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2019-09-01 04:24:04旅游攻略
走进西递的古宅,就似走进一段历史,让你感受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说个小笑话,我去皖南前,同学逗我,去皖南,会遇见很多生僻字的地名,千万别乱念,让人笑话。

接着分享我的皖南西递游,在大美皖南,西递宏村是众多古徽州古镇中的佼佼者,走进西递的古宅,就似走进一段历史,让你感受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说个小笑话,我去皖南前,同学逗我,去皖南,会遇见很多生僻字的地名,千万别乱念,让人笑话。例如西递所在的黟县,徽州古城所在的歙县,查济古镇所在的泾县等等,你遇见过类似的尴尬吗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西递古镇位于黟县东部,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西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西递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西递精挑细选出10多家相对保护比较完好的古宅,安排景区导游带队讲解。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从东园右行就是惇仁堂。惇仁堂建于清朝康熙六十年,即1721年前后,距今已近300年历史,为胡应海、胡贯三父子两代的故居。房屋呈五开间两厢二楼结构,宽大明亮,气势轩昂,现为胡贯三嫡系三十世儿孙居住。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房大屋亮是惇仁堂建筑的显著特点,中间厅堂十分宽敝,目前在西递明清古居中数第一。后半部平顶天花,前半部拱形卷蓬为顶并高于后半部,以确保天井光线直接照射到厅堂的太师壁。两侧各两间为卧房,两间卧房相通,古称“联珠房”,类似现代的套间。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正厅堂内陈列摆设古朴典雅,高悬匾额上“惇仁堂”三个大字出自清嘉庆年间自称“菊叟”的汪承霈(吏部尚书汪由敦之子、官拜三品,太子太傅、军机大臣)之手。 惇仁堂内古楹联很多,“惇仁堂”匾额下方金底黑字的楹联“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颇为有名,楹文寓意深刻,气度不凡,具有哲理,道出当年主人的心志和为人。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在天井前的柱子上有一对著名的楹联相对而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发人深省。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厅堂两侧各有两间为卧房,两间卧房相通,古称“联珠房”,类似于现代的套间。这是惇仁堂建筑的一大看点。紧靠厅堂的两间卧室,面临天井,光线也很充足,而两侧的房间,由干离天井较远,光线自然就差多了。因此设计者就专门在房间窗户上方设计了数米见方的小天井。俗称“子”天井,区别以厅堂的“母”天井,使其采光条件大为改观。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正堂前设天井,也就是上面说的“母”天井。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正堂一角悬挂了一幅清代老照片,这就是在惇仁堂中生活了40多年黄杏仙女士。黄杏仙女士(1880——1948年),可不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是黟县黄村人,是一位端庄秀丽、聪明贤惠的大家闺秀,黟山派篆刻大师黄士陵侄女,自幼随父到景德镇读书,接受新学教育。20岁嫁给西递村胡大衍,胡系大徽商胡贯三后裔,也是书香门第,以后人们称她为“大衍先生”。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现在的西递小学

1906年,她冲破种种阻力,在西递村创办了黟县第一所女校——崇德女子学校。她有胆有识多才多艺,主要教学任务由她一人担当。课程有国文、书法、算术(含珠算)、女子尺牍、女儿经、列女传,还教刺绣、编织,并办有麻布厂,组织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学以致用,实为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学校,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学员从初办时20多人,发展到80多人,学生数以千计,遍布全县四乡。1941年与他校合并为西递小学,她继续从教,40年如一日,忠于女子教育事业。

皖南西递的奇女子,百年前创建黟县第一所女校,惇仁堂里生活40年

她教学认真,学生受益匪浅,对她们日后立足于家庭和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时任黟县知县许复题赠的一副木质对联:“立家庭教育之本,卜社会信仰益崇”,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

待续,我在西递逛古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