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不到喀什,就不算来过新疆

2020-01-31 03:36:17旅游攻略
从乌鲁木齐飞喀什,需要2个小时。靠窗的座位,一路是天山之巅的皑皑白雪,还有漫漫无际的戈壁无人区。这1500公里,靠老早的交通方式不知道是怎样的艰难,如今兴许自驾才能稍稍体会边塞诗人的那种寂寥吧。

不到喀什,就不算来过新疆

不到喀什,就不算来过新疆







从乌鲁木齐飞喀什,需要2个小时。


靠窗的座位,一路是天山之巅的皑皑白雪,还有漫漫无际的戈壁无人区。




这1500公里,靠老早的交通方式不知道是怎样的艰难,如今兴许自驾才能稍稍体会边塞诗人的那种寂寥吧。搭飞机直接跨越过去就好像走了趟捷径,却终是晓得这不会是最好的去喀什的方式,因为心灵的到达应该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然而飞机的视角,本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正如前段时间圈里频传的“视角高度”的感慨:往上100公里,往上1000公里,再往上10000公里……是不是才能看清这地上的世事情愁呢?是不是在那样的角度,人类之间心灵的距离就微不足道了呢?

位于“鸡尾”的喀什,是和敦煌齐名的华夏文化与波斯文化的交流枢纽,那个曾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喀什就是他理想的来生居所。书架上放着他的《历史研究》还未曾开卷,就先踏足一下他理想中的地方预习一下吧。

“倘若有来生,不会去别的地方,就去位于塔里木河和叶尔羌河畔的中国,公元1世纪佛教已经传入的西域……”








从下飞机到入住位于喀什葛尔古城一侧的“如家酒店”,汤因比的这段话都时不时在耳边盘旋,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让一个把世界所有文明都看了个通透的人,还想要来生投胎在此。





双脚踏进古城,站在偏僻的一个巷弄之中,疑问慢慢地趋向消失。







在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民居与铺面之间,一幅俨然的西域世外画卷,就这么展开了:绿裙大婶刚刚和邻居说完再见,把客厅的地毯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虚掩着的门前,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停在哀求着妈妈,兴许想去街头大叔的摊头买一根雪糕;一个男孩刚抱着皮球来到街上,小伙伴们一拥而上,准备开始一场3v3的街头足球大战……







无论是在门前八卦的少妇,还是相邀上街的阿姨,孩子们,或是大人,似乎都自顾自地享受着这个“完全”世外的生活。

“你好!”,我们面带微笑的打招呼。

“你好!”,主人们都会用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回上一句,顺带附赠一个微笑,然后继续该玩耍玩耍,该八卦八卦,该忙活忙活……

“你可以轻易看透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似乎总是看不透喀什葛尔那双隐藏在纱巾后面的眼睛”,也许此刻能稍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正愁肚子打鼓,便一路拐到了美食巴扎(巴扎可以说是市场,说是一条街也没错),跟着三个大胡子进了一家餐厅,本地人的选择想来应该不错,一碗家常拉条子,配着免费的甜茶,酸辣鲜甜倏倏就是一碗。

“好吃吗?”

“非常赞!”

“我们待会儿要去喝咖啡,兄弟一起去?”

“em……好啊……”


大胡子兄弟们点的也是相同的食物,临街也只有我们两桌,吃过便攀谈起来。虽然都是喀什本地人,但因为工作的原因,时常要去全国各地出差,同属商旅老鸟,热情的“阿地里”便邀着一起再去喝咖啡。

心灵的距离,只有出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或者让人家多看看你,就容易拉近了吧。






“喀什跟乌鲁木齐完全不一样,尤其是老城里,除了人民广场有点内地城市的影子,其它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那你们会更喜欢现代化的城市还是这种慢悠悠的传统生活呢?”

“滴滴很方便,这里没有,你看,毛主席都打不到车……”

阿地里的骨子里透着维族人的幽默感,幽默就是常常不正面对话,但道理却很深刻,还让人忍俊不已。






到底更喜欢这个传统的南疆古城,还是更喜欢外面那个充满着商机和变化的现代化都市。吸引力法则似乎在发挥着作用,所遇到的其他人的眼神里似乎都有自己的思考痕迹,这样的走马观花很难透过简单的观察来知晓如今生活在这里人们的所思所虑。但也许这个关于融合还是坚守,慢生活还是快节奏,是所有民族共同的问题吧。







“老城角落”是当地颇为知名的一家咖啡馆,洋溢着十足的喀什风情。唯一的店员阿吉是店主的儿子,清秀的长相似乎额外吸引女顾客上前合影。

“古城咖啡,尝一下?”







还不等落座,便看见他从壁龛里的瓶瓶罐罐里拿出玛卡、红花一类的药材,在料理机里打碎,和用意式咖啡机做好的咖啡一起放入小锅煮沸。味道么……反正后来又再要了一杯纯粹的黑咖啡……



“洛玮叔,可算找到你了!”

夜色逐渐弥漫进咖啡馆里的时候,已经是北京时间的9点过。约在咖啡馆里碰头的,是在喀什管理着三家酒店的红霞。





红霞已经在这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年,说是老“疆”湖也不为过。后来,如果没有她带领,应该是无法在这夜色里,凭借哪哪都出错的导航,七拐八弯后还能找到古城的大门。(当然想不想找到则是另一个话题)

每个城市都有夜生活,而且常常是它更真实的一面。








姑娘正在路灯下刷着地毯,孩子们依然还在空旷的马路上激烈的足球夜战,大叔在夜色中加紧赶着明天要送去巴扎的铜器,炉子里火星四溅……烤羊肉串的烟雾填满着整条马路的上空,即便看不清,大家应该都神色轻松,走在这夜不闭户的社区里,安全,是最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地人最喜欢种花了,家家户户都有花,花越多的就越土豪……”





听说过比豪车豪宅,甚至帐篷大小,牛羊数量的,还第一次听说种花数量也可以显示土豪程度。夜晚的花看不真切,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沐在又一个朝阳里,黄的红的绿的蓝的门前,全是花儿的海洋,才明白此话真的不假……










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刚起床上学,老奶奶探出头问了句“你好”又关上了门;卖水果的大叔还露着困意,羊肉市场早就磨刀霍霍把肉挂上了钩。








一碗热奶茶就着一个馕,这是大多数维族大叔的过早方式;一群孩子在家门口围着看漫画,旁边高挑的妈妈一幅忧心忡忡的神情。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两个街区外的男孩就一路抱着球奔跑到爸爸那里去,闹着要踢球不想上学。








手工巴扎上的艺人们好像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专注得无暇搭理哪怕已经进店的客人,就连路旁不知道谁养的八哥(目测),四处招摇也无人来寻。







偶遇了一家古巷道咖啡馆,看似传统,却出乎意外地提供了一杯口味正常甚至可以称得上好喝的黑咖啡。听红霞说过,本地人主要喝黑砖茶,解肉腻,加些牛奶就变成奶茶,高低不是太讲究。

于是孩子们看着咖啡都觉得稀奇,过来讨糖包和奶精。



“你……照片,我……糖……”还没正式上学的孩子们的汉语,是完全从日常生活中捡来的,都还无法形成句子。不过一个糖包换一个微笑,很值。



古城的白天随着太阳升起而逐渐拉开帘幕,虽然“高台民居”这个象征着古城过去荣光的地方已经无法造访,但在这些街头巷弄里,也不难寻找斑驳的痕迹和过去阡陌交通往来贸易的踪影。




这次行程短促,来不及去300公里开外的边境界碑,也来不及去叶尔羌河、沙漠或者南疆最美的胡杨林,但仅仅在这古城里闲逛的两个日夜,却也多少感觉了满足。

“不到喀什,不算来过新疆。”此言非虚。既然上不了那10000公里高的角度,那就还是要来双脚踏一踏,来感受那“你好”之外和眼神之后的捉摸不清的距离吧……

而且,除了微笑,你什么都不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