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八里庄村――距离灵山卫有八华里

2020-01-28 08:18:03旅游攻略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八里庄村。八里庄村、位于长江路街道驻地以西约5公里、海尔大道西侧盆地处,东与执山、岔河村一山之隔,西与台子沟村、胶南市灵山卫镇赵家庄村相邻,北与荒里村接壤,南与戴戈庄村隔岭相望。东、北、西三面环山,南濒戴戈庄水库。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八里庄村。

八里庄村、位于长江路街道驻地以西约5公里、海尔大道西侧盆地处,东与执山、岔河村一山之隔,西与台子沟村、胶南市灵山卫镇赵家庄村相邻,北与荒里村接壤,南与戴戈庄村隔岭相望。东、北、西三面环山,南濒戴戈庄水库。2006年,全村有438户、1226口人,居民有宋、陈、王、薛、张等姓,皆为汉族。

八里庄村――距离灵山卫有八华里

(八里庄社区)

据《胶州县志》载,八里庄原名里庄。明朝洪武五年时,设立了灵山卫。从灵山卫向北步测,约八里远处便是里庄村,故本村后改名为“八里庄村”。

本村土地庙里有石刻记载,村中最初有把、李冯、陈、宋等姓。据传,元朝世祖初年(公元1260-1264年),把、李两姓从云南逃荒至此,开荒种地,和睦相处。元朝中叶时由于连年战乱,两家的男子都被抓去当兵,致使家中无人种地,只好背井离乡四处讨饭。约在元朝武宗年间(公元1308-1311年),把、李两姓就消失了。元朝仁宗年间(公元1312-1320年),冯姓从山西逃荒至此,人丁不旺,到1946年只剩下一户,后迁入扒山村。明朝成祖年间(公元1403-1424年),陈姓从灵山卫迁来。明朝宪宗年间(公元1465-1487年),宋姓从现胶南市美野朱村迁来。

关于王姓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一王姓男子从栖霞桃村来到本村宋家扛活。由于勤劳、善良,宋家便将一女儿嫁给他,并为其盖房赠地。此人成家立业后,养儿育女,逐渐繁衍成村里的大姓家族。后来,村人王希聚到栖霞桃村打工,听该村同姓老人说,其祖上曾有一人因打抱不平,与村里的恶霸拼斗,后为逃避追杀不知去向。王希聚回村后,向老一辈人提起此事。老人们说,那外逃男子就是村里王姓人的老祖。

本村的地理环境可概括为“七沟八岭”。东坡有东山沟、三叉沟、东沟崖、大石头沟。西北面有西北沟、西山沟、东北岭、黑土岭、北岭、黄泥头、东南山、西石屋子、西南山等。村正东面的山叫扒山,山中间有一条小路。山顶上还有过去看山人遗留下来的断墙残壁。在山顶小路左边有一座山神庙,时有人去上香烧纸。起伏的山峦如同一条蛟龙,三面盘环着八里庄。这些山高度均在百米左右。山上生长着苦参、柴胡、酸枣、桔梗、玉竹、车前草、薄菏等中草药材。

山上有许多奇石怪窝。东山根有一块大石头像一匹拉车的马,故名“马儿石”。马儿石后面的一块石头,中间平坦、两边高,像一辆马车,故名“车石”。马儿石左前方的一块石头,像一只顽皮的猴子,故名“猴子石”。在北山半山坡上,耸立着一块齐边齐棱的石头,称“站石”。

在站石右边的小山丘上,几块大石头相互倚叠在一起,形成一洞,可容两个人并坐,常有獾住在里边,故名“獾窝”。在獾窝右边的土岭上,有一块巨石东西横卧,石头底下有一洞,常有野狸子出没,故名“野狸子窝”。

解放前夕,野狸子窝里曾住过一位怪人,天天蓬头垢面,身穿一件破羊皮半大祆,散胸露怀,腰系草绳,常年赤着脚。平时几乎不说话,见了人只是傻笑,人称“赤脚大仙”。他每天挑着一个箱子和一个篮子赶集,在集上坐着一个用棕绳编织成的蒲团,跟前放着一个大锅饼,不时地啃上几口,手摇葫芦卖药。到了春秋时节,有时也去南海边挖蛤蜊、摸蟹子卖。人们以其为怪,解放后才知道他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

(网图:赤脚大仙)

解放前,八里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两条小河把村庄分割成三块,有少数村民散居在周围的山上或沟里,如东南山、西南山、蛇皮涧、西林、西北山等处。20世纪70年代后,他们才搬进村里集中居住。村中的两条河也得到了治理,西河上建有小桥,使整个村庄连成一片。

村正东面有一座石拱桥,跨度约5米,高约6米。据传,建于明朝初期。做桥墩的大石头,每块重约1吨。当时,这座石桥很壮观,桥面石头打磨得很细致,桥两边的石栏杆上雕刻着各种花卉、鸟兽图案。后来,由于战乱,栏杆被毁,桥头坍塌。清朝中期重修时,栏杆没被修上。当时,这座桥位于胶州至海防重地灵山卫的交通要道上,闻名于胶州地区。1968年被拆除。

解放后,村民们改造土地,填沟、搬岭,改水道、修塘坝,把山坡、丘岭开垦成层层梯田,使大部分土地变成旱涝皆收的良田。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给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村民不再以农业为主,务工及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戴戈庄水库,位于村正南,库容量230万立方米。始建于1964年,1968年又进行了加高。库水清澈见底,水中有鲤鱼、白鲢、草鱼,以及虾、蟹、鳖、螺等水产品。常有垂钓者在水边钓鱼。

村民历来重视教育。早年,村里没有学校,就送子女到扒山村去上私塾。约在1930年,村民薛光理办起了第一家私塾。后来,村民王希堂也办起了私塾,收了五六个学生。1937年至解放前,宋可仁、陈锡令又开办了两处私塾学堂,招收学生十几个。解放后,男女儿童都可入学。当时,学生要去荒里上学。1958年,村里办起了第一所小学。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村小学停办。1962年,村里又重新办学。1975年,村里盖起了六间比较好的教室。1983年,本村小学合并至荒里小学。

近年来,村里投资近50万元,建起了一座设施齐全的幼儿园。全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己有20多人。为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村里对“三好学生”每人奖励50元,考上高中的奖励300元,考上中专的奖励500元,考上大专的奖励800元,考上大学本科的奖励1000元。

解放战争时期,人们踊跃参军支前。有20人参加了解放军,近50人参加了出夫支前活动。现(2006年)健在的陈汝才、张瑞福等,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复退军人。

张瑞福,首批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多次立功受奖。薛启文,1947年参加解放军,1948年入党,在部队立功受奖多次,参加过中印边境战争。1965年转业至胶南县土产公司工作,任党支部书记、经理。现已退体。

胶州县志

(网图:抗美援朝宣传画)

八里庄村有着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20世纪60-70年代,北海舰队某部官兵曾在村里驻了三个多月。同扒山营房陆军某部建立了军民联防。现与青岛警备区某部建立了共建关系。现村中每年都有适龄青年应征入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发了村民的聪明才智、除从事农业外、还大搞采石、机床加工、养殖、纺织、机械等多种经营。当时、村里能生产加工梳棉机、梳毛机等机械,产品曾一度销往全国。近年来,村里集中资金建设厂房6000平方米,通过内引外联发展租赁业,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

早年,人们筑起简易的“草披屋”居住。夏天用山胡椒和艾子熏赶蚊虫。冬天用一种叫“秫草母子”的杂草铺炕御寒。后逐渐采用石头为墙,屋面用瓦与山草混披。20世纪80-90年代,才将这种房子拆除,建成宽敞明亮、水泥砖石结构的大瓦房。

20世纪70年代、村里用上了电;80年代、开挖大口井,吃上了自来水。2003年,在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利用省科院的桔杆气化技术,将桔杆气送入每家每户为燃料,既卫生方便又实惠。同时,对全村的厕所也进行了改造。

现在,村落布局合理,有东西大街4条、南北大街1条,道路、胡同均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700万元,人均纯收人6346元。

《蛇皮涧的传说》

八里庄村西南有一条沟叫蛇皮涧。涧中有霹雳石、柜子石等奇石。

传说,很久以前,沟里住着两窝蛇精,分别有一条雄、雌性小蛇。小蛇经常在一起玩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由于吸收天地之精华,修炼成人形。小蛇长大后,情投意合,女蛇精就怀了孕。双方老蛇精得知后恼羞成怒,硬把它们分开,关了起来。女蛇精被锁在大石柜子里,男蛇精被关在屋里。男蛇精为救出女蛇精,便偷偷逃出牢笼,向天庭中的雷公求救。雷公答应帮忙,来到山涧上空,对着大柜子石一个霹雳。但由于男蛇精没交代明白,雷公错劈了另一块石头。此石头一半留在山上,另一半滚至山涧中,故此石得名“霹雳石”。女蛇精仍被锁在大石柜中,因难产而死。在临死前,女蛇精痛苦难当,蜕了好几层皮。蛇皮从石柜缝隙中飘了出来,在沟中随风飞舞,这条沟因此得名“蛇皮涧”。

胶州县志

(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