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国庆假期超7亿人次出游!咋提升游客获得感?委员支招啦

2020-09-01 20:55:42旅游攻略
辛苦上班一年 除了春节目前也就只有国庆是个长假了不出游对不起这美好的时光这不数据显示国庆7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10月3日,游客在趵突泉景区参观。

辛苦上班一年 除了春节

目前也就只有国庆是个长假了

不出游对不起这美好的时光

这不

数据显示

国庆7天长假期间

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

同比增长7.81%;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

同比增长8.47%

△10月3日,游客在趵突泉景区参观。当日,山东济南趵突泉景区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而景区

如何吸引游客的到来

如何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并且切切实实地

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政协委员们有话说

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

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景区监管制度

景区是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是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满足人们旅游美好生活需求、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

在梁留科看来,新时代为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带来了新挑战。近年来,旅游市场的火爆致使部分地方不顾区域客观情况建设了大量同质化景区,导致一些吸引力强的景区游客人数远超过其承载量;景区的多头管理与监管缺失并存,景区的智慧化硬件建设泛滥与精致化管理缺失共存,景区品牌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旅游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旅游景区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应尽快解决。

那么,旅游景区如何高质量发展呢?

梁留科表示,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为解决文化类景区的多头管理带来了契机。同时,自然类景区、商业化主题公园类景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应提上日程,应把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景区监管制度,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对此,梁留科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是深化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应进一步探索适应新时期游客多元化需求、更为有效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模式,持续增添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二是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要求旅游景区向信息化、智慧化转向。不少景区通过硬件的智慧化升级打造智慧景区,却未将智慧景区的数据应用于景区管理,应在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的同时,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技术运用于游客行为及需求分析中,以提升旅游景区管理及服务的精致化水平,更好地适应游客的需求升级,创新旅游景区智慧化管理模式,探索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景区精致化管理系统。

三是打造区域性精品旅游带,提高旅游景区的供给质量。加强区域性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建设的规划指导,调整部分景区发展方向及经营策略,根据差异化、精品化原则打造区域性精品旅游带,优化区域旅游线路设计,科学调整区域旅游线路的空间分布格局,提升已有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及服务质量。

四是塑造旅游景区的文化品牌形象,推动景区品牌建设。景区品牌建设应注重其科学规划,深度融合文化要素,在把握品牌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实现景区资源的优化、空间的美化、形象的一致、服务的精致,以景区品牌建设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五是强化景区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一方面,加大对旅游管理学科的经费支持和倾斜,推动各类院校在旅游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开展应用型转型试点建设,全面提高景区管理人员培养水平;另一方面,设立国家级、省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为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文理学院副院长王晓萍

突破瓶颈 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机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在王晓萍看来,随着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工作的推进,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村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农户的收入水平。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王晓萍举例道,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镇的交通状况,但一些景区旅游线路道路过于狭窄,在旅游旺季不能有效容纳激增的车流,造成景区交通堵塞,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景区接待能力有限,节假日期间游客的吃住问题尤为突出;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虽然乡村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名城风貌、自然生态资源特色没有得到有效深入挖掘,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瓶颈问题突出,如早期难以准确预判投资金额,结果导致后续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农村旅游发展缺少技术支撑、信息不对称,问题估计不足,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

如何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王晓萍建议:

一是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体制机制。解决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旅游“六要素”入手,加强与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合作,科学合理规划景区道路建设,通过开辟旅游专线、开通城际快车等手段为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灵活多样的投融资形式,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开展多渠道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

二是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把民俗文化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增加旅游产品内涵,增强乡土文化氛围,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效益。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各地方的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客源市场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打造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合作寻求技术支持。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与相关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引进高校专业人才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管理、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提供经济作物种植技能培训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最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四是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台鼓励支持政策,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特色农业等资源禀赋开发旅游项目,要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有效吸纳农民就业,支持引导有能力的农户创业,让农户真正受益并实现脱贫致富,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李元丽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