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2019-10-16 21:00:05旅游攻略
管苏清挚友相邀,秋雨朦朦中游南浔。此镇乃江南六大古镇之一,钟灵毓秀,富甲天下,早为吾心惦念,盼来驰行,实是人生一大乐事!南浔,建于南宋淳佑季年(1252年),工商繁茂,人文荟萃。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41人,南浔镇京官56人。
管苏清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挚友相邀,秋雨朦朦中游南浔。此镇乃江南六大古镇之一,钟灵毓秀,富甲天下,早为吾心惦念,盼来驰行,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南浔,建于南宋淳佑季年(1252年),工商繁茂,人文荟萃。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41人,南浔镇京官56人。南宋至民国,在全国有影响者达80多人,故南浔有"诗书之绑"、"镇志之绑"之美称。《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南浔拥有驰名中外的嘉业堂'藏书楼;江南园林佳构小莲庄;沿河的明代民居建筑群百间楼;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张石铭旧居和民国元老张静江故居等。

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嘉业堂藏书楼坐落于南浔的鹧鸪溪,与小莲庄隔溪相望,有小桥通连。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园内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夏日,池中绿荷亭亭,红莲怒放。有亭三座,曰“明瑟”、“漳红”、“沅碧”。更树有三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玲珑剔透,十分珍贵。最奇者,园内竖有一石,腹有小孔,人嘴对准吹气,会发出一种巨响,极似虎啸,几可乱真,石上镌有清代大学者阮元题“啸石”两朱字,游人到此多争一试。

新中国建立前夕,几十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此时,周恩来刚刚进入北京,协助毛泽东主席指挥解放全中国,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忙之中,他想到了江南古镇南浔的嘉业藏书楼,立马起草电报,命令加以保护。解放军连夜派出一个连,火速赶往南浔,终于完好保护了嘉业堂藏书楼。

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对读书人来说,嘉业堂是书香胜地。刘承干(1881年-1963年),是嘉业堂的主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鲁迅先生喻其为"傻公子"。其一生痴心藏书,醉心刻书,用心护书。他倾巨资藏书、刻书、聚书60万卷、20万册,并精心设计建造了"嘉业堂"。

立志藏书与国运相牵。刘幼年就读于当地浔溪书院,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州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全部流入日本静嘉堂文库。张元济先生曾经筹巨款想购买下皕宋楼的藏书,无奈和陆家索要的款项相差甚远,未能成交。静嘉堂因得到皕宋楼的藏书而名噪一时,日本汉学家纷纷来到中国抢购宋元精椠,大量珍贵的古籍流入日本。国内学者、有识之士,莫不扼腕叹息!刘承干看到这一切,毅然决定出重金收购古籍。

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经过若干年的苦苦搜集,甬东卢氏"抱经楼",独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结一庐",丰顺丁氏"持静斋",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十数家藏书尽为刘氏嘉业藏书楼上的插架。缪荃孙在《嘉业堂丛书序》中说:"诸藏书家多佚出之本,无不归之,收藏遂富甲海上"。刘氏藏书当以宋版四史最为珍贵。号称镇库之宝。吴昌硕曾为藏书楼题写了"宋四史斋"。还有眉山刊本《宋书》,张元济先生印《百衲二十四史》,曾经采纳补缺。宋开庆110卷《鹤山先生大全集》、宋淳熙戊戌本《窦氏联珠集》也都是海内称绝的孤本。

民国9年至13年,辟地20亩,靡金12万,刘在小莲庄鹧鸪溪畔建成藏书楼。该楼四面环水,楼呈口字形,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建筑。清光绪后,刘承干捐款在崇陵植树,宣统颁赐九龙金匾:钦若嘉业。友人路路通,让我们登堂入室,亲眼目睹此匾,并与之合影。刘承干以此命名了藏书楼,“嘉业藏书楼”五个大字,出于末代帝师刘廷琛手笔。书楼为一座回廊式的两层建筑物,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中间有大天井。她与宁波的天一阁、杭州的文澜阁和瑞安的玉海楼是我国著名的藏书楼,合称为”江南四大藏书楼“。

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当年“文革”,全国“破四旧”,无数古旧书籍被扔进熊熊烈火,化为灰烬。嘉业堂藏书楼能完整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奇迹。一名小人物——藏书楼管理员汤福璋功不可没,南浔历史少了他,会失去许多文化意韵。是他用石灰和黄泥,涂没了石匾上“嘉业藏书楼”几个字,又用红笔写上当时流行的语录;是他将楼上楼下五十多间房挂上锁,紧紧地关上藏书楼大门,里外加锁,在这里整整守卫了十年,嘉业藏书楼终于躲过了一场大劫难。

说起南浔,不由想起友人马飞达,其为当代浙派书画院院长,他的国画长卷《水乡古镇蚕花节》,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并被中国馆永久收藏。该画卷的丝绸锦织复制品,赴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荣获金奖。这幅画卷长13米、高0.31米。随着卷轴慢慢展开,以南浔百间楼为起点,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故居、嘉业堂藏书楼、刘镛小莲庄……画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在红花绿树的映衬下栩栩如生。画卷行至中间,只见锣鼓喧天、彩球纷飞、上下人流如织,洋溢着一片喜庆,将每年清明时节蚕农祈求蚕茧丰收的特有民俗表现得惟妙惟肖,也彰显了当地数千年之久的蚕文化史。画中人超过1400个,与《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南浔留下了动人的历史。

山水中国(14)|烟雨南浔访嘉业

不管时事变幻,有书读多幸福啊,再点上一柱香,泡一杯明前"龙井",养一盆文竹,时光就显得恬淡宁静,无论风雨,无论寒云,读书人的精神之所便有了自己的春暖花开。如有嘉业藏书楼的古书一阅,岂不更加美哉!

南浔,有了散发着的永久书香,定会泽被子孙万代……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