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一个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浓缩——沧源翁丁村

2019-08-29 20:09:05旅游攻略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一个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浓缩——沧源翁丁村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一个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浓缩——沧源翁丁村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一个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浓缩——沧源翁丁村

翁丁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的一个群山环抱的佤族村落,距离沧源县城约为30公里。全村有近百户人家,400余人口。由于至今仍保持着颇具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翁丁村又被人们称之为翁丁佤族原始部落。

站在山包上,俯视另一个山头被绿树包围的错落有致满是茅草房的寨子,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翁丁古寨顿时充满了神秘感。


古寨风情

通往寨门的路上,看到一些挂着牛头骷髅的木桩,高矮粗细都有。进寨的路不宽,都镶有鹅卵石。从路面上鹅卵石的光滑程度推断,这寨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应该不假。那每隔几步挂着牛头的木桩叫牛头桩。牛头桩是佤族村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牛头桩一般立在寨子周围。牛头桩越多,桩上的牛头越大,证明寨子的财富越多,势力越大。

不远的大青树下,有一道完全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门,这就是翁丁村的寨门了。寨门很简单,一边倚靠大青树,一边栽了三个木柱,用几个横杆钉了,顶上用竹片将茅草固定,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并不显得陋敝,看看那高悬在门头的牛头骷髅,或多或少还感觉有那么一丝威严。佤族人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寨子的门随时敞开,家里的门也一样的没有实际意义,顶多是为了防止牲口出入,用树杈之类的东西拦一拦而已。


木鼓,被佤族人视为可通天的神器,是历史上佤族用来驱邪祭奠、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决斗必不可少的用具。过去,每个佤族村寨都有一间或几间木鼓房,每间木鼓房里都有一对木鼓,谓之公鼓和母鼓。关于木鼓的传说很多,起源不明,但可以确定它是佤族多神崇拜的产物。

由木鼓派生而来的是木鼓舞,它是佤族人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体现,是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折射。随着历史的前进,文化的发展,这些舞蹈已逐步脱离原始宗教的范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反映佤族灿烂历史文化、强悍的民族精神、向往光明幸福并执着追求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近年来,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整理,这些舞蹈逐步展现在舞台上。专家们评论说:木鼓舞是“最壮丽的舞姿、最动魄的鸣响、最神圣的时刻、最辉煌的太阳”。2006年,木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剽牛是寨子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将拴在剽牛桩上的牛杀死,但杀牛用的不是刀,而是标枪。佤族人把牺牲牛视为至高无上的礼仪,以示严肃和庄重,因此便产生了斗牛和剽牛的习俗。每逢重大活动,诸如拉木鼓、结盟、议事或是节庆,都要举行斗牛比赛或是剽牛典礼,以此作为祭祀、庆贺、祈福、祷告的主要内容。

由剽牛又派生了剽牛舞。剽牛舞是木鼓舞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制作木鼓的过程中,必须剽牛祭祀。就在剽牛后的第二天傍晚,在剽牛人家的竹楼上跳男性双人祭祀舞蹈。与此同时,群众性的剽牛舞在剽牛场上动作稳沉、庄重而严肃地进行。


翁丁人

云南沧源佤族是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现代社会的民族。翁丁人依山而居,房与房之间相距不远,但错落有致,别有情趣。这些民居是传统的杆栏式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物件,或养猪、或喂牛。传统的杆栏式房屋,一般都用草片覆盖,竹木结构,竹笆围墙,竹笆地板,其外形犹如孔明帽。为了避风防寒,屋面总是离地面很近,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一丛的蘑菇。

进入翁丁,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村子除了老者和小孩之外,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那些二三十岁的男女青年都外出打工了。佤族人能歌善舞,随便拿一片树叶他们就能吹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把独弦胡,他们就能拉出动听的曲子,无论男女老少,只要音乐一起,他们都能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正因为如此,很多有识之士就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文艺团队,到全国各地去表演佤族风情节目。佤族是一个爱张扬、好表现、接受新事物相当快的民族,他们走出佤山闯世界,据说,活跃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的表演团队多达几十支,他们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几人。很多佤族女演员被誉为“东方的黑珍珠,亚州的野玖瑰,云南的黑牡丹”,深受游客欢迎。



沧桑的老人坐在火塘边,悠然地抽着很长很长的烟锅,那份深沉,那份无耐,还有那份见怪不怪的眼神,让人遐想。翁丁人童心不泯,他们会毫无顾忌地在水龙头下刷拉刷拉地用泉水洗澡,小男孩和小女孩就在同一个水龙头下裸浴,相互间还对视而笑,你摸我一把,我拍你一下,那种逗趣的情景,充满了返璞归真之感。

在翁丁大寨,那雄奇的寨桩引人注目。寨桩是古佤族人生殖崇拜的标志,在佤族人看来,没有雄性就无法繁衍后代,所以,寨桩的形状颇像男性生殖器。寨桩一般立在寨子中央的打歌场内,每逢打歌,佤族男女老少就围着寨桩唱歌跳舞。



站在寨桩下抬头仰视,只见寨桩上挂满了甑盖、锅圈、木鱼、葫芦、小船、谷箩、小鸟、蜜蜂等等木制的和纸扎的物什。这些东西不问也能猜到一二,它们应该是佤族信奉万物有灵的一种体现。每一个物件,无论大小,也无论质地,它都有一个对应的象征意义。这样的物件,在佤寨四周的樯林中也看到不少。

樯林,就是神林。翁丁寨子的四周都是神林。这些神林是分姓氏的,有魏家神林,有赵家神林,有田家神林,还有叶家神林等等。有的一个家族一片神林,有的一个家族只是一棵神树。神树上下,都能见到与寨桩上悬挂之物相类似的祭祀物品。那樯林很密,光线又暗,清风吹来有一股凉飕飕的感觉,好像真有祖先的灵魂相附。



服饰和美食

在翁丁寨子里,不穿佤族服装的肯定是游客。无论是在地里看到的男女,还是在火塘边看到的老人,抑或是在上学路上看到的学生,他们都穿着色调比较庄重的黑色或红色服装。

走进寨子,可以见到很多佤族妇女都在户外织布。她们织布用的是很简单的腰机,就是左右穿梭的梭子也很粗糙,但她们织得很认真,织出来的布料也还精细。

仔细观察佤族男女的服饰,发现佤族服饰多以黑、蓝等色搭配。男子一般用黑布包头,穿无领对襟短衫,下身穿折腰、大裆、宽而短的青色或黑色大裤脚短裤。身上还要背用自家织布做的粗麻布包或毛线织制的筒帕,包边还要饰以各色长穗。妇女的服饰更具特色,中年妇女喜欢用黑色毛线自制假发盘卷于头顶上,假发辫上束有两个多色毛线制成的小绣球作为头饰。



年轻姑娘大多留的是披肩长发,不梳辫子,让头发自然向后披。上身穿黑色或深蓝色圆领上衣或穿短且紧的镶有花边银饰的右开襟衣,衣服缀有数枚银币,下着一条以红、黑作为基本色调,用蓝、绿、黄、白、紫等颜色线织出菱形、锯齿形或横或竖的条纹图案,还有代表不同动物、植物、星辰等多种图案的筒裙,在此基础上,又以野苡仁组成“十”字纹样缝在上边。这样,不但使筒裙美观大方,而且还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在翁丁吃饭,水酒和鸡肉烂饭是每顿都有的。水酒是佤族人用天然的旱谷作原料,再用土法酿制的一种低度酒,营养丰富,加之清冽甘醇,口感很好,是佤族招待客人的重要饮料。清醇的水酒从土陶罐中溢出,注入竹筒之中,喝一口,能解渴,喝两口,能驱寒,喝三口能激起你的创作灵感,要是再喝下去的话,就不由得你不想念翁丁,不记住翁丁,不陶醉于翁丁了。鸡肉烂饭,佤语叫“每押”,做法是先杀好鸡,再将鸡连皮烤黄,然后放入锅中煮。在煮鸡的同时把大米、酸笋子、盐巴、辣椒也一同放入。当大米要熟透时,把鸡捞出来,用手撕下肉。然后再把撕好的鸡肉连同准备好的葱、茴香粉、大蒜、香蓼、薄荷、阿佤芫荽等佐料一起放进锅里,用文火焖上,期间搅拌数次。不多时,一锅香喷喷的鸡肉烂饭就做成了。

在翁丁,吃得最多的还有生姜拌肉片、蜂蛹、火灰焐干巴、火烧鱼、螃蟹捣酱菜、绿豆菜、杂菜汤、生拌水芹菜、鱼腥菜、香香菜这些菜肴。这些菜肴对佤族人来说是家常菜,在外人看来,道道都是美味佳肴。翁丁的菜肴风味可用酸、辣、麻、苦四个字概括,也有人将佤族菜分为汤菜、凉拌菜、稠菜、氽揉菜、火烧菜、捣酱菜六类。



博物馆和外景地

应该说,翁丁寨里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馆,因为翁丁是阿佤山的缩影。寨外的牛头、牛头桩、寨门、沙拉房、木鼓房、寨桩、民居、樯林等等都是博物馆的内容。翁丁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物象都是历史,都有故事。阿佤人背在身上的那把长刀不知砍开了多少荆棘劈开了多少路,阿佤人家里的那盘石磨不知陪伴了多少个阿佤人的日子,还有木鼓房里的那只木鼓,不知发起过多少次征战。寨内寨外的一切物象,无不让人感到神秘和新奇。

因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在这里浓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这里弘扬,一个民族的发展在这里体现,所以神奇美丽的翁丁就被许许多多的文化人看中,翁丁不但成为反映佤族历史文化的影视之地,而且还成为拍摄原始民族题材的电影、电视、新闻片的最好外景地。

生长在滇西连绵起伏的大山褶皱深处,自然走过许许多多的山寨。有些山寨让人流连,有些山寨让人思念,可没有一个山寨能够像翁丁那样让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