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桂川古道:浙中磐安八百年古盐道至今还活着

2020-08-11 17:12:22旅游攻略
隐藏在密林溪谷里的桂川古道,一路由叠泉、飞瀑、古桥、竹海、雾凇等景致构成了重重迷迭的奇幻之旅。榉溪孔氏始祖的迁徙之路桂川古道:浙中磐安溪谷间的奇幻之旅文、图 | 裴元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隐藏在密林溪谷里的桂川古道,一路由叠泉、飞瀑、古桥、竹海、雾凇等景致构成了重重迷迭的奇幻之旅。

榉溪孔氏始祖的迁徙之路

桂川古道:浙中磐安溪谷间的奇幻之旅

文、图 | 裴元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最初,对于古道的印象,是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里留下的,曾几何时,古道作为古体诗词里的一个意象,赋予了古人送别与行旅别样的诗情画意。

因为交通工具的原因,古人翻越一座山,就没必要像汽车那样,开条盘山公路盘旋而上,步行与马匹可以取捷径而行。所以,古道常在峡谷溪涧边延伸,总在崇山峻岭里蜿蜒。对于风景在路上这句话,行旅的诗人最有发言权,全唐诗里关于行旅的诗歌占比非常可观,可以说,一条条发端于农耕文明的古道见证了地球上最美的风景。

古道上仿若被层层岁月包浆浸润着的石阶

古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在时下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条条荒芜多年的古道拂去了岁月的尘埃,并且像如今都市人手里的串珠一样,越老越值钱,只有经过岁月磨出的包浆才能抚慰他们内心的浮躁与不安。因此,缠绕在山水之间的古道和缠绕在都市人手腕的老珠一样,都成了现代生活的一时之尚。

横卧在榉溪水口处的廊桥就叫“桂川桥”

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磐安,多山水,也多古道。第一次去榉溪,就听说这里有条“桂川古道”。关于“桂川古道”的来历,听当地人说,榉溪,古时也称桂川,横卧在榉溪水口处的廊桥就叫“桂川桥”,当你在村里漫步,一抬头,不经意间或许能撞见老房子门楣上刻有“桂水长流”的砖雕。桂川古道,人未至,心已远,光听这个诗意名字,就令人向往。是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桂木成林,落花如雨。是飘零的花雨随波远逝?还是因北宋末年的一场国难家灾,一个昌盛千年的贵胄家族流落于此,生息繁衍,因贵而桂,故名桂川?站在桂川桥上,临水感怀,浮想联翩。

01

一段风光旖旎的古道之旅

当双脚踩着一块块被层层岁月包浆浸润着的石头时,仿佛一脚踏进了古道厚重的历史,一种幸福感在心头油然而生。

站在榉溪村北的燕山向南眺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如游龙的来龙岗自西向东逶迤而来,龙头到了榉溪就俯下身去,正好与东边山峰形成合围之势,两座平齐的山峰之间是一片平畴的田野,白墙黛瓦的老房子组成的古村落正好成一个圆形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中,不知是人与自然的巧合,还是孔氏先人天人合一思想的杰作,古村与南屏山势形成了一个“双龙戏珠”的风水格局。

榉溪南屏山峰,桂川古道的起点就在山峰之间的溪谷里

桂川古道的起点就在榉溪南屏山峰之间的溪谷里,如一条弯曲的扁担,一头挑着婺州南孔圣地—榉溪,另一头挑着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姥山娘娘庙。隐藏在密林溪谷里的古道全长6千米,古道虽不长,但因高海拔地势落差比较大,它斜斜地直上云霄,一路由叠泉、飞瀑、古桥、竹海、雾凇等景致构成了重重迷迭的奇幻之旅。

古道起点处的木栅牌坊

戊戌岁末,我再一次来到榉溪。盘桓数日,在一个久雨放晴的午后,穿过悠长湿漉的老街,踏过秋收后百无聊赖的田野,沿着清澈的寺后溪溯源行走,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山脚,山门口竖了面木栅牌坊,上书“桂川古道”四个字。山势很陡,古道如云梯慢慢越竖越高,行脚颇有阻力,这对那些上山朝拜娘娘庙的香客来说,仿佛就是个对诚心与否的考验,对某些古道猎奇者来说,就是杀个下马威,据说,许多人半程没有走下来就被吓回去了。

由老石块铺垒而成的一段古道

这段路虽难走,但路面基本上由老石块铺垒而成,其完整性和原生态是整条路最好的一段,当双脚踩着一块块被层层岁月包浆浸润着的石头时,仿佛一脚踏进了古道厚重的历史,一种幸福感在心头油然而生。这也许就是古道的魅力,它有种让人安静的力量。

时节虽是隆冬,但山上的水量却很是充沛,因为山体的陡峭,溪流的落差大,经常有一匹匹白练般的飞瀑闯入眼帘,隆隆的声响,反而让山谷显得更加的寂静。站在半山腰的凉亭里眺望,整片山体的植被一览无余,山的下半身是由墨绿色的松林与杉林以及间杂的灌木丛林构成,山腰以上则由四季青翠的竹林所覆盖,在目力所及的翠微之处,一缕云雾从竹海里升腾而出,如一位身披翠绿色纱衣的仙女,白色的裙裾被微风徐徐吹拂。

古道在竹海里蜿蜒

行脚开始缓和起来。眼前出现了一片竹林,古道在竹海里蜿蜒。这里几乎是竹子的海洋,连一颗杂树也没有,空气显得甘甜而清冽了,随着地势的平缓,古道进入了高山之间的一片坞地,一陇陇荒废了的梯田出现在路边,竹坞尽头几户废弃人家的残垣断壁,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桃花源的往事。同行的驴友告诉我,这个地方叫高坑,是一个小自然村,以前住着几户人家,现在都下山移民去了。

遥想古时候几户人家在此开垦田地,自给自足,山高皇帝远,也许连田赋也不用交,过着桃花源的生活。人在这里活一辈子就像一朵花活一个春秋,自生又自灭,但一朵无名之花在晨光里的陨落是幸福的。无名是先天的本色,有名是后天的染着。无情是自足的无欲与无求,有情是因自足而流光溢彩的泽被,这样的生活就像一株植物的生活一样,清净自然,但生命气场十足。

在古道上遇见难得一见的雾凇奇观

出了竹林,感觉气温又骤降了几度,一股肃杀之气令人不由自主地打了冷战。眼前出现一片高山草甸,在接近顶峰的山坡上,一片碧绿的森林被一层薄薄的雪色所覆盖,路边的几株松柏枝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钻石”。“是雾凇,今天我们遇见雾凇奇观了。”同行的驴友兴奋地尖叫起来。翻过山梁,视野一下开阔了起来,我们陷入了晶莹剔透的冰雪海洋,有叶的树枝被一层如霜似雪结晶物包裹着,落叶的枝头则变成一支支晶莹的鹿角。雾气也越来越大,大地无声,四周空寂,人仿佛来到了仙境。夜幕开始降临,我们赶在夜幕的闸门将要开启的那一刻,到达了桂川古道的终点——位于高姥山山顶的娘娘庙。

高姥山山顶的娘娘庙,这里是桂川古道的终点

一队又饥又饿的行脚人在娘娘庙里昏黄的灯光下围坐,铁锅里红红的炭火,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短短几个小时里体验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场景切换,叠泉、飞瀑、竹林、古道、雾凇一段段美景让人应接不暇,陶醉其中。

这就是桂川古道的魅力,从最初的艰难跋涉到中途悠闲漫步,直至顶峰的风光奇异,仿佛就是一场人生的修炼之旅。

02

一条一直活着的古道

大部分的古道在近一个世纪以来鲜有人顾及,任野草荒芜,被灌木吞噬,沦为鸟兽之道。而桂川古道却一直活着,交通价值从古到今一直没有丧失。

除了景观的丰富之外,桂川古道与别的古道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是一条一直活着的古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交通工具的改变,大部分的古道在近一个世纪以来鲜有人顾及,交通价值逐渐丧失,任野草荒芜,被灌木吞噬,沦为鸟兽之道。而桂川古道却一直活着,交通价值从古到今一直没有丧失。

桂川古道上的美景

据娘娘庙里的守庙人老王讲,在古代,桂川古道是一条盐道,作为古代运输重要商品物资的桂川古道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可以想象,彼时的桂川古道比现在热闹多了,一担担货物、一支支马队从古道悠悠走过,从开满火红杜鹃花的山梁走下来,消失在开满郁郁黄花的溪谷里……从台州过来的海盐经天台、仙居入婺州的东阳、永康,至兰溪,转水路,运输到全省各地,通往三州六县的桂川古道,是其中的必经之道。

每年的七夕节,游客不约而同地汇聚到高姥山顶露营(郭丽泉 摄)

盐道是桂川古道辉煌的过往,但真正让桂川古道一直活着的原因是屹立在高姥山顶的娘娘庙,娘娘庙里供奉的主神是在民间有广泛影响力的陈十四娘娘,据说每年一度的娘娘庙会,是三州(台州、处州、婺州)六县(磐安、天台、仙居、缙云、永康、东阳)善男信女的共同节日,庙会自七百余年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

每年的七夕节,四面八方的香客不约而同地汇聚到山顶,安营扎寨,尽情狂欢几日方纷纷离去。作为一条朝圣之路,桂川古道从没有寂寞过。

俯瞰榉溪村全貌(上)和在村子里的老房子里晒太阳的老人(下)

据民国己未年(1919)重修的《孔子宗谱》记载:“宋高宗南渡时,孔子四十八代孙大理寺评事端躬,与子璜、甫、势、玄、方随驾至台州,回经婺之永康榉川,见山水秀丽,遂家焉。”

1130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榉溪孔氏的始祖孔端躬一行从台州一路跋山涉水,是年他58岁,年近花甲。当一行人爬到千米之上的高姥山,已然疲惫不堪,全家人站在杜鹃花盛放的山梁上抱头痛哭,国破家亡。当他们平静下来,由南望北,只见春日的山谷古木参天,叠泉飞瀑,繁花似锦,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远处的山脚下似乎有块平畴的原野,碧溪如带,曲折有情。孔端躬年迈的父亲孔若钧支起虚弱的身体,颤颤巍巍地站立起来,向更远的东北方望去,他想再一次看看山东的曲阜老家,可是他看到的是连绵不尽的群山和群山尽头一抹淡青色的天际线,两行老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在有生之年,故乡再也回不去了,但口里却说了句:下山去,下山就到家了。

所谓家就是流亡的最后一站,桂川古道也是榉溪孔氏始祖的迁徙之道。这是一条活了八百岁的古道。古道至今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