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一:米兰

2020-01-22 14:18:10旅游攻略
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有很多古迹可赏,一直是我很想去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意大利的历史并不长,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开始算,到现在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有很多古迹可赏,一直是我很想去的一个地方。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意大利的历史并不长,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开始算,到现在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如果从古罗马算起,那可就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了,而且如果考虑到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那就可以说意大利这个地方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因此,意大利这个地方聚集了很多文化古迹和历史名人遗迹,一直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排名第一的国家。虽然现在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排名第一,而且其中的文化遗产有41处,这个意大利却有49处文化遗产。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比较晚,再加上老外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很多中国文化古迹还没有包括进这个文化遗产名录;比如四川三星堆遗址就还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那可是三千年以上的古迹,比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悠久很多。

要是按照历史年代系统地探访西方文化发展,应该从埃及开始看,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是有一定影响的;然后是希腊和意大利,也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一直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后期的文化遗迹。古罗马特别是古希腊历史的很重要一部分是在现在土耳其那地方,包括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文化。这个时期不能忽略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文化遗迹,虽然已经很少有大将汉尼拔的痕迹,但是北非穆斯林文化在伊比利亚半岛可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且对意大利的古代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还有大航海时期的文化遗迹,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可是比意大利还多。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化的重心逐渐离开亚平宁半岛,这就要去看法国,哥特时期、巴洛克、新古典、印象主义和后来的新艺术,都要去法国看,法国到现在仍然是世界艺术的中心。这次去意大利之后,我倒是把西方文化艺术历史就都给看了一遍。从公元四百年东西罗马分裂开始,古罗马文化的另外一支就向东欧方向发展了,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东正教地区文化,这个要下次再去看。

意大利这个地方最早的人是谁已经不可考证,虽然西方人认为非洲智人大迁徙肯定是要经过这里,可是这些野人好像并没有停留在这里。从现在可以考证的记录来看,意大利这里的早期土人肯定是古希腊人,一部分是公元前十三世纪小亚细亚地区的吕底亚人,他们住在爱琴海边;还有一部分就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特洛伊战争时期从战区逃出来的难民,也是爱琴海边的居民。这些古希腊人在亚平宁半岛挖坑住下之后,当然就把古希腊习俗带过来了,他们在这里聚集在一个叫做伊特鲁利亚的地方,大家就管这段时期叫做意大利历史上的伊特鲁利亚文明,最强盛的时期是公元前六世纪。记住这个伊特鲁利亚,这是古罗马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源头。公元前十世纪,相当于中国的西周时期,又有一批人来到亚平宁半岛,他们居住在叫做拉丁姆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和战斗。后来,有战斗力最强的两兄弟赢得了地盘,兄弟推墙最后获胜的是叫罗穆卢斯的那个大哥。罗穆卢斯当上了部落首长,他们从相邻的萨宾人村子抢来不少女子做太太,罗穆卢斯自己也挑了一位做夫人。罗穆卢斯风光无限,就说他这里是一个国,自封为王,以自己的名字做王国的名字,这就是罗马城的来历。萨宾人被抢走了女人,当然就要来和罗马人打架,双方打架的结果是靠这些在罗马生了孩子的萨宾女人决定的,她们选择大家一起搭伙过日子,萨宾人并入了罗马王国,这是古罗马的第一次扩张。这个过程被法国新古典派画家大卫描绘在《萨宾女人的调停》那幅画里,我上次在巴黎卢浮宫看到了这幅画,这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旁边也是大卫的画,就是那幅《拿破仑的加冕》。罗马人和萨宾人合流之后,开始了古罗马的王政时期,第一个国王就是罗穆卢斯。罗马王政时期经历了二百四十年,到了第七代国王小塔克文便塌了,这就到了公元前509年。在中国是春秋时期,孔子已经进入不惑之年,要开始周游列国了。

罗马百姓驱逐了小塔克文,建立起罗马共和国,统治机构是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元老院是贵族机构,相当于议会上院;部族会议是平民选举,相当于议会下院;执政官由元老院从贵族中推举,大概齐是这样,不完全精确。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开始了军事扩张,到公元前395年把最近的伊特鲁利亚占了,成了亚平宁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随后几十年抵御住了北方南下的高卢人进攻,到公元前330年占据了亚平宁半岛北部。从公元前264年开始,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北非的迦太基大将汉尼拔;到公元前200年,收编了地中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同时,罗马又向马其顿开战,到公元前146年征服了马其顿,占据了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大片领土。此时,罗马已经占据了地中海沿岸,成了霸主。公元前82年,贵族出身的苏拉成为古罗马历史上的第一个独裁者,公元前72年爆发了斯巴达克斯起义,苏拉走上前去镇压之,侥幸成功。苏拉死后,公元前60年克拉苏、凯撒和庞贝结成前三头联盟,阴险狠毒的凯撒笑到了最后,他干掉了那二个同盟者,当上了终身独裁官。这个时候在中国是汉元帝刘奭时期,也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时期。凯撒风光了没几年,因为搅和了贵族们饭碗里的奶酪遭刺客谋害。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一去兮没复还;一百六十年后,古罗马荆轲成功刺杀罗马秦王凯撒,看来古罗马荆轲刀法更炫。后来,各国都有人学荆轲去刺王,美国的那个肯尼迪就是被美式荆轲弄死的。凯撒死时说是指定19岁的屋大维接班,屋大维选了另外二个古罗马人结成了后三头联盟,结局还是一样,屋大维把那两个盟友干掉了。

时年19岁的屋大维从元老院租来一个“奥古斯都”的牌子,建立了元首制,成为国王,古罗马开始了罗马帝国时期。这时在中国是汉元帝之后的汉成帝刘骜,开始了外戚乱朝,而且他有个美人儿叫赵飞燕。屋大维一开始大力扩张,向西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向北一直扩张到莱茵河。屋大维之后有一个国王叫尼禄,很有名,因为他是暴君,而且杀死了耶稣的高徒彼得。在屋大维之后继续大力扩张并且成功的是图拉真大帝,他的扩张使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向东一直到达波斯湾,向南占据了阿拉伯北部,向北占据了英格兰。图拉真的继任哈德良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修了一道墙,就是所谓的哈德良长城,其实就是几块石头堆起来的,不怎么样。到公元293年,戴克里先开始实行四帝共治,设立二位凯撒和二位奥古斯都,分设东西罗马帝国。公元323年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统一东西罗马,成为唯一国王。这个时候在中国是东晋明帝司马绍的永昌二年,是司马懿孙子的三孙子,还是司马懿家族掌权。君士坦丁大帝颁发《米兰赦令》使得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基督徒不再受欺负;又召开尼西亚会议,确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这两项举措是基督教在欧洲占据宗教统治地位的基础。393年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的时候,把东西罗马帝国分别传给二个儿子。公元五世纪开始,北方来的西哥特人开始攻击西罗马帝国,并且于415年在现在法国的图卢兹建立了西哥特王国(空客的总部和工厂在图卢兹),西罗马帝国走上了衰落的阳光大道,已经完全乱套,只能苟延残喘。到了476年,叛军将领奥多亚克宣称效忠东罗马皇帝,还把西罗马的国徽快递给了东罗马皇帝芝诺,从此宣告西罗马帝国崩盘解散。这个时候在中国是南北朝时期,在北魏是孝文帝的延兴六年;在南朝是刘宋后废帝刘昱的元徽四年,场面也是非常混乱。

西罗马帝国崩盘之后,意大利进入黑暗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帝国解体,在原来帝国的领土上建立起很多城邦国家,包括北部的伦巴底王国、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和佛罗伦萨共和国等等。这些城邦国家都是东西哥特人、日耳曼人建立的松散的行政区,没有什么实质的国家意义。这给古罗马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混乱,教会在统治中起到很大作用。中世纪的意大利北部不断被法兰克人、神圣罗马帝国占来占去的,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产生了一个意大利统一运动,1861年成立了一个意大利王国,都城设在佛罗伦萨,地盘还仅限于意大利北部。1870年的普法战争给意大利王国带来了好机会,拿破仑三世把住在意大利南部的军队调回法国,意大利王国趁机拿下了意大利南部,并且在1871年统一了全境,然后把首都从佛罗伦萨搬到了罗马,这就是现代意大利的雏形。二战意大利战败后,在1946年经过老百姓投票废除了王政,改变成为意大利共和国,这就是现在的意大利。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米兰,米兰当然是很古老的城市,就是前面所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的那个地方,当时的米兰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米兰是一个很有文艺范儿的城市,我们到米兰看到的第一个建筑就是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La Scala)。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一:米兰

这座歌剧院起初建于十八世纪,首演是在1778年8月3日,上演的是和莫扎特同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萨列里的《重建欧洲(Europa Reconoscluta)》。传说莫扎特是被这个萨列里下药害死的,现在萨尔兹堡莫扎特故居还在出售这份药剂,叫做“毒药巧克力”。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歌剧的象征,由于意大利歌剧在世界歌剧的中心地位,这座歌剧院当然就也是歌剧的象征,在音乐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斯卡拉歌剧院这个地方是原来的圣玛丽亚斯卡拉教堂,所以这座歌剧院也叫做圣玛丽亚斯卡拉歌剧院(Santa Maria alla Scala)。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家意大利的托斯卡尼尼从1898年开始担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他把这座歌剧院推上了世界顶峰。二战期间,托斯卡尼尼拒绝在歌剧开场前演奏法东西斯国歌被撤职逃往美国。二战期间,歌剧院被盟军炸毁,战后又重建,托斯卡尼尼还捐了一百万里拉。战后首演时,托斯卡尼尼出任指挥,演出了罗西尼的《摩西在埃及》和威尔第的《安魂曲》,轰动全世界。自从有了这座剧院,所有的歌剧作曲家都以自己的作品能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演为荣,因此,有超过三百五十部歌剧是在这座歌剧院首演的。而且,所有的歌唱家都以能在斯卡拉歌剧院登台为荣。你听说过的所有世界一流歌唱家都曾经在这座歌剧院唱过至少一个演出季的意大利歌剧,包括男高音卡鲁索、斯苔方诺,女高音卡拉斯、苔巴尔蒂。帕瓦罗蒂1961年在伦敦作为斯苔方诺的B角上台后初露头角,而其后1964年在斯卡拉登台演出《波希米亚人》中的鲁道夫一举成名。中国有一位女高音陈素娥曾经在斯卡拉歌剧院学习和演唱,演唱剧目待考。总之,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是爱乐人心中的圣殿之一;斯卡拉歌剧院的合唱团、芭蕾舞团和乐队都是世界顶级,现任音乐总监是意大利指挥家夏伊(Riccardo Chailly)。我们来的这一天上演威尔第的《弄臣(Rigoletto)》,意大利著名男中音莱奥努奇唱弄臣利葛莱托,这是唱威尔第男中音最牛的,就冲着她,这场歌剧就可以说是顶级的了。演出晚八点开始,我们肯定是不能介入观众席了。

这座歌剧院的建筑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正立面二层是不带凹槽的科林斯柱支撑的托斯卡纳框架,顶层是带有浮雕的三角楣。三角楣浮雕上是坐在四驾马车上的太阳神,那四匹马叫做火马,那辆马车叫做日辇,太阳神的名字叫赫利俄斯,不是阿波罗。日辇后面拉着车在飞的是赫利俄斯的女粉丝,叫做海洋女神克吕提厄,她追求太阳神未果,只好每天坐在地上看着太阳神驾着日辇从东跑到西,她最后变成了向日葵。

斯卡拉歌剧院对面的街心花园里有一座达芬奇纪念碑,为什么是达芬奇?原来达芬奇早年是在米兰上的大学,那所学校叫做意大利理工大,肯定是属于211或者985系列的。所以,米兰是一定要竖起一座达芬奇像的,而且要站在斯卡拉歌剧院对面,常能听到美妙的音乐。达芬奇的这座雕像是意大利雕塑家马格尼(Pietro Magni)的作品,下面基座上的四座小雕像是马格尼的四位学生的作品。下面图片中的这座正面小雕像的作者是马格尼的学生叫奥吉奥诺(Marco d'Oggiono),雕像下面写着他的名字呐。

从这座斯卡拉歌剧院走向米兰大广场,以往经验肯定要在某些深窄的小街中钻营一番,这次可是不介,这次是经过一座大型购物中心叫做埃马努埃尔二世长廊。

说是长廊,走到中心的时候你就可以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座希腊十字形建筑。东西南北每个方向两边都是高楼构成的廊道,廊道的上方是玻璃拱顶。十字中心的上面是玻璃穹窿。

建筑的墙上装饰的有罗马方半柱,上面是爱奥尼科柱头;一层门窗上面是拱券,二层窗户上是巴洛克涡卷山花;角楼顶上有拱形山花,山花里面不是浮雕,而是一幅画。长廊拱顶是摇篮式,中央穹顶是古典式,都是金属网架玻璃结构。十字中心地上有马赛克拼成的四个盾形徽章,它们代表了当时意大利王国的四大资产:都灵、佛罗伦萨、罗马和米兰。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一:米兰

广场的名字叫做埃马努埃尔二世长廊,这个埃马努埃尔二世就是十九世纪发起意大利统一运动并且得逞的那个人,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意大利王国的国王宝座。埃马努埃尔二世当上国王以后,他就让人在这里修建这么一座购物中心,以便召集各路富商来此开店做生意。现在这里充满了大牌奢侈品专卖店、餐馆和旅店,是逛吃睡的好地方。

这座拱廊建于十九世纪中叶,确切地说是1861年设计,1877年建成,建筑师是猛哥你(Giuseppe Mengoni)。这个建筑形式是当时新兴的一种商业建筑形式,类似的还有建筑师威尔(Samuel Ware)于1819年在伦敦建的伯灵顿拱廊街,那座拱廊的玻璃拱顶不是摇篮式,而是连续尖拱顶。还有布鲁塞尔的圣胡伯尔拱廊(1847年),圣彼得堡的帕莎拱廊(1848年)和拿波里的翁贝托一世拱廊(1890年),以及中国北京的蓝色港湾。这些拱廊都是购物中心,但是米兰的这座埃马努埃尔二世长廊是规模最大的,也是最漂亮的,因此享誉世界。虽然它连接米兰的两个著名广场,但是这座拱廊本身也是米兰的地标之一,所以导游要牵着我们经过这座拱廊从斯卡拉歌剧院广场走向米兰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的中心当然也要有埃马努埃尔二世的铜像,就是那种典型的骑大马拎大刀 的样子。

这个大广场最早建于1330年,当时的米兰领主阿左内下令在两座中心教堂之间修建一个广场,那两座教堂都没能坚持到现在,一座倒塌了,另一座改建成了现在的米兰大教堂。这个中心广场从十四世纪不断改扩建,最后一次大规模扩建就是十九世纪由建筑师猛哥你主持的,他盖了一座拱廊,还在1896年竖起了上面这座雕像。其实,猛哥尼并没有真正完成整个建筑,1877年他在监督施工时因为被被塌方的脚手架准确击中而殉职。整个建筑是后人按照猛哥你的设计完成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心广场上最重要的建筑是米兰大教堂,应该叫“米兰天主教堂(Milan Cathedral)”。它的全称是“米兰圣母升天大教堂(Santa Maria Nascente)”。

这座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不在意大利;它也是世界第五大教堂。这是一座哥特式教堂,也是我特别想看的一座教堂。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一:米兰

十二世纪初法国圣丹尼修道院的苏热院长向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建议重建圣丹尼修道院教堂,这座教堂于1144年完工,这就是起源于法国的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建筑对于之前的罗曼式的改进主要有三个目的:更大的门、更高的建筑和均衡的空间。圣丹尼教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堂建筑风格引起了轰动,并且在始建于1163年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得到了完美体现,所以巴黎圣母院是第一座完整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在十二世纪初这个时期,世界美术的中心仍然在意大利,意大利还都是罗曼式教堂。高傲的意大利美术家们当然看不起法国土包子,就说他们那个圣丹尼教堂是野蛮人的糙活。意大利人还是很文明的,他们不说圣丹尼教堂叫做“糙教堂”,而是称做“哥特式”,哥特当然指的是哥特人,相当于中国人说的胡人。中国古代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大利人也是对哥特式建筑很不屑,就不理睬他们,不让他们过阿尔卑斯山。但是法国胡人的哥特还是“得道多助”了,最先学习法国哥特的是英国人,建筑师德桑斯于1175年开始重建坎特伯雷大教堂,就把它改造成了哥特式。我们几年前去看了坎特伯雷大教堂,虽然经过后来的多次改扩建,但仍然保留了哥特式构造风格。法国哥特除了传播到英国,也开始向北传播,最典型的是1248年开始建造的科隆大教堂。我在十多年前去看过科隆大教堂,被它高耸入云的钟楼惊到和累到。科隆大教堂的尖顶钟楼已经不同于早期法国哥特那样的平顶,比如巴黎圣母院。看到哥特式建筑在整个欧洲都得到推广,高傲的意大利艺术家才开始逐渐接受这一风格,但是时间已经到了十四世纪,不仅比圣丹尼教堂晚了二百多年,比巴黎圣母院建成都晚了三十年。其实这个时候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尝试。

米兰大教堂是典型的意大利哥特式教堂,和法国哥特有很大不同。你看它的正立面,两座钟楼并不是突出的,而且每个钟楼上边有两个大尖顶。法国哥特横向是三跨,也就是在中间的正厅两侧各有一跨侧厅;米兰大教堂横向是五跨,两个侧厅之外还有两跨,是不是把法国露在外面的飞扶壁封闭在内部了?其实不是,飞扶壁从来就没有在意大利出现过。这里也没有法国哥特招牌式的大玫瑰窗。再看它的上面。

巨型镂空的三角楣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这就是意大利哥特的招牌,叫做“燃烧的哥特”。正立面有十二座大尖塔,每座塔尖上都有一座耶稣门徒的立像。教堂中央穹顶之上的尖塔上是一座镀金青铜圣母像,就是金色圣母像Madonnina。

屋顶上的大小尖塔一共有40座,密密麻麻像树林一样,非常花哨。尖塔和立墙上到处都是哥特式瘦长的人像柱,这些都是基督教圣人像。墙上布满卷叶装饰,这也是哥特风格。

进去看看。先看看正厅。

哥特式连续尖拱顶。枝肋都是落在立柱顶上,而不是沿着立柱一直落到地面;立柱都是凹槽罗马柱,而不是法国哥特式束柱。立柱的上端别出心裁地装饰了一圈人像,他们是圣人、先知和圣经里的其他名人。正厅高于侧厅的侧墙上开了很多高窗,加强采光,这是哥特风格中从罗曼建筑延续下来的元素。看看中间十字交叉的祭坛和穹顶。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一:米兰

祭坛后面的华盖。

意大利赏古览今行之一:米兰

再看看侧厅。

果然是有两层侧厅,侧厅立柱、顶部结构和正厅一样。侧厅里没有法国哥特式教堂中的盲楼和暗窗。

看看侧翼,这边是上下两扇窗户,上边是一排柳叶窗;下面的窗上彩色玻璃画是圣母升天。

看看侧厅里的雕像们,某本堂主教的墓,古典主义风格。

另一位本堂主教的墓,巴洛克风格。

圣母堂后面的大彩色玻璃窗,都是圣经里的人物和故事,这是西方人宣讲圣经的主要招数之一。

一回身,发现墙上挂着的是十七世纪著名的佛兰德斯巴洛克画家凡戴克的一幅画《狄奥多西一世到达米兰》,这里的狄奥多西一世是东西罗马分裂前的最后一位罗马帝国皇帝。

本堂最有名的雕塑是《被剥皮的圣巴塞洛缪》,内容无法描述,马克阿格拉特(Marco d'Agrate)作于1562年。

出来的时候看了一眼正面彩色玻璃窗,左边这幅是《三博士来拜》,右边那幅是《圣母受胎告知》。

米兰大教堂从1386年开建到1965年最后一扇大门安装就位,前后经过了五百多年,这引起的直接结果就是这座教堂建筑中各种建筑艺术风格混杂在一起。我来看米兰大教堂主要是为了观赏法国哥特在意大利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是在米兰大教堂体现得最明显的。楼顶林立的小尖塔,镂空的三角楣这些都是意大利“燃烧的哥特”风格,遍布各处的瘦长人像和内部的连续尖拱顶是法国哥特风格。可是也有很多完全不同于哥特风格的结构和装饰,首先一个就是没有飞扶壁,这是哥特建筑为了盖得更高而增加的一种加强支撑结构,米兰大教堂没有飞扶壁,而是增加一座侧厅来支撑主厅的高度。米兰大教堂的正立面上没有罗曼式传到哥特式的内凹大门,更没有大门侧墙上那些招牌式的人像柱;再看正门上面写有“圣母升天(Maria Nascenti)"的罗马门框架,这些都是典型的文艺复兴元素;内部还有很多巴洛克元素,包括凡戴克的那幅画也是巴洛克。这种混杂的艺术风格看上去确实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因此,在美术界,评论家们对米兰大教堂的评价并不高,有人说它“偷窃了世上各种艺术风格,也破坏了世上各种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评价还真是挺贴切。

看完了米兰大教堂我们的米兰游还不算完,我们还要去看一座古堡,叫做斯福尔扎古堡。

这座古堡是十五世纪时的米兰大公佛朗索瓦斯福尔扎在十四世纪米兰领主维斯孔蒂(Galeazzo Vesconti)的一座要塞上修建的,后来又经历过修葺和扩建,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是欧洲最大的古堡要塞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最近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初由贝特拉米(Luca Beltrami)大规模重建后的结果。

上面这座塔楼是1452年由费拉莱德设计建造的,就叫做费拉莱德塔。

虽然这座城堡建于十五世纪,可是它的整体造型和装饰体现的却是典型的罗曼艺术风格,特别是瞭望台下面的那一排连拱装饰。这个罗曼风格正是十一世纪开始在米兰所在的意大利北部伦巴底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看来伦巴底人还真把这个艺术风格坚持了好几百年。大门上方有二幅浮雕,是米兰大公佛朗索瓦家族二代公爵的形象。上面的那幅高浮雕两边是家族的形象画“恶龙吃人”和遁形徽章。

看看城堡的外墙和墙角的瞭望塔,墙外有护城河。

外墙上也是罗曼风格的柳叶窗。你如果注意看房檐下的雉堞,它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像开放的两个花瓣。

墙角瞭望塔上还有一个下面这样的浮雕,是集成在一起的佛朗索瓦家族形象和徽章。

从塔楼下的大门走进去,可以看见墙上还挂着几座雕像,不用说,肯定是佛朗索瓦家族先人的遗像。

进来之后再回头看一眼塔楼的背面。

看见上面那个大窗了吧?典型的罗曼风格内凹框和带有叶形拱的柳叶窗,墙上还有很多叶蔓装饰画。看看后门。

后门外,看见一圈护城河遗迹。

转过身一看院子里面,让我想起西班牙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桃金娘庭院,特别是对面的那个拱廊。

但是这里没有阿尔罕布拉宫里的穆斯林装饰,而都是罗曼风格。

这个内凹窗的风格应该叫做曼努埃尔式。下面这个楼角也是曼努埃尔式。

这座城堡很有特色,表现了伦巴底罗曼建筑风格的样子,还是挺好看的。

在米兰有一个遗憾,没有去看圣母玛丽亚感恩教堂,那里有一幅达芬奇非常有名的壁画,就是那幅《最后的晚餐》。据说因为这幅画,那座教堂要提前很长时间预约,我们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游客肯定是进不去的。达芬奇在米兰的时候颇受斯福尔扎大公器重,因此有机会在这里完成了这副名作。

看完风景就去吃那倒霉的团餐,虽然叫做中餐,可是只能算是意大利中餐。不过,无论怎样也比那更倒霉的披萨和意面强一些。吃完回酒店睡觉,明天再接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