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篆塘与徐霞客,都是老昆明这个水城变迁的亲历和见证者

2020-12-14 15:12:21旅游攻略
昆明大观河秋日一景一个秋日的午后,偶然邂逅昆明这个城市一角的篆塘。在这个不大的免费小公园中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文物古遗迹。甚至感觉不到一丝古意,也就是一个昆明城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河段和城市公园。然而,篆塘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昆明大观河秋日一景

一个秋日的午后,偶然邂逅昆明这个城市一角的篆塘。

在这个不大的免费小公园中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文物古遗迹。

甚至感觉不到一丝古意,也就是一个昆明城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河段和城市公园。

然而,篆塘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篆塘与吴三桂,骂他的人肯定没有读过《徐霞客游记》

打开昆明主城地图并放大,滇池那些入湖河流,除了穿城而过的盘龙江之外,直接以河流的本来面目延伸到主城区的河流就只有大观河。

大观河的起始处,有个有点历史的名字:篆塘。

说起篆塘,会涉及到昆明历史上的一个大人物:吴三桂。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的《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记载:

“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昆明)开挖一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复于会城小西门外里许,开一塘曰篆塘,塘之前盖仓廒。粮船由滇海进运河直抵篆塘,粮米入仓,甚为便捷,由是迤西州县沿海一带官商客旅楫楫而来,帆帆而去,荟萃于篆塘,称巨津焉。”

--【清】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

尽管吴三桂的这一“壮举”客观上促进了这一片区、乃至整个老昆明的发展,但也成为吴三桂统治云南时期“暴政”的证据之一。

吴三桂在云南,同样没有留下好名声

有个说法是这样的:

清初,吴三桂进驻云南府,由于他怀着封建割据的个人野心,在当时人口不多,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养兵几十万,给云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广征粮草,他派人挖了一条专供运粮的人工运河。

这个说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篆塘及大观河。

可见,篆塘为吴三桂赢得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是一个“骂名”。

看着塘岸边的滇朴已经开始枯黄,秋叶掩映篆塘不宽广的水面,不太干净的塘水朝着大观河静静流去。

不由得想起了走过这里的一个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

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

徐霞客就是从篆塘启程,顺着大观河进入草海,抵达西山脚下的高峣码头。

然后他游览太华山,写下著名的《游太华山记》,成为游历云南的日记《滇游日记》的开篇。

当年徐霞客篆塘下舟的情形:

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臂东出,削崖排空,则罗汉寺也。又西十五里抵高峣,乃舍舟登陆。高峣者,西山中逊处也。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之《游太华山记》

篆塘大观河入口

要知道,徐霞客来到昆明城是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吴三桂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开始入主昆明,开始镇守云南。

也就是说,徐霞客比吴三桂先到昆明城,早了21年!

由此还可知,当年的古篆塘,已经是一个可以供游客乘船的成熟客货码头了。

篆塘,根本不需要后来的吴三桂费力地去“开挖”。

最多,吴三桂就是组织疏浚一下,扩宽加深一下而已。至于昆明城如今尚存的新老运粮河,倒是可以算到吴三桂的头上。

岁月变迁,今天的篆塘未必就是明清时期的古篆塘。

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记录下的“下舟”滇池的经历,居然客观上有为吴三桂澄清“骂名”的作用。

篆塘的两个“为什么”

篆塘看来真的不简单。

关于篆塘,有太多的为什么:

▼▼篆塘为什么叫篆塘呢?

最直观的解释是:

“到了这里水流打了个转就回去了,形成了一个塘子,所以就叫‘转’塘,之后又衍生成了篆塘。”

上游的篆塘河水到了这里似乎有个回转

当然,关于篆塘名称的由来,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一是因为周边河流比较多,转来转去,就像古代写的篆字一样,于是叫“篆(转)塘”。

二是,当时吴三桂“开挖”了篆塘河之后,还在塘上盖了粮仓,运到此地的粮食即可迅速入仓,而这一带也因此被命名为“仓储里”。

于是篆塘这个地方是商贾、物资云集之地,大家到这里都能赚到钱,所以叫“篆(赚)塘”。

在清初的一张昆明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大小篷船、双单彩船和小拔船等各种船只云集于此,“桅满篆塘”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景象。

桅满篆塘(1900年,昆明) 【法】方苏雅

据史料载,当时全部木船有700多只,帆船占70%~80%。其中渔船多散在于河滨农村,游船则集中于篆塘。

▼▼篆塘是古已有之吗?

有资料这么说:

篆塘河道早已有之,早先滇池水位较高时,西门外是一片泽国,经元、明两代多次疏通海口河,人为地降低了水位,沿湖涸出大片田土,西门外留下一河道用以行船运粮。

后因河床日浅,河面变窄。到了清初,吴三桂才派人重新疏浚,并开了篆塘。

篆塘公园

当时,可以从五华山麓乘船直抵吴三桂的“新府”。“新府”大门开于洪化桥,桥之下流淌的洗马河贯通菜海子(今翠湖),注入小西门外,流进滇池。

应该说,这段资料大部分都应当是真实的,除了五华山乘船这一段。

篆塘,见证了昆明这个曾经的水城变迁发展史

篆塘一带的日趋繁盛,逐渐取代了省城南门外的云津码头。

这一变化,其实也是昆明这座城的变迁历史。

元时王升(1284~1353年)在其《滇池赋》中就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昆明城东南云津码头(今德胜桥一带)的繁忙景象。

诗中写道:

“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

--【元】王升《滇池赋》

这在一个内陆边疆多民族的省会,居然呈现出江南水乡的常见场景,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篆塘一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元时期,昆明还是一个“三面环水”的滨湖城市。往来滇池及周围江河中的船支,可终年船行直达云津等码头,而云津则又是个理想的水陆码头。

除此之外,沿湖还有其它众多渡口、码头,其中以金砂渡、安江渡、高嶢渡、昆阳渡为最重要。

它们不仅把沿湖地区和昆城市联系起来,而且是滇西、滇南一带物资经滇池运往省会昆明的中转码头。

滇池水运在当时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到了清初,滇池水运主要是木船,大约有850多只,运输货物多是粮食、砖瓦、木石等。

因往来地点不同,这些民船又分西山船、高峣船、西门船、土坝船、九甲船、灰湾船、昆阳船、晋宁船、海口船、呈贡船、杂船等十多种。

民船行驶于昆明至昆阳、晋宁之间,每天一趟,俗称班船。

其余大多数是小船,俗称帆船和小拔船,多用来跑短途,常往来于滇池草海和篆塘,每日络绎不绝。

曾经的“游船”码头:篆塘

到清康熙时已有三条固定船线:

东路由南坝下船,历晏公庙,马村行60里至呈贡江尾村;行80里至石子河入原归化县(呈贡马金铺乡),行100里至安江村入晋宁州。

西路由西坝河上船经草海行30里至高峣。

南路由南坝上船,经灰湾(今晖湾)、观音山、白渔口入昆阳,共120里。

从官渡到云津码头,从云津码头到篆塘码头,昆明这座城在一步步地长大、逐渐繁华。

篆塘,是老昆明水运的最后辉煌!

游圣徐霞客,见证和亲历了明清昆明的繁盛

徐霞客在昆明的两次“下舟”经历,最好的佐证了明清时期昆明水运的盛况。

《徐霞客游记》为我们留下了鲜活的文字记录,留下了珍贵的旅程见闻。

第一次,徐霞客游历太华(西山),走的就是西路。

秋日大观河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月,徐霞客第二次到昆明。

一到顺城街的吴方生旧寓(抵向所居停处,则吴方生方出游归化寺未返,余坐待之,抵暮握手),就迫不及待地宁“余欲往晋宁,与唐元鹤州守、大来隐君作别”。

当然却不过昆明朋友的热情,徐霞客两天后才成行。

《徐霞客游记》最为生动地记录了这段夜航滇池的情形:

初四日余束装欲早往晋宁,主人言薄暮舟乃发,不若再饭而行。已而阮玉湾馈榼酒,与吴君分饷之。下午,由羊市直南六里,抵南坝,下渡舟,既暮乃行。是晚西南斗风,舟行三十里,至海夹口泊。三鼓乃发棹,昧爽抵湖南涯北圩口,乃观音山之东南濒海处。其涯有温泉焉。舟人有登浴者,余畏风寒,不及沐也。于是挂帆向东南行,二十里至安江村,梳栉于饭肆。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之《滇游日记三》

可见,当年的徐霞客已经在昆明、在滇池享受到了游船、“班船”的便捷,开始了与今天一样的自助游行程!

这一切,谁能像得到?真的是老昆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