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乡

2020-05-19 14:49:02旅游攻略
游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既不像北京紫金城那样的雄伟辉煌,也不似长春伪皇宫一般的寒酸萧条。它仅是一个我 国曾经的少数游牧民族首领弃游牧变定居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在那里,游客感受不到北京故宫天天人满为患八万人限额的拥挤,而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也根本不会产生对建筑的辉煌而发出的啧啧称道声。

游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既不像北京紫金城那样的雄伟辉煌,也不似长春伪皇宫一般的寒酸萧条。它仅是一个我 国曾经的少数游牧民族首领弃游牧变定居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在那里,游客感受不到北京故宫天天人满为患八万人限额的拥挤,而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也根本不会产生对建筑的辉煌而发出的啧啧称道声。人们只是慕名而来到此一游。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乡

沈阳故宫初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离清兵入关还有八年。因此,这里仅是后金和前清的首府和大本营。怒尔哈赤和皇太极曾在此居住,皇太极在这里改汗制为帝制。按理说,一个满民族的建筑应该具有本民族的基本特征,一个有游牧民族象征的穹顶圆形帐篷样的毡房。但令人诧异的是,沈阳故宫却是一个汉民族建筑外型,其代表性建筑崇政殿、凤凰楼、大政殿和十王亭等,无一不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秦砖汉瓦琉璃面,八角重檐歇山顶,其中主体建筑大政殿的门柱上还雕刻着华夏民族的图腾——双龙戏珠。即便是文溯阁那种二层楼的建筑,也完全是汉民族的几间亭那样的建制。而建筑物的阁名、楹联、挂图上的题字等,是清一色的以汉字为主。从沈阳故宫的建筑样式上看出,在清兵入关前还没有一统中原时,满清已经完全接受了汉文化,并已经被汉文化异化并脱胎换骨了。

由此可想而想到汉文化的倔强伟大而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史上,只有汉民族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没有被异化、没有被消灭的一种民族文化。一个异民族可以一度打败汉民族,局部或全部统一汉民族,如中国历史上的金朝、元朝和清朝等,他们可以改变汉民族的发型、服饰,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统一过汉民族的文化,而相反被汉文化异化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当然,写的是汉诗而不是满文!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乡

◆  1955年,成立沈阳故宫博物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沈阳故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沈阳故宫博物馆改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大清门:又称“午朝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绿剪边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五间,中央三间为门道。门外左右为文德、武功两座牌坊。路南有奏乐亭和东西朝房。图为文德、武功两座牌坊。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乡

◆  崇政殿。又称“金銮殿”,通称“正殿”,是皇太极处理政务、接见使臣的场所,清代历朝皇帝东巡祭祖时也在此听朝理政。面阔五间,绿剪边黄琉璃瓦,单檐硬山顶,前后有出廊,围以石护栏。殿内为彻上明造,和玺彩绘,宝座后有贴金龙扇屏风,旁为贴金蟠龙柱。殿外庭院左右有飞龙阁、翔凤阁、东七间楼和西七间楼。

◆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六年,即1781年,面阔六间,硬山顶,绿剪边黑琉璃瓦。用于存放四库全书。后有仰熙斋。前有嘉荫堂戏台建筑

◆  凤凰楼:原名“翔凤楼”,为清宁宫内院的门楼。高三层,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为三间。曾是皇帝计划军政要事和举行宴会之地,清朝入关后改为存放历代实录、玉牒、“御影”以及玉玺的场所。

◆  清宁宫:原称“正宫”,1625年前后修建,是皇太极登基之前的王府所在地。位于高3.8米的高台之上,前有凤凰楼,四周为高墙,构成独立的城堡式建筑。宫殿为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绿剪边黄琉璃瓦。东边一间为帝后寝宫,西边四间为神堂,是萨满教祭祀之所。宫前有索伦杆,东为关雎宫、衍庆宫,西为麟趾宫、永福宫。

◆ 大政殿与十王亭。大政殿原称“大殿”,1636年改名“笃恭殿”,康熙时改为今名。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内部结构为彻上明造。下有大青石修建的须弥座台基。殿顶为绿剪边黄琉璃瓦,中央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殿内有宝座、藻井。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前长195米、宽80米的广场上,自北向南,东侧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办公的地方。南为大红墙,清初为开放式广场,以木栅与宫外相隔。

◆ 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