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福建上坪 一个千年古村落的再生

2020-02-10 02:18:05旅游攻略
2019-11-18 06:00上坪村位于福建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这里是武夷山脉中段东麓,村子四面环山,是山间一处盆地,即便是现在,从县城到这里的交通也不算十分便利。

2019-11-18 06:00

上坪村位于福建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这里是武夷山脉中段东麓,村子四面环山,是山间一处盆地,即便是现在,从县城到这里的交通也不算十分便利。

沿溪流顺路向上,走到上坪村口,路边有逐级提升的荷塘梯田,迎面是两株参天古树,一颗水杉,一棵紫玉兰,这是两棵“把村”的风水树。

福建上坪 一个千年古村落的再生

上坪全村姓杨,村落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杨氏族人杨感遁携家人从福州一路跋涉至此安居。一千多年来,上坪杨氏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族,并先后修起了多所牌坊、家庙、学堂,至今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还有五代同堂牌坊、杨氏家庙、社祖庙、古学堂、古香园、司马第、大夫第、得水园等26处古迹。

现在的上坪早已不是当年的鼎盛状态,岁月轮转,大部分造型精美的古建筑已经毁坏消失,剩余下来的也都不同程度的遭到过损坏,留驻的村民也只剩下100余户,曾经同四周山水一样明亮的村庄已经渐渐黯淡了下去。

2017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 “上坪古村再生计划”开始实施,古村迎来了新的生机。

负责“上坪古村再生计划”设计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在他看来,建筑应该是活的。何崴说:中国大部分乡村的建筑多处于闲置状态,原因不单是建筑风格或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常住人口减少,以及村庄原有经济产业如农业的增收能力减弱等造成的。单纯改造建筑,创造一个美丽的“空壳子”,并不是乡村建设的正解,建筑空间必须和事后的使用、经营和产业挂钩,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要服从后期经营的需求而使自己“变丑”,这样才是好的设计。

福建上坪 一个千年古村落的再生

在乡建进程中,何崴十分警惕村庄的景片化、纯旅游化。他认为试图把一个村庄打造成消费型景区,制造“一条街”,是十分危险的,这样也会伤害村落生态和自然环境。他把自己所参与的乡建项目称为 “触媒”,这些小型的、插入式的改造如同针灸,也如同酵母,所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上坪古村溪流环绕,有完整的风水格局;村外有水田、山林、竹海,农业景观丰富;村中有多处文物古迹,村民日常生活节奏正常,整个村落的结构完整。所以“上坪古村复兴”试图从产业策划、建筑、文创和经营一体化的角度入手思考乡村振兴问题。设计团队从产业策划入手,选取村庄中的猪圈、牛棚、杂物间、闲置粮仓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创设计,重塑村庄的公共空间,希望以此能重振地方文化,改善村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民收入。

村口的原有建筑包括:社祖庙、杨氏家庙、廊亭、以及烟房和杂物棚。何崴没有选择建于清代的杨氏家庙和宋代的杨氏祖庙,而是选择了村口的廊亭。

福建上坪 一个千年古村落的再生

正对入口的廊亭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其外观厚重、粗劣,急需改造。同时,村口区域缺乏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何崴既不刻意追求复古形式,也不使用过于现代、城市化的形态,他希望修复后的建筑在保持在地性同时,在局部呈现新的气象,从而使新建筑身兼古与的双重个性。

改造后的廊亭,适合村民歇脚聊天。夜晚,从远方归来的村民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廊亭中的灯光,它引导着人们回家的方向。

彩云间是一个不大的小房子,建在原来场地中杂物棚的基地上,半高架约1.5米,人在其间,可以从高处俯视面前的荷塘。这里新建了一个“水吧”,人们可以在此体验彩云间咖啡和上坪莲子露。

彩云间咖啡馆窗板的一侧油漆成了七彩,远远望去,像是塘边升起的一抹彩虹。

烤烟房内部的彩虹艺术装置通过一个光和色彩的装置,阳光被分解和强化为彩色的光,从天窗照入室内空间,奇幻的光影效果为简单的空间提供了浪漫的色彩。

福建上坪 一个千年古村落的再生

沿着杨氏家庙和廊亭之间的路上行,转过一个山脚,就来到上坪村两条溪流的交汇处,这是进村后的道路分叉口,也是杨家学堂的所在地。如今,学堂正厅还保留着朱熹所书“读圣贤书,立修奇志”的对联。

何崴选择学堂外几间废弃的农业生产用房——杂物间、牛棚和谷仓进行改造,改造后分别成为:书吧和读书室,为当地人,特别是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阅读、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大夫第是一座大理石造牌楼,何崴将闲置的猪圈、杂物间和棚架进行了改造。把猪圈改造成一间酒吧,名字叫“圈里”。酒吧的外观并不特别,尽量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材质和形制:毛石围挡和木构屋架。在内部设计成田字形平面,田字的四个区域就是原来的四个猪圈,现在变成了吧台、散座和炕席,原本猪圈的围墙也进行了保留,成为四个区域的分隔墙,这里主要服务到村里来的年轻人群体,增加上坪古村旅游的丰富度

莲舍是由杂物间改造的茶室,朝水的一面,给新的使用者带来临水而居的感觉。村中戏台只做了适当整修,村民可以在此制笋,游客也可以参与体验生产。另一座棚架变成了凉亭,如果有傩戏演出,它就变成了观众的看台

“圈里”用朱熹墨宝对联创作的书签、笔记本,建莲和笋干的创意农业包装,由圈里酒吧衍生出的“猪”主题丝巾等。这些产品汇集在一起,构成了“上坪集物志”,既传承了上坪古村的历史文化,又为村庄旅游提供了新的收入。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