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1905蒙自云南第一间咖啡馆

2019-12-01 07:00:02旅游攻略
作者像 江南(云阳士子)万年前,当第一批古老部落的人来到这里,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居住定居点,这里气候宜人,腹地非常肥沃,水源丰富且适合饮用。他们的几个首领爬上了一座山,看着眼前蜿蜒绵亘的山峦,然后为眼前的美景欢呼:噢,多美的“目则”,噢,这就是“目则”。

作者像 江南(云阳士子)

万年前,当第一批古老部落的人来到这里,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居住定居点,这里气候宜人,腹地非常肥沃,水源丰富且适合饮用。他们的几个首领爬上了一座山,看着眼前蜿蜒绵亘的山峦,然后为眼前的美景欢呼:噢,多美的“目则”,噢,这就是“目则”。后来人完全能够理解第一批定居者当初的愉悦心情。传说“目则”如果系蛮语,意为山竹;如系苗语,则为“苗族之家”之意。直到今天,阳光仍然赋予这里一种特别的魅力,一种色彩能够化腐朽为美丽的魔力。据滇誌红河篇记载:“蒙自已有上万年人类繁衍的活动史和2100多年的建县史。”据民间流传:“蒙自”最早是根据城西坝子边缘的“目则山”而得名。直到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朝廷置蒙自千户,“蒙自”才以汉语的错误讹字确定下来,并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置蒙自县。明清也沿元制至今。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10月,中法战争结束两年后,为适应对外通商需要,清廷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了《中法续议商务专条》,指定云南蒙自为通商处所,蒙自成为清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停止开放的“约开商埠”。光绪十五年(1889年),蒙自海关正式开关,打开了传播西方现代文化、思想、观念的大门,并承担兼管临安府(今建水县一带)、开化府和广南府(均属今文山州一带)的海关关务。可以夸口说,“蒙自海关”是近代云南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关,也是近代中国21个大海关之一。由此,蒙自就成为了当时云南与世界联系的贸易通道,也成为了云南近代史上滇东南军事、政治中心。

1905蒙自云南第一间咖啡馆

自从蒙自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清政府把城区东门外辟为租界址。蒙自海关,法领事署随即建立,法,英,意,日,德,美,希腊七国设领事,洋行,银行,铁路局,监狱,教堂,酒店等相继建立,计30余处。很快就有英国和希腊等外国商人,以及数十家外国商贸公司相继在蒙自落地,这些外企商家包括英美烟草公司、巴黎百货公司、美国美孚公司、哥胪士洋行等。与此同时,以海关为中心的区域,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繁华的外国人居住区。由于外国人在蒙自享有最惠国待遇和外交豁免权等,洋人租界街子上的洋货泊来品很是流行,吸引过来不少蒙自人凑热闹,蒙自的摊贩市场也变得极为热闹。

在那些由“洋老咪”带来的泊来品中,有一种“黑色饮料”,除了大受洋人青睐,也受到从沿海城市涌入蒙自的中国人欢迎。据说,这种黑色饮料的植物果豆,来自埃塞俄比亚南部一个叫“卡法”的部落村子,由于那个时候,整个非洲都没有文字,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慢慢演变成另一个词“咖啡”。说到蒙自人之所以把外国人都叫成“洋老咪”,原因很简单,就因为英语叫先生(mister)和小姐(miss),都是以“咪”字为开头发音,故蒙自人或云南人只要见到高鼻子、蓝眼睛、金色头发的“老外”,无论男女都统统一律被叫做“洋老咪”。

必须承认,蒙自人接受外来新鲜事物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对饮食文化方面的适应能力。说到咖啡,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阿拉伯人之手。据说这种“黑酒”具有药效,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是被调制熬成汤药喝的。公元10世纪,有阿拉伯的医生就把咖啡写进药方:将咖啡果晒干,捣碎,熬成药汤,可以缓解疼痛。后因伊斯兰教明令禁止使用任何“引发兴奋情绪”的物质后,黑酒才被改为日常的提神饮品。这种饮料的果子,其实早在明朝前期就已经随阿拉伯商人,沿着悠久的丝绸之路抵达中国,他们牵来狮子与犀牛,换走丝绸与瓷器,而在这些商人的布兜里就装着“瞌肥”即咖啡豆。

清末,随着滇越铁路修至蒙自境内,涌入蒙自的除洋人外,还有越南人和沿海城市来蒙自发展的外乡人,喝咖啡的人也多了起来。飘香的咖啡味,红极一时,深受大众欢迎。而爱喝茶的蒙自人,有思想超前的年轻人,也渐渐喝上了咖啡,并将这一喝咖啡的习惯,一步步地融入当地,影响着蒙自人的生活方式。茶与咖啡两种截然不同风格韵味的饮品,却交织成一个情结,在蒙自历史的矛盾和文化的交融中纠缠,最后变成了蒙自人的一种享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云南历史上的第一家咖啡馆“滇越铁路酒吧间”,在蒙自滇越铁路车站边的石房子挂牌开业,招来外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和正在修滇越铁路的法国工人光顾,不少蒙自人也纷至沓来。

1905蒙自云南第一间咖啡馆

这种具有法国特色的酒吧,不仅出售酒精饮料,还出售咖啡,这是当时欧洲经营咖啡馆的主流模式。宣统二年(1910年),从中国云南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正式通车,曾经开茶铺的蒙自茶道中人,也利用起自家茶铺里那眼水井里的水,冲泡起了咖啡,这种既经营盖碗茶,又经营咖啡的混合模式,无不透露出蒙自人模仿欧洲人开酒吧的学习态度,也使茶铺的生意不错。与此同时,由越南人开的西点餐馆也多了起来。在咖啡雅座这种让人温馨的环境里,蒙自人和洋老咪们漫无边际地闲聊,他们聊中国的茶和蒙自的茶铺。不过,交谈最多的自然是有关咖啡的故事。

蒙自人自诩,云南是中国第一株咖啡树诞生地,那蒙自理所当然就是中国第一间咖啡馆的诞生地,而且外国人喝咖啡还和云南人郑和七下西洋有关。蒙自人夸夸其谈到,当年郑和船队上的成员喝茶的方式,以及他们使用的茶具,在阿拉伯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让阿拉伯人饮用咖啡的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15世纪以前,阿拉伯人是这样喝咖啡的:摘下咖啡果,保留果肉,扔掉果肉里面的种子,晒干,捣碎,煮水,喝汤。15世纪以后,饮用方式变成这样:摘下咖啡果,扔掉果肉,保留种子,将种子焙干,磨粉,烹煮,喝汤。这说明,奠基了15世纪的咖啡文化,是在古代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见过世面的蒙自人也加入到聊天中,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谈资。当阿拉伯商人进入中国时,或者是中国船队经过阿拉伯半岛时,中国的茶以及中国人的饮茶方法一定震撼了阿拉伯人,让这些来自中东的摩卡人忽然意识到,原来茶应该是这样喝的,那咖啡能不能也这样喝呢?经过尝试,确实比以前好喝多了。最有说服力的是直到今天,阿拉伯人用的咖啡杯,以及全世界的咖啡杯,基本形制都跟中国的传统陶瓷茶杯相似,底下有盏托,侧边有盏柄,完全不像西方世界固有的高脚杯。很快,蒙自人的自诩论断,就不可避免地遭来上海人的一阵调侃。说上海早在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就在黄浦江边开了中国第一家咖啡馆。

有法国人插话:据咖啡爱好者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大约在1530年,阿拉伯最古老的城市大马士革出现了全世界第一家咖啡馆。然后是1544年,在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也出现了一家咖啡馆。就在这一年,为了垄断咖啡贸易,土耳其政府严禁出口咖啡苗、咖啡枝、可能发芽的咖啡豆,只许出口熟咖啡豆。直到1615年,欧洲世界最具商业头脑的威尼斯人才从土耳其进口熟咖啡豆,并在威尼斯开起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然后是1650年,英国牛津开设欧洲第二家咖啡馆。1652年,英国伦敦开设咖啡馆。1643年,法国巴黎开设咖啡馆。1650年,法国马赛开设咖啡馆。1684年,奥地利维也纳开设咖啡馆。至于上海在那个年代就开了咖啡馆,实在没听说过。

1905蒙自云南第一间咖啡馆

广东商人也不示弱,说中国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广州。依据是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闭关锁国,只留下了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当时,因欧洲人频繁抵达广州,找不到咖啡馆,只能自己开店。大约1836年前后,就在今天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附近,丹麦人开了一家咖啡馆,那是广州的第一家咖啡馆,也是中国的第一家咖啡馆。这家咖啡馆是给老外们开的,但也不禁止华人消费。问题在于,当时迂腐不化的清政府严格禁止华人穿洋服、吃洋饭、接受洋人传教,一个人如果胆敢不经官府准许而学说洋话,都有可能被杀头抄家,所以华人应该不敢走进这家咖啡馆的大门。不过,传说肯定不如信史可靠。

弄清蒙自“滇越铁路酒吧间”并非中国第一间咖啡馆,但绝对是云南第一间咖啡馆的诞生地之后,作为一个边城重镇,总还是有个第一永远记载在了蒙自饮品的史册里,无论如何蒙自人还是值得骄傲的。自从咖啡从法国进入蒙自后,并在此落地生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继滇越铁路酒吧间后,越南侨民也在上世纪30年代开设了一家“南美咖啡馆”,馆内的布置倒也雅致,植物和黄色的墙面,以及咖啡桌摆放的位置,都还是恰到好处的,也深受市民欢迎,自然也成了蒙自西南联大的学生最喜欢光顾的咖啡馆之一。据了解,当年有个越南少女在咖啡馆弹奏独弦琴,也是红极一时,吸引了不少崇拜者。

可以想象,当夜幕来临,坐在那些刻意营造的优雅氛围中,坐在圆桌前,抿着苦味香浓的咖啡,任由香烟夹杂着咖啡幽香的气味从鼻尖飘过,抬头看着穿一身“傲雅”盛装,正在弹奏独弦琴,尽力渲染一种情调的越南少女,有人为她作诗作词诗兴大发也不必大惊小怪:“忧虑的独弦琴,飘香的咖啡味”。有人这样描述眼前漂亮的越南独弦琴姑娘:“樊口如樱小,蛮腰似柳缠,春风吹薄绿纱裳,细拨红牙,低奏月如霜。故国悲咽语,南疆懒化妆,凝眉泪转九回肠,愁对天涯,无语话沧桑。”

忧虑的独弦琴,演奏的是越南亡国之痛,而蒙自人品味的咖啡味,却真实写照着了,谁又曾知道,在这个边疆小城,早就领略了另一种文明的喧闹。

——江南(云阳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