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古代人是如何旅游的?从诗歌、史籍谈谈古代人的旅游

2020-08-14 09:48:44旅游攻略
一、序言唐朝开元十三年,当时寂寂无名的李白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从蜀地出发,开始了他人生的旅游,顺着三峡水,到了江陵,遇到了唐朝三代皇帝崇敬的名道士司马承祯。
一、序言

唐朝开元十三年,当时寂寂无名的李白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从蜀地出发,开始了他人生的旅游,顺着三峡水,到了江陵,遇到了唐朝三代皇帝崇敬的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帧见李白轩昂又文采不凡,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为此大受鼓舞,用其一生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下无数壮丽篇章。谈到这,我们不免对中国古代旅游产生兴趣,接下来就容我们以此为引,谈谈中国古代旅游的旅游类型发展趋势及内在成因。

(友情提示:全文共51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二、中国古代的旅游类型及特点

旅游除了是项日常活动外,还寄托了诸如政治、文化的因素。因此,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会对旅游的类型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中国古代旅游的发展来看,其实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最高统治者的巡游

在旅游萌芽的早期,往往是以帝王作为旅游的主体。由于有国家财政做后盾,最高统治者的巡游往往是旅游中政治意味最浓、影响最为深远的旅游活动。从上古传说时期的皇帝、尧舜禹等传说这种帝王出游,再到后来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等南下巡游,都在历史上有广泛的记载。比如史记中就记载了黄帝巡游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琢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

到了秦汉时期,天子巡游成了君王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比如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更是先后进行了5次规模宏大的全国巡游。

秦始皇出游

到汉朝时,汉武帝估计可以拿“帝王巡游次数排行榜”的冠军,前后组织了总计21次的巡游活动:

《汉书》:朕巡荆、扬,楫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泰山。上天见象,增修封禅,其赦天下。

至于大家所熟悉的隋炀帝,为了巡游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民力、物力开辟了京杭大运河,热爱巡游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在位14年就组织8次巡游:

《隋书·炀帝纪》:东西游幸,靡有定居。

隋炀帝出游

到了唐朝时,唐高宗、武则天等人也相继举行了封禅活动,就算是北宋在内外交困下,宋真宗依然抓住了时机巡游泰山。至于清朝的康熙、乾隆等帝王更是热衷巡游,多次下江南,几乎游遍了名山大川。

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们不惜大张旗鼓开展巡游活动,其目的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借助巡游所发动的大规模行政力量扬威皇权,彰显统治的实力,打消国内一些可能存在反叛想法的势力;二是安抚臣民,并威慑王朝周边的国家,维持边境的威慑力;三是君主个人出于提高自己声望或地位的需要;四则是借助巡游体察民情,消除“山高皇帝远”造成的信息掌握不精确,从而及时维护地方的统治秩序。

(二)文人墨客的游学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人”。这体现了中国文人很早就认识到实地考察对增进学识的重要性。对于文人墨客的这种旅游方式,其实司马迁是给过定义的,认为叫做游学(当然这种定义无法完全涵盖文人墨客的旅游):

《史记·秦始皇本纪》: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

孔子周游列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广泛的文人墨客游学活动。比如孔子就曾经率领其弟子周游列国以传播其政治思想,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更是堪称历史上难得的文人出游高峰期。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作为史官,同样极度重视游学活动,根据其自序中写道,几乎游遍了南北: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到了唐朝大诗人李白更是“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出游中写下了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如《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宋朝时期,《岳阳楼记》、《永州八记》等更是范宗月、柳宗元等人或游学或遭贬谪过程中所得。到了明朝时期,徐霞客更是将游学进行到底,他在22岁就开始了他这辈子周游名山大川,增广见闻的志向,足迹横跨大半个中国。

旅游达人李白

如果我们要细究文人游学的动机,那么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诸如孔子等人是为传播政治思想,广泛游历于列国之间希望能使得自己信奉的理念得到君王的认可;二是为了亲自接触社会环境和名山大川,在体验中增进见识,提高知识水平;三是为了缓解命途多舛,借助游玩山水来舒缓身心,比如柳宗元等人,通过寄情山水来缓解人生的失意。

(三)商人的商务出行

尽管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王朝统治秩序的需要,在很长的时间里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在逐利的诱惑下,依然有数量颇多的商务活动。说起商人的商务出行活动,其实据史书记载,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了,比如:

《尚书·酒诰》:(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商业往来也日渐频繁。比如对秦始皇影响深远的大商人吕不韦,就曾经到赵国都城邯郸开展商务活动,甚至之所以吕不韦会扶持嬴政,也是因为其在商务出行中遇到了当时还是公子的异人,认为其“奇货可居”,最终得以做成了吕不韦这辈子最成功的商业投资。

丝绸之路

到了中原与西域开始交往的时候,从汉朝到西域诸国的商人往来更是络绎不绝,商业出行此起彼伏:

《后汉书·西域传》: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后来,来到元朝的马可波罗更是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朝商贸的繁华,外国的惊奇物品和元朝的陶瓷等在港口实现了大流通,中外商人也广泛的从陆路旅行发展到海上旅行:

《马可波罗游记》:百物输入之众,如有川流不息……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比。

这类旅游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逐利,也即司马迁笔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四)僧人道士的宗教旅游

这类旅游是非常富有宗教色彩的,一方面身份上限定了是必须是宗教人员,一方面又带有着某种神话中强调的缘分的意味,是比较特殊的旅游类型。教徒们为了其心中的宗教信仰,不辞牢固,游历名山大川或到人迹罕至、荒野之地,希望能获得顿悟或飞升。他们往往跨越崇山峻岭、横跨汪洋大海,比如佛教中玄奘就不远万里到天竺取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道教中的长春子丘处机(没错,就是射雕英雄传里面那位)就在古稀之年带领弟子西游,甚至到了成吉思汗的行宫(在现在的阿富汗)。

玄奘西行

如果我们考查这种宗教旅游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传经布道,将宗教文化传递给民众或统治者,以期望能弘扬本宗教;二是宗教人士为了寻求自己内在的修养以其能达到明悟的境界,从而实现成佛或长生的目标。

三、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趋势

诗歌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古代文人直抒胸臆的重要载体,深刻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因此,提及中国古代的旅游,是无法回避诗歌对旅游的歌颂与记载,接下去就以诗歌为引,分析中国古代旅游的发展趋势:

(一)萌芽期——先秦、两汉时期的“天地有大美”

早在周天子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关于旅游的记载,比如《穆天子传》中就记载了周穆王的旅游经历,可以说两周时期是中国旅游的开端,这时候的旅游还基本带着官方色彩。发展到先秦时期后,旅游的主体开始逐渐丰富了起来,甚至开始了最早的春游,比如《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及其学生出于踏青而吟游的春秋过程:

《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 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出游

到了战国时期,关于旅游的记载就更屡见不鲜了。比如《庄子》中就记载了庄子与惠子在某年游于濠梁、交谈甚欢的场景,即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到了后来的大诗人屈原,就更是多次游历了山川湖海,关于风景的描写被记载入历史中:

《九章·涉江》:入淑浦余回兮, 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 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 云霏霏而承宇。

(二)形成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返乎自然”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度动荡不安的的时期。动荡的局势使得民众开始了或主动或被动的旅游活动,当然这其中还是以文人学者居多。魏晋风流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受到玄学的思想影响,形成了“儒在钟鼎, 道在山林”的理念,旅游渐渐时尚起来。

在旅游的发展历史上,曹操、曹丕、曹植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作为上层统治者,将旅游作为一项政策的日常活动进行“推广”,使得旅游的观念更深入人心。比如曹操的《观沧海》,以登山观海为内容,讲述了他观景所感。后来曹丕、曹植同样也写了不少关于园林嬉游的诗篇。

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袭爵康乐公,历任行参军、太尉参军等职位,却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反映了国家高层对旅游本身的支持和认可,比如其诗写道:

《登江中孤屿》: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曹操观沧海

(三)发展期——唐宋元时期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盛唐时期的国富民强将旅游发展到极高的高度,既丰富了古代民众的生活,又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留下了灿烂绚丽的一笔。从唐朝开始,旅游开始明显的从文人范围扩大到了民众,甚至妇女也加入到了旅游的行列中。王维、李白等人将其才华大量倾洒于风景上,寄托了对旅游的向往之情和当时民众普遍的积极心态,比如王维的: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应当看到,唐宋元相对乱世而言,整体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逐旅游这等更高级别的享受,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王维山水图

(四)兴盛期——明清时期的“群游取乐”

根据历史记载,在明清时期,旅游活动大规模地从文人群体扩展到所有群众中,旅游活动达到了空前的普遍化,社会普遍形成了旅游的习俗,在群体意识上形成了追求旅游的风尚。

这种旅游风气得到了诸多士人的记载,比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除了记载了诸多山水地理之外,还着重描写了许多旅游记载,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旅游活动的兴盛。

在当时,旅游不仅是人们的生活活动,更是一种寄托了美学的审美活动。

徐霞客走访名山大川

四、中国古代旅游的实质特点及内在原因

通过上文,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尽管很多,但从旅游主体及发展演变的趋势来看,存在以下实质特点及内在原因:

(一)旅游主体多为上层人士

尽管到明清时期,民众开始广泛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但是真正有影响力的旅游仍然主要是由上层人物构成,这其中固然有上层人物的资源较充足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采取了限制民众出行的政策。在王朝的统治者看来,人员流动就容易动摇王朝秩序。因此,历朝历代几乎都会对民众出行采取限制政策,比如远在周朝时,就规定了民众必须要持有“节”这一信物才能出游:

《十三经注疏》:无节者不行于天下。

秦国商鞅变法时期,更是将私人旅馆废除,从而阻碍民众的出行。商鞅认为民众多出行就会导致无法安事生产:

《商君书》: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必农。

(二)旅游途径多集中于陆地,较少海上交通

这其中固然有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的因素存在,但我们应当看到这其中也有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的作用。比如孔子就将海上航行视为是走投无路方可为的一种无奈之举:

《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甚至就连备受后世推崇的明朝思想家李贽,尽管认可商业的作用,也认为中国人作为生于大陆、长于大陆的民众,不宜开展海上航行,可见其文:

《与焦弱侯》:非生长于海者,不可以履于海。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普遍内敛及对大海的畏惧心理,我想这也是海禁政策没有受到非常大的民众反弹而得以持续施行下去的原因。

(三)旅游目的上尽管有寻求山水之美的因素在,但普遍带有功利目的

这个特点几乎为所有旅游类型、所有发展时期所共有。比如上文提及的天子出巡,就明显是带着弘扬国威、提高声望的目的,文人墨客的游学则明显带着增进知识的需要,宗教出游则或是为了传教或是为了自我明悟,至于商业旅游就更不必说了,一切为了逐利。

因此,尽管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是带有着对山水美景的歌颂,但是从旅游目的来说,功利目的是其首要原因。单纯的寻求山水之美或许会有,但基本是偶尔为之的举动,这也是因为旅游在古代其实是非常耗费盘缠的,大多数人无法承担漫无目的的旅游活动。

五、结语

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已经成为所有人常见的一项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但在古代,想开展一次旅游活动,却会受到经济资源、身份等诸多限制。对于古代的中国人而言,旅游是项文化娱乐活动,更是一项经济、政治活动。而旅游方式、旅游地点的选择更是受到古代文化传统、统治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极为复杂的实质成因。(全文共5100字)

参考文献:

1.《史记·五帝本纪》;

2.《汉书》;

3.《隋书·炀帝纪》;

4.《史记·太史公自序》;

5.《史记·秦始皇本纪》;

6.《尚书·酒诰》;

7.《后汉书·西域传》;

8.《马可波罗游记》;

9.《论语·先进》;

10.《商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