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2019-08-04 14:48:05旅游攻略
丝绸之路经过中外学者以及眉山人的不懈努力发现,西南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它从现今四川成都起始,经云南,到达缅甸、印度直至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总长超过4000公里,它存在的时间比北方丝绸之路还要早许多,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丝绸之路(图片源自网络)

经过中外学者以及眉山人的不懈努力发现,西南丝绸之路,即蜀身(yuán)毒道,它从现今四川成都起始,经云南,到达缅甸、印度直至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总长超过4000公里,它存在的时间比北方丝绸之路还要早许多,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不仅如此,青神县和洪雅县相继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他们孜孜不倦的探寻,分别发现了熊尔古道和位于茶马古道的竹箐关,从这两条道路留下的遗迹来看,这两条古道曾是贸易的通道。

当然,要证明眉山确实就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一环也绝非易事,除了要有古道作为支撑,更要有能证明古道确在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史料证明。对此,很多眉山的研究者又将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开始查阅历史资料,希望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到眉山在丝绸之路上的确凿证据以及眉山与丝绸有关的历史传说。令人可喜的是,种种迹象表明眉山确在丝绸之路上无疑。

上期我们初步介绍了熊尔古道、竹箐关与西南丝绸之路的关联,本期就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去进一步求证西南丝路在眉山的足迹。

//

史料印证:眉山是西南丝路上的重要枢纽

//

熊尔古道和竹箐关的发现,让眉山人为之一振,人们不禁要问,这两条昔日的古道是否位于西南丝绸之路上呢?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者们从史料上找到了证据,并发现熊尔古道和竹箐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分别和岷江水道、青衣水道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西南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环。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丝绸之路示意图。

“通过研究发现,岷江是古代出川的重要通道,同时,除了水上行船从成都到眉山、乐山和宜宾,还有一条与岷江并行的陆路驿道,史称‘岷江道’。”青神县文管所所长岳华刚介绍,岷江道也正是位于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200多年的西南丝绸之路上。

经过史学家考证,西南丝绸之路是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组成。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详细记载:“武帝初,欲开南中、令蜀通焚道,青衣道。(是)【建】元年。突道令通之。费功无成,百姓怨之……使者唐蒙将南人,以道不通执令……蒙乃斩石通阁道。”这条记载中提到的道就是五尺道,正是我国古代一条由成都先向东南经焚道(今宜宾)再转向西南的陆路通道。在汉武帝时,派唐蒙开通。

同样在《华阳国志·蜀志》也有记载:“道县,在南安东西四百里。距郡百里。又南安县,(犍为)郡东西四百里。又水通越简,本有樊人,故《秦纪》言僰童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崩容江,出好磨石。崩江多鱼害。”这段文献详细介绍了古道县的水文,地理,物产,表明此地水运较为发达,五尺道从成都到古焚县一段大多是水路。纵观古今,乐山到宜宾最方便的路径便是岷江。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五尺道示意图。

这两则史料证明了岷江道和岷江一起是西南丝绸之路上五尺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岷江道上,由青神县新路口翻越关子门至乐山市板桥溪有一段不足十公里的山道最为有名,史称熊耳古道。《图经》云:“诸葛武侯凿山开道,即熊耳峡东古道也”,意指该段古道为蜀汉时诸葛武候所开。

不仅如此,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提到的青衣道就是青衣江,它早在西汉武帝时期之前就是雅安到乐山一带有规模的水道,在《隶释》卷13《南安长王君平乡明亭道碑》中也有详细记载:“维平乡明亭大道,北与武阳,西与蜀郡青衣,越嵩通界……永元七年十月。”和岷江航道一样,青衣江附近也有一条丝绸古道——竹箐关。这是因为竹箐关地势险峭,扼水上咽喉,踞陆路要冲,左为崇山峻岭,右为峡谷,青衣江中还有李冰所修的龟都府水利工程,阻挡了船只通行,来往的商人不得不在此处,重新依靠马匹运输物资。

//

因商而兴:眉山蚕桑文化天下传

//

综上所述,眉山的确是位于西南丝绸之路上,也因为有了眉山的存在,西南丝绸之路成为了呈一个网状的存在,方便了来往的商人和货物的交流。此时,人们也更想知道,物产丰富的眉山在丝绸之路上是否也占有一席之地,眉山的货物是否随着西南丝绸之路早在两年多年前就已经走向了世界。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眉山自古以来桑蚕业便极为发达。

在西南丝绸之路上,张骞在大夏发现的邛竹杖和蜀布,还发现陆路铁器、银、铜、生丝、黄铜、雄黄、鞋子、药材等各种物品。而从缅甸和印度进来的物品,就有毡、缯布、珍珠、海贝、琥珀、棉花、象牙、燕窝、鹿茸等等。其中这条路上的丝绸物资并非取自中原,而来自四川、云南等地,其中来自四川的丝绸是这条路上最受欢迎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这说明成都产锦,也是西南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青衣之神,劝民农桑。

对此眉山文化名人刘川眉介绍:“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遥想远古时代的蜀地,岷江上游河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宜于桑蚕生产。蜀地所产的蚕丝纤度均匀,光泽柔和,用来织成蜀锦,格外绚丽多彩,而处在成都平原腹地的眉山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丝条件。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曾在纱縠行经营丝布生意。

“眉山流传着很多关于蚕桑的传说,像眉山与丝绸的故事起源于古蜀,当时,蚕丛氏在此青神建立蜀国,栽桑树、首养家蚕,奠定了蜀国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古时候的眉山丝绸业非常的发达,也因为眉山的丝绸质量属于上乘,一直以来,眉山都对丝绸实行官府并购,直到五代官府才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进行买卖,眉山的纱縠行古街,就是以前集中进行丝绸贸易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商人莫过于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了,她在这里靠着做丝绸买卖,为三苏求学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刘川眉还介绍,眉山的蚕桑产业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至今业内还有“嘉定大绸汉阳丝”的说法,即乐山的大绸是用汉阳丝织的,而青神县的汉阳,也成为川南最大的蚕茧交易基地。宋美龄女士曾捐出钱物,在乐山嘉农、青神汉阳兴办了蚕种场,以此推动蚕桑业的发展和妇女的就业。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青神县汉阳古镇,曾是川南最大的蚕茧交易基地。

西南丝绸之路虽然因商而辟,因商而兴,也因商得以流传,最后也因商而没,但西南丝绸之路存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重新审视西南丝路及其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相信这条古老而光荣的商路,在不久的将来,会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RECOMMEND

文化拾遗丨西南丝路——留在眉山的历史足迹(下)

投稿邮箱:3304331669@qq.com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我们。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版权人及时联系。TEL:028-38166877

更多精彩内容请拿起手机微信关注“眉山东坡文化”~

来源:东坡文化网记者 张玉

编辑:刘寅

审核:周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