洞。当时石洞里人能站着行走,洞很深。老窑工也没什么铺盖被褥,只是在洞内铺了些莜麦秸杆和黍穰之类的软草。由于老窑工喝的不少,又着了风,酒力发作,一进洞便倒头就睡,很快就鼾声如雷了。康熙帝平日在京城皇宫里吃的山珍海味,就寝则是绫罗绸缎,玉锦猞裘,享尽荣华富贵,那受过此罪,现在把他晾在黑不窿洞的石洞里,转展反侧,无法入睡。他看着憨厚朴实,饱受风霜的老窑工醉卧杂草上睡得正香。拔脚离开吧,又于心不忍,一直捱到天亮。

明亮的清晨赶走夜幕,一束明媚的阳光射进石洞,熬鹰般的康熙在洞中呆了一夜,此时百般无聊的康熙用宝剑在洞中刻了“焜耀虎符”几个字。康熙刚刚刻完石壁上的几个字,酣睡了一晚的老窑工也醒来了,他看见客人在洞中来回渡步,满脸歉意地解释起来:“我不该酒后失言,让你在洞中受苦。”康熙帝忙说:“你在山洞安身立命,我住一夜何妨。”并提出让他领着到小煤窑转一转,看一看。

老窑工引着康熙帝来到了小炭窑柜上领好照明的小油灯,刨炭的小镐,背炭的麻绳,下到七八十丈漆黑如墨的窑底。康熙亲眼目睹了窑工们光膀赤身干活,只见他们或侧身蹲下或仰面举镐,汗流如注的刨炭场景,体悟到了黎民百姓生计之艰辛,不禁生出悲悯苍生的感叹。康熙问老窑工:“这小炭窑叫何名?” 老窑工答道:“店阱。”康熙道:“寡人封店阱为‘万年堂’,永无伤亡。”老窑工只顾干活,把他的话当作说笑,也不在意。康熙和老窑工每人背了一块大炭,好不容易出了井,手脚磨破,累得全身象散了架,坐在地上一动不动。老窑工递给他一片破布擦汉,又递给他两个窝头充饥。他只吃了一个窝头,将另一个还给老窑工。此时康熙体力稍有怀复,他来到炭窑帐房柜上要来纸墨笔砚,题写了几句象偈语的话,吩咐日后刻在窑门上,并给老窑工留下一包银两,乘无人之机将皇家玉印盖在送往京城贡品的炭块上。送贡品的马车到达京城后,皇宫检查贡品的官员发现炭块上有皇上玉玺,才知康熙帝在大同,慌忙上报。于是文武官员跟着炭车来大同接驾。

康熙走后老窑工发现未吃完的那个窝头内藏有三根金条,众人联系起那位客人相貌不凡,言淡举止文雅大方,极有可能就是当朝天子,遂将康熙题词镌刻在窑门上,从此,炭窑再也不出事故了。再到后来,人们在老窑工住过的石洞内凿岀一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石床等,门口安有两扇石门,上刻“康熙洞”三个字永作纪念,这就是口泉“康熙洞”传说的来历。

二,实地走访调查

(1)关于“康熙洞”的诸多民间传说

从2018年4月初到2019年的3月,本人曾多次到口泉古镇走访了21位“老口泉人”,年龄最大86岁,最小者66岁,他们所谈“康熙洞”的来历与情节基本相同。至于说到“康熙洞”有多深时:有的人说“康熙洞”与对面蛤蟆山的石洞相通;而有的人说与七峰山玉龙洞相联;也有的人说直通煤峪口村,上世纪60年代有人点燃胶皮从口泉“康熙洞”进入,从煤峪口村山上的岩洞出来;更有人说“康熙洞”与云冈石窟大佛座下的洞口相通,50年代初也有人点燃胶皮上午进入“康熙洞”去云冈看完大佛,下午再从石洞中返回口泉。而还有的人说“康熙洞”与新荣区的弥陀山相通,说弥陀山上寺院的僧人和尚曾经从山洞中经常来口泉化缘,购买香烛黄裱及寺院日常用品等等,说得异常神秘。这些受访者将“康熙洞”说得神乎其神。你要问这些老者们究竟谁从“康熙洞”中去过煤峪口或云冈石窟?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听人们说的,听说有人去过,记不起姓名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我从与口泉老者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康熙洞”的深度在历来的流传中夹杂着不少虚假成份。世人都有以当地风物为得意骄傲的情感心态,适当宣染夸大当地景致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比如还有的人讲“康熙洞”分上中下三层,共有九个洞口,下面还有深不见底的深渊水潭,先朝曾设过水牢,骑马军人经常从洞中跑马进出等等。

(2)亲自到“康熙洞”实地查看

面对众说纷云的“康熙洞”深度无法理出头绪,要想搞清楚“康熙洞”深度的究竟,只有亲自进洞查看,才是唯一的选择。前几年,自从听说口泉有个“康熙洞”以来,生来好探奇的我就有探康熙洞的打算,但苦于琐事缠身,一拖再拖。2018年9月23日,好友口泉街道主任刘步忠告诉我,说大同市政协副主席郭俊岗于9月21日带队,在口泉举办“关爱百姓,健康义诊”活动,郭副主席率领9人在刘步忠主任和向导郭永军的带领下,他们进康熙洞考察。郭副主席带领的考察队进“康熙洞”探查,这是“康熙洞”迎来的首批官方考察团。为此,口泉街道还专门配备随行摄像和拍照人员,留下了珍贵的景像资料。考察队进到洞内的三叉处又向左边的洞摸进去,遇到岩石塌落封闭处返回,郭副主席带队考察“康熙洞”这对口泉古镇和“康熙洞”的开发意义深远。这个消息令我振奋,给我探“康熙洞”增加了信心和勇气。

2018年11月30日,我和张富明好友乘坐儿子任丹的车又一次来到口泉,此次是专门为探“康熙洞”而来。在进洞前我们专门去到暂时寄居一处老院子的李连珠道长处小坐,李连珠道长的住处距“康熙洞”百米左右,他多次进过“康熙洞”,对洞内的情况比较了解。李道长给我们讲了洞内的构造及注意事项后,我们三人各拿矿灯一盏,就开始进“康熙洞”了。

“康熙洞”座落在坤云山脚下,前面二十多米的下方就是口泉古民居的后墙。现在洞口约三平米左右,洞口垃圾不少。洞高在1.5米~1.8米之间,宽约1.5,开始走向是偏西南再转向偏北方。在进到约60多米处出现一个三岔口,我们先向左方的西南方向探进。洞高约两米,右边是竖立的石壁,左边是斜坡状,洞顶时宽时窄,显然这是一处断层状岩洞。在左边斜坡岩石上,人工凿出了四五处类似炕或床形状尺寸相当的岩体,人工凿痕明显,在斜坡断面较大处,有人工垒砌的石墙多处,有两处人工砌的好象灶台的遗物,并有用火的迹象。左边岩坡上有两处口小肚大酷似储藏物品的小仓库,每个约2米见方,也系人工凿出。左向西南方的这一段山洞进到约50多米处便到了尽头----似塌方斜坡状堵塞,无法再能进入了,只好返回到三岔洞口处。再从三岔口处向右方探进,方向似乎东北方向(因未带地质罗盘,只能凭感觉判断)当探进到20多米处时,洞顶断层处有三根六,七十年代的火车枕木支护,显然枕木是用沥青煮过,枕木上为渗入沥青而用排锥撞的不深小孔排列整齐有序。右向的洞高宽度与左向洞相似,在斜体的岩上也有几处类似洞口处,爬上去用矿灯照探,深度高度均在一米左右,系人工凿掘而成。右向的洞也是深50多米就到了岩石塌落的斜坡处不能再进了,我们只好出洞,在返到三岔洞口处,北向处有明显的塌落岩石痕迹,有人说这才是堵塞了的真正通向更远处的洞口,我们三人在三叉处稍作停留后返出洞外。

通过进洞观察,可以看到,洞内顶部和两旁岩石基本稳固,无危岩悬挂,洞内干燥无积水,顶部无渗水,空气新鲜,用嘴呵气,可以看岀空气轻微流动,进洞基本安全无危险。在洞内详细观察,这是一处很宽的断层地质构造,倾斜的岩石和竖立的岩石行成夹角,夹角内的碎岩硬度不大,易于人工凿掘。地面离“康熙洞”约三百米上方的东北方向处,有一处裸露的不深断层岩洞,结构与“康熙洞”

极其相似。





(洞内探索)



(洞内人工墙)



(洞内探索)



(图中顶部标有白箭头横木为铁道枕木支护)

在“康熙洞”口右下方杂草丛生的土坡上躺着一扇长约1.5米,宽约1米有余,厚约10多厘米的白沙岩石门,两端雕有十几厘米长的圆形门轴转子,这就是原先“康熙洞”的石门,此单扇石门估计有七百斤左右。在石门高三分之二处的中心有一圆孔,据老人们讲,原先石门固定在洞口,从石孔伸进手,拨动里面的机关,才能将石门推开。石门系本地白沙岩所制,风化严重,无任何字迹可辩。据李连珠道长讲,石门上曾刻“康熙洞”三字,落款处刻有“大清康熙十四年 常炳”字样。是刻字风化掉了?还是被压在下面?也许刻字在压住的一面,因我们人手少又无工具,无法将石门翻过来。但愿刻字就在下面,避免人为破毁和自然风化侵蚀,这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躺在洞口外草坡中的原康熙洞石门)

探洞后返回李连珠道长处,大家讨论不长时间,认定“康熙洞”三岔洞口处,即我们进探的左右两个洞(西南向和东北向),正如李连珠道长所说,确系六七十年代“深挖洞,准备打仗”时所挖掘的防空洞,右洞中部三根支护顶板岩石的铁道枕木就是铁证。据说三岔洞口处正北方被挖防空洞而堵塞的洞口正是通向煤峪口,云冈以及新荣区弥陀山的洞口。

为了更进一步详细了解“康熙洞”,我于2018年12月18日独自一人再次进入洞内,更为细致地观看了洞内的构造,人工挖掘痕迹,人工支护情况,弥补了第一次疏忽以及遗漏之处。

三,结论

走访民间老人们说康熙皇帝在洞中住过确是事实,并说祖祖辈辈都这样讲。但查阅与康熙皇帝有关的《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编修),《大同县志》(清.道光十年,即1830年编修),《大同县志》(民国24年,即1935年铅印)三部志书,以及我市史学家,地方志专家姚斌先生2015年出版的《大同史话》一书记载,清朝康熙皇帝仅来过大同一次,那就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亲征厄鲁特噶尔丹后冬季自塞外回銮,即于十二月十一日由左云到达云冈和大同,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大同驻跸两晚,十二日巡视大同,十三日去阳高,并未在口泉住过。很显然康熙微服私访到口泉并住“康熙洞”无史实依据,纯系好事者杜撰而已。据李连珠道长所讲“康熙洞”石门落款处刻有“大清康熙十四年 常炳”字样,二十多年前他看见过。这与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五年来大同的时间相悖,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在来大同的21年前就有人在石门刻上“康熙洞”三个字了?再说这石门落款处的“常炳”二字,是向世人昭示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勤政业绩呢抑或是一个立门之人的具体人名呢?要是“常炳”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莫非这位“常炳”先生是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刘伯温之辈?这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未翻过石门验证刻字是否真确存在的情况下,我不敢轻易下结论。2019年4月24日我通过微信与刘步忠联系,让他找几个人把康熙洞的石门翻过来,看看下面究竟有没有刻字。28日他找了口泉街治安巡逻队的四名壮汉去翻石门,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将石门翻动。

综合多次在口泉走访多位老人和实地两次进“康熙洞”探访和参考史料,洞内三岔处的左右两个支洞确系人工掘挖,但也不完全是近代人所为,因为人工凿出的几处石床石炕石阶的凿痕不象今人所凿,凿痕细致均匀,手法悯熟,况且今人在六七十年代凿石已有电动或风动工具,不可能仍用古人的原始手工工具。本人推测可能是清代后期或民国时期当地富户与居民为躲避匪患和兵灾而在原先天然岩洞的基础上左右各挖掘—段,富户出资,贫民出力,作为临时栖身之所。2019年4月17日我去口泉乡岩岭村寻访口泉泉源处已变为民居的破旧水神庙,在返回途中于口泉文化宫下车,顺着口泉古镇西街口往东步走,再次进入口泉古镇。在一家老式理发馆儿门前,见到七八位老者坐在石阶上闲聊,我上前与老人们聊起康熙洞的情况。一位李姓老者说康熙洞实际并不深,洞内三叉处左右两端的洞确实是人工挖的,古人挖的不长,毛主席时代打战备洞的时期,他是当时口泉村的革委会副主任,参加过康熙洞的延伸工程,李姓老者的话证实了我的推测。这位八十六岁的李姓老者又说,在洞口安装厚而大的石门,很有可能是传说明朝开国大将常玉春的后人,即口泉名门望族的常家富商------常炳出资按装了洞门,并刻字为证。到了深挖洞准备打仗的六七十年代人们推倒石门,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往里挖掘,所以往里的断层上有铁路枕木作支护。至于人们传说“康熙洞”很深且通向这里那里,本人认为不可能,果真很深的话,古人和今人为什么不懂得省事省力省工去利用天然岩洞而非要劳民伤财去再另挖掘呢?从坤云山的岩石结构看,大部分的山体为砂岩和断层砾岩组成,“康熙洞”洞口及内部都是砾岩断层,只有口泉古镇南面的山为石灰岩,所以“康熙洞”不是易形成水蚀溶洞的石灰岩和火山岩,形成很深且高大岩洞的条件不具备,断层岩洞一般均不深,为数十米乃至数百米。推断此洞原先也就是数十米深,洞中那个三岔口处正北方被堵住之处的洞也不是太深。

以上为个人管测,望识者指正。

“康熙洞”作为一处民间传说的景点,在当地流传数百年而经久不衰,有着广泛不朽的生命力,在有识之士呼于开发口泉古镇的今天,近年来不少人慕名而来观光游览频频造访。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或有远见的开发商,若能将“康熙洞”加固开发,将石门放回原处,在洞内依照民间传说,将老窑工接待康熙住宿时的场景再现,塑康熙和老窑工腊像,精心打造开发出来,加强宣传力度,不但对口泉古镇的开发有积极推动作用,而且能给古镇居民带来经济效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任学良:中国煤矿作协会员,同煤作协会员,2013年出版《煤佛缘---晋华宫周边地区及云冈峪风物典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2万字),散文,游记。民间传说散见各报刊。

来源:太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