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钱塘故事会 | 杭州“北游”意正浓 说一说千年景区背后的故事

2019-11-10 09:18:05旅游攻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让全体中国人倍感自豪的70年,我们和祖国一道,创造了无数奇迹。奔腾不息的钱塘江,见证了杭州人民70年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昂扬风貌和奋斗精神,“弄潮儿”精神造就的精彩故事在钱塘江流域不断上演。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让全体中国人倍感自豪的70年,我们和祖国一道,创造了无数奇迹。

奔腾不息的钱塘江,见证了杭州人民70年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昂扬风貌和奋斗精神,“弄潮儿”精神造就的精彩故事在钱塘江流域不断上演。

我们和祖国共同经历风风雨雨,见证时代的发展与更迭,在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里,有70年的沧海桑田,有城市的日新月异,有行业的交替更迭,也有家乡及个人生活的变迁……

今起,“钱塘江文化”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钱塘故事会”系列报道,通过钱塘江畔典型人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触摸那些时代变迁,由此珍惜并感激当下,并再共同营造美好未来。

敬请关注。

皋亭山

逢至周末,皋亭山风景区内,游人如织。

钱塘故事会 | 杭州“北游”意正浓 说一说千年景区背后的故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千桃园内,虽已不是桃花盛季,但娇艳的杜英、月季等,依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孝道文化馆内,更多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子时光,丁兰行孝的故事被一遍遍提起;20公里的登山游步道上,则是三五成群的徒步爱好者……

始于秦,兴于唐,盛于宋的千年景区,如今,正逐步重现着他昔日的辉煌。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美景背后的个中曲折。

“北游”提案

皋亭山的改变,源于一项“建议”。

莫炳奎,就是此建议的发起人之一。

“建国同龄人”莫炳奎,生于1947年,是土生土长的江干人,生于此,长于此,工作于此,退休于此,他不仅是杭州“北游”的助推者,更是江干70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十年一座城,用在江干旅游业的发展上,一点也不为过。

钱塘故事会 | 杭州“北游”意正浓 说一说千年景区背后的故事

时间回到九年前——

2010年2月,杭州市“两会”如期召开。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民盟杭州市委会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关于加大杭州“北游”开发力度的建议》,此建议重点关注杭州北部旅游的开发,其实主要是为江干区北部的旅游业呐喊呼吁。

“我出生在江干丁桥,很长一段时间,江干就是一个大农村,然后变成了城乡结合部,再然后变成城市新中心,CBD,变化太快了”。

曾经,让江干引以为傲的关键词是:菜篮子基地、四季青市场、乡镇企业……而如今,沿江而行,钱塘江畔北岸崛起五座新城——钱江新城、城东新城、艮北新城、钱塘智慧城、丁兰智慧小镇,一时间,江干迈入拥江发展新时代,成为杭州的城市新中心。

“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大家不用再为吃饭问题发愁了,精神需求也就来了”,莫炳奎说,周边没有好的景区,周末出去玩成为难题,居民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强烈。

有需求便有行动。《关于加大杭州“北游”开发力度的建议》提出之后,江干区政府很是重视,专门成立“北部旅游办公室”,研究江干区旅游发展计划。

钱塘故事会 | 杭州“北游”意正浓 说一说千年景区背后的故事

江干区旅游如何开展?从哪些角度着手?重点在哪里?长远规划是什么?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

此时,神秘的、被遗忘的、有悠久历史的皋亭山,成为第一个被看中的景区。

“相中”皋亭山

皋亭山,其实老底子很丰厚。

西湖赏月,皋亭观桃,自唐宋以来就是杭州人最流行的两桩风雅之事。“皋亭之桃”和“西溪之梅”、“河渚之芦”,曾被合称“杭城三胜”。

最先把皋亭山推到大家面前的,就是莫炳奎。彼时很多人对这个景区很是陌生。

“应该是城北的一座山吧。”早些年,每每提起皋亭山景区,很多人会如此模糊的回答。

而如今,随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映,赏桃花,成为时尚。皋亭山的500亩千桃园,毫无意外的,变成杭州人邂逅十里桃林的最佳打卡地。

退休前,莫炳奎是笕桥中学的语文老师,对历史及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并著有《解读皋亭山》一书。

“皋亭山,是杭州城北的一道天然屏障,被誉为是‘杭州’的靠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可以说,皋亭山景区是杭州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山水、寺院、村落、花园、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景区之一。

钱塘故事会 | 杭州“北游”意正浓 说一说千年景区背后的故事

2013年春,伴随皋亭山“千桃园”一期、二期的免费开放,昔日观桃盛景重现杭城,近30个桃花品种、5000多株桃花,在最烂漫的季节肆意开放。

钱塘故事会 | 杭州“北游”意正浓 说一说千年景区背后的故事

作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皋亭山作为江干的一张“金名片”已逐渐打响。

“主打”孝文化

2015年,皋亭山景区千桃园里,建成了全省首家孝道文化馆,里面有不少展览内容体现了“三孝合一”、“丁兰刻木事亲”等孝廉文化的精髓。

而东汉二十四孝子之一丁兰的故乡,也在这里,还建有丁桥、兰桥,距今也已有千年历史,是后人为纪念丁兰这位孝子,在原来老的集镇上修建的两座单孔石拱桥,并用丁兰的名字来命名。

而在丁兰街道,边游绿道边欣赏名家家规家训成为一种潮流。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这句话被刻在丁桥丁城路与大农港路交叉口东南边的一块巨石上。

以此为原点,沿着河边一直往东走1.8公里,有一条中国家规文化绿道,在文化绿道的第一个集中展示点上,设置了35处家规文化宣传点,在这些古色古香的屏风上,展示着王羲之、陶渊明、范仲淹、司马光、苏东坡、黄庭坚、梁启超等24位名家家规家训。

而家规文化的第二个核心区,展示内容主要包括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王阳明《示弟立志说》、朱柏庐《朱子家训》等家规文化。

2010年,“北游办”在挖掘皋亭山老底子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深挖丁兰街道的历史传统文化,并不断打造亮点,让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慢慢被丁兰以外的杭州人熟悉。

细细领略这方水土,以景为线,以史为脉,以文为引的独特魅力,或许才是值得让人追随千年的理由。

“如果一个景区没有文化,没有历史,那这个景区就是没有内涵的,很难去推广开来,而皋亭山,历史和文化都很丰富,特别适合推广。”在莫炳奎看来,历史和文化是皋亭山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千年景区,景区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