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右岸纪行

2020-01-15 00:24:05旅游攻略
许多年前,我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做出了旅游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额尔古纳河。这次北上出差,终于可以实现了。 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自来都被鄂温克人视作母亲河。

许多年前,我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做出了旅游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额尔古纳河。这次北上出差,终于可以实现了。

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自来都被鄂温克人视作母亲河。过去河流沿岸分别居住着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蒙古族等民族,几经战争,额尔古纳河右岸几乎只有俄罗斯汉族,他们不信奉万物有灵,而是信仰东正教。他们长着欧洲人的脸,开口却是地道的东北话。

据说“额”在鄂温克语中意味高高的山,但是整个额尔古纳河流域其实并无突起的峻岭,我们看到的额尔古纳河沿岸与大兴安岭北麓的地貌大致相同,是由浑圆的中山、矮山以及奔腾的河流、弯曲的河谷所天然形成的林地。

额尔古纳河右岸之旅从拉布大林市黑山头老镇出发,穿过古城遗址,经五卡、七卡,沿边境公路去恩和,左手边便是额尔古纳河一路相随,对岸是俄罗斯遥遥相望。黑山头镇的居民能搬的都搬到了新城,老城还是留守了十几户人家,家家养奶牛,是雀巢公司在呼伦贝尔区的奶站之一。

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右岸纪行

老镇(似乎不能称之为镇,说它是村庄应该更合适)的后头有一个日军遗留下来的碉堡,现今已经无法辨认,只有当地人知道这个是什么,爬上这个小山坡可以望见额尔古纳河流过这个小小的“行将枯萎殆尽”的村庄,天气阴沉灰蒙,这个河段的额尔古纳河也是灰色的,苍凉是我心中唯一能形容这里的词。

黑山头古镇遗址只剩下一圈残石土块,蒙古汗国时期,这里曾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尔王的封地。如今,除了依稀能辨认出城垣的轮廓外,什么都没有剩下。草原上的路,更多的是车辙吧。路那么少,茫茫草原又是方向不明,没有路标,没有可供辨认的建筑物,但这里的人们却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写到:“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过了边境检查站(主要是检查防火证),额尔古纳河浩浩扬扬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额尔古纳河的左右两岸是一层层的山连山,都有黑黝黝的土地,丰饶富庶,遍地都是收割后打成圈的草,还有红黄相间的杉树林、椴树林、桦树林和松树林,牛羊成群散落在这秋季的牧场里。

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右岸纪行

一路上的好天气,都令我们不转眼的远眺,最近处是枯黄的草,中间是“蓝丝绒”般的额尔古纳河,远处是俄罗斯的草原和黑土地,更远处是万里无云的碧空和秋天的风。铁丝网时刻告诉我们这是中俄界河,国境线,这里不再有鄂温克人的遗迹,便没有了他们的传说。

到达恩和镇已是黄昏,额尔古纳河最后时分的太阳从这里隐去,温和地,又是匆匆的,从橘黄色慢慢变成浅黄直至消失在夜幕中。恩和的夜晚,银河近得似乎“伸手可触”,北斗七星颗颗分明,仿佛看到了星团。

屋外面的道路上没有一盏灯火,只有星辉包裹着寂静的恩和。在旅馆院子里的秋千上坐着看了很久的星星,寒夜笼罩,想起小说里写的“人置身在那样的黑夜里,也就成了黑夜。”

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右岸纪行

次日,从恩和经室韦到临江。秋风吹来,吹进这个叫临江屯的中国北方村庄。十月的临江已经很冷了。村子附近的老虎嘴,曾是电影《麦田》和《白鹿原》的拍摄地,足见这边的麦田长得有多好。

日哺,爬上山坡去看月亮泡子的日落。林子里多乌鸦,人一靠近,便“呱”的一声飞走。风从白桦林里吹出来,拂过枯黄的草,又掠过额尔古纳河探到对岸的俄罗斯去了。黄昏时分的风景一切都不同了,河面、林子还有远处的山都被落日照得影影绰绰,宁静又庄重。终于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满耳秋声,满目秋色,山河辽阔浩荡。

回到村子里闲逛,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广播里放着重复的歌曲,额尔古纳河静静地流淌着,额尔古纳河边的临江屯,像是永远不会改变它的样子。

日影渐渐暗淡下去,低矮的连山变成了深褐色。捕鱼的人打了几条鱼,看着够吃一顿了便马上上了岸。晚炊的香味腾起来,罩住了这个小小的村庄,这村庄在炊烟和额尔古纳河的波光中隐现。

风更凉了,在这样的小世界里,没有一句话是没有说过的,也没有一句话值得再说一次。我在这里竟看到了昔日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