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世界美景太多,哪里才是安全的旅游胜地:源于地质安全风险之秘密

2020-09-13 20:13:33旅游攻略
随着跨洋旅游、洲际旅游、世界旅游的兴盛,旅游安全正在成为人们出游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跨洋旅游、洲际旅游、世界旅游的兴盛,旅游安全正在成为人们出游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考虑因素。然而,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特别在意的是,旅游目的地国家是否有战争或社会治安状况,而几乎没有想到去关注旅游目的地国家的自然安全状况,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沙尘暴、山地灾害等安全分线。

而这些自然安全风险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严重性、致命性、大尺度、大规模、长周期、背景性、可能性、可发现性等特点,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危害是致命的,损失是巨大的。针对上述具体情况,这里主要从地质安全安的视角,重点分析全球范围内著名的自然旅游胜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其旅游自然安全的风险大小,进而为游客提供参考。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有哪些?

环太平洋地震带又称环太平洋火山带。该地震带上分布的自然旅游胜地大致分为三种成因组合。

一是位于太平洋东岸,以洋壳-陆块汇聚碰撞形成的以海岸山脉叠加火山景观为主的科迪勒拉山系为特色的旅游胜地组合。

二是太平洋西岸,以菲律宾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等为主要景观特色的太平洋火山岛弧旅游胜地组合。

三是太平洋海域旅游胜地组合,太平洋作为“万岛群岛”大洋,分布有以夏威夷群岛、马绍尔群岛、中途岛为特色的大洋海域火山岛旅游胜地组合。

这些景观组合由于所处绝佳的太平洋岸边和中央区域,风光无限,大多已被开发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

著名的列岛旅游胜地主要有:维提岛、塔希提岛、瓦胡岛、关岛、法属波利尼西亚、西萨摩亚、图瓦卢、瓦努阿图、威克岛、奥克兰群岛、所罗门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新几内亚、马鲁古群岛、菲律宾群岛、勘察加半岛、楚科奇半岛、台湾岛、塞班岛、夏威夷群岛、沙巴岛、斐济岛、琉球群岛、九州岛、本州岛、北海道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火山岛、科科岛等。

这些岛屿山水绮丽,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大多已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同时又与环太平洋板块活动引起的地震、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地震活动频繁,地质安全风险系数大,旅游安全风险极高。

著名的海沟旅游胜地主要有:阿留申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等。

海沟作为板块消亡产物,通常与岛弧联系在一起,海沟属于深切的海底峡谷,水深、地形复杂,随着未来海洋科技的发展,这些海沟即将会成为海底探险、海沟科考旅游的重要场所。

著名的活火山旅游胜地主要有:日本富士山、樱岛火山、阿苏火山;夏威夷基劳维亚火山、基拉韦厄火山、冒纳罗亚火山;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阿根廷卡尔不科火山;墨西哥科利马火山;菲律宾马荣火山;智利比亚里卡火山等。这些都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活火山探险科考旅游胜地。

与火山相关的温泉、湖泊类旅游胜地主要有:箱根温泉、知本温泉、地狱谷温泉、别府温泉、猛犸象温泉、大棱镜温泉、火山口湖、太浩湖等。这些温泉是目前地质安全风险极高的世界著名的十大温泉度假胜地。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分布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有哪些?

该地震带也称为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尼西部、缅甸,经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

相应的区域大地景观主要是:苏门答腊半岛、马来半岛、中南半岛、横断山脉(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北部)、里海、巴尔干半岛、黑海、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伊比利亚半岛等。

该地震带相关的自然旅游胜地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从印度洋北东岸横跨欧亚非大陆直达大西洋东岸的类型最丰富、特色最突出、分布最广泛的全球高山-高原-湖泊-冰川-火山岛屿-综合景观体系——欧亚板块山地景观体系。

最具代表性的山体景观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少女峰-因特拉肯、比利牛斯—珀杜山,共产主义峰、列宁峰、阿赖山脉、外阿赖山脉、突厥斯坦山、泽拉夫尚山、吉萨尔山、苏莱曼圣山、伦巴第圣山、可可西里等,都是世界精品山地旅游胜地。

相关的湖河旅游胜地主要有:黑海、死海、里海、咸海、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圣马丁湖、伊塞克湖、错达日玛湖、纳木错、茶卡盐湖、青海湖、色林错、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羊卓雍错、森里错湖、美日切错湖、杰萨错湖、威尼斯及其潟湖等。

以及长江-黄河上游、湄公河、金沙江、怒江、锡尔河、阿姆河、泽拉夫尚河、卡拉铁詹河、穆尔加布河、塔拉斯河和楚河、伊犁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三江并流等。

相关的火山岛屿及温泉旅游胜地主要有:埃特纳火山、马尔西利海底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留尼汪岛富尔奈斯火山、腾冲火山、爪哇岛火山、佛罗勒斯岛默拉皮火山、布罗莫火山、卡瓦伊真火山、克里穆图火山,马六甲海峡、普吉岛、巴厘岛、爱情岛、圣托里尼岛、提洛岛、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岛、图巴塔哈群礁、新喀里多尼亚环礁、伊奥利亚群岛,以及埃维昂依云温泉、黑维斯温泉等。

相关的冰川-峡谷旅游胜地主要有:阿莱奇冰川、巴尔托洛冰川、马特洪峰冰川、帕斯特尔兹冰川、费德钦科冰川、贝利托莫雷诺冰川、莫雷诺冰川、雷尼尔冰川、冰山湖、Pasterze冰川、米堆冰川、普若岗日冰川,以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卡利甘达基峡谷、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加德满都谷地等,这些都是理想的世界旅游胜地。

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有哪些?

该地震带亦称海岭地震带。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部,是板块的生长边界,经常有大量的火山,从而引发地震,这种地震可能诱发海啸,间接的影响到人类。

该地震带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最后到达印度洋乃至东太平洋的一系列狭长的海岭地带,是全球最长的一条地震带,包括大西洋中脊地震带、印度洋海岭地震带、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

其中,大西洋中脊地震带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等,到达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沿大西洋中脊分布,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

一支从亚速尔群岛向东横穿地中海,经过红海,进入东非大裂谷北端。

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在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到南印度洋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带相接;西支向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

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向南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二支:东支向东南在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在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连。

与大洋中脊地震带有关的特色旅游胜地主要是海岭(海丘)即水下山脉,少数是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岛链。

典型的主要包括:斯匹次卑尔根岛、冰岛、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圣保罗岛、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马达加斯加岛、科摩罗群岛、塞舌尔群岛、查戈斯群岛、马尔代夫群岛、亚丁湾、南乔治亚岛、凯尔盖朗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复活节岛等。

这些远离大陆的大洋岛屿旅游胜地,因其奚落分散于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中,受广阔海洋包绕,适于阳光沙滩、海洋体验、海猎活动等,具有绝对的私密性和独立性。

目前不少海洋岛屿已被开辟成为世界著名度假胜地,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岛屿被开发成为世界精品岛屿度假旅游目的地。

沿其它板块边缘分布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有哪些?

这里特指除了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相关的板块边界以外,在其它地球板块的边界发育的自然旅游景观。

其它板块边缘主要包括:环大西洋板块边界、环印度洋板块边界,其次是北冰洋板块边界和南极洲板块边界。由于该类板块边缘属于相对稳定的被动边缘,相应的自然景观主要以丘陵、低山、平原、岛礁、滩岛及海岸岛屿为主。

与大西洋板块边缘相关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包括:

(1)沿非洲板块西缘分布的自然景观,从好望角向北经过几内亚湾再向北到达阿特拉斯山脉。

(2)沿欧洲板块西缘分布的自然景观,从直布罗陀海峡向北经过伊比利亚半岛、大不列颠岛屿,到达斯坎迪纳维亚半岛。

(3)沿北美板块东缘分布的自然景观,从头巴芬岛,向南经过拉布拉多半岛、纽芬兰岛,到达佛罗里达半岛、巴哈马群岛和安德列斯群岛。

(4)沿南美洲东缘分布的自然景观,从北端的加拉加斯,向南经过南美洲东岸到达马儿维纳斯群岛、火地岛、南乔治亚岛等。

与印度洋板块边缘相关的旅游胜地,主要包括:

(1)印度洋西岸的厄加勒斯角向北,经过索马里半岛、哈丰角、阿拉伯半岛东缘。

(2)印度洋北缘的波斯湾,向东经过伊朗高原、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孟加拉湾。

(3)印度洋东北部与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东端重合,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向南越过帝汶海,到达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目前这些景观正在被开发成为世界旅游度假胜地。

与北冰洋有关的岛屿旅游胜地主要有冰岛、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法兰式约瑟夫地群岛、新地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埃尔斯密半岛、伊丽莎白女王群岛、班克斯岛、维多利亚岛等。

这些北方岛屿未来将成为地球人夏季避暑度假、生态探险的旅游胜地。

分布于其它板块中央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有哪些?

这里特指除了上述板块以外其它相关自然旅游胜地,该类旅游胜地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大陆板块内部。

这些区域因为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环境优良,最适宜于人类繁衍生息,因而这些区域除了聚集大量人文景观以外,自然景观主要以大江大河、沙漠、草原、湖泊、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景观组合为特色。在非洲北部、中国西北、澳洲等地主要为沙漠景观。

该成因自然旅游胜地如北美洲的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梅萨维德、大烟雾山、大沼泽地、猛犸洞穴、红杉树、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约塞米蒂、纳汉尼 、伍德布法罗、落基山脉、格罗莫讷等国家公园。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亚马逊河中心保护区、大西洋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潘塔纳尔保护区、伊瓜苏国家公园、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塔兰穆帕亚自然公园等。

欧洲大陆的多瑙河、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乌拉尔山脉、阿尔泰山、贝加尔湖,多南那国家公园、加拉霍奈国家公园、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皮林国家公园、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什科茨扬溶洞、斯雷伯尔纳自然保护区、布特林特、喀尔巴阡山原始山毛榉森林、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等。

亚洲大陆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天山山脉、武陵源、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三清山、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神农架、梵净山、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科米原始森林、堪察加火山群、阿尔泰山脉、西高加索山、库尔斯沙嘴、中锡霍特山脉、乌布苏湖盆地等。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非洲大草原、刚果河、尼日尔河、措迪洛山,加兰巴国家公园、维龙加国家公园、卡胡齐-比埃加国家公园、萨隆加国家公园、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马纳波尔国家公园、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等。

基于地质安全的旅游风险级别划分及指标体系是什么?

主要从严重性、可能性、可发现性等原则,对不同板块背景的自然景观的旅游地质安全风险进行评价。

相关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1)地史时期中该区发生的地震次数及影响程度;(2)近现代火山喷发数量、规模及影响程度;(3)所处地震带的类型、级别及空间位置;(4)所处的板块背景、属性、位置及特征;(4)所在区域未来地震或火山活动的可能性。

关于自然景观所在板块空间位置,主要是指自然景观分布在地震带内还是在地震带以外,包括两个层次的变量含义:

一是自然景观位于地震带以内,但因地震带属于广阔的地理空间概念,地震带内部还有核心区、腹地区域和边缘区域之分。

二是自然景观不属于地震带以内,但与地震带又有一定的空间关系,彼此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又可分为近、中、远等几种情况,从而对自然景区的地震影响程度存有差异性。

三是地震带的级别,包括全球级别、洲际级别、国家或区域级别、地区级别等。

综合考虑自然景观所在地质板块位置,依据上述(1)、(2)、(3)、(4)四大评定因素,将旅游地质安全风险级别划分为五个级别,从风险高到低分别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每一个级别的判定指标体系具体如下:Ⅰ极高风险旅游胜地。发生的地震次数最多、影响程度最大;火山喷发数量最多、规模及影响程度最高;位于全球第一、第二地震带的核心区位置,如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活火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80%,全球约80%的地震发生在该地震带上,囊括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地壳运动及火山作用频繁,尤其是北美加州沿岸、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和印尼等的自然景观。

Ⅱ高风险旅游胜地。发生过地震、出现过火山喷发,具有一定的频率、规模及影响程度;位于全球第二地震带及其核心位置;全球第一地震带边缘或附近;处于全球第三地震带核心位置。最典型的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分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山、高原和山地,全球地震的15%发生在该区域。

Ⅲ较高风险旅游胜地。发生过地震,有火山喷发,但次数、规模及影响程度明显降低;属于全球第三地震带核心位置;或者位于全球第一、第二地震带附近;或者位于洲际、区域级地震带以内,如加那利群岛为代表的海岭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全球约5%的地震能量释放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中,皆以浅源地震为主。

Ⅳ一般风险旅游胜地。位于相对稳定大陆板块边缘,可能发生过、未发生过地震、火山,分布有潜在的地震(火山)地质方面的信息,具体如被动板块边缘的平原、丘陵地区。

Ⅴ较低风险旅游胜地。位于相对稳定大陆板块内部,未发生过地震、火山事件,或者未发现有类似迹象,如被动大陆边缘中央的平原、盆地等。

基于地质安全风险评估的世界自然旅游胜地安全分级

根据上述评价依据和指标体系,对全球著名自然景观和世界自然遗产,进行相应的旅游地质安全风险评价。

属于Ⅰ级地质安全风险级别的自然旅游胜地,以地震或火山作用相关的活火山、海沟、岛弧、火山岛、地震岛、地热岛、群岛等为主,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第一地震带与第二地震带交汇处,尤其是北美加州海岸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和育空、日本诸岛。

代表性景观主要有: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日本群岛,厄瓜多尔,阿留申群岛,西西里岛、利帕里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琉球海沟、日本海沟,帕卡亚火山、比亚里卡火山、黄石火山,以及冰岛蓝湖地热温泉、大棱镜温泉、知本温泉等。

Ⅰ极高地质风险的世界旅游胜地:夏威夷群岛(基劳维亚火山、基拉韦厄火山、冒纳罗亚火山),琉球群岛、九州岛、本州岛、千岛群岛、北海道岛(富士山、樱岛火山、阿苏火山),埃齐扎山火山复合体、胡度山火山,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那不勒斯、西西里岛及利帕里群岛(埃特纳火山、马尔西利海底火山、埃特纳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努沙登加拉群岛,维提岛、塔希提岛、瓦胡岛、关岛、法属波利尼西亚、西萨摩亚、图瓦卢、瓦努阿图、威克岛,印尼爪哇岛、佛罗勒斯岛、巴厘岛(默拉皮火山、布罗莫火山、卡瓦伊真火山、克里穆图山),危地马拉帕卡亚火山,埃塞俄比亚(尔塔阿雷火山),菲律宾吕宋岛(马荣火山),哥斯达黎加(阿雷纳尔火山),智利(比亚里卡火山),留尼汪岛(富尔奈斯火山),西印度群岛(培雷火山)、瓦努阿图亚苏尔火山,卡尔不科火山,黄石火山、圣海伦斯火山,维龙加火山群(尼拉贡戈火山)、坦桑尼亚(梅鲁火山、乞力马扎罗山),堪察加火山群,墨西哥科利马火山,阿留申群岛、马尔代夫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大西洋群岛、沙巴岛、塞舌尔群岛、所罗门群岛,长白山天池火山,云南腾冲火山,罗斯岛(埃里伯斯火山);毛里求斯岛、塞班岛、普吉岛、塔希提岛(大溪地)、圣托里尼岛、特内里费岛、复活节岛、索科特拉群岛、克瓦尔肯群岛、科摩罗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民答那峨、米沙鄢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巴布亚;蓝湖地热温泉、大棱镜温泉、猛犸象温泉、知本温泉、别府温泉、地狱谷温泉;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阿留申海沟、布干维尔海沟、克马迪克海沟、日本海沟、千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菲律宾海沟、琉球海沟、汤加海沟、雅浦海沟等。

属于Ⅱ级地质安全风险级别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以各种地震岛屿、岛礁、海滩、滨海、海湾、温泉(热泉)、山地冰山、地震湖泊、高山峡谷、构造山脉等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其次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

代表性景观主要包括:罗托鲁阿火山温泉、埃维昂依云温泉、黑维斯温泉,东非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少女峰-因特拉肯、比利牛斯—珀杜山,地中海、火山口湖、太浩湖,瓦特纳冰川、索尔黑马冰川、阿莱奇冰川,九寨沟、黄龙,爱琴岛、巴芬湾、暹罗湾等。

Ⅱ级高地质风险的世界旅游胜地:马达加斯加岛、索科特拉岛、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拉克沙群岛、马尔代夫群岛、查戈斯群岛、科科斯群岛、加纳列群岛、兰萨罗特岛、富埃特文图拉岛、特内里费岛、大加那利岛、帕尔马岛、戈梅拉岛、亚速尔群岛、惠灵顿岛、修道院之岛、斯凯利格·迈克尔岛、圣基尔达岛、亨德森岛、戈夫岛、伊纳克塞瑟布尔岛、阿尔达布拉环礁、大堡礁、贝里斯堡礁、豪勋爵岛、芬瑟岛、麦夸里岛、费罗岛(耶罗岛)、爱琴岛、圣诞岛、圣灵岛;威基基海滩、威尼斯海滩、鼓浪屿海滩、坎克恩海滩、博龙岸海滩、迈阿密海滩,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巴芬湾、巴芬湾、波斯湾、暹罗湾、酒杯湾,罗托鲁阿火山温泉、埃维昂依云温泉、黑维斯温泉,古罗马浴场;东非大峡谷、卡利甘达基峡谷、科塔华西峡谷、布莱德河大峡谷、鱼河大峡谷、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波斯波利斯、澄江化石地;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洛基山脉、比利牛斯-珀杜山、少女峰-阿莱奇冰川-比奇峰、少女峰-因特拉肯、圣乔治山、措迪洛山、西高加索山、别洛韦喀尔巴阡山、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大、蓝山山脉、巴伯顿·玛空瓦山脉、中锡霍特山脉、喀尔巴阡山、苏莱曼圣山、阿杰尔高原;坦噶尼喀湖、里海、黑海、死海、圣马丁湖、马拉维湖、伊塞克湖、安纳西湖、阿蒂特兰湖、火山口湖、太浩湖、冰山湖;长江-黄河上游、亚马逊河、湄公河、刚果河;瓦特纳冰川、索尔黑马冰川、卡特拉冰川、Capertee峡谷、阿莱奇冰川、巴尔托洛冰川、弗朗兹·约瑟夫冰川、阿萨巴斯卡冰川、门登霍尔冰川、Laguna冰川、贝利托莫雷诺冰川、马特洪峰冰川、雷尼尔冰川、莫雷诺冰川、Margerie冰川、帕斯特尔兹冰川、Larsbreen冰川、兰伯特冰川、米堆冰川、普若岗日冰川等。

属于Ⅲ级地质安全风险级别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表现为高原山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山地河谷、构造湖盆、海岸岛屿、高山瀑布等,主要分布于区域稳定板块的边缘,以及第一、第二地震带附件。

代表性景观主要包括:武陵源、峨眉山、三清山、神农架、梵净山、大熊猫栖息地、措迪洛山、别洛韦喀尔巴阡山、阿尔泰山脉,纳汉尼国家公园 、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茶卡盐湖、青海湖,亚马逊河,宁格鲁海岸、台湾岛东岸等。

Ⅲ级较高地震安全风险的世界旅游胜地:武陵源、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峨眉山、三清山、神农架、梵净山;长江中下游、莱茵河、尼罗河、德累斯顿易北河谷、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罗尔谷、阿瓦什低谷、奥莫低谷、比尼亚莱斯山谷、姆扎卜河谷、萨多纳环形地质结构、奥格泰莱克喀斯特岩洞、斯洛伐克的喀斯特地貌;黄石国家公园、达连国家公园、科科岛国家公园、纳汉尼国家公园 、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格罗莫讷国家公园、瓦斯卡兰国家公园、玛努国家公园、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卡奈马国家公园、奇里维克特国家公园、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大烟雾山国家公园、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猛犸洞穴国家公园、红杉树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伊其克乌尔国家公园、锡门国家公园、阿尔金岩石礁国家公园 、纳汉尼国家公园 、波奴鲁鲁国家公园、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科莫埃国家公园、塔伊国家公园、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马纳波尔国家公园、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加利福尼亚湾群岛保护区、美洲王蝶生态保护区、塔拉曼卡山脉-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亚马逊河中心保护区、大西洋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潘塔纳尔保护区、日自然保护区;五大湖、大奴湖、克内尔湖、马瑟森湖、茶卡盐湖、青海湖;维多利亚瀑布、约塞米蒂瀑布、马尔特诺玛瀑布、台湾岛东岸、宁格鲁海岸等。

属于Ⅳ级地质安全风险级别的自然旅游胜地,主要表现为平原湖泊、大草原、大沙漠、大型曲流何、平原丘陵景观等,主要分布于稳定大陆的中央及其附近区域。

典型性景观主要包括: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萨亚尔、库尔斯沙嘴,马纳波尔国家公园、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甘南大草原、非洲大草原,潘帕斯草原,阿拉伯沙漠、鲁卜哈利沙漠,长江中下游、密西西比河、莱茵河、尼罗河、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以及贝加尔湖、大奴湖、克内尔湖、马瑟森湖等。

Ⅳ级地质安全风险的世界旅游胜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库尔斯沙嘴、科米原始森林、原始山毛榉森林、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东非大草原、甘南大草原、潘帕斯草原、萨亚尔;利比亚沙漠、阿拉伯沙漠、鲁卜哈利沙漠;长江下游、密西西比河、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乌布苏湖盆地。

属于Ⅴ级地质安全风险级别的自然旅游胜地,以各种沙漠、绿洲景观、平原、盆地为主,主要分布于稳定大陆的腹地区域。

代表性的旅游景观主要有:撒哈拉沙漠、利比亚沙漠、澳大利亚沙漠,瓦卡奇纳绿洲、法拉弗拉绿洲、巴哈利亚绿洲、卡提夫绿洲、艾恩戈迪绿洲、艾尔哈撒绿洲、华卡齐纳绿洲、莫扎比绿洲、思瓦绿洲、舍比凯绿洲、加波罗恩绿洲,呼伦贝尔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鄂尔多斯大草原等。

Ⅴ级地质安全风险的世界旅游胜地: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鄂尔多斯大草原;瓦卡奇纳绿洲、法拉弗拉绿洲、巴哈利亚绿洲、卡提夫绿洲、艾恩戈迪绿洲、艾尔哈撒绿洲、华卡齐纳绿洲、莫扎比绿洲、思瓦绿洲、舍比凯绿洲、加波罗恩绿洲等。

旅游胜地品质、全球地震带、安全风险之间,到底存在哪些内在联系?

从世界范围上看,全球自然景观空间分布规律及旅游地质安全风险评价如下:

(1)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的科迪勒拉山系、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岛、台湾、琉球群岛、日本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楚科奇半岛、夏威夷群岛等自然景观,一般处于极高级别的旅游地质安全风险的地区。

(2)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上的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马来半岛、中南半岛、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亚细亚半岛(阿拉宝半岛北端、波斯湾、里海、死海、黑海)、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伊比利亚半岛等旅游胜地,系属于高级别的地质安全风险地区。

(3)大洋中脊地震带相关的斯瓦尔巴群岛、冰岛、爱尔兰岛、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马纳里群岛、地中海、红海、东非裂谷区、塞舌尔群岛、科摩罗群岛、马尔代夫群岛、马斯科林群岛、凯尔盖朗群岛、奥克兰群岛、查塔姆群岛、复活节岛,属于较高风险级别的地质安全地区。

(4)稳定大陆边缘地带——非洲大陆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澳大利亚海岸、北美洲大陆东北海岸、亚洲大陆东海岸、欧洲大陆北岸等,这些地区的旅游胜地处于地质安全风险为中等的地区。

(5)稳定大陆内部区域——欧洲大陆内部(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东欧平原)、非洲大陆(北部大沙漠、非洲大草原)、亚洲大陆(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洲中部大平原、南美洲中西部高原,属于地质安全风险系数较小的地区,但这些地区旅游景区的品质相对较低。

从板块背景及属性来看,自然景观分布与地质安全风险具有如下规律:

(1)就板块位置而言,从板块边缘向板块中央,其地质稳定性增加,地质安全风险降低,但景观质量逐渐下降。

如欧亚板块,位于板块内部的东欧平原、北美大平原、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乃至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其地质条件相对稳定,但相应地缺少精品的世界旅游胜地。

相反,逐渐向板块边缘其稳定性减弱,但相应的精品自然景区逐渐增多,如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既是全球著名的地震带,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集中分布区域。

同理,北美板块、非洲板块、南美洲板块、澳洲板块等,也呈现类似的规律性和相关性。

(2)从板块边界成因类型而言,从洋壳到陆块,从汇聚边缘→转换边缘→离散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其地质安全风险不断降低,但景观质量逐渐下降。

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就是典型的汇聚边缘型大陆板块边界,位于这些地区上的自然景区构成世界精品自然景区,但相应地这些旅游景区的地质安全风险就很大。

如安第斯山山脉、落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以及环绕大洋分布的所罗门群岛、印尼岛链、菲律宾群岛、琉球群岛、日本群岛等,就是世界最美、同时也最危险的旅游胜地。

属于转换-离散型边界的大洋中脊地震带,主要形成地下海岭(海丘),少数出露海面之上形成岛屿景观,这些景观的旅游景区地质安全风险相对较高,但其景区品质总体相应较高。

此外,非洲大陆西缘、南美洲大陆东缘、北美洲大陆东缘、欧亚大陆北缘,主要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通常形成相对宽缓的地形地貌景观,地质安全风险系数降低。

从大地景观成因及特征来看,主要呈现如下规律:从海洋岛→大陆岛→高山峡谷→高原山地→丘陵低山→平原盆地的地理景观,总体而言其地质安全风险总体呈现降低趋势,但其自然景观质量及其旅游价值逐渐下降。

就岛屿而言,从活火山→火山岛屿→地震岛屿→岛礁→海岸岛屿,其旅游地质安全风险降低,但其景观质量逐渐下降。

从各大洋而言,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其地质安全风险总体降低,但景观质量逐渐下降。

从大陆板块到洋壳,即从大陆板块→板块边缘→大洋岛屿,其旅游地质安全风险明显增大,但自然景观质量明显提升。

通俗而言,最美的自然景观往往分布于遥远、难以企及的山区或者岛屿上,这些地方地质安全风险系数大,相应地自然景观品质最高。

而越是易于到达、距离越近的平原盆地,其地质安全风险越低,同样地其自然景观越是不足。无形中印证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哲理。

基于地质安全风险评估的世界自然旅游胜地几点建议

无限风光在险峰。旅游胜地的等级品质、空间分布及其安全风险度,与板块属性及地震带之间具有明显的内在规律性和成因相关性。旅游胜地其品质越高、越刺激、越震撼、越罕见,说明其安全风险度也越高。

在前往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沙尘暴频发的特殊旅游胜地旅游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充分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特殊性,如地震、火山的预发性、可能性、周期性、突发性、严重性等,做到科学旅游和安全旅游。

本文所述,主要依据旅游地质安全风险评估视角,由于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和长周期性,属于极高和高风险级别的旅游胜地,只能说明这些地方存有较高的地质安全风险,未必就要马上发生地震或火山喷发。

总之一句话,至今世界上尚未发明地震预报技术,至今无法进行地震预报。什么都不怕,就怕遇上。


新发现之旅视点,原创不易,水平所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多多交流,敬请点赞!

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若需转载,欲知更多,敬请联系。


新发现之旅:世界美景太多,哪里才是安全的旅游胜地:源于地质安全风险评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