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柏合古镇:黄桷树下把酒(一)丨成都古镇

2020-07-11 20:37:32旅游攻略
柏合,老场镇街景柏合,东傍龙泉山麓,西接成都平原,境内有客家古镇的遗存。柏合的地理位置优越,小镇沿鹿溪河一线分布,唐宋时期是成都东出简州、渝州的官道驿站,行旅、贸易往来繁盛。 清代乾隆年间,此地设场,名为柏合场。


柏合,老场镇街景


柏合,东傍龙泉山麓,西接成都平原,境内有客家古镇的遗存。柏合的地理位置优越,小镇沿鹿溪河一线分布,唐宋时期是成都东出简州、渝州的官道驿站,行旅、贸易往来繁盛。

清代乾隆年间,此地设场,名为柏合场。镇上有一座古刹延寿寺,寺中有两株古柏,一曰龙柏,一曰凤柏,龙柏、凤柏相依相偎,连理成枝,故延寿寺亦称柏合寺,场镇因寺得名。延寿寺四周密布林木湖泊,其中有白鹤栖息,此寺又被叫作白鹤寺。

柏合是一座客家移民聚居的场镇,清代柏合的商业、手工业十分发达,是成都与简阳之间最繁华的场镇之一,镇上客栈、酒家、酱园、染坊、绸缎铺等栉比鳞次。同时,柏合庙宇林立,除延寿寺以外,还建有南华宫、禹王宫、关帝庙、川主庙、南岳庙、白衣庵等。到了近代,在屡经战争、革命与运动以后,这座场镇古老的一面逐渐湮废。


由画家万邦绘制的《柏合古镇》复原图

即使众多古迹早已湮灭,然则古镇的遗存中,仍有几处使人回味:磨盘街的古朴,钟家瓦房的厚重,柏合草编的精巧,豆腐丝的滑糯,农家自酿白酒的醇香……


1.柏合老街:磨盘街


磨盘街是一条古怪的街道,它既不笔直,也不弯曲,而是扁的。因它是一条环形街道,状如磨盘,但实际看来,这条街道并算不上圆润,倒更接近一个椭圆,被它围拢的空间——其中布满民居与店铺,就如一艘船,那些星星点点的参天古树,恰好做帆。

街道的起点是一株黄葛树,四川人通常称之为黄桷树,它的树干盘根虬枝、藤蔓交错,其上青苔,树冠盖如巨伞,毫无节制地向四处伸去。在佛经中,黄桷树被看作是菩提树,因此,黄桷树通常都被栽种在寺庙或是公共空间中,寻常人家镇压不住它的气场。磨盘街的各处还有几株古老的黄桷树,孤立天地之间,如今只能在脑海中想象当年此地香雾缭绕、暮鼓晨钟的景象。街头的这一株黄桷树,树上电线横布,树下插着禁止秸秆焚烧的宣传栏,看上去有些滑稽。


磨盘街的起点是一株黄葛树,四川人通常称之为黄桷树。

磨盘街上的另一株黄桷树,现在位于社区的院坝里,从前的关帝庙大致在这个位置。


老街的地势起伏极为平缓,磨盘街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我选择了逆时针的走法,从黄葛树的西面进入古街。街道两边的房屋依势而建,多是清末与民国时期建的老屋,整体是二层砖木结构的穿斗式房屋,黑瓦屋面,墙面大都是用土坯混着麦草或是竹编糊的。一般川西民居设计得都较为矮小,磨盘街上的房屋却非常高大,二层楼前店后宅、下铺上居,一层是木板门,十几根竖排的窄木板背后再横斜几根细木条加以固定,木板积渍成深邃的乌色,泛出油腻的光。二层比一层要矮上许多,木质的窄门窄窗,窗户是圆顶或尖顶的,有些二层伸出一条走廊,护栏、门框、窗框被漆成统一的颜色,在一片灰黄的色调中现出浓郁的朱红与靛蓝来。有些二层则像吊脚楼,带着翻转的木栅窗。楼上的屋子几乎都已残破而被荒废,徒留残垣断壁、朽木凋瓦。


磨盘街


旧的场镇中人口不多,老人稀稀落落坐在自家门前,打量着路上的行人,偶尔有几人在街边摆开棋局,厮杀半日。原本这条街上应是坊市林立、商贾不绝,如今无可奈何地衰落,只剩几间小小的铺面,勉力维持。这些铺面大都延续着上个世纪的传统格局,很像过去的供销社,锅碗瓢盆垒成几摞,用草绳捆着散落在地上,蒙上厚厚的灰尘。店家蜷在货柜背后,躲进一片漆黑之中。



磨盘街上的商店


街的拐角处有一家油坊,菜籽新榨出的油香味很重,这种醇厚的香气使人不得不放慢脚步,贪婪地猛吸几口。到了油坊,差不多绕了磨盘街的半个圆周,油坊对面同样是一棵极粗壮的黄桷树。还有两株黄桷树,在社区委员会的院坝里,是旧时禹王宫与关帝庙所在的地方,这几株都要比街口那株茂盛许多。








磨盘街上的建筑


即使是环形的,磨盘街仍不算长,而在这样一条短窄、寂寥的街道上,却同时开着几家酒坊,浓郁的酒糟气味罩拢住整条街道难以散去。酒坊常常是前店后坊,或是就在店里辟一块酿酒的槽子出来,我猜并不是为了使人能够看到酿酒的整个过程,只是单纯的图个方便。酿好的酒都贮在土陶缸子中,密封后盖上一块红布,每家酒坊售卖的白酒大致有十多种,但似乎没有一缸低于五十度。除了大缸的白酒,酒家还会泡少量药酒,用一些本地的拐枣、桂花、血藤等。这里所售的白酒价格十分便宜,最贱者一斤只要三四元钱,稍贵的也不过二三十元。付了钱,老板用酒提子舀上来盛进漏斗里,若是只打一斤,装酒的容器通常是一个塑料的矿泉水瓶。



磨盘街上的酒坊


走到街上最大的一家酒坊,看到那一棵挂着红绳的黄葛树,这一架“磨盘”也就刚好转了一周,麻将声亦在此时吵闹起来。

磨盘街上的人


磨盘街向北接一条草帽街,街道自然得名于本地出名的草编,只是草编在这街上已无踪迹。柏合粮库在两条街道相交的位置,库房的建筑风格几乎与过去的国营工厂如出一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那个年代的厚重与严肃。库房极其高大,白墙黑瓦,只有窄门漆成了木红色,但这红色里又像是添了墨,毫无鲜艳之感,瓦当上刻着“五谷丰登”,每道门的左侧都整齐地喷着序号,如同是从一个模子中倒出的。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透露出两个字:规矩。








柏合镇上的粮库,在磨盘街与草帽街交汇的地方


可是,柏合也并不是一贯落寞。从草帽街的当中一拐,就进了本地的农贸市场,其中人头攒动,声如鼎沸。市场的四面,一面售酒,一面卖日用品,一面贩活物、做点杀,还有一面开着些杂货小店,当中是个大棚子,棚子下面则是贩卖蔬菜、水果、熟食和调味品的摊位。菜贩和肉贩们个顶个是推销的好手,一次我买了两个洋葱,正转身要走,便听有人喊“眼镜,眼镜!”一回头,隔壁肉铺老板正冲我笑:“来块猪肉嘛,你晚上炒洋葱要肉的嘛!”只得挑了一块,“任人宰割”。老板自然识人无数,早就看穿了我的“不会拒绝”。

棚子里是交了管理费的专业商贩,边上还有一圈业余的本地嬢嬢来抢生意。嬢嬢们排成一排,面前的菜篮子里放着自家种的蔬菜,豌豆尖、瓢儿白、红皮萝卜、白马蹄……老嬢嬢逢人便要开腔,好尽快卖脱,一旦你开口说要,要多少就不在于你自己了。嬢嬢撑起塑料袋,大把大把地往里塞着蔬菜,边塞边说着自家蔬菜的新鲜、营养以及该如何烹调,直到你喊停,她仍要再塞两把,“莫得好多嘛,这才滴点儿,一顿吃不了就两顿。”上了称,嬢嬢一定要称得高高的举给你瞧,可她哪里晓得,你压根看不懂这杆称的用法。





柏合的市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