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是鲜香甜辣,还是鲜辣香甜!一一从“三八茶馆”到“蓝溪桥面馆”

2019-10-23 19:48:03旅游攻略
一个叫“蓝田”的古镇,座落在涟水的上游。有一个曾经的商贸街,叫正街(现在虽然定名为“中山街”,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叫“正街”或者“正街上”),就在涟水河畔。这个湘中小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无论当地人,外地人或者是农村人来上街,没有到正街上,就不叫上街了。

一个叫“蓝田”的古镇,座落在涟水的上游。有一个曾经的商贸街,叫正街(现在虽然定名为“中山街”,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叫“正街”或者“正街上”),就在涟水河畔。

这个湘中小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无论当地人,外地人或者是农村人来上街,没有到正街上,就不叫上街了。就是蓝田本地人回家或者出门相互之间打招呼,也都是“你到哪里来?”,“我到街上来。”。“你到哪里去?”,“我到街上去。”。纷纷以到了正街上去了为荣!以上了正街为耀!

是鲜香甜辣,还是鲜辣香甜!一一从“三八茶馆”到“蓝溪桥面馆”

热闹的正街上有一家面馆叫“三八茶馆”,由于座落在正街的中心,过河人行腰桥对面,曾经是街上人经常打“牙祭”的地方,也是乡村人上街落脚吃面条的地方。

为什么这间面馆叫“三八茶馆”呢?许多老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打到长沙了,很多人和当时的一部分省军政机关,文化部门,学校,都从长沙迁到了这个湘中小镇躲避战火,小镇很热闹了,成了当时名震湖南的商贸集散地,地方政治文化中心,一时间繁荣异常,人们纷纷称之为“小南京"。

听老人说,这个面馆原来就是一个不大出名茶馆,也有人说叫“振兴茶馆",是当地比较大比较气派的茶馆。1938年左右,才改名为“三八茶馆”,用来接待逃难躲战火的外地客,一时间,名声大噪,热闹非凡。当时很多避战官员,要员和豪绅也经常去光顾,喝茶请酒。反而原来老的店名称,大家都不知道了,也许改名符合尊重妇女,适合当时进步思想宣传,解放妇女的政治意义和目的吧。

我们现在的新时代的本地人,根本不知道原来有个面馆叫“三八茶馆”的,只知道现在有一个面馆叫“蓝溪桥面馆”很出名,面条好吃,又鲜又甜,又辣又香。实际上,原来的“三八茶馆"的面条才是真的正宗,才是第一。要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三八茶馆“被改造成了一个钟表修理厂,“蓝溪桥面馆”还不会有现在这样出名。

是鲜香甜辣,还是鲜辣香甜!一一从“三八茶馆”到“蓝溪桥面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一些刚刚懂事孩子们,天天在正街上玩,“三八茶馆”也是我们小朋友去玩的地方。当时的“三八茶馆”在我们小朋友眼里很宽敞,人很多,很热闹。一起玩的小朋友,就是家在附近,父母就在附近上工,只要正在那里玩,口渴了就直接进入“三八茶馆”,不客气地在那里喝茶,我也经常去喝茶,很好喝,从不收钱。

“三八茶馆”的茶桶是一个大木桶,放在一个木架子上,旁边放了一个用麻绳吊着的竹勺子,一只破搪瓷缸也用麻绳子吊着,要喝茶只能用竹勺子从茶桶里舀一勺子茶水放入搪瓷缸,吊着绳子就着喝。一些讲究卫生的人不敢直接喝,只得蹲下身子,把茶缸举起,慢慢的让茶水流出,嘴巴在下面接,边接边吞,有时呛着水了,只得拼命地咳,咳得耳红眼赤,咳得满屋子的人看把戏。

我们小朋友进去喝茶,一去就是好几个,就用搪瓷缸直接喝,轮流来,根本不知道卫生不卫生,细菌不细菌,有喝就行。如果没有茶了,我们还会叫店子里的人加茶水。茶馆里的茶水早就烧好准备了的,只要听到喊加茶,加茶水的人一下子就会担出一担茶来,热气腾腾的,倒入茶桶里叫大家喝。

可能大人们讲客气些,也可能人生不熟,也可能想歇一阵,就是茶桶里没有茶了,大人们也老老实实,不叫店里人加茶水,只坐在桌边扯谈,一起干等着茶来。一些刚吃过面条的人,或者是早就吃完了面条还坐在桌边的人,只要热茶来了,才马上拿着手里的面碗,就着碗里的油水,一个一个地轮流来用竹勺子,舀热茶水到面碗里,转身移步就在一旁,直接叭啦叭啦地喝,喝茶声挺响亮的,直到把面碗喝得干干净净,象刚洗过的一样才罢休,才交面碗。只要仔细看,面碗里干净得根本没有一点油水,一个油星子也不可能沾在碗里。好吃得舔了碗底!

是鲜香甜辣,还是鲜辣香甜!一一从“三八茶馆”到“蓝溪桥面馆”

当时的人都没有钱,很穷,就是有钱上街也不过几块钱。没有什么好买的,没有什么好吃的,能够在街上吃碗面是一大福份。何况是“三八茶馆"的“落锅起”面呢!那是一份荣耀,那是一种奢侈,那就叫做“下馆子”!好酒的人还会匀出一角钱,打二两烧酒,就着面条就着汤,扎巴扎巴也过过酒瘾。

解放前的“三八茶馆”是个高消费的地方,只是解放后为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才改成小饮店,变成面馆的,只是店子名称大家叫顺了,改不过来,还是叫“三八茶馆”。

这种“落锅起"面是“三八茶馆"的招牌,不管是担脚的,送上交公粮的(三八茶馆河对面是当时的县粮食局),上街买布料,食品的……只要来过的还想来。我吃过,特别是面条上的肉罩子,鲜嫩爽口,香味十足。

“落锅起"面实际上是将压制好的湿面条,一份一份抓好砣,乘锅里水滚,放入开水锅里,稍有起浮就夹出来,放入备好汤水的面碗里。面碗里的汤水是原来早就准备好了的猪骨头汤,并配以鲜葱,干辣椒粉,盐,猪油,……,而成的汤底。肉罩子是猪精肉预先炒好,加猪骨头汤配合而成的肉原汤底,夹好面条入碗后,再连汤和肉打一份肉罩子,放在面条上罩住面条。

当时(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碗面只要二两粮票加一角六分钱。没有粮票的面条要二角钱一碗面。吃面条的人,要先排队在收银台购买竹面牌子,然后才能拿着竹面牌子去窗口取面,并且只能自己去找座位,根本没有服务员给你端,如果座位不空,也只能自己端着面碗找空间地方站着吃,或者到店外阶级上蹲着吃。有些担担子上街的人,就干脆不找桌子,直接坐在架在两箩筐上的扁担上吃面。

是鲜香甜辣,还是鲜辣香甜!一一从“三八茶馆”到“蓝溪桥面馆”

蓝溪桥是我们涟源的古迹,蓝溪桥面馆就是七十年代新办的街道企业。正因为“三八茶馆”热闹,生意做不赢,正街上边和下边的街上,就开了好几家街道办的小饮店,也是仿照“三八茶馆”的面条的做法和下面的方法。

最著名的是蓝溪桥面馆,其方法也被蓝溪桥面馆全部学到外,蓝溪桥面馆还在汤底加入香料包,保持了面条的鲜香甜辣,还更鲜嫩绵筋。同时,也保持了当地一一自己吃面自己端的习惯,只是不用买竹面牌子了,先出钱后吃面,不赊欠,并且规矩绵续至今。

许多外地来涟源的人,来“蓝溪桥面馆”吃面,也不得不随乡入俗,先出钱,后站在煤火灶旁边等,面熟香氲就直接端着自己吃的面条上桌,端错了还会被下面条的师傅(也就是老板)骂!自己端面自己吃,没有人例外!

不久前,我特意去蓝溪桥面馆吃面,鲜嫩香辣味还在,就是吃面条人少了很多,总是感觉到缺少了原来那种气氛,可能是“三八茶馆”曾经的热闹,还在我脑海中没有消失吧!

是鲜香甜辣,还是鲜辣香甜!一一从“三八茶馆”到“蓝溪桥面馆”

一一喜茗堂龙新久

2019年9月12日

#无条件写作日线上命题写作,第1名可获得1万元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