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从一片水塘到北京市唯一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就在咱海淀山后

2020-04-16 12:43:28旅游攻略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淀山后网 “野色湖光两不分,碧天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庭挂夕曛。”这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中描绘的自然湿地景观,也是在喧嚣的城市不可多得的净土,如果有,非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莫属。
从一片水塘到北京市唯一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就在咱海淀山后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淀山后网

“野色湖光两不分,碧天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庭挂夕曛。”这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中描绘的自然湿地景观,也是在喧嚣的城市不可多得的净土,如果有,非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莫属。

星期六,天气晴朗,骑行爱好者小李换好骑行服,戴好头盔、眼镜,出发了。小李此次骑行的终点就是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条骑行路线,每次骑到这儿,就能看见大片大片的绿色,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后来这里挂了牌子,知道这里就是目前北京市唯一获批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翠湖湿地的形成和发展变迁,是海淀区70年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

水塘发展而来的湿地公园

说到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官方答案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上庄水库北侧,地处生态海淀“北部绿芯”的核心地带,紧邻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明府花园,占地面积157.1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90公顷,目前对游客预约开放45公顷。它以人工修复湿地为特点,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湿地生态观景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目前北京市唯一获批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秋风吹起,卷落一片片树叶,大多数夏花在盛放后开始步入凋零,翠湖也有了秋的模样。阳光和煦,微风轻柔,走在园内,在绿丛中生长着片片粉色花朵,它们像撑起的一把把小伞,为秋天的翠湖带来一丝惊喜,点缀着周边的美景。边欣赏美景边听着园长张学宁介绍翠湖的“来历”。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前身为“翠湖种业公司”管理的水塘,2003年,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海淀区水务局提出建设翠湖湿地公园的计划,并由锦绣大地公司出资,实施了湿地公园一期建设。2003年7月,时任市长刘淇视察该湿地时将其命名为“北京翠湖湿地公园”。2005年5月20日,经国家建设部批准,海淀翠湖湿地公园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2008年5月成立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着手实施翠湖湿地二期规划建设工作,2013年9月基本建设完成并对公众游客预约开放。

张学宁说,最初的湿地公园建设、办公条件还不完善,还有许多有待开发完善的地方,湿地修复有效改善了上庄地区周边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保护工作备受国家重视,周边村庄也进行腾退,增大湿地面积,公园工作人员逐渐增多,部门架设更加系统合理,在翠湖人的努力和细心维护下,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逐年增加,各种类型的湿地小环境也应运而生,满足不同种类动植物的栖息及繁衍条件。

动植物与城市人共享绿色家园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为157.1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90公顷。分为封育保护区、封闭区、开放体验区。开放体验区面积45公顷,因地制宜设计了游客服务中心、文化长廊、水生植物观赏区、临渊观鱼、两爬动物观赏区、蝴蝶谷、蛙声伴客、观鸟塔、绕水芳径、青年林、归鹭岛、夕阳远山、凭栏观鸟、集沼凝翠等景点。开园时间为每年4月—10月,每周一、三接受社会团体,周六上午接受个人免费预约参观。

北京的秋天美丽,转瞬即逝。远离嘈杂的人群,静下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不如去翠湖湿地。漫步于池沼畔,览公园胜景,临渊观鱼,即使隔着一层玻璃也可以看到水面下的小生命,凭栏观鸟,远眺鸟群,偶尔也能享受到野鸭归巢的温馨时刻。“走进翠湖,就可以亲身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召唤。”张庚说。张庚是翠湖的老员工,他和记者讲述了最早的翠湖,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感受到他对翠湖将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水质的有效改善使水里有更多食物可供鸟类觅食。”张庚边说边翻阅翠湖之前的影像资料,从照片里可以清晰地看出翠湖从一开始的荒芜到后来逐渐建设出的10余处游览景观,湿地类型逐渐丰富,鸟类数量、植物数量不断增加。

翠湖公园数据显示

截止2014年底,公园观测到鸟类17目42科186种。截止2017年底,公园观测到鸟类17目47科214种;原生、栽植高等植物429种,分属于95科301属。截止2018年底,公园观测到鸟类20目54科224种;原生、栽植高等植物441种,分属于97科314属。截止今年7月最新数据,公园记录原生、湿地高等植物443种,分属于97科316属。翠湖湿地植物资源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银杏、水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野大豆、莲),北京市二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芡实、黑三棱、花蔺、假稻、茭白、连翘、桔梗)。观测到鸟类20目55科228种,其中湿地鸟类86种,占全园总鸟类的41%,分别占全国和北京湿地鸟类的31.7%和66.2%(全国湿地鸟类271,北京湿地鸟类130种)。

随着翠湖修复工程的开展,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植被更加丰富,天然的湿地环境跃然眼前,使得越来越多的候鸟过境停留。目前,公园PM2.5值经检测仅是市区的20%,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水平。翠湖本着还原生态环境系统的最初面貌为目标,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这里不仅有如期而至的老朋友,还有来自远方的客人。

科普观测部工作人员闫亮亮介绍:“3月初春,我们工作人员加紧对保护区大湖水域进行监测,因为有一批老朋友在此歇脚。它们就是在南方越冬结束将要回迁的候鸟天鹅,寒冷的冬季,它们迁徙到中国南方避寒,夏季则通常在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一带繁殖。我们还曾连续在大湖水岛上发现带有橙色项圈的鸿雁数只,其可能来自遥远的蒙古国,沿迁徙路线停留翠湖。”

翠湖大湖处于开放区内,由于对游人的限制,保护区在很大程度保持了原生湿地的自然状态。没有人为惊扰,这是众多候鸟安心降落停留此处的关键因素,同时园区内广阔的水域和丰富的植被也是吸引它们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候鸟们有足够的食物,翠湖湿地在保护区种植多种食源性植物,在湖中投放鱼苗、虾以及其他软体动物,既体现了人为关怀,又不破坏自然的取食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湿地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相当于城市之肾,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修复建设湿地1.1万公顷,到2020年将构建起“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保护建设总体布局。这里的“一核”,是指城市湿地核;“三横”,指妫水河—官厅水库湿地带、翠湖—温榆河湿地带、凉水河湿地带;“四纵”,分别是大清河湿地带、永定河湿地带、北运河湿地带和潮白河湿地带。

翠湖由原来的完全封闭逐渐对外开放,它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有鸟儿栖息的舒适环境,有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翠湖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翠湖,了解湿地文化,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翠湖每年都会开展以湿地日、爱鸟周、湿地功能等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与学校联合开展“湿地科普知识进课堂”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受到广大学生、游客的一致好评。

2012年公园被授予成为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

2013年被授予成为北京市首批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基地;

2014年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放归示范点;建立北京市首家鸟类环志工作站;

2015年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被评为海淀区校外教育先进集体;

2016年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市级湿地保护名录;

2017年成为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

2018年5月,荣获2018中国自主创新·绿色发展奖;

2018年9月,成功注册“翠湖湿地”品牌商标,申请注册证共19项;

2018年10月,被授予“科普创作基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2019年4月,被授予自然教育北京总校;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

张学宁说道,翠湖湿地公园坚持生态优先、公益为主,以重在保护、最小干预为管理原则,通过多年来的人工修复和封育保护,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每一个翠湖人都会坚持初心,执着于推动生态湿地建设,让翠湖湿地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光芒。

综合自:海淀报

更多信息,微信关注北京买房帮住,政策解读、买房问答、自驾看房,全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