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华夏祖庙——娲皇宫

2019-09-07 06:00:02旅游攻略
华夏祖庙——娲皇宫

华夏祖庙——娲皇宫

娲皇宫,民间也称奶奶顶,是我国最大的祭祀人文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


娲皇宫位于河北涉县城西十公里处唐王山上。唐王山,也叫凤凰山,汉代叫中皇山,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娲皇宫的整个建筑群就居于山腰和山脚。从远处看,整个山势形如凤凰展翅,雄劲磅礴,娲皇宫主建筑娲皇阁正好位于凤头上。四面群山拱卫,前有清漳河缠绕,视野开阔,风光旖旎,是一处少有的风水宝地。

整个娲皇宫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由山下的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山上的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中间以长达800多米的十八盘山道连接。总占地面积150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32平方米。各个宫院建筑均依山就势分布于山脚和山腰,自成一体,又相互连接,看似分散,实则紧凑。规模宏大、气势雄巍,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

娲皇宫内,娲皇阁依崖靠壁,建筑奇特,有鬼斧神工之妙;两处北齐石窟和四壁摩崖刻经,面积之大,在全国独有,弥足珍贵。这里佛、道并存,各种文化相互交错,异彩纷呈。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犹如一座文化画舫,漂流在岁月大河之上,置身其间,不但能感受山川之秀美,也能体会文化之丰饶。

据碑志记载,汉代以前,人们借着中皇山山腰古洞来祭祀女娲。汉文帝时,在洞前建起三间神庙,我们的始祖女娲,开始走进庙堂接受四方朝拜。至南北朝,山下成为一条人来人往的车马大道。《涉县志》载:“北齐文宣皇帝高洋,自邺返太原,尝道经山下,起离宫以备巡幸。”又载:“北齐离宫在唐王山麓,文宣帝高洋性侈,好土木,往来晋阳,多起离宫,又信释氏,喜刻经像,山上遗迹犹存。”北齐初期政局动荡,皇帝高洋要经常在都城邺和陪都晋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漳和太原)之间来往。这个荒淫的皇帝,在驿道之上建行宫,筑寺院,开石窟,刻经像。娲皇宫就是其中一处,没想到会为后世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距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金元以前,关于娲皇宫的记载很少。明嘉靖《涉县志》记载“唐王庙,在县西乘云社,元至正六年,上党郡太守昭氏军为涉邑令,每逢灾旱,祈祷有应,今庙存焉。”庙宇规模大小没有记录。但从后来的各处记载中,可以看出,娲皇宫主要在明、清以后规模逐步扩大。从现存诸多碑石上看,或因火灾焚毁,或因风雨摧残,或因人为破坏,历代人们感念女娲造人济世的功德,而接力重修,并在重修过程进行规模扩大,促使娲皇宫越修越新。据碑志记载,元末在山前建起广生宫,清朝康熙年间先后建起停骖宫和朝元宫。山下各组建筑也是在不断的修葺中规模逐渐变大,形成现在的样子。

历史上,受统治者的对道教或佛教的好恶,也改变着娲皇宫的命运,使这里时而成为佛家的天地,时而成为道家的场所。直到明代以后,女娲这位伟大的女神,飞越千年时空,再一次回到中皇山,成为这个庙堂的主宰之神。这里因此被称为娲皇顶、娲皇庙、奶奶顶,咸丰三年以后,被改为娲皇宫。居住的道士多达七八十人,山前山后拥有土地多处,庙内有石碾、有磨房,养骡喂马达数十匹。每年三月庙会,远近香客都来这里朝拜女娲,商贾之多如蜂聚蚁集。

华夏祖庙——娲皇宫

山前第一宫——朝元宫

朝元宫

朝元宫又名十方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原名大悲准提庵,是山前古建群中第一组建筑。乾隆六年(1741年)增建三官殿;道光十年(1803年)重修天王殿、三官殿;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各殿碑记载:“因其为山前首庙。遂锡嘉名朝元。”在这里,“朝”和“元”都有第一的意思。1938年,侵华日军把这里烧毁;直到1986年,文物部门才在原址上恢复重建了水池房和三官殿;1992年重修了天王殿、大乘殿;2002年后重修东西两厢房。

朝元宫占地面积1392平方米,坐东北面西南,是一座两进四合院。由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乘殿、水池房,北侧有华佗庙、三官殿及东西厢房组成。

天王殿

朝元宫的大门,也叫天王殿,在佛教寺院中,叫作三门。面阔三间8.80米,进深三间7.76米,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殿外四柱出廊,门厦飞檐斗拱。

进入殿门,迎面是一位笑颜常开的塑像,人称弥勒佛。因为笑口常开,人们都喜欢叫他欢喜佛。传说我国五代梁朝时,奉化有个和尚,经常背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家信佛,大家都叫他布袋和尚。他一生功行都异乎常人,临终时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以后各寺院把这位布袋和尚的形象作为弥勒佛来供奉在三门口。

在弥勒佛两边分立着四位高大的金刚,有的拿着宝剑,有的拿着伞,有的拿着琵琶,有的拿着蛇,神气威武,怒目而视,像我国古代的将军,名为四大天王。在佛教中,他们负有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护佛法僧三宝的神圣职责,主要降伏那些危害佛法的魔鬼。他们的名子分别是东方天王多罗吒,南方天王毗琉璃,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天王毗沙门。在中国,他们名子不一样了,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多文天王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他们掌“风调雨顺”之权,护国安民。

绕到弥勒佛的背后,看到画着一位将军像,这是佛教中的韦驮菩萨。他手里拿着一根宝杵,工作是护持佛法,为众生服务。把他立在这里,主要是让他保护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

大乘殿

华夏祖庙——娲皇宫

又名维那殿,是朝元宫的正殿,坐东北,朝西南。大殿前有出廊,面宽五间13.31米,进深三间9.20米,梁架六檩用四柱,前出穿插枋,平身斜加45度斜昂,明间、次间槅扇,室内砖墁地。大殿内塑千手千眼菩萨,左、右分立文殊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善贤菩萨和白衣大士。两山墙上绘五百罗汉壁画。

大殿中央的的叫维那神,是一尊神木雕像,人们习惯称叫他千手千眼佛。“维那”是佛教梵文译音,是主管僧众事务,维护纲纪的神圣。据说观音菩萨为体悯生苦,大发慈悲,誓要度尽众生,若愿不能偿,自己的头便裂开十份,身体分解为千份。茫茫世界,芸芸众生,很难照应,于是他将身躯化四十二段,每段化为一尊观音,仍穷于应付。阿弥陀佛前来对观音说,你不应残害身体,应以扩大法力来实现宏愿,并施法将观音四十二段合为一体,除原有两臂,留四十手臂,每臂手掌现一眼,表示一个身及二十五“有”(“有”代表因果),二十五乘四十即一千,故名。在我国民间,千手千眼佛还有一种版本。相传,维那神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因为潜心修行而誓不嫁人,惹恼了父亲妙庄王,被逐出了家门。没多久,妙善得道成仙。后来,妙庄王身染重病,医者说:“要想治这种病,就得吃亲生女儿的眼和手”。大女儿和二女儿听说后,吓得逃走不见踪影。妙善得知后,化作清华道人前来,将自己的手和眼给父亲吃了。妙庄王吃下以后一下子好了,可是这时发现,清华道人就是三女儿妙善。大声恸哭:“还我女儿全手全眼”。后世人把妙庄王的那句“全手全眼”演绎成了“千手千眼”,所以将塑像做成了千手千眼,流传到今。

在千手千眼佛两边,还有四位菩萨。这位乘着狮子的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他在佛界中是以智慧而称著,在菩萨众会中,处处酬唱应答,圆通无碍。他坐着的那只狮子,就象征着他智慧威猛。

骑着白象的普贤菩萨,是一位“行愿”菩萨。他的行愿,是永远没穷没尽的,永远是不会疲倦的,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他与文殊并作为释迦的胁侍,一个侍左,一个侍右。

观世音菩萨,也叫观自在菩萨,他通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所说,在深广的智慧中,他能照见色、受、想、行、识,都是空寂的,因此他能度脱自己的一切苦厄,也能把深陷苦厄中的众生脱度出来,所以人们都叫他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因她脚踏白莲,手持白钵,身着白衣,所以又叫白衣菩萨。

地藏菩萨一只手拿锡杖,一只手持如意。佛经上说,他是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的大愿菩萨,他发过这样的宏愿:“我将在未来一切不可计算的时间中,要为那些罪苦的六道众生,广设方便,使他们都能得到解脱,而我自身要在他们成佛后方成佛道。”

佛教中宣扬的一切大智、大行、大悲、大愿都集聚在这座大殿里。

水池房,在大乘殿后面,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六檩用三柱,前出穿插枋连接檐柱,硬山小式布瓦顶建筑。

三官庙

华夏祖庙——娲皇宫

大乘殿后南侧是三官殿和华佗庙,砖木结构,面阔四间,进深两间,六檩三柱,前出房檐,硬山布瓦顶。

三官庙内有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又名青灵大帝,掌管赦罪;水官,又名赐谷大帝,掌管解除厄运;水官,又叫紫徽大帝,掌管功名福贵为赐福之神。也有一说,三官是尧舜禹。其实三官显然是源于原始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华佗庙内塑有华佗像。华佗,我国东汉末人,他发明了麻沸散,被人们尊称为“医圣”。在《三国演义》他曾为关公刮骨疗毒,是最早敢于动手术的人。因为曹操怕他被刘备所用,就把他杀死,没想到成全了他的圣名,得到后世人的敬仰。

停骖宫

停骖宫也名歇马殿,位于朝元宫东100米处。据说这里是在当年高洋帝的行宫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处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殿、南北厢房、门楼和倒座组成,占地面积576平方米。由于受地形所限,为前筑高台、后拓山坡而建。停骖宫创立时间是在清康熙六年(1667年)是为旧时达官显贵到娲皇宫祭祀、游览时下马休息之所。民国六年十月,西厢房被火烧毁,由是连同东厢房一起进行重修,把原来的三间改为五间,左右都加建小院子,并修了蓄水池。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规模。

停骖宫的山门,为单檐硬山布瓦顶门楼。两边各建平房两间,过去是道士居住的地方。南、北厢房原为茶水房,是专供乡绅富士游览娲皇宫时憩息、渴饮的地方,均为硬山布瓦顶、前有出廊的简易厅式建筑。正殿,为砖木石结构,面阔五间13.80米,进深两间8.23米,高7.90米,单檐悬山布瓦顶。梁架六檩用四柱,前出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加45°斜昂。明间、次间为槅扇,室内条砖墁地。该殿两山墙及后墙上均绘有壁画——女娲出宫图、回宫图、佛道儒三教图等,是目前娲皇宫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壁画。 内奉娲皇圣母、紫霞元君和碧霞元君。

广生宫

广生宫俗称子孙殿,是娲皇宫四组主要建筑之一。地处山脚,与停骖宫一样,是依地形而建的一个独立四合院,院分上下,由正殿、南北厢房、门楼等组成。大门朝西,大门下有碑坊两处。门前有26层石阶,两旁镶栏,45度之陡。据碑记载“广生建于滏阳候科”,就是涉县在历史上并入滏阳属真定府(时为1366年——1368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明万历十六年(1608)被火烧毁,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乾隆元年(1736年)创建广生大门、水池,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圣母神龛5间,也就是现在的子孙殿。民国初也有修补,之后国运凋蔽,又因战乱,多年无人经管,一度成为索堡林场占用。

子孙殿,是供奉广生圣母的场所。为砖木石结构,面阔五间14.20米,进深两间9.29米,高7.86米,前带出廊,两端各开拱门,硬山布瓦顶。梁架六檩用四柱,后檐柱包于墙体内,五架梁上施瓜柱,支撑三架梁,三架梁上用脊瓜柱承托脊檩,两边施叉手,不施驼墩,各檩下均施随檩枋,金柱与前檐柱间施穿插枋,平板枋上施三踩单昂斗拱,平身科加45°斜昂。明间、次间为扇,稍间为槛窗,室内为条砖墁地。殿脊装透雕龙凤,中镶狮子宝瓶,两端置吞脊吻兽,彩绘多青、绿、白三色。1986年涉县文物保管所对这里进行了修缮,现该殿雕梁画栋,擎柱朱漆,檐下飞云,氤氲缭绕,甚为壮观。

殿内塑九尊神像,正中间是广生圣母,就是人们所说的送子奶奶;圣母左边是眼光奶奶、忌风奶奶、保姆、送子爷爷;右边依次为糠疮奶奶、水痘奶奶、奶母、催生奶奶。眼光奶奶、忌风奶奶,糠疮奶奶,水痘奶奶都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不生杂病。保姆,奶姆,催生奶奶,送子爷爷依据名称,各司其职,是保佑照看孩子安全长大,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主要职责。

对于广生圣母,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广生圣母是周文王姬昌的妻子,她一生一共生了99个孩子,加上半道上捡来了雷阵子一共是100个孩子。姜太公封神时,封她为广生圣母,掌管人间生儿育女。人们到这里向广生圣母默诉自己的心愿,广生圣母就派送子爷爷便背着婴儿、手拿帐本,依圣母的意思一一办理;经过十月怀胎,分娩时催生奶奶拿着催生丹和急救包让孩子的母亲顺利分娩:哺乳期由奶母保佑;幼儿期由保姆负责;若患眼疼、糠疮、水痘等疾病,由眼光奶奶、糠疮奶奶和水痘奶奶负责医治。为了安全起见,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广生圣母就用一条银链金锁把孩子的“真魂”锁在广生宫里,不让他(她)到处乱跑,待孩子长到十三岁时,再由父母领着来到广生宫“开锁”领人,广生圣母便把孩子的真魂交还给他的父母,至此,广生圣母就完成了她的任务和职责。由此可见,广生宫的公务实在繁忙,不但肩负着给全天下的人们送子送女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儿童发育成长、健康安全的职责,真可谓劳苦功高。每到三月庙会期间,远处来的香客就会夜宿子孙殿,在这里坐夜,通宵达旦。如果说朝拜女娲是一种根祖文化,那么子孙殿整个就是生殖文化的反映。

娲皇宫

娲皇宫位于中皇山山腰崖壁之下,俗称奶奶顶。山西人称为东顶,河南人称为北顶,太行以东称之为西顶。整组建筑依山就势,建在山腰悬崖前拓展的平台上,海拔达824米,占地面积1437平方米,建筑面积432.8平方米。整座宫院下临深壑,背靠悬崖;座踏白云,檐挂清风;琼楼玉宇,人间仙境。以娲皇阁为中心,两旁有梳妆楼、迎爽楼二楼相陪衬,左钟楼、右鼓楼南北对峙。另有两处北齐石窟和四面摩崖刻经,门外有山门、牌坊、皮疡庙等,所有建筑错落有致,巍峨耸峙,既严整大方,又不失精巧玲珑。

娲皇宫自汉文帝时期建三间小庙以来,到明万历年间,遭受了哪些风雨摧残,经过多少次重修扩,因日久年深,又无志可考,故不得知。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到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正月初八这天,由于“偶被火灾,寸木片瓦俱成灰烬。”此前的规模大小也没有记载。当时的一位潘姓县令下令重修,“复依石龛建殿一座”。工程还没有完竣,就被提升走了。后来的县令叫张甫,他“续其前之绩,而愈增其规制,丽以丹青……”。可以肯定,这时还是在岩洞前重修了殿宇,是三间还是五间没有交待清楚。时隔十六年以后,到了天启四年(1624年),又开始重修并创建了娲皇阁。据享殿(拜殿)石劵外墙所嵌字牌所载,天启六年“重修创建娲皇圣母宝劵一座”;一改原来石洞前殿宇,在洞前筑券,且在券上修殿。这次重修,据《创建娲皇阁记》中记述:“接岩以创阁五楹,广四丈,延方五丈五尺者。工之成日者,嶙峋直上,严若步虚,行二者升阁之石磴也”。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是在新修的石券上,建起五间大殿,在两边修石磴,可以方便上下。这次重修到崇祯元年(1628)竣工,历时四年。此后在清顺治、康熙年间都进行过重修。据康熙庚午年(1690年)碑记,邑人李大成看到“厦将倾圯,材木甍瓦率皆腐败不可用”,于是四方募化,从“前县令王倡之于始,三省善信继之于后,祠加一阁,视曩制更复巍峨。”这时的娲皇阁,在原来券上一层的基础上,建成两层楼阁。从康熙庚午年到咸丰二年,中历190多年,虽然有过多次重修,也只是小修小补,没有在规制上发生大的变动。

咸丰二年春天,一场大火使娲皇宫迎来灭顶之灾,同时也迎来一次重生机会。进士出身的县令李毓珍,面对重修娲皇宫“经费维难,谋新非易”,他“独慨然任之,仿赎金之,意募布地之缘。由是众善奉行、不期而蒇事,可谓神速。”绘图谋新,开石采木,大胆构思,别出心裁。当年七月动工,在原来的古洞石券上,创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三阁楼。到第二年(咸丰三年)六月,券上三阁楼巍然竣工,高耸于崖壁之间。由此成就了娲皇阁这一奇特建筑。李毓珍一显其大手笔,在前所没有的基础上,山上门外增建青砖牌坊,院内增建三间抱厦和六角亭,新建迎爽楼,盘道上建起五间碑坊,保护24通石碑免受风雨侵蚀,以一气呵之势,成就了娲皇宫辉煌庙貌。娲皇宫重修未就,李毓珍于三年八月抗匪殉职。皇帝下旨为他在这里建功德祠一座。后人继其前辙,又经过二十多年修补,才逐步完善。

华夏祖庙——娲皇宫

山门

登上十八盘,就来到娲皇宫的山门口。迎面看到是一副清代砖雕,是采用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由此来隐喻娲皇宫是一处山高云深的世外之境。右手就是山门。整个建筑系砖石结构,由三座拱券形的门洞组成,硬山布瓦顶,檐下仿木砖雕斗拱。中间的门洞比两边的门洞大,是人们进入娲皇圣地的必经之路,在门两侧刻有一幅对联,上联为“凤山名隆三岛”,下联是“神仙势压十洲”。横批“蓬壶仙境”。两旁的山门各雕两个字,左门顶是“别有”右门顶是“天地”,前檐四角雕“断鳌立极”,后檐四角雕“炼石补天”。回望山前,远山臣伏,碧水绕流,清风耳边过,白云脚下生,不知不觉已入仙境。

华夏祖庙——娲皇宫

进了山门,最左面一组建筑叫皮疡庙,里面的是皮疡爷和鲁班爷二座神像。这座小庙始建于明末,依山坐地。皮疡王,河南汤阴人,主治皮肤病,南方人外出经商,常把皮疡爷装入行囊中,时不时要拿出来拜拜。鲁班是民间石、木匠的祖师爷,春秋时期楚国人,身着彩服,手握曲尺,慈颜善目,神采奕奕,好象娲皇宫的琼楼玉宇就是由他设计。

向前数步是一木制牌坊,也是入娲皇宫第二道口。悬山布顶,檐下置五踩双昂斗拱,额枋上有“娲皇古迹”四字,柱两侧分别安置有抱鼓石。

凿壁古碑,雕凿于牌坊的东山崖壁上,通高3.65米,宽1.57米,厚0.38米。碑首是女娲伏羲的交尾图,额位雕一佛龛,内有一坐佛二立菩萨,碑身雕“古中皇山”四个楷书大字,传为后唐庄宗所勒。驮着这座古碑的是叫赑屃,它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专门负重,可以驮山驮碑。由于时去久远,风吹日晒,身受残毁,但负志不改。

钟、鼓二楼,南北对峙,是通向山上建筑的南北大门,为娲皇宫建筑群中仅存的两座明代建筑。其间虽经修葺,但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鼓楼座落在娲皇宫之北,面阔五间9.00米,进深三间6.45米,通高12.10米,四面设回廊,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各层檐下均施斗拱,层次分明。楼座为长方形,青石砌座,高得4.86米,长9.01米,宽6.45米,南北向正中辟有券门,是进入娲皇宫的大门。依据墙上所嵌石碑记载,此券建于万历三十四年四月,由索堡贾雷出资。

钟楼座落在娲皇宫之南,与鼓楼相对峙,较鼓楼晚10年建成。其建筑样式、结构、造型均与鼓楼相同,但略小。楼台通高6.35米,面阔三间6.88米,进深三间4.66米,四面设回廊。重檐歇山顶建筑,每层均有斗拱装饰。内有楼梯可供游人上下。下承石墩台,南北向正中辟门。钟楼内悬一古钟,高1米余,钟口二人合围,外铸铭文和八卦图。据钟上铭文“大钟成于庚戌黄钟下弦”,该钟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娲皇阁,俗称三阁楼,座落在唐王山腰拓宽的石坪之上,坐东面西,是娲皇宫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它“倚岩凿险,杰构凌虚,金壁灿然,望若霞蔚”,其天然独特的地势妙不可言,巧压天工的风格堪称奇绝。娲皇阁起基于石窟,共分四层,通高22.52米,歇山琉璃剪边顶建筑。第一层基层是在石窟前修一石券,明天启6年(1626)修建,券前建木构建筑拜殿,面阔五间12.72米,进深三间5.76米,前设廊,外砌石栏杆。券内塑女娲金像,女娲一改在别处圣母女性形象,在这里皇袍加身,威仪四方。每一个到娲皇宫的人,都会在这里进行朝拜,古人称为享殿,或拜殿。因为这里位于整个娲皇宫的正中央,所以也叫当央殿,

在拜殿券顶上,建起三层木制结构阁楼,当地人称“三阁楼”。一层名清虚阁,檐下施七踩三昂斗拱;二层名造化阁,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三层名补天阁,檐下施五踩双昂斗拱。梁架为七檩四柱。三层俱系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北、西设廊,廊内向西一面为槅扇。清虚阁东南北三面为砖墙,造化阁和补天阁东面为砖墙,墙上绘有壁画。楼层之间施木板,木板之上铺砖。为保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楼层之间依次内收一个柱径;又因阁背紧靠悬崖,以九根铁链将楼体系于岩壁上,据说游客盈楼时,铁索即可绷紧,故有“活楼”、“吊庙”之称。娲皇宫这种以铁索挂阁于峭壁之方式造成的活楼效果,足可以与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相媲美。每层楼阁内女娲的塑像,因楼阁意义不同而形态也不同。

清虚阁

清虚阁内,女娲左手托盘,右手持壶,降祥福与人间,保祐善德之人福禄平安。两边墙壁上的壁画,这里引用的是《封神演义》中典故:商纣王到娲皇庙进香,因见女娲美貌,就在墙上作了一首淫诗“”女娲看后非常恼怒,于是派下了三个妖女:九头稚鸡、九尾胡狸和玉石琵琶,让她们以美色来迷惑纣王,进而毁掉了他的江山。纣王整天沉迷于酒色、昏庸无度,滥施暴政,不理朝纲,结果失掉了自己的大好江山。

造化阁

造化阁里,女娲怀里抱着一个男婴,这里有着造化人间的伟大意义。女娲和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兄妹俩,出生后不久,发生了巨大的大洪水,所有生灵都被淹死,天地间只有女娲伏羲兄妹二人幸免遇难。兄妹两个卜天成婚,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可是要靠女娲一个人生孩子,人类发展太慢。女娲就来到清漳河边,用河水和着黄土,捏成小泥人,轻轻一吹,小泥人就活蹦乱跳成了真人。女娲感到捏人太累,就用柳枝蘸着泥点,往地上一甩,那些小泥点就成为了人。从这里的壁画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女娲通过创世造人,通婚姻,制笙簧,斩黑龙造化人间,使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补天阁

最高的一层是补天阁,女娲在这里手持五色石,补天救世。传说女娲当帝时,突然发生天塌地陷。天上的窟窿往下掉石头,冒火焰。女补取清漳河里的五色石头,在中皇山前支起大锅,炼石饼,然后借这里的高峰而飞天补缺。女娲补天的形象已成为一种战天斗地,无畏无惧的精神图腾。

梳妆楼

梳妆楼,始建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故名思意,是女娲沐浴、梳洗、休息之所。位于娲皇阁的北侧,坐东面西,与迎爽楼分立在娲皇阁两侧,是娲皇宫山上建筑群中的一幢主要建筑。梳妆楼建在两米高的石台上,高9米,七檩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梁架结构为五架梁前后单步梁用四柱。楼共两层,面阔三间8.51米,进深两间7.61米,周彻12盆腔通天明柱,四面设廊。金柱上置五架梁,梁上施瓜柱,支承三架梁,三架梁上用脊瓜承托脊檩,脊瓜柱靠明间一侧施垂花柱,两边施叉手,各檩下均施随檩枋。一层西面置槅扇,南、北面各设圆形窗。二层装修与一层不同,除东面为砖墙外,其余三面全装槅扇。室内为条砖墁地,楼层间施木板,木板上铺灰砖。整座建筑显得庄重而和谐。

一楼供奉的是送子观音,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二楼是女娲,她在这里休息梳妆。这座楼上佛道共存,二教合一。

迎爽楼

迎爽楼,建于咸丰三年,过去是官吏、绅士们进香前沐浴、更衣、休息之场所,位于娲皇阁的南侧,与梳妆楼相对应,坐东面西,也是娲皇宫山上部分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迎爽楼这硬山小式布瓦顶二层建筑,梁架六檩用三柱,前出廊,面阔三间9.21米,进深二间4.77米,高8.82米。后檐柱包于墙体内,上施五架梁,梁上施瓜柱,支撑三架梁,三架梁上用脊瓜柱承托脊檩,两边施叉手,各檩下均施随檩枋,金柱与前檐柱之间施穿插枋。一层明间为门,次间为窗,二层明次间全为窗,室内为条砖墁地。在厦廊左侧墙上嵌有一记事石碑,上面记载着从中皇山到锦屏山再到唐王山名称改变过程。

北齐石窟和摩崖刻经

北齐石窟,位于娲皇阁之北山崖,坐东面西,南北毗邻,为一组双窟,是娲皇宫现存最主要的北齐遗存。据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记载:“传载文宣帝高洋自邺谐晋阳,往来山下,起离宫以务巡幸,于此山腰见数百曾行过,遂开三石室,刻诸尊佛……”。三石室即三石窟,南洞有明末始修娲皇阁时被毁,现存的中洞和北洞是当时的刻经窟,后由于佛教的衰亡和道教的兴起、介入,这两个洞逐渐被当地人称为“眼光洞”和“蚕姑洞”。

眼光洞(中洞):窟内平面略呈长方形,敞口,素面券顶,顶高4.48,进深3.16米,在,面宽3.28米。东、北、南三壁满勒经文,由于雨水长年从顶部及两壁裂缝渗入,使经文遭到破坏。现存仿木建筑的券门、两个直棂窗及一斗三升斗拱等是宋代加修的,基本保存完好。窟正中原雕有一佛二菩萨,民国七年(1918年)被盗,当即补齐,“十年内乱”期间又被破坏,现窟内仅存一佛。

蚕姑洞(北洞):原窟檐塌陷,形制与眼光洞相同。窟内高4.48米,进深3.43米,面宽3.70米。东、北、南三壁满勒经文,由于雨水长年从窟顶及南、北两辟渗入,经文也遭到锈蚀破坏。窟内现存一佛,在窟额上刻有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涉县知县任澄清书写的“天造地设之境”六个楷书大字。窟外两侧为力士大龛及六角束莲柱,保存完好。北侧力士站在高0.5米的仰莲台上,高2.35米,肌肉隆丰,雄健有力,头后有宝缯飘带,造型与南、北响堂的力士像相似。左侧力士龛边上有加刻的“大朝戊申地动,摇下大石三块,遮合洞门,至己未岁,本村维那杨法果,男潘海”等字;右侧力士龛束莲柱上刻“天祐十四年(917年)二月廿八日,温村李过”。其下有三行正楷题铭:“涉尉滏阳段康成明古,‘同上党李奉先天育’戊子三月十九日来游。”在宋代加修的砖砌门南框边划刻有行书小字三行:“涉尉武段康成‘明古戊子三月十九来此’”可见是前铭中的段氏自己于同日又单独划刻的。虽然眼光洞与蚕姑洞的原窟门、前壁、窟檐及檐柱等均已坍塌,但从残存的六角束莲柱及力士大龛、莲座等仍可以看出来。

摩崖刻经位于娲皇宫建筑背后的山崖上,坐东面西,总面积约164平方米,计137400余字,是我国现存摩崖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摩崖刻经始刻于北齐天保末年,据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记载“唐王山……遂开三石室,刻诸尊佛,及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经函,勒之岩壁,今山上经象现存。”现存的古中皇山摩崖刻经有6部,由南而北依次是:1、《轴益梵天所问经》,2、《十地经》;3、《佛垂般涅略说教戒经》;4、《佛说盂兰盆经》;5、《深密解脱经》;6、《妙法莲花经 观世音普门品》。其中第1、2、4、5号刻经是全经,系我国最早的石刻版本经。现存摩崖刻经除6号保存较好外,其余均有裂缝。崩塌、水渍等现象出现,残损严重,主要是因山体渗水。岩体不稳定及风化、侵蚀等原因造成的。

涉县古中皇山的北齐摩崖记得以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处北齐佛教刻经,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在我国微循环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经籍中是极为重要的资料,对于早期佛教地域、流派的研究以及书法镌刻演变的研究均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