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半马生存指南

2019-08-11 17:12:03旅游攻略
01.去年五月,一哥们儿说,野三坡有个半程马拉松,报名就能免费游景区。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平原获胜后,擅跑的传令兵菲迪皮茨一路飞奔,成功传回捷报后力竭而亡,从此成为希腊人的英雄。

对于一个挑战半马的跑渣来说,什么最重要?

跑下来,活下去。

01.

去年五月,一哥们儿说,野三坡有个半程马拉松,报名就能免费游景区。

怀着薅羊毛的心情,我在开赛前十天报了名,并在三天后意识到一个问题:半程马拉松到底有多长?

——这是我的第一个21.0975公里。在这之前,我跑过的最长距离是6公里,还是在跑步机上。

半马生存指南

让我们先从马拉松说起。

马拉松一般指全程马拉松,传说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波斯雅典之战。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平原获胜后,擅跑的传令兵菲迪皮茨一路飞奔,成功传回捷报后力竭而亡,从此成为希腊人的英雄。

2000多年后,在雅典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马拉松确定为正式项目。42.195,传说中菲迪皮茨双腿跑过的公里数,最终成为这一耐力运动的标准距离。

如今,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之下又分支出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据资深跑友提示,三者之间的难度系数远非距离的简单叠加,每一次进阶,都需要体力、耐力乃至意志力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菜鸟“跑三个半6公里就ok”的幼稚想法自此不攻而破。初体验来的猝不及防:跑完第一个6公里我就接近体力透支,最终半走半跑,勉强在关门时间内完成了比赛。

感谢主办方。如果不是每隔几百米就有年轻英俊的志愿者小朋友站在路边,竖着大拇指热情大喊“小姐姐加油”,让人不得不用残存的一点自尊和体能颠上几步作为回应,我很可能一路默默爬到终点,或者万念俱灰直接跳上收容车。

不过,这也意味着,既然我这种体育渣(是不擅长任何运动、每一次体测都瑟瑟发抖的真渣)都可以在半走半跑的状态下安全完赛,那么半程马拉松这项比赛,门槛真的不高。

半马生存指南

比如我见过组队参加的阿姨,在每一个公里牌下欢乐合影、一路活跃互动犹如联欢会;我也见过比我还菜的姐妹,紧盯3小时的“兔子”(马拉松比赛中的官方配速员),匀速前行不肯快进一步;还有身着logo队服,一路捧着音箱喊着口号品牌力MAX的大型队伍;我暗自揣测,像我这种以“野三坡一日游”为目的的薅羊毛型选手,大概也不在少数。

“完赛”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般来说,能在日常训练中保证5公里的跑量,并在比赛前跑下来15公里的选手,基本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跑完半马;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我身边缺乏训练经验,又“偏要勉强”并最终完赛的菜鸟,数目也很可观。

这是令人痛苦也愉悦的过程。像菲迪皮茨一样,总有一口气支撑着你,这口气可能是“我军胜利”,可能是“小姐姐加油”,也可能是“跑完就能免费游景区”。唯一不同的是,到达目标后,我们还得活下去。

最悲伤的消息是,景区最后也没去成。毕竟冲过终点线之后数日,我都是个举步蹒跚的残疾人。

02.

几个月之后,我又去太原跑了一场。

半马生存指南

原因居然是“中签了”。据忽悠我参赛的朋友说,中签不易,双双中签更是难上加难。彼时我嗤之以鼻,但不久后经历了苏马、杭马、广马全面折戟,我才意识到,中签这件事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亚于菜鸟跑下一个半马。

马拉松的鄙视链是从赛事等级划分就开始的。田联认证的金牌、银牌类赛事组织相对完善,报名者众,通常要通过抽签获取名额,中签率大多不容乐观。

比如,2018年北马大众选手的中签率只有10%,杭马半马的中签率只有22%,而隐藏其中的,还有大量的友情赞助名额。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见过的“强行中签”方式主要有:参加征文、评论求点赞、转发朋友圈,或者更加简单粗暴:购买某品牌的某款运动装备,就可以获得“赠送”的一枚直通名额。当然,还有不少媒体、公关、品牌行业的相关跑友,不动声色就稳稳站在了起跑线上。



上海国际马拉松的慈善名额 图片来源:上马官网

跑圈外的人很难理解跑马者的财政消耗。比如我经常被问到:还要交报名费?路费自己出?住宿也是自费?尤其是近年来诸多商界大佬加入跑圈,使得马拉松成为许多人眼中中产阶级装B必备道具。

但以我潜伏北京某大型跑团长达一年的暗中观察来看,绝大多数跑马者都属朴实无华的群众阶层,装备党也大多局限在跑鞋、压缩衣、运动手表等基础配件,耗资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性价比绝对是考量关键。而每一次比赛,群里都有很多跑友放弃高铁,转而买上一张夜间的绿皮车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跑马成本。

半马生存指南

因此,对于大多数非专业跑者而言,一场异地比赛的投入是否值得,绝不仅仅在于能否实现pb(personal best,最佳个人成绩),而是集中风景、美食、竞赛体验等多重因素而进行的综合考量。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年1500多场、平均每天4.3场的马拉松比赛[1],诸位跑友依旧盯紧规格高、风景好、组织靠谱的北马、广马、杭马、青马等口碑赛事不放。

半马生存指南

没遭遇过bug的跑者不足以谈比赛。今年我头脑一热跑了一个郑开国际马拉松,一个昌平摇滚马拉松,前者组织混乱,参赛者差点在存包处发生踩踏;至于后者,除了收费高几乎再无亮点,山中的土坡跑道难度堪比越野,与此前撞大运中签的北京半马相比,这两场比赛山寨如买家秀。



昌平摇滚马拉松赛道海拔图 图片来源:赛事官网

比赛有风险,且跑且珍惜。

03.

让我们回到跑步本身。

为什么要跑步?

带我入坑的哥们儿说,为了不成为肥胖中年油腻男;资深跑友说,上瘾,一天不跑就不痛快;而我自己的官方说法是:作为一枚吃货,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吃得更安心。

我一直怀疑,在所有夜跑的人中,自己可能是最不爱跑步的一个。每一次出门前,我都要经过复杂且漫长的心理斗争,每一次pm2.5超过100或者天空飘起了小雨,都会让我如释重负,心安理得地甩下跑鞋卧倒在床。

但跑步带来的痛快也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一个体育渣,我的求学生涯一直因这块短板深受困扰,因为害怕拖后腿,几乎所有团体运动项目都严重打击过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而跑步是私人的,甚至是孤单的。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没有同伴,没有对手,没有配合,它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抗,你可以放心大胆地以个人专属配速一路渣到底,无须对任何人负责。

所以我特别理解北京半马时,一个平日相熟的师兄起跑时站在我身后也没有言声。赛后他说,跑步最享受的就是孤单,是一个人的喘息挣扎和坚持。



马拉松跑者 图片购自视觉中国

在这个人人热衷抱团取暖的时代,名正言顺的离群索居,获得一段长达两小时左右完整而安静的独处,或者就是这项运动最大的诱惑力。

村上春树在这件事上很直接,他说:

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2]

而我,一个平常最恨人夸夸其谈滔滔不绝的人,对这一点更是感同身受——除了“小姐姐加油”,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可以打乱我(缓慢而稳定)的节奏。

04.


但我还是投靠了组织。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加入了一个上千人的大型跑团,我所在的分舵就有500常驻人口。与诸多套路频出鱼龙混杂的微信群相比,跑团的群绝对算得上组织得力、纪律严明、纯洁高效。

团长是每个跑团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成绩突出,训练有素,还特别具有奉献精神。在我看来,管理一个500人的团队不比治理一个小国轻松,比如每隔几个月跑团就会制作一批团服,不时也会有公益项目或者报名福利分享。每到此时,就不免有斤斤计较或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团友浮出水面,提出无脑或无理的各种要求。而在我潜伏的一年时间内,团长从未因此暴躁或翻脸。


最新一期的跑团活动


在原则性问题上,管理者并不含糊。比如群里只限于技术流和每日打卡,广告、拉票等行为被严格禁止,从不参加每周例跑或者不报跑量不发言者,在一定时间后会被清理出群。

因此,对于一个跑渣来说,组织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第一时间获得各类赛事活动信息,更让我为了能在月底上报跑量时不至太过心虚,而不得不把锻炼坚持下来。

但打卡到群里这一操作对我而言仍是巨大的心理挑战。在以五分配速轻松跑二环的诸多大神面前,菜鸟能做的只有瑟瑟发抖,默默仰视。



跑团内经常出现的“大神打卡”


也有群体性爆发的时刻。不久前,团长和副团长扯了证,群内一片欢腾,兴奋之情远胜破了pb,单身狗参加例跑的热情迅速高涨起来。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并不属跑马必备福利。但跑步这件事,到底或多或少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我,虽然断断续续跑了一年体重依旧坚挺无变化,但半马成绩缓慢提升了20分钟,终于不再徘徊在关门线附近;即便成绩并不理想,这一年间我还是去了郑州、太原、青岛……并以跑马为契机游历了博物馆,吃了海鲜,看了大海;非常神奇的是,从前体检时我的心率总是偏高,如今静止心率居然稳定在60以下。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偏要勉强”的。在总是让人束手无策的荒诞人生面前,能找到一件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非常治愈。

不过,跑步于我而言,依旧是万分痛苦的体验;打开门走下楼梯那一瞬间,依旧需要巨大的勇气;每一场半马,支撑我坚持下来的秘诀依旧是:再跑20公里就可以发朋友圈了。

这条tips很灵。菜鸟们可以一试。

参考资料

[1].《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

[2].《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著

*头图购自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