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走进梭磨河边的嘉绒藏寨,在晨曦中感受到它的美好

2019-09-03 17:36:07旅游攻略
走进梭磨河边的嘉绒藏寨,在晨曦中感受到它的美好走在美丽的乡村民居中,意外发现600多年历史的古寺和精美壁画

分布在四川阿坝、甘孜、雅安等地的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个支系,是由世居的土著人与唐蕃时期从西藏各地调来的驻兵及其家属中部分成员长期融合逐步形成,他们之间的民族、文化经过长期交汇,于是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文化。而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高原南部的马尔康所拥有的嘉绒藏族文化沉淀最为厚重浓郁,其中以西索民居为代表的传统嘉绒民居建筑是当地民族风情的重要体现之一。

位于马尔康市卓克基镇境内的西索民居,是一处最具嘉绒藏族文化底蕴的典型村落,它始建于清朝中叶,原是土司(古代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族头目)制度时期的商贸集散地,是原嘉绒藏族“十八土司”中卓克基土司的属地,土司的差人就居住在此,还有一些境内的商人、民间手艺人,经过数代繁衍逐渐形成了如今共有七十多户民居的村落,而西索民居中的村民多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间手艺人的后代,现在过着以农耕和旅游接待为主的生活。

西索民居

沿着梭磨河旁的317国道一路前行,行至西索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在网上订的西索民居内一家客栈的老板——一个藏族大姐早已在路旁等候,她的身后便是屹立在梭磨河畔的西索民居,夜色下的民居打着亮眼的灯光,使人看不清它本来的模样。

走进梭磨河边的嘉绒藏寨,在晨曦中感受到它的美好

西索民居夜景

当藏族大姐带着我过桥后,在紧密相连的民居之间七拐八绕的前行时,我才明白她来接我的重要性,不然我可能就迷路了。

一个不大的农家小院,一栋三层高的藏式楼房,就是藏族大姐的家,她领着我走进屋内,门口堆放着杂乱的生活用品,一个两三岁大的小孩子在屋里玩着玩具,两个老人坐在凳子上,手里做着手工活,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藏族家庭。

沿着十分陡峭的扶梯上到三楼,藏族大姐简单的交待了几句就去忙她的去了,而我准备第二天再去逛这个寨子。

客栈的楼梯

走进梭磨河边的嘉绒藏寨,在晨曦中感受到它的美好

一早醒来,起床洗漱后告别客栈老板,走出这栋房子,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我又打量了一番这家客栈,石砌的三层楼,木雕的窗户边框上涂着各种颜色,小院里堆满柴火,院子四周种着各种盆栽和植物,客栈里身着黄色长袍的老人佝偻着腰似乎正要出门。

民居窗户

客栈里的老人

走出小院大门,沿着石板小路在寨子里面闲逛,这座依山脚傍水而建的民居藏寨,内部的道路四通八达,石板小路将各家各户紧密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俨然一座大型堡垒。

西索民居

走进梭磨河边的嘉绒藏寨,在晨曦中感受到它的美好

当地村民们就地取材,河里的石头是他们建房的主要材料,用石块一块一块地砌成这一座座外形坚固的小堡垒,这些石头之间有的严丝合缝,有的间隙均匀,外墙整体如刀削过一般的整齐,每一栋外墙上所开的窗户形状大小相同,窗子和木质门上画着富有藏族特色的绘画和图案,门檐下有精致的雕花,全都使用艳丽丰富的色彩。其建筑工艺看似粗狂却又处处透着精细,富有艺术美感。

民居图案装饰

民居图案装饰

色彩艳丽的民居装饰

沉睡了一夜的西索民居早已在清晨醒来,寨子里的村民也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而忙碌的总是那些藏族女人们,她们开始做早餐、酿青稞酒、打扫院子、浇花......寨子屋顶升起袅袅炊烟。同我一样住在民居中的游客们也早已起床,穿梭在石板小路中间观光、留影,宁静的寨子慢慢热闹起来。

民居外的鲜花

西索民居

从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客栈、农家乐招牌可以看出,这里的村民除了农耕为主以外还进行旅游接待,基本每家你都可以去住宿,但这里的住宿又不同于外面的旅馆,因为他们并不是以做生意为主,平时该干嘛干嘛,主人也不是随时在家,只留下一串电话号码。这好像已成大多数旅游古村落的一种特色,住在这里的好处就是可以近距离体验嘉绒民族风情。

西索民居

西索民居

走到寨子的高处,可以清楚地看见与西索民居隔河相望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它是曾经历代卓克基土司权利与地位的象征,这座始建于清代、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建筑曾被人称作是“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虽然看不到它的全貌,但晨曦中的官寨背影仍透出一种非凡的气质。

卓克基土司官寨

走下寨子的时候,在鳞次栉比的民居中间意外发现了一座寺庙——丹达伦寺,这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早是土司时期差人、境内商人和民间手艺人朝拜的寺庙。

丹达伦寺

红墙黄瓦的丹达伦寺如一座小型宫殿,极具藏式风格的装修在历经几百年的岁月后显得古朴沧桑,却又透着庄严之感。小心翼翼地拾阶走上大门,或许是时间太早的原因并没有开门,也不见一个人,倒是大门两侧墙壁上的壁画很吸引人。

丹达伦寺

原来在大门外的四周墙壁上都绘满了壁画,有佛、菩萨和描述佛教故事的绘画,这些壁画所绘时间看起来与寺庙历史差不多,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壁画的技艺手法十分自然流畅,线条优美,尤其是大门两侧的两幅堪称精美绝伦。

丹达伦寺的壁画

丹达伦寺的壁画

沿着墙壁边幽暗的走廊前行,在欣赏完最后一面墙上的壁画时,屋顶的灯光突然亮了,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来了。回到门口,看见一位身着黄袍的老人,正佝偻着身子很艰难的打开门槛上铁链拴着的锁,突然感觉这个身影似曾相识,在大脑里搜寻了几秒才恍然发现,这不是刚刚我住的那家客栈里的老人嘛!

丹达伦寺的壁画

寺庙的门开了,出于敬畏,我并没有进去,只在门口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这座寺庙承载着600多年来当地数代人的信仰,是他们精神心灵上的共同财富。我想,丹达伦寺是西索民居的灵魂所在。

西索民居,这里曾经是商贸集散地,汇聚着土司差人、各地商人和手艺人,他们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换,往来贸易,是怎么样的一种繁华热闹景象,如今却只剩下生活气息。

西索民居

走出西索民居,回到国道上,我终于看清了它的模样。遥望梭磨河畔那如古堡一般、充满民族特色的嘉绒藏寨,它依偎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之下,与周围的田园森林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它值得过往行人驻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