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你去过无数次,依旧不知道的西藏真相

2019-11-01 05:54:08旅游攻略
如果你驾车在西藏每个县区穿街走巷,走上5万多公里寻访成百上千定居或暂居此地的人,你会看到什么?你会看到西藏的真相我只告诉你其中的七个,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或许应该亲自找一本叫《寻路西藏5万里》的书来瞧瞧。

如果你驾车在西藏每个县区穿街走巷,走上5万多公里寻访成百上千定居或暂居此地的人,你会看到什么?

你会看到西藏的真相

我只告诉你其中的七个,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或许应该亲自找一本叫《寻路西藏5万里》的书来瞧瞧。

NO1:无人区

“无人区,不是因为没有人叫无人区,是因为人进去了活不下去,才叫无人区。”

羌塘无人区,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东北面是《可可西里》里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20世纪下半叶以前,从未有人类在此永久定居。

据说这里是“自由世界”,地方没有名字,人没有贫富贵贱,享受着外界无法理解的“自由平等”。这种说法似不可信,但旅游指南特别提醒:驴友小心,个人旅游风险大。

不过人生导师们曾经说过,没有什么地方是人类到达不了的,上至珠穆朗玛峰,下至海底两万里。冒险进入的人,或许是一位当地人,或许是好奇的探险家,也有可能是我们的作者。

柏油公路到了双湖县城便是尽头,再往北延伸便只剩仓促压实的土路,像一条灰色的泥鳅游进中国最大的无人区——羌塘无人区。

普通游客很少人听说过这个冰川,但在资深旅行者耳中,普若岗日的名声如雷贯耳。

出双湖县城北行,“老陆巡”就脱离了柏油路,轧着尘土飞扬的土路,一头扎进一望无际的藏北大草原。行驶在无垠的草原上,视线随着平缓的山坡缓慢变化。猛然间,一群调皮的藏羚羊顶着修长的羊角,撒开矫健的细腿闯进画面。闲庭信步的藏野驴远远地站定,目送我们离去。如果定睛细看,你会发现土拨鼠在草地上的鼠洞里不断穿梭。

你去过无数次,依旧不知道的西藏真相

羌塘无人区其实是一个动物王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类是少数派,野生动物似乎才是真正的主人。

“羌塘--可可西里无人区”及附近的无人区,本来有60万平方公里,但人类逐渐扩张,最终缩小至40万平方公里。人类虽然是少数派,却是“可怕的少数派”。

NO2:天堂之门

传说在星球上人口密度最小的这片陆地,千百年来,野牦牛和藏羚羊会在意识到生命即将结束之时,凭借一股神奇的力量,翻山越岭到火山带附近的一条古老沟壑中,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条沟壑布满动物尸骨,却是传说中的往生之门。在那曲格萨尔王的传说中,我们能找到它的名称:天堂之门。

有一天,是否人类也会前往“天堂之门”?

“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故意陷车,半天救不出来,然后让大家写遗嘱。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时候会看到人的真情流露。救出来之后,把这个遗嘱发给个人做纪念品……”

走访中,一位在双湖管旅游的援藏干部讲述着他的“奇想”。

各行各业组成了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有探险爱好者、科学家、盗猎者、小夫妻等等。最初是好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途中遇险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人们慢慢进入一种濒死状态,争抢食物, 激烈的人性矛盾爆发出来。有些人会死掉,幸存者在挣扎状态下思考人性,重新审视自己原本看重的价值。最后的主题是,没有物理上的天堂之门,真正的天堂之门在每一个人心里,让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所反思。

“天堂之门”的真正地点有几个传说,其中一个是无人区的巴毛琼宗。这是探险者趋之若鹜的目的地。

探访巴毛琼宗,山谷的最深处全是野牦牛和羚羊等动物白骨。牦牛的头和身子是完整的,肚子中间破了一个大洞,里边全部被掏空。罪魁祸首肯定不是细菌,因为细菌会把动物其他部位也同时吃掉。白骨排列整齐,这些动物显然不是自然死亡,一定是外力所致。

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地方存在一种动物,比野牦牛还要厉害。到底是什么猛兽呢?没有人知道。

人类“破除迷信”,以无神论的立场,最终打破了大部分的神奇。但动物们不会反思,它们的行为是出于什么本能,还是神秘信仰?

NO3:信仰

你去过无数次,依旧不知道的西藏真相

如果你能够驾车在西藏每个县区穿街走巷(准确地说,应该是穿街走路,甚至是泥土路),你会看到些什么?

5万里的行程里,既有大昭寺小昭寺,千年桑耶寺,宏大的哲蚌寺;也有不经意间路过的村落小寺庙——普龙寺慈悲地俯瞰着桃花村,等待着孩子们长大来当喇嘛;甚至是废弃的打隆上寺——山上长着稀疏绿草,山下种满青稞和油菜。

一掠而过的孜珠寺,传说有神舞,但许多人只闻寺名,却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其实它就在千米悬崖之上,犹如一支悬崖上的舞蹈。

穿过小镇,214 国道左边岔出一条土路,我们果断拐入。一辆摩托车坐着两位身穿绛红色僧袍的年轻僧人,我们跟随摩托车一路盘旋上山。半个多小时后,盘山公路上升了高达千米的海拔,车里突然哇哇大叫。

一片巨石嶙峋的山峰仿佛突然从头顶破土而出,千万年的风雨将坚硬的山体侵蚀得千疮百孔。一个个白色和红色的宗堡式房屋建筑,像珍珠玛瑙一般镶嵌在梦幻般的石山上,犹如一支悬崖上的舞蹈。

眼前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外星球。

随处可见的寺庙,未必能以建筑本身打动人。在西藏,深深打动你的或许是转经筒、高山垭口上的经幡、路上的风马旗,又或许是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人,或者是庙里喇嘛们的辩经,又或许另有其他。

柏油公路到了双湖县城便是尽头,再往北延伸便只剩仓促压实的土路,像一条灰色的泥鳅游进中国最大的无人区——羌塘无人区。

普通游客很少人听说过这个冰川,但在资深旅行者耳中,普若岗日的名声如雷贯耳。

出双湖县城北行,“老陆巡”就脱离了柏油路,轧着尘土飞扬的土路,一头扎进一望无际的藏北大草原。行驶在无垠的草原上,视线随着平缓的山坡缓慢变化。猛然间,一群调皮的藏羚羊顶着修长的羊角,撒开矫健的细腿闯进画面。闲庭信步的藏野驴远远地站定,目送我们离去。如果定睛细看,你会发现土拨鼠在草地上的鼠洞里不断穿梭。

你去过无数次,依旧不知道的西藏真相

一位为了排演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呕心沥血的艺术家,在某一瞬间,也许会觉得古格王朝也如沙画。历史转瞬即逝,人们是否能修炼得如同喇嘛们,毫不犹豫地将“圣殿”推倒?

NO4:保护

一群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僧侣骑马牵牛,朝着克什米尔的方向,艰难地行走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队伍已经陷入绝境,风沙抽走了空气中最后一滴水分,所有人都口干舌燥,两眼迷茫。

身披盔甲的古格战士趁着夜色,翻山越岭去袭击拉达克。

古格人千里迢迢翻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尼泊尔等地运回木材,按照国王的指令修建古格王宫。

霎时间,刀兵四起,烽烟弥漫,人们跪在地上向天祈祷。曾经昌盛一时的城堡毁于一旦,

残墙断壁,遍地都散落着盾牌、盔甲、马甲、经书和佛像……

“1630 年拉达克军队兵临城下,昌盛一时的古格王朝城破在即,僧人们匆匆忙忙把经书藏在山洞里,留待后世。”

然而当后世的人找到它时——

“足足一个 6 吨卡车车皮的宝贵经书,被随意丢弃在地上。甚至有一些已经被人为烧毁,状况惨烈。其中有一批经书用的是黑漆皮纸,一行金字一行银字,类似《易经》格式,正是典型的仁钦桑布大师时期经书。”

历史毕竟不是坛城沙画,人们也不全是勘破尘世之人。相反,对历史的重视仿佛中国人的天性,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场充满波折的保护行动。

高原的风如千军万马呼啸而来,俞江却没感觉到冷。烟头的火花在寂静中明明灭灭,映照着俞江黝黑的脸。他习惯戴着那顶标志性的绅士帽,嘴上一撇浓黑的胡须让他看起来更像是牧区的藏族人。

冰冷的阳光从山脚慢慢爬上背靠荒山的古格遗址,这个历经千年的王朝城堡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坐在满腹心事的轮椅里。

俞江怔怔发呆。

“早知道这样,我宁可不干这个事。”

“我是来保护经书的,现在倒好,反成了罪人。”

怎么办啊?首演近在咫尺,明天施工队就要进场施工,俞江却没有办法阻止他们。

往事如风,一幕幕地浮现在俞江的脑海中。一年前第一眼看到经书被胡乱堆积在寺庙地上,朋友们既兴奋又痛心。那个满腔热情秉烛夜书的晚上,朋友们议论纷纷提出了许多保护典籍的建议。

他心里翻江倒海,一遍遍地质问自己。不知不觉间,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他已经快 50岁了,知天命的年纪,却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山坡裸露的泥土地上独自抽泣。

在这片高原上,要保护的何止是历史?何止是人类文明?

你去过无数次,依旧不知道的西藏真相

从一开始,这里就不单是人类的地盘,而是所有生灵的地盘。

NO5:生灵

青稞收割的时候,难免会伤害到一些小动物。当地老百姓在收割之前,要在寺庙先为田野里面的小动物祈福:“长眼睛的看着点,长耳朵的听着点,长腿的快点跑,长翅膀的要飞掉。”

你去过无数次,依旧不知道的西藏真相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青海玉树前往杂多的公路上有很多黑色毛虫。当地藏族人开车经过会停下车,拿着桶和盆,小心地把它们捡起,拿到草地深处放生,以免路过的汽车轧到它们。在当地人的观念里,这片高原上的生命是相互依存、彼此尊重的关系。

这大概是5万多里行程中,尤其让人感动的发现。只要人们愿意,既可以当小生灵的保护人,也可以当动物们的亲人。不用动物保护组织出场,让人们自然而然这么做的,或许是一种信仰。

藏北牧区的人住得远,邻居家往往隔了几十公里,远的有七八十公里。他们这一辈子除了家里的几口人,平常就是跟自家的牛羊打交道,和牛羊在一块生活的时间远远多于其他人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牛羊也是这个家庭的正式成员。

而且,由于宗教信仰,藏族人相信牛羊是几世之前的亲人轮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所以他们仅仅是在必须维持自己生计的时候才会宰杀牛羊,自己够吃的话就让牛羊自然老死。

感动之余,一个亲自走了几万里的人,见过西藏74县区的人,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在看到人与其他生灵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后,不要忘了无人区曾经的残酷,那里的藏羚羊在提醒所有人——包括内地人——动物需要保护,动物也需要信任。

在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成群结队的藏羚羊随处可见。我们无意惊扰这些美丽的精灵,但只要一靠近,藏羚羊就会迅速掠过草原向附近的山坡急驰而去,似乎我端着的不是单反相机,而是枪支。这些精明的藏羚羊似乎遗传了在人类枪口下幸存的前辈的基因,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怀着天然的不信任。

NO6:信任

如果没有信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人们该如何生存?

迷你的邦达镇是川藏南线和北线的交会处,北通昌都,东至成都。镇子甚至比西藏许多县城还要热闹,街道两旁几乎全是饭馆,做着来往司机和游客的生意。

公安检查站的警察把一个小孩的身份证递给我们,托我们带到昌都。我把它捡好,放在衣兜里。我习以为常,车上其他人却甚是诧异。

“不怕我们弄丢吗?”

很难解释这种毫无戒备的信任从何而来。在西藏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只能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每次作选择的时候,人们首先选择了信任。如果警察不选择信任陌生人,那么他可能需要等待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才能找到熟人把身份证带上昌都。在西藏选择信任是更高效的方式,信任他人,也方便自己。

艰险的路上,车子坏了,也许等待好久才有一辆车经过;荒凉的山道上,一个人走上半天,或许天黑了才遇到一辆车……这种时候,人们天然地选择信任陌生人。而想在这片大地上生存,一个基本的规则,或许就是相互信任。

对医生的信任,对教师的信任,对警察的信任,对路人的信任,对陌生人的信任……每一项似乎都变得越来越宝贵。

但信任就是他们的日常信仰。

对我们来说,信任却是那么的稀少。或许有一天,“不信任”也会如同病毒进入这片雪域高原,等到了那时,人们该如何生活?被破坏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是能够拾回的?

援藏工作者再次突发奇想,幻想把一片淳朴的地区围起来,不让外人进入,不让我们这些都市人前来破坏,等到了100年、1000之后来看,这里依旧是人类曾经天真的模样。

但这仅仅只是个奇想而已了。但当人们意识到保护不单是保护历史遗产,也是保护人心,保护天性,或许多少算得上一种清醒。

NO7:日常

村民们的石头房子面湖而建,安静地坐落在圣湖边上,国旗与经幡飞扬,每一扇窗户都能望见蓝色的湖水波光粼粼,达果雪山染上一层新雪,简直就像梦里的村庄。朝阳升起,阿妈忙碌地打着酥油茶,牧人和牛羊沐浴着阳光趁早出门。

旅人远道而来,卸下疲惫,爬上房顶,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不觉人生恍惚,怎一过几十年飞逝?

便是最为惬意的一天。

关于藏地的生活,你一定听说过很多。比如藏族人家的酥油茶,你喝一口,阿佳就给你添一口,碗里永远是满的;比如屋外堆满了牦牛粪干,这是藏族人家的燃料;比如天边牧场上,人们赶着牛羊沐着晨光……

但真相是,他们也许每天都需要化冰煮水,他们需要走上好长的路去取水点,外地人提水上个三楼,能喘半天……

另外,在西藏,感冒是大事。

有时候医院买了设备,却没有厂家敢来这样的高海拔安装。

但日子依然是诗意的。比如经幡飞扬下的宁静人家,面湖而居,让旅人产生无限联想。比如暂居此地的外地人,能创造一个另类的世界。

说干就干,花花草草很快就塞满了房间。每次出门见到造型独特的残枝断树,便不辞辛劳地扛回来钉在墙上。去波密岗乡云杉林捡回像热水杯一般大小的巨型松子,从比日神山上扛下两个牦牛头骨和一节木头猪槽,途经鲁朗运回一栋废弃的牧场门柱,在冰湖拖出一副牦牛脊椎骨架。

绑了麻绳,把新的油画挂上。冰镐和牛头骨固定在墙上,挂上彩灯。枯木种在花盆里,缠绕上绿松萝。在网上买了书架、咖啡机、投影和音响,把客厅布置成小型电影院。幸好能网上购物,否则想在林芝置办这些物件几乎不可能。只不过每回等待快递总要十来天时间,犹如等一封情书寄来,姗姗来迟,心痒难耐。

房间按照我的想法,做了翻天覆地的改造。但好书难找,我灵机一动,发动网友把闲置书寄给我,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是他们喜欢的书。这就好比出门吃饭,老由自己点菜,就很难发现新味道。书也一样,朋友们寄过来的不只是书,同时也是他们的阅读口味。透过这一本本书,我仿佛看到他们千差万别的人生阅历。

或许,你有很多办法去阅读别人的人生,包括西藏这片大地上千万个真实人物的人生。但如果没有,或许你可以读读这一本。

因为真实。

因为人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