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骑行孝堂山

2020-04-15 10:54:40旅游攻略
国庆长假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节前酝酿了几个月去西安、汉中、宝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路骑行计划,因琐事缠身终未能实施。诗和远方未曾得见,近处走走还是可以的。抽一日空闲,单人独骑从济南到长清孝里镇走了个来回,一路风雨,收获良多。

国庆长假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节前酝酿了几个月去西安、汉中、宝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路骑行计划,因琐事缠身终未能实施。诗和远方未曾得见,近处走走还是可以的。抽一日空闲,单人独骑从济南到长清孝里镇走了个来回,一路风雨,收获良多。

萌发去孝里的念头,是偶然一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当地有一家传承了九代的王氏米粉,从不曾登过大雅之堂的乡间小吃,经《舌尖上的中国》报道后名扬天下,身为在济南生活多年的半个济南人,怎能不去品尝一下近在咫尺的美味?

地图上搜索一下,孝里位于长清最西端,距住处五十余公里。说走就走,早饭后骑上自行车,打开导航一路向西,穿大道、走乡村,一路思绪飞扬,好不惬意过了长清。沿220国道骑行数公里后,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幸亏早有准备,披上骑行雨衣,三个多小时后顺利抵达。

骑行孝堂山

看看时间,刚十一点。直接去吃米粉有点为时尚早。路标指示牌显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就在附近,何不游览一番,再去大快朵颐,也能稍稍掩我吃货嘴脸,嗯,就是这个主意。

顺导航指示道路,数公里后到达。长孝路左首边一个木质山门,上书八个大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风雨剥蚀,颇显简陋。山门里一条碎青石铺就的山路向山上延伸,看不清楚石祠在哪里。推着自行车艰难上行数百步,有整齐的石头台阶,台阶上方一处院落,大门上黑匾金字:孝堂山汉石室,落款是刘海粟年方八八。

门半掩,四周只有风雨声和偶尔惊飞的倦鸟,很有几分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推门进去,里面有电视的声音。门房里一位老者正在看电视,和老者攀谈几句,老人说院里有历代碑刻,汉墓保护遗址,可以随便参观。大殿是保护汉石室郭氏祠堂的复室,如进去参观需要开灯,还得交些费用。问交多少,老人打量我一番,答曰每人五元,欣然答应。看门人拿了钥匙,提一支细木棒领着我进了院子。一路指点,这里是汉代古墓遗址,用玻璃封了供人欣赏,那里是历代碑刻,有褒扬郭巨孝行的,有历代重修郭氏祠捐资人等等。开了大门,一座石室坐落在大殿中央,已严密保护起来并禁止拍照。

骑行孝堂山

西侧、北侧墙壁是石室内壁壁画拓片,主要内容是与祠主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战争以及历史和神话故事等图像。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线刻图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对汉代壁画有一些浅薄了解,这次参观,如入宝山。那些简单却精美的刻画很轻易能让人的思绪穿越时空,引领到二千多年前在这片热土上,记录着先人的繁衍生息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有意思的是老人在旁边不停的讲解,他认定这里的汉墓就是二十四孝之首“郭巨埋儿”主角郭巨的墓。图像刻的是郭巨生平经历。说郭巨兄弟三人,分家产时其他哥俩分得家财千万,他却只要赡养老母。遇荒年携妻儿老母从林州逃难至此,只因老母疼爱年幼的孙儿,把讨来的饭给孙子吃,而老母亲因饥饿日渐消瘦,遂与妻子商量埋了亲生儿子,以保全母亲。孝心感动天帝,在挖坑时得黄金一坛,坛上书写八个字: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得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后来朝廷举孝廉,郭巨入仕,官至平南王。这座山原来叫巫山,孝里原来叫巫庄,因为有了郭巨孝行,所以山改名孝堂山,村庄改称孝里。

骑行孝堂山

郭巨埋儿的故事听过很多遍,也曾与人讨论过很多次,汉代时刻壁画也多次听过,感觉唯有这次听着老人的讲解最鲜活、接地气。有人说郭巨残忍无人性,但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几千年的发展史,天灾人祸的年景人吃人的悲惨事件都屡屡见诸史料和传说,相比之下,在极端情境下郭巨此举倒有些人性的光辉在里面,毕竟我们不能以现代思想和当今太平盛世的时代去考量两千年前发生的小概率事件。想想今日正值国庆七十周年之际,感念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在眼前,人民再无艰难困顿、颠沛流离。

老人讲解结束,我提出感谢精彩讲解,要多给报酬,被严词拒绝。老人说我要下山回家吃饭了,你随便逛逛,院里还有一些附近出土的历代石刻文物,逛完可以到山下尝尝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米粉,点上菜小酌一杯,吃饱了回济南。我连连点头,就是这么打算的,没想到你还是我的的知音啊。

从正门下山,骑行数百米就到了王氏米粉店。小店不大,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点一份蒜泥白肉、一盘醋溜豆芽、一瓶啤酒、一碗米粉。上午骑行、参观,到中午已是饥肠辘辘。菜品中规中矩、米粉劲道有嚼头,可谓名不虚传。

吃完骑车回济,一路雨势时大时小。风雨如晦,孤独前行,下午五点多到家,骑行总里程一百一十公里,身体稍微有些疲乏,心里却是满满的收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