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谁说黄河水是黄的?在这里你能看到“绿色的黄河”

2020-11-19 15:06:41旅游攻略
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厚重,被黄河揽在怀中的三门峡,有着黄金之都、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美称。11月9日,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三门峡黄河大坝、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地坑院,探寻这座与黄河息息相关的城市背后的秀美“密码”。黄河水是黄的?

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厚重,被黄河揽在怀中的三门峡,有着黄金之都、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美称。11月9日,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三门峡黄河大坝、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地坑院,探寻这座与黄河息息相关的城市背后的秀美“密码”。

黄河水是黄的?在这里你能看到“绿色的黄河”

谁说黄河水是黄的?在这里你能看到“绿色的黄河”

“黄河安澜 国泰民安”,三门峡黄河大坝坝体上,这8个大字赫然醒目。这座兴建于1957年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以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减淤、供水、发电等任务,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也许你会觉得,黄河的水是“黄”的,11月9日,站在三门峡黄河大坝上,环顾四周望去,满眼的黄河水碧波荡漾,“一眼见绿”。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季利说,目前黄河处于非汛期,正是三门峡黄河大坝发挥的“蓄清”作用,才呈现出了一泓清水的景象。

谁说黄河水是黄的?在这里你能看到“绿色的黄河”

主坝全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水库335米防洪库容近60亿立方米,从1961年投运至今,三门峡黄河大坝充分发挥了防洪、防凌、调水调沙、灌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水量的89%、沙量的98%,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正因为大坝的存在,黄河含沙量逐年下降,已经从最初的每年16亿吨下降到现在的2亿多吨。”季利说,三门峡水利枢纽经历了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遇的复杂曲折过程,优化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恢复提升枢纽功能,将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近万只栖息越冬的天鹅,让这座城市更添生机

谁说黄河水是黄的?在这里你能看到“绿色的黄河”

被黄河揽在怀里的三门峡,有着50.7%的城市森林覆盖率,位居河南全省第一。

9日下午,天气转冷,从济南而来的黄国安专注地透过相机镜头,望向三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青龙湖内前来过冬的天鹅,在湖边的湿地上,已有200多只天鹅在此栖息。

“天鹅来了,我也就来了。”作为一名资深摄影爱好者,黄国安已是第四次来到三门峡,而每一次来,这座城市都能带给他不同的感受。“环境很优美,给我的印象很好。”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间的生态区,西临黄河,北连陕州公园,南至蒙华铁路,总面积12000余亩,有鸟类二百余种,植物近千种。

景区不仅仅有自然风光,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大禹治水、周召分陕、文帝问道、河上公注经等典故,吸引着大批热爱探索文明的游客前来参观。

春季,牡丹姹紫嫣红竞相开放,黄河旅游节盛装登场;夏季,千亩荷花接天连叶,婀娜秀丽;秋季,黄河母亲波涛万倾,天长水阔;冬季,白天鹅在这里翩翩起舞、恣意翱翔。“眼下还不是天鹅最多的时候,到本月中旬将有8000余只天鹅在这里过冬。”工作人员介绍说。

谁说黄河水是黄的?在这里你能看到“绿色的黄河”

“地下四合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面,闻声不见人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面,闻声不见人。黄河流经的这片黄土地上,以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为依托,还有一种神奇的古民居——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营造技艺独特,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陕州区民俗专家员石让说,作为豫西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至今,他还仍居住在地坑院内。

走进陕州地坑院,“黑色剪纸”、“捶草印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传承。

“梆梆梆……”一位民间艺人手持棒槌,在案几上平铺一块棉布,上面放上植物的叶茎和花瓣,用木槌敲打,几分钟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这位艺人表演的,是豫西农村一种传统的印染技艺:捶草印花。叶子从田里采摘后,夹在织布中间,用棒槌敲打出汁液,将嫩叶的形状、脉络印在织布上,再经过固色,一件捶草印花作品才能完成。

“正月里来无有花儿采,唯有迎春花儿开。奴有心采一枝头上戴,猛想起月季花月月开……”不远处的厢房内,一位老汉一边拿着剪纸的剪刀,一边唱着剪纸歌曲,曲罢剪落,一幅层次感分明、颇有民族风情的剪纸作品便诞生了。

一路的探访中,讲解员高玉洁讲起地坑院如数家珍,曾经在大城市做酒店管理工作的她,2年前毅然返回了家乡,“每当向游客们讲起家乡的文化历史时,我是很高兴很自豪的。”正如高玉洁一样,很多在陕州地坑院里长大的人,对这片土地始终饱含深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见习编辑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