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日本旅行记-站在公元八世纪的宫殿遗址

2020-06-24 12:31:43旅游攻略
在奈良,我喜欢往西边走。大阪、京都、奈良这条经典关西线中,不少人通常都会只留半天时间给奈良:在东大寺感受巨型佛像带来的震撼、在春日大社亲眼一见鸟居和巫女、在奈良町体会本地风情、最后在奈良公园收获一大堆跟小鹿的合照,便可以心满意足地回到京都或者大阪。这些景点都聚集在奈良的东边。

在奈良,我喜欢往西边走。

大阪、京都、奈良这条经典关西线中,不少人通常都会只留半天时间给奈良:在东大寺感受巨型佛像带来的震撼、在春日大社亲眼一见鸟居和巫女、在奈良町体会本地风情、最后在奈良公园收获一大堆跟小鹿的合照,便可以心满意足地回到京都或者大阪。

这些景点都聚集在奈良的东边。东边固然好,但如果再多留一天时间,往西走走,你会发现一个更加宁静平和的奈良。奈良市的西边被称为“西之京”,聚集了唐招提寺、药师寺、平城宫迹、西大寺等古迹。虽然这片并不是常规奈良(半日)游的线路,但我觉得中国人来这里参观应该乐趣更大,可以看到千百年前两个文明如何对话和交融。

这些景点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是乍看之下不过一片废墟的平城宫迹。

从近铁的大和西大寺站出来走15分钟左右便可以到达平城宫迹遗址(一路上都会有指引,十分好找),或者可以从近铁奈良站附近的公交站乘坐公交车,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如果是坐公交过来,你会看到,从东到西,沿途的风景愈发稀疏平常:低矮的平房和连片的稻田,游人面孔逐渐被学生和上班族的身影取代。在一个人烟稀少的乡间小路下车,眼前那片荒草地,便是平城宫迹。

710年(相当于唐中宗时代),日本的都城从藤原京迁往奈良盆地北部的平城京,正式开启时间短暂却影响巨大的奈良时代。此时的日本开始大规模派遣遣唐使、吸收中国文化。都城平城京是日本的中心,这座城市以唐代长安为模型设计而成,朱雀大路从南往北,将都城分成右京和左京两部分,路的最北端便是天皇的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平城宫。但辉煌仅仅维持了74年时间,784年迁都之后,平城京逐渐荒废,最终被农田所覆盖,再难见旧日辉煌。 如今的平城宫迹是一片遗址,甚至连“颓垣败瓦”都算不上——茂密的荒草地中掩藏着一片由石墩和基座组成的土坛,这便是平城宫唯一保留至今的东西。

身为奈良人的歌手堂本刚,将这里放上了专辑封面、在不同节目中讲述这片荒芜的景色如何支撑着他度过一个个难关。我单纯抱着跟随爱豆脚步打个卡的心态来到平城宫迹,却在站上公元八世纪的土坛、眺望远方的天空时,瞬间明白了他口中的“治愈”为何物。

这里四周、360度全是天空。天空尽头是奈良的群山,连绵的山脉像母亲的臂膀一样环抱着这片盆地,温柔而有力。在局促的城市生活太久,突然撞上这样一片坦然的景色,原来真的会让人不知所措。想起来自己一开始的反应还真的有点好笑:连直起腰来都有点怯怯——习惯了身边都是需要仰视的高楼大厦,但在平城宫迹,只要站上了土坛,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暴露在风与阳光之中。四下无人,一片虚空。

我终于站了起来,深呼吸一口。千百年前的古人,看到的也是同样的天空和群山吗?历史遗迹与当下的空气交汇,平城宫迹就像一个被强大结界守护着、独立于现世的异域。

“在傍晚和清晨,这里的天空有一瞬会变成粉色,看到那一瞬的时候会觉得很幸福。”堂本刚在节目里这样说。在那段挣扎的痛苦的年轻岁月,他写过一首《PINK》。据说是某天看见东京清晨的粉色天空,让他想起了家乡奈良。曲调并不明亮,他在歌里重复地唱“战斗着,战斗着”,仿佛只有这么做才能咬牙活下去。

感谢你活下来了。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也可以由衷说出“活下来真好”吧。

后来才知道,这个让堂本刚着迷的地方是平城宫的第二次大极殿和南侧朝堂遗址。740年至745年,日本皇室曾短暂离开平城京,745年又回来。以此为界线,奈良时代被分成前期和后期,这前后平城宫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745年回到平城京之后,圣武天皇在原来的大极殿东南边重新建了一个新的大极殿。为了区分,现在称原来的大极殿为“第一次大极殿”,奈良时代后期再建的为“第二次大极殿”。第二次大极殿和南侧朝堂的土坛一直保留到明治时代,明治时代的建筑史学家关野贞便是通过这两个遗址发现平城宫迹的。

从1959年开始至今,日本持续在平城宫迹进行挖掘调查工作。所以每一次去平城宫迹,风景都略有不同。目前遗迹已经复原了第一次大极殿以及平城宫的正门——朱雀门;今年3月,朱雀门外的朱雀大路、平城宫体验馆和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均已向公众开放,以后这里就是平城宫迹历史公园的正门了。

另外,从今年开始,第一次大极殿院的南门也开始进行复原工程了,于是便可以看到吊机与第一次大极殿遥相对望的有趣画面。顺带一提,现在的近铁铁路是横穿平城宫迹的(据说以后会变成地下通行),隔个十来分钟,就会有列车在朱雀门前呼啸而过,十分超现实。

平城宫迹内栽种了不少梅花、樱花,以及紫藤花、胡枝子等多达70多种的日本传统植物,夏天的黄昏还能看到燕子归巢的奇妙景色。我6月底第二次拜访平城宫迹的时候正好遇上大风天,第一次大极殿和朱雀门屋顶四角的风铎被风吹得响个不停。据说能听到风铎声音的地方都是神圣地带,不会发生坏事。

除了风铎这种古老的声音,远处还不时传来列车的“哐当哐当”和“叮咚叮咚”。那天的运气果然不错,看到想看的、吃到想吃的、在电车上暗中观察两个正在学中文的JK,回程的时候在最后一分钟赶上了特急列车。

我跟奈良应该挺合得来的,好事都会在这里发生。

一直觉得奈良人很有趣,既不过分聒噪热情也不拒人千里之外,一些热心的举动能让你打从心底里暖起来。去年,我从唐招提寺走出来,一路看着手机地图。走到一座小桥前,一位老奶奶突然跟我搭话:“你要去哪里?认识路吗?”听说我要去奈良车站之后,老奶奶说:“这里走去电车站很远,那边拐角处就有公交站,但一个小时只有两班。记得啊,一个小时只有两班。”我谢过老奶奶之后走去公交站,走远了回过头一看,老奶奶竟然还站在桥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又魔幻又温暖。

来平城宫迹参观的人不多,大部分是是三三两两的日本老人家,很少见到外国游客。本地人大多把这里当成公园,见过好几个装备十分专业的男性绕着遗迹跑步,偶尔一个大叔穿着工作服熟练地穿过荒草地。

这里有不少义务讲解员,他们大多是老人家,亲切又热情,大部分时候都会主动上前讲解。或许是因为实在太少中国游客了,几乎每个讲解员都会笑眯眯地递给我日文介绍册,十分自然地开始用日语跟我搭话。当我用蹩脚的日文跟他们解释我不是日本人的时候,他们无不例外露出了“尴尬!我居然没注意到,给你添麻烦了”的典型日式抱歉表情,甚至还会一路小跑,从资料架上再拿来一份中文版介绍册。

最有趣的是复原事业情报馆里的一个老爷爷。当时我已经走过了复原事业情报馆,老爷爷突然走出来喊住了我:“别客气,进来看看吧!”进去后,老爷爷快速讲了好些东西,我的日语实在招架不住了,只能乖乖坦白:“不好意思,我不是日本人,是中国人。不过我懂一点点日语。”啊!失礼了!——老爷爷的表情如是说。他的语速明显放慢,但仍然坚持要为我讲解:“馆里准备了一部介绍平城宫迹的小短片,10分钟之后开播。在这之前先跟随我参观一下吧!”

连蒙带猜连比带划地,跟着老爷爷学到了不少平城宫迹的小知识。比如,当时平城宫迹的筑地回廊使用了“版筑”的方法制作夯土,过程中用木桩不断把土压实,最后做出来的夯土结实得堪比水泥;但这种土易受雨水侵袭,筑地回廊便使用了尖斜式瓦顶疏导雨水。

又比如,宫殿的建造使用了从中国传入的斗拱技术,让木构件互相咬合,完全不用加钉子。这种构造不仅防震,而且要搬的时候还可以直接把木构件一个个拆下来,跟积木一样。

再来就是第一次大极殿院的南门到第一次大极殿之间看似是平地,实则是一个小小的斜坡,这就保证了进入大极殿院的人们都可以仰视天皇所在的大极殿。

在复原事业情报馆里呆了接近半小时,走出来之后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还是得学好日语啊……

奈良的确是一片可以带给人力量的土地。在现实世界被各种新生事物撞得晕头转向,来到奈良,竟然稍稍变得澄净清明起来。

当然并不是因为这片土地寺庙众多佛光普照。我想,或许单纯是因为在奈良可以看得见过去。宫殿遗迹,天皇陵墓,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与佛像……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会与厚重的历史迎面撞上。喜欢这种时间被凝结下来的感觉。

明年再来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