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古今风范——正定历史之旅(下)

2020-11-15 15:07:25旅游攻略
前文介绍的正定“四塔”所在的寺院均属于“八大寺”之列,只是可惜寺院并不完整,其他建筑及古迹留存不多,但在天宁寺东侧的隆兴寺,这些遗憾足以弥补,这里是正定下大力气修整的一处文化古迹,也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典范代表。

前文介绍的正定“四塔”所在的寺院均属于“八大寺”之列,只是可惜寺院并不完整,其他建筑及古迹留存不多,但在天宁寺东侧的隆兴寺,这些遗憾足以弥补,这里是正定下大力气修整的一处文化古迹,也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典范代表。

隆兴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始称龙藏寺,到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下旨开始造佛建楼,自此寺院进入鼎盛时期,随着朝代更迭直至清代,寺院依然修缮扩建不断,至康熙年间,皇帝赐名“隆兴寺”。

古今风范——正定历史之旅(下)

隆兴寺自古无山门,寺前有琉璃照壁和并排三道单孔石桥,石桥下无河,连同正定文庙附近的六道石桥也是桥下无河,故称“九桥不流”。


古今风范——正定历史之旅(下)


第一座大殿天王殿同时兼当了山门的作用,天王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在中国现存木结构建筑年代排名中位列第39名。


古今风范——正定历史之旅(下)


天王殿内供奉一尊金代木雕弥勒佛,佛像笑口常开,喜迎八方。



隆兴寺有六处冠绝四方的文物古迹可称为国之瑰宝,这“六绝”也体现了隆兴寺在中国古建筑史、文物史上重要的代表地位。

第一绝,摩尼殿,与天王殿同样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摩尼殿不同于传统东西狭长的建筑布局,而是建筑主体采用正方布局,另外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座歇山式抱厦,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罕见珍例”。




摩尼殿不仅外观保持了宋代原貌,殿内正中五尊佛像也同为宋代塑像。



摩尼殿内壁同样令人震撼,绘满了以佛教典故为题材的壁画,绝大部分为明代成化年间重绘作品。






第二绝,摩尼殿背壁是一组明代修复过的巨型悬塑雕像,居中的倒坐观音脚踩莲花,翘起二郎腿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是中国雕塑史上的巅峰之作,鲁迅先生曾看到这尊观音的照片,盛赞其为“东方美神”。



摩尼殿正北是清代戒坛,三层亭台式建筑,中间高台上端坐一尊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铸造的双面铜佛,双面佛在藏传佛教中常见,在汉传佛教中非常少见。




戒坛北面东西对称两座外观一致的建筑,西侧是转轮藏阁,建于北宋,明清及解放后均有重修,阁内是隆兴寺的第三绝:宋代木制转经藏,意为可转动的藏经橱,转轮藏直径七米,全木制结构,上部安放经书,下部通过人力转动将经书转出,时至今日转轮藏依旧可以自如运转。




转轮藏阁对面是慈氏阁,同为宋代建筑,阁内居中是宋代木制弥勒菩萨像,雕像高7.4米,一根独木雕刻而成,如此精妙的造像在别处必是镇寺之宝,可在隆兴寺还未入“六绝”之列。




两座高阁出来,隆兴寺最大的殿大悲阁到了,大悲阁始建于宋,现存建筑为近代新修,内藏第四绝:铜制千手观音,造像开铸于开宝四年(971年),由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下令建造,佛像高21.3米,是全国最高的铸铜造像。





千手观音像下须弥座下的托举力士,也是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彩之作。


大悲阁门前是历朝各代碑刻的集中地,有第五绝的隋朝龙藏寺碑,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记载了当时兴建隆兴寺的盛事。还有清代康熙、乾隆亲书的谕旨碑,是研究隆兴寺历史背景的重要文献资料。






大悲阁后面是弥陀殿,建于明代,内有明代泥塑阿弥陀佛,由于正在开展修缮工程暂停开放。

隆兴寺最后一座大殿是毗卢殿,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是正定崇因寺的主殿,于1959年搬迁至此。



毗卢殿摆放的也是一件铜制毗卢佛,此为第六绝,造像高6.2米,造型奇特,构思巧妙,大小佛合计1072尊,为明万历皇帝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制。



毗卢殿虽是隆兴寺的最后一座大殿,但在2005年又在后面兴建了园林式建筑龙腾苑,集中展示了正定周边收集的北朝造像,金代经幢,元代壁画墓,明代经幢、牌坊,各代碑刻等众多代表正定文化历史的文物古迹。










参观过唐代四塔和隆兴寺仅是亲身感受了正定文化古迹的一部分,还有宋代文庙,赵云庙,明代崇因寺藏经楼,红楼梦实景地荣国府等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也是非常值得参观学习的地方。

行程匆匆,短短半天时间,但已经深刻感受到文化古迹与现代化城市完美结合的正定之美;真心赞叹代表文化古城未来发展方向的正定模式;现在的正定离不开当年规划的改革之路;离不开当年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祝愿正定越来越美,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