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边关月犹冷?大漠怯孤烟?

2020-01-24 02:12:03旅游攻略
一 对大西北思念已久,终于有个机会前往甘肃。甘肃,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在我还不知道黄河就从它的省会城市兰州穿过的时候,在我还没有吃到第一碗兰州拉面的时候,我已经对它充满了渴望和好奇。这源于一本杂志。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边关月犹冷?大漠怯孤烟?

一 对大西北思念已久,终于有个机会前往甘肃。

甘肃,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在我还不知道黄河就从它的省会城市兰州穿过的时候,在我还没有吃到第一碗兰州拉面的时候,我已经对它充满了渴望和好奇。这源于一本杂志。《读者文摘》(现名《读者》),它是目前为止陪伴我最长的一本出版物,它一直都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初恋般的感觉,这多奇妙和伟大啊。除了《读者》,如果你问我甘肃有啥、兰州有啥,我脑子会很乱,兰州拉面、嘉峪关、月牙泉、春风不度玉门关、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酒泉卫星……好多好多。

西域——一个多么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对于内地人来说,甘肃就是西域;对于西域人来说,甘肃就是内地。”这句话好像是在沈佳音的《兰州暗流》中读到的。且不说那些描述甘肃的带有边塞雄风的脍炙人口的诗歌,就是这篇《兰州暗流》也让我对甘肃徒增了更多的好奇和渴望。

一本杂志可以让我记住一个城市,一篇文章可以让我心生膜拜。还有一篇奇文让我记住了甘肃。

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散文集,里面有篇奇文《道士塔》,一个让人愤恨、无奈、悲伤的故事。我相信秋雨先生是含着泪写完这篇文章的,因为我看完了也是满眼泪光。

飞机从青岛起飞就要降落兰州中川机场时,俯冲下去,穿过云层,一片片连绵起伏的山脉跃入眼帘。

没有绿色!一片灰黄!像水浪冲刷出的一层层泥滩。这“泥滩”竟如此雄浑和凝重,这是历史的滚滚波浪,这是岁月的道道皱纹。

“山上不长树,死山。”落地接机的当地朋友自嘲式地说,这是大西北的特有地貌。

干旱,少雨,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好几倍。既然水是负增长,那人类是怎么生活的?

卫生间洗手时,我特意用了一点点水,多珍贵啊,千万省着用!其实,我错了。虽然到处都是戈壁沙漠,但兰州人并不缺水。因为,母亲河黄河从兰州一穿而过。

这赤裸裸的乳液,没有滋润好大西北的山,却哺育了世世代代耿直淳朴的大西北人民和纵深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当然,除了荒山、戈壁、沙漠、一去不返的黄河,这里还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河西走廊。

来到大西北,才知道什么是荒无人烟,什么是人迹罕至,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来自沿海地区、绝大部分人生都湮没在人海之中的人。

有时候,我的内心真渴望这种荒芜的、貌似绝地的世界。

车子穿行在无边的旷野里,四周全是光秃秃的丘陵,没有一丝绿意,大地沉寂无语,世界如同凝固。我的思绪却一刻也没有凝固,我不能错过尘世外这份天赐的静地。

“前面就要到河西走廊了,那里是我们甘肃人的‘粮仓’。”当地朋友轻声一句话,将我从眼前凝固的表象中拉了回来。

河西走廊,我知道是甘肃人的粮仓,也知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而今,被历史长河淹没多年的它,会是什么样子?

车子越走地势越平阔,周围山上开始出现草甸,直到一片片绿洲出现在眼前。

很神奇,特别是当你从一片死寂中走出来,突然看到了鲜绿的世界,兴奋猛然喷发。

在干旱少雨的大西北,河西走廊宛若一颗巨大的翡翠,吸收日精月华,焕发勃勃生机。

“是祁连山的雪水滋养了这片土地。”朋友指着平川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峦。

远远地,我看到皑皑积雪。在纤尘不染的蓝宇下,在刺透心灵的阳光里,祁连山的雪像盛开的莲花,傲立山巅,清辉普世。即便躁心纷扰,即便风沙缠身,它仍卓尔不凡。

“我们这里的牛羊喝的都是‘矿泉水’哩,牛肉嫩,羊肉鲜。”朋友说,辨别是不是祁连山的羊肉最简单,闻闻膻不膻就行了。

此言不虚。看上去肥嘟嘟的一盆炖羊肉,居然没有半点羊膻味,肥而不腻,肉质鲜嫩。

想想自己在家乡吃过的号称大西北的羊肉,膻味十足,当时真以为越膻越好,越膻越真。如此看来,错了。

河西走廊是神奇和伟大的,就凭这一草一羊,就可以缔造出延绵不断的人类文明。

感喟历史文明的同时,我们也不妨反思一下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透过浮华,摆在我们眼前的赤裸裸的残酷的现实——河西走廊备受折磨的生态问题……

在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因为缺水,民勤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4.5%,其生态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在走廊西头,敦煌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的11.35万公顷湿地,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

博弈自然,贪婪索取。我们要在享乐中自毁,还是要在痛苦中救赎?

河西走廊,你的未来在哪里?

读者

最早知道王圆箓这个人,来自余秋雨的《道士塔》,这篇文章读了不下三遍,对王圆箓这个历史中的小人物、莫高窟事件中的大人物充满了愤恨。他为什么有如此的胆量将一个辉煌的文化宝库拱手送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当地导游的介绍,大概明白了这场浩劫的始终。

王圆箓这个小人物极为普通。出生在陕西,因家乡连年灾荒,出外谋生,流落于酒泉。在此期间入道修行,人们称他为王道士。后云游至敦煌,登临三危山,发现莫高圣境,一时感慨万千,觉得这就是他内心朝圣的“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他决定长期居留此地,看管守护莫高窟。

唉,他的这个决定啊,就是文化宇宙中活生生的一个炸雷。

他是一名道士,却尽毕生之功守护着一片佛窟,他开启了敦煌文化最重要的一扇门,却又在无奈中将中华瑰宝贱卖给外国掠盗者。

应该说,王圆箓看管莫高窟时很清贫,既没有支持,更无收入来源,他全凭着信仰在这里存活。平时,他有事没事就打扫打扫各个洞窟。打扫卫生是个好习惯,可偏偏这个时候历史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王道士虔诚的清扫,扫出了为世界瞠目的“藏经洞”,如果仅就这一点来说,王道士就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一个小小洞窟里面堆积了5万多卷经书和绸缎,一个世界为之疯狂的学说——敦煌学,就此诞生。

王道士虽然懂得这是历史文物,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佛学经书他却一窍不通。他要处理这批经书、绸缎,还好第一个想到的是要给当地的官员看看,想让当地官员加以重视,拨点经费啥的,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也有利于洞窟的修缮保护。

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却是一个生不逢时的想法。

当地官员收下了王道士带来的部分经书、绸缎,然后甩着一脸的肥肉,挥一挥袖子对他说,以后莫高窟就正式由你负责看管了,至于维护经费嘛,咱们镇守边关的将士都不够用,还是你自己想办法吧。

王道士没有讨得政府官员的重视,却讨得了自己可以任意处置这些文物的权力。王道士开心起来:我要让莫高窟旧貌换新颜。

当地文官、收藏家、文物贩子,都成了王道士交涉的对象。王道士将一批批经书、绸缎卖给这些人,换来了不菲的收入。

王道士给自己修建了新房子,对一些洞窟进行了护养,他志得意满,把自己当成了守护莫高窟的“功勋元老”。

藏经洞的发现,让王道士发了家致了富,也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也可以说是流氓强盗的高度关注。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把愚蠢的王道士骗了。世界文化史上惊人的浩劫震惊了东西方,更多的如吸血虫般的贪婪者、掠夺者闻讯而来。

看看这一笔笔血债吧——

除1907、1914年斯坦因两次掠走经书、文物一万多件之外,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

写不下去了。心痛,揪心的痛。

到底能让人有多痛心,你自己亲身去敦煌去莫高窟走一走就会由衷地体味到……

至于莫高窟巨大的文化艺术价值,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心胸开阔一点说,莫高窟、敦煌学属于全人类。

再续一句,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完全归因于王道士身上,在那个特殊年代,那是历史对当时整个中国的嘲讽,谁也担待不了。(此文刊发与2015年《烟台散文》冬季卷、2017年3月《德阳散文》,作者杨新刚)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