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上勾注山,瞭雁门古道

2019-10-23 10:18:05旅游攻略
从小对雁门关神往,成年后也不知穿越过多少次,看过多少游记,始终没厘清轮廓。一、爬勾注山,登穿心楼(原月亮门)今年处暑时节,搭谢老师车从浑源出行,本没打算看雁门关长城,谢老师坚持,车下高速便径至旧广武。广武有三城,古广武、旧广武、新广武。

从小对雁门关神往,成年后也不知穿越过多少次,看过多少游记,始终没厘清轮廓。

一、爬勾注山,登穿心楼(原月亮门)

今年处暑时节,搭谢老师车从浑源出行,本没打算看雁门关长城,谢老师坚持,车下高速便径至旧广武。

广武有三城,古广武、旧广武、新广武。对于新广武、旧广武、雁门关(东陉关),网上连篇累牍,多得是,不用我啰嗦,对于古广武可参见马春生《雁门关内的古广武城》。

旧广武城还算完整,侥幸。

爬上西城门,遇到一拨台湾游客,颇有兴致地顺着导游手势观看,导游是太原人,听到勾注山,一下勾起了我们的兴趣,这勾注山古籍中多次出现,太诱人了,这就是勾注山?

按导游说的勾注山,是广武口、百草口两沟所夹的山,新广武口东侧为恒山,百草口西侧为云中山。

这种说法未必公认,但有利于常人了解雁门关轮廓,有益于文人触景生情。

原来这勾注山,便是我们平时坐高速或走G208国道都能看到的,有长城蜿蜒起伏盘旋于山脊的那座山,敌楼、城墙、墩台、烽燧,巍巍然,可谓雄奇险峻,气势磅礴。

上勾注山,瞭雁门古道

笔者认为云中山属吕梁山脉,勾注山应属恒山山脉,这里是恒山和吕梁山山脉的分界。山脉在这里收紧而降,是辟路置关的最佳之地。

出旧广武城到新广武,寻路勾注山。

车爬上半山腰,有一很大的停车场,这里立有世遗国保石碑,规格不低。



“哇,降龙木(俗称六道木)”,摆摊人一愣,诧异,显然认识此物的人不多。

这便是有名的广武明长城,也称猴岭长城,随长城根走了好大一段,爬过一段木梯,赫然一木牌:“特别告示,前方危险,严禁攀爬。”云云。

只见前方,路立于山脊的狭窄的长城顶上,但时有驴友背囊前行。

上勾注山,瞭雁门古道

一回头,这不是原月亮门吗?



传说,明万历33年(1605)中秋之际,巡抚都御史李景元主持修筑广武段的长城,其妻(明朝大将徐达之后)亲自设计了月亮门所在的这座敌楼,并命名为穿心楼。这便是广武明长城标志性建筑,广大驴友游客魂牵梦绕的地方。

2016年10月3日夜,月亮门的东半部突然坍塌,媒体称罕见大风所致,此前没有任何倒塌迹象。众人从惊愕、难过、怀疑、到愤怒,各种回忆、纪念和质问铺天而来。


上勾注山,瞭雁门古道

从老照片可看出以往扒砖取石、扒墙辟口,不仅毁容,也触动了长城根脉,月亮门本为敌楼残存,早就岌岌可危。

如今象一驼背老人枯守,孤零零,一任风干。

登上穿心楼平台,台基高耸,四面空悬,顿生豪气,可谓把酒临风,君临天下。

南观群山巍峨,连绵不绝。

北望壮阔无垠,田畴如画。G55高速、G208国道,驰马奔来。

旧广武、灅[ lěi ]水、阴馆县遗址、汉墓群、汉武帝广场、新广武历历在目。神头电厂凉水塔水汽如白烟扶摇直上,马邑、黄花梁、金沙滩却云雾缭绕……

广武长城如龙沿勾注山脊盘旋而来。

西山下为西陉关古道,G55高速穿山而过,百草口敌楼下人来车往,古灅水还在流淌。

东山下为东陉关古道,G208国道蜿蜒飘过,后腰铺村支出一条路通向东陉关。

穿心楼上有三位瓦工师傅正在调配灰泥,显然还在修缮,还没有圈起来收费,恰是一处访古揽胜地。

二、寻雁门关,瞭雁门古道

雁门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几乎历代都有重兵驻守。

但雁门关到底指哪个关?不少去过雁门关的的人也说不清。

笼统说起来,雁门关是西陉关和东陉关的统称,历史上的雁门关为“两关四口十八隘”,是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从塞外翻越雁门群山经雁门关进入中原,有东西两条古道。西为西陉关古道:白草口、赵庄、雁门关(西陉关、亦称铁裹门)、黑石头沟、吴家窑、石墙沟、城上、富拉沟、太和岭口、古广武;东为东陉关古道:新广武口、后腰铺、雁门关(东陉关)、阜家坪、前腰铺、南口。

旧广武、新广武是两侧前沿堡垒,勾注山可谓瞭敌前哨、前部正印先锋官。

上勾注山,瞭雁门古道

两关之间相距十余里。


上勾注山,瞭雁门古道



按《辞海》唐置雁门关,即西陉关,“宋防御契丹重地,元废,明复置,并移今所”,所以唐宋前诸多战事、昭君出塞、文姬归汉及商道,应该在西陉关古道,那时说的雁门关是指铁裹门。到元末明以后,雁门关才逐步移到东陉关。

现在说到雁门关,人们就一窝蜂涌向东陉关,君不见,李牧、王昭君、杨家将、李白也都一股恼跑到东陉关风光。而西陉关,铁裹门,古雁门关,关门早没了,偶见残砖破瓦拽着万年蒿,在朔风中苟且,稀有象张珉一样的负囊驴友志士走过,留下几声叹息。

为什么移关改道?

春秋时期,雁北长城一带,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森林茂密,水草丰盛。而森林影响戍边将士瞭望,便于敌人隐藏。便砍伐树木,不过,地广人稀砍伐很有限。一次野外生火造饭,偶然失火点着树木,烧了一大片森林,发现视野洞阔。顿时找到窍门,悄悄纵火烧林无边无堰。

之后,更有焚树以阔瞭远之便,烧荒以绝游牧之居之说。生态逐步丧失修复能力,土地出现荒漠化,山洪、沙尘暴席卷而来。雁门关一带虽未见记载,估计逐步也波及。新广武、浑源(浑源麻庄汉置崞县)都有水淹的说法,甚至移址。

元末连续的山洪爆发,淤积、堵塞、冲垮了西陉关白草口古道,冲垮白草隘,迫使连通关内外的主要通道由西陉关移到东陉关,现在从宽阔的灅水河床可看出端倪。






三、再走G208国道

到1919年山西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主政山西的阎锡山决定修筑公路,1923年太原到运城、太原到大同公路主干线相继建成。

太原到大同主干线,途经忻县、崞县、阳明堡、太和岭口、新广武、怀仁。这条线横跨两古道,关南段大致沿西陉关古道,关北段大了致走东陉关古道。到现在的G208国道,基本上还是原线,这条道中段恰好从西陉关和东陉关之间通过。

G208国道八十年代路况不佳,穿行到雁门十八湾,提心吊胆,通了复线火车,通了高速,就再没走了。

这次从勾注山下来,又见新广武。

新广武城是东陉关古道入口,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据考之前已有废址,重筑于明万历三年(1575),是雁门关东移的的重要城堡。

到清代一统,新广武逐渐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寺庙众多、车水马龙。阎锡山曾祖阎兴泰北上广武,在永恒粮店立稳脚,使阎氏家道出现转机。明清晋商马帮驼队到恰克图,关南百姓谋生走口外,都要走东陉关古道,在新广武打尖歇脚。

如今却是残垣断壁。

怀旧,又上了G208国道,没想到柏油路面,路侧崖边,护栏、护坝敦实坚固,很好走,又不用交费,更主要的是可穿越勾注山、领略过往金戈铁马、追忆当年筑路艰辛、体验临高过关愉悦、浏览雁门十八湾风光。

G208国道,车不多,偶有载重大车迎面而来。

到太和岭口,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部行营应犹在,周恩来会晤阎锡山,太和泉还在流淌吧?车上是看不到了。

再行将到阳明堡,车下应该是古广武城了,看样子掩映在农田了。

从京师看,恒山、吕梁山长城是外长城,从现有的长城遗迹看。西陉关古道西侧还有百草口长城,东陉关东后腰铺村以东还有长城。这应该是外长城的主线。

而无论西陉关,还是东陉关,都不在外长城主线上,而是向南后座(移)了好几里,这也可能算古人根据特殊地势的创举吧。

这么多人都有身份证,以前就连破自行车也打钢印上牌照,却看不到给每座山、每道沟命个名。访山寻水,常常因无地名或叫法不一,给叙述和交流造成诸多不便。看看示意图吧,虽然不太准确,总还有个轮廓大概吧。

后记:承马春生、玉麒麟、姚鑫华、岳志巍、尹晋东、吴宝华先生,鼎力相助,深表谢忱。

本文应属文史性散文,虽走访函询查阅有日,然而尚存疑虑,犹恐失实,若见之,务请留言及联系方式,预呈谢意。

作者简介:刘俊喜,晋北同川人,久居大同,高级讲师,大同云冈区作家会员,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建设和教学,喜欢文史树木星宿探索,时有物外之趣。文见《山西工人报》《大同日报》《电力建设》等报刊。

作者:刘俊喜 来源:太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