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

2020-08-31 22:54:17旅游攻略
至于那回不去的故乡,历经岁月沧桑,唯有洋楼留痕稻田中的浮月村洋楼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文、图/叶克飞发于2019.12.2总第926期《中国新闻周刊》相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东开平碉楼,邻近的台山洋楼可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至于那回不去的故乡,

历经岁月沧桑,唯有洋楼留痕

稻田中的浮月村洋楼

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

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

文、图/叶克飞

发于2019.12.2总第926期《中国新闻周刊》

相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东开平碉楼,邻近的台山洋楼可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台山与开平同属五邑地区(旧时为四邑,指新会、台山、开平和恩平,后来

相忠楼又称张飞楼,入口阶梯的弧线就像“飞”字的横折钩。

最美的当属玉书楼,建造者采用了各种形状的花窗,从方形、圆形、矩形,到六角形和榄形,从厅堂到卧室再到阳台,看似随意拼凑,可无论从楼外还是楼内看都极具美感,而且内部采光极佳。

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

玉书楼也是游人唯一可随意进入的一栋。站在其楼顶天台,乡间景致尽收眼底。翁家楼建筑隐在密林中,幽深而灵动。

玉书楼曾被用作仓库、生产队办公室和牛棚,且闲置多年,但内部结构完好无损。无论是红毛泥墙面、铁艺门窗,还是地面上的彩釉砖和精美的花窗,都旧而不残。这些建筑材料当年都是由海外购置,施工也尽善尽美,方可屹立至今。

据说,翁家楼的建造者是翁瑞正,号玉书,北大毕业生,后来留学美国,再移居

翁家楼之玉书楼,其阳台花窗形状多变,采光极佳。

位于斗山镇的浮月村仅仅是台山数百上千个自然村中的一个,可在乡间公路上驶过,老远便能见到一个个别致屋顶立于稻田之后。即使在村村可观的台山,也有第一眼抓住人心的魔力。

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

这个如今仅有三百多人居住的小村,有15栋大型洋楼,建于上世纪初到30年代之间,都是八十多岁甚至过百岁的“高龄”,有中山阁、贤安庐、安雅庐、兰芳居、觉庐、蓁华居、恒安庐、仕庐、英庐、源庐、炯庐、鋈庐、煜庐、惠华居和国旗楼等。其中以1917年落成的惠华居最老,1936年的觉庐最“年轻”。

当年台山乃至四邑人习惯称宅为“庐”,指仿照西方建筑建造的多层洋楼。华侨会在西方寻找设计师,将图纸带回家乡,再从海外购置钢筋水泥,自行建造。所以建筑理念极为超前,比如在中国人还很不重视厕所的时代,洋楼就已经有了多卫生间的设计。

因为浮月村洋楼仍有人居住,所以较之开平碉楼保护更佳。即使是最老的惠华居,虽经岁月侵蚀,墙体遍布苔藓,但外观仍保持完好。当年浮月村华侨陈璋承有感于台山陈氏华侨中的佼佼者陈宜禧主持建造新宁铁路,也随之反哺家乡,建起这座惠华居,不仅仅是自家洋楼,也兼具碉楼功能,拱卫家乡。

在我看来,村中最特别的洋楼当属贤安庐,为旅美华侨陈贤安于1927年所建。在一片黄色墙身中,它的红砖墙身最为抢眼,也因此被称作红楼。它造型别致,二楼的敞廊之上是梯形山花,山花后面的天台之上则有一座大大的四角亭,亭子的穹顶高高耸起,既像头盔,又有拜占庭教堂的风格,旧时洋楼之混搭风在它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台山华侨修建洋楼往往中西合璧,既汲取西方建筑与文化精华,又不忘传统建筑之美。就如当年前仆后继走上留洋路的台山人,早早开眼看世界,不像同时代的许多中国人那样僵化守旧,而是形成了兼收并蓄的风格。

浮月村洋楼大多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但每座洋楼的主人都未在楼中终老,而是长眠于异国。作为第一代华侨,他们艰难打拼,终于改变了自身命运。至于那回不去的故乡,历经岁月沧桑,唯有洋楼留痕。

编辑:曾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