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台湾街道记忆中的一抹乡愁

2020-07-11 15:49:15旅游攻略
台湾记忆行走在骑楼绵延的台北街头,很多初来台湾的大陆游客会产生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因为在这里,你所看到的街道名称,几乎都是大陆的城市地名。

台湾记忆


行走在骑楼绵延的台北街头,很多初来台湾的大陆游客会产生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因为在这里,你所看到的街道名称,几乎都是大陆的城市地名。一位熟知大陆地理的人在台北迷路,是一件很难发生的事情:以台北车站为中心,如果你要去成都路,只需往西南方向走;如果你要去吉林路,沿东北方向即可到达。


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对台北的街道有着这样的感慨:“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叫做台北,它是一张大大摊开的中国历史地图,是一个时钟停摆在1949年的历史地图。这张地图有多大?横走16公里,直走17公里,就是一张272平方公里大的地图。”


在台湾的诸多城市中,尤以台北、高雄两市的街道名称最具代表性。成都路、宁波街、哈密街、兰州街……与大陆城市街道命名有着共性的台北,赋予了城市街道内涵深厚的命名。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高雄的街道则如同一本耐读的古书,发人深思。


在台北画一张“历史地图”


台湾街道记忆中的一抹乡愁

打开台北的街道地图,你会发现,以南北向的中山路、东西向的忠孝路(原中正路)为十字坐标,可分出上下左右四大区,一幅鲜活的“中国大陆地图”便神奇地铺展在眼前:左上区的街道以中国大陆的西北城市命名,如敦煌路、酒泉街、甘州街等;左下区的街道以中国大陆的西南城市命名,如康定路、贵阳路、柳州街;右上区的街道以中国大陆的东北城市命名,如辽宁街、长春路、四平街等;右下区的街道以东南城市命名,杭州路、温州街、厦门街等赫然在目。连具有特殊意义的“北平路”“天津街”,也一并进入台北的街道地图中。


创造这一历史景观的,与一位名叫郑定邦的上海建筑师有关。


1945年,日本战败,将台湾岛奉还国民政府。原日本统治时期的台北,有着很深的殖民气息。台北车站叫“日本驿”,圆山饭店叫“神宫”,从总督府通往神宫的一条笔直大道,日本人曰之“御成大道”……因此国民政府接管时的当务之急便是给道路重新命名。于是在当年的11月17日,国民政府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要求当地各级政府在两个月内,把日据时代用以纪念日本人物、宣扬日本国威的街道名改正过来,命名的最高指导原则需要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两年后,一位名叫郑定邦的上海建筑师受命来到台北,为这里的街道规划命名。他拿出一张中国大陆地图,覆盖在台北的街道图上,然后把中国大陆地图上的地名按照东西南北分布,一条一条地画在台北的街道地图上,新的台北街名由此诞生。1949年12月,当局正式迁到台北以后,又陆续在台北地图中充实完善大陆的城市地名。


台湾街道记忆中的一抹乡愁

上海和台北的南京东路都是如“聚宝盆”一般的存在。左图为台北南京东路,右图为上海南京东路。


有人说,郑定邦的灵感来自上海,因为当时上海的街道,就是用中国省份和城市来命名的,南北纵向用省份名,如浙江路、山东路;东西横向则用城市名,如成都路、福州路。当然,也有一些例外。


但若追根溯源,这种街道命名传统的开创者应该为英国人麦华陀。


1862年,旧时上海的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租界内的街道得重新命名,结果各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麦华陀作为当时在上海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英国领事,制定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用镇定而公允的口吻劝服众人:“合并的租界既不用原来英租界的街名,也不用美租界的街名,干脆就用中国地名来命名”。于是争端消弭,用中国地名命名街道的思路在上海的街巷间运用开来,直至呈现出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名图。


台湾街道记忆中的一抹乡愁

双城街道记


有人说,郑定邦把上海的道路命名传统带到了台北,建立了上海和台北的一种特殊纽带。上海人走在台北街头,会看到熟悉的路名和全然陌生的街景,这种初体验,是在别处无法想象的。


永康(浙江金华所辖的县级市)多美食,所以上海永康路和台北永康街都不约而同地担当了美食街的角色,挑动着整座城市的味蕾。上海的永康路原来是菜市场,后来成为酒吧街。台北的永康街是台北著名的美食街。弯弯曲曲的巷子四通八达,转个街角就能看到食肆的挑子。在永康街,可以吃到台北绝大部分有代表性的美食。


大名鼎鼎的鼎泰丰就位于永康街的街边拐角,入口处悬挂于右任亲题的“鼎泰丰油行”五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评论鼎泰丰,透澈的面皮让我们可以看到內馅。其实,小笼包并非台湾地道小吃,但因其有米其林一星的名号和NYT(《纽约时报》)评选的“世界十大餐厅”的美誉,成为游客的美食首选。



台北的永康街担当了美食街的角色,挑动着整座城市的味蕾。


除此之外,永康街最著名的莫属于台南度小月担仔面和思慕昔本馆了。台南府城是全台湾最有古早味的料理,而度小月则是府城料理的传统代表。店堂的做面师傅在烹煮各种面食时,等位用餐的食客可以直接观赏传统面点的制作工艺。面食清新爽口,用虾汤做基底,加入主食、肉臊、五印醋、鲜虾、香菜、蒜泥等,散发特有的浓郁芳香,可见色香味俱全才是地道的府城古早味。思慕昔是永康街上的名店之一,主打雪花冰、绵绵冰,口感松软细腻,铺上果肉后更加甜蜜。店铺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明亮的黄色店面,不大的店面,不多的桌椅,却永远是满座,即使在春寒料峭时节,吃雪花冰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台湾街道记忆中的一抹乡愁

如果说上海康定路是一部人物列传,可以窥见民国风云人物的“八卦”;那么台北康定路则是一幅别样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着台北的市井生活。上海康定路曾居住着颜料大王张发文、海上富商徐鸿逵等名人,其中数张爱玲名声最大,她的代表作《私语》描写的就是康定东路87弄里的故事。台北康定路所在的万华区旧称艋舺,曾经有一部很红的台湾电影叫《艋舺》,记录的就是这个街区的故事。一条长长的康定路串联起万华夜市、艋舺、龙山寺、西门町、剥皮寮老街,充满“台味”。


台湾街道记忆中的一抹乡愁

说起南京东路,在上海和台北都是如“聚宝盆”一般的存在。上海南京东路自不必多说,作为“远东商业第一街”,一直是繁华的代名词。而出现于1957年的台北南京东路在20世纪60年代起发展成为中心商圈,由于金融机构密集,被称为“台北华尔街”。此外,台北南京东路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小巨蛋”,它是台湾各类体育活动和演唱会的主办地。



除了以上几条著名的街道外,两座城市还有不少双胞胎街道存在。相比之下,它们作为普普通通的城市街巷,可能缺少一些传奇色彩,但对于上海和台北来说,“同名同姓”的街道不仅是市政措施的效仿,其中也包含了很多被历史大潮裹挟着的失落与乡愁。

高雄:无文化,不街道


在台湾,除台北以外的包括台南、嘉义、高雄等城市,都有以中国大陆城市地名命名的街道。相比台北街道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陆城市地图命名法”,高雄的街道命名更侧重于另一种文化解读。


1945年12月25日,首任高雄市长连谋先生为了洗净日治的殖民文化,将沦陷期间日本人所命名的“町”“目”等街道名称废除,改以中国传统命名,形成了以民族路、中山路、中华路贯穿南北,再以九如路、建国路、中正路横穿东西的街道分布系统。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等10条横贯路,井然有序,一路向北。一至十数之命名,为高雄市所独有,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哲学。



以台北和高雄为例,台湾的诸多城市中有着丰富的夜市文化。


一心,谓之同心。典出《书·泰誓上》:“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指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又“一心”,谓之“无异念”,专心致志。 二圣,谓文王、武王两王。古书称周文王、武王为二圣,亦有称周公、孔子为二圣。寓意后人自当涵养性灵,希圣齐贤,见贤思齐。九如,典出《诗经·小雅·鸣之什·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又曰:“如月之桓、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后人相承以天保九如为祝颂之辞。 十全,“十”为满足之意,寓十全十美祝颂之意。



台湾城市街道命名,俨然是中国版图与中华文化的缩影。如今,在中国大陆的天津、武汉、青岛等城市,也有很多以台湾城市命名的道路。在山东青岛,台南路、彰化路、台北路、花莲路、基隆路、台湾路、高雄路和嘉义路等纷纷出现在街头,青岛市宛如是座“台湾城”。有趣的是,如此的街道命名,常常让来往两岸的人,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时空错置感,也让不知情的人,误认为走错了地方。


在那座小岛上 每天都有很多的故事发生

而只要你想 你也可以成为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