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华高莱斯丨文旅瞭望:张家界旅游发展研究综述(上篇)

2019-10-04 02:48:03旅游攻略
华高莱斯丨文旅瞭望:张家界旅游发展研究综述(上篇)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天子山、 索溪峪

华高莱斯丨文旅瞭望:张家界旅游发展研究综述(上篇)

张家界 图片来源:华高莱斯 1/6图片工作室

撰稿:徐航 丨旅游地产研究中心

一、引子:吴冠中邂逅张家界,掀开了旅游开发的帷幕

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就以峨嵋来较量,峨嵋位高势大,仗势吓人,其实并没有张家界这么突出的特色,至少大多数美术工作者将会同意我的看法。——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1980年1月1日

张家界之美,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2010年的张家界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将张家界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砂岩峰林地貌,确定为“张家界地貌”。其描述为: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已经有80万年的历史,但是如同深闺中的姑娘,数千年来却不为人知。直到1979年与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邂逅。正如吴先生在《文心画笔》中回忆到:

70年代末,湖南省委为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布置巨幅湘绣韶山,邀我到长沙用油画作绣稿。画毕巨幅油画韶山,省委为酬谢我,征求我的需求。我婉谢一切酬谢,提出愿借一辆小车在湖南境内探寻风景。

就是这一次,无意中撞进了大庸景的林场张家界,隐于荒山深处的奇峰壮观令我吃惊,我便挤在伐木工人们的木棚里住下了。当年在张家界只住了两夜,作了两幅画,意未尽,写了篇“养在深闺人未识——失落的风景明珠”发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报上,从此张家界渐为人知,今天则誉满遐迩了。

翻阅那幅在擀面案子上作的“马鬃岭”的印刷品,激情犹在,便展拓为这幅丈二巨幅,风格必然不同于20年前了,但仍保存具象形态,因张家界是具象的张家界,我曾一目了然地感受她,为她剪裁过无华饰的嫁衣裳。

张家界与吴冠中老先生的邂逅,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也恰好赶上了湖南省决定开发张家界优质旅游资源的契机,从此开启了张家界旅游开发的征程。

二、历史篇: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1、艰苦创业:创造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在张家界旅游开发的历史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第一个被开发的景区。这可不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人为创造的“绿水青山”。森林公园的前身只是一个国营小林场,但对整个张家界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张家界林场的建设,就没有张家界旅游的今天。

华高莱斯丨文旅瞭望:张家界旅游发展研究综述(上篇)

张家界森林公园图片来源:华高莱斯 1/6图片工作室

张家界林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大庸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兴办国营林场的号召,召集相关人员对全县符合办林场条件的相关地区进行了勘察,并最终决定在张家界,堡子界等几座大山上办林场。在那个年代,经营林场困难重重。首先,木材蓄积量极低,在张家界、袁家界、麻田垭一带,大片都是光秃秃的荒山。其次,农用地不足,养不活经营林场所需要的大量工人。更要命的是,还赶上了“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遭到严重破坏。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以场长刘开林为首的张家界林场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10多年的努力,将张家界的林场的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0.9%上升到97%。

林场的建设对张家界的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一方面,超高的森林覆盖率,为张家界林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绿意盎然的森林,结合玄奇绝美的砂岩峰林,成为了张家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量级筹码,正如夏赞才在《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中的论述那样,“如果没有森林公园的建设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申报自然遗产时,(张家界)也许根本就不会列入申报计划当中,更不用说成为自然遗产。”可以说,林场为张家界旅游开发打好了“绿色基底”。

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波旅游开发浪潮中,张家界林场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首选。在经过长期周密的论证和准备之后,大庸县于1980年成立旅游领导小组,以张家界林场为核心发展旅游产业,据当时林场场长刘开林回忆:

“1979年至1981年三年,共接待了27个省市的客人,加上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共8.8万人次。实践证明,开展森林旅游的价值,远远超过林业生产价值。把张家界林场建成国家森林公园,既是人们的迫切愿望,又能发挥森林综合效益,增加林场收入,提高经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1982年9月,凭借奇特的地貌,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秀丽的风光,张家界林场从8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它的建成,标志着张家界旅游开发进入了全新时代。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步展开,旅游业逐步成为张家界的主导产业。正如夏赞才所评价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历史。”

2.激烈竞争:张家界旅游开发的“三国演义”

由于山水相依,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周边,还有很多风景秀丽的地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慈利县的索溪峪和天桑植县的子山。

索溪峪属于慈利县,其名源于土家语的音译,意思是“雾大的山庄”。由于地处砂岩与石灰岩交接地带且峰林地貌发育程度高,它并没有张家界森林公园那么险峻的山峰,但山奇、水秀,而且桥险、洞幽,有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一线天等游览点300多个。

天子山属于桑植县,因明初土家族领袖向大坤自号“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位于“金三角”的最高处,素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美誉。其风光与张家界森林公园类似,又有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加持,因此得到了“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的美誉。

华高莱斯丨文旅瞭望:张家界旅游发展研究综述(上篇)


华高莱斯丨文旅瞭望:张家界旅游发展研究综述(上篇)

天子山(上)和索溪峪十里画廊(下)图片来源:华高莱斯 1/6图片工作室

桑植和慈利两县,坐拥如此优质的旅游资源,又见邻居大庸县依托国家森林公园把旅游搞得风生水起,自然不甘落后。两县不约而同地将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旅游引入项目和资金,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张家界的旅游开发从此进入激烈竞争的“三国演义”时代。一方面,大家目标一致搞旅游,带动了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共同繁荣,但同时,缺乏统筹的发展格局也埋下了矛盾和冲突的种子。

三家的竞争可以分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主要是在资金筹措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为让本地旅游事业更快发展。

大庸县的策略是充分利用国家森林公园带来的政策红利。在开发初期,依托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积极向国家要资金要项目,仅一期工程就落实资金996万元。此后,大庸县的旅游开发也不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省文化局下拨专款254万元,用于修复省级文保单位——普光禅寺。

慈利县则从传播渠道入手,积极开展旅游事件营销。通过发现黄龙洞、全国林业摄影座谈会,以及湖南电视台拍摄纪录片《索溪峪》等一系列营销事件,让索溪峪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声大噪,因此收获了资金和项目。1983年,湖南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拨出336万建设宾馆、水库和黄龙洞景区。而到了1986年,索溪峪更是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获得了1000万元的投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从此进入快车道。

桑植县的方法是发动力量大搞“全员招商”。1983年,县里成立了天子山旅游管理局,确立了“全县一盘棋,开发天子山”的指导思想。管理局成员四处出击,与省内外的各部门和机构洽谈旅游开发合作。据不完全统计,总共有30多个部门和单位前来投资,总投资额高达6300万元,投资主体包括广州市经济开发区、海淀房管局、湘潭大学等。

恶性竞争集中体现为,三大景区因为旅游资源归属产生的一系列纠纷。早在1981年11月,慈利县就曾对大庸县张家界林场占用止马塌地区及张家界边界沿线13亩土地提出异议,还以正式政府文件的方式向省政府提出仲裁的请求。

如果早期的恶性竞争还属于“文斗”,那后期则越来越向“武斗”发展。1982年到1983年,桑植、慈利两县的村民由于争夺景区资源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械斗。即便两县政府在省司法厅调停下签订了《维护桑、慈两县边界的协议》,也没有改变冲突不断的紧张局面。仅1987年3月,三县之间就爆发特大冲突20多起,其中最恶劣的是“水绕四门事件”——连索溪峪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都卷入其中,一共烧毁了17栋房屋和大量旅游设施。

虽然冲突过程比较惨烈,但从结果上讲,三大景区的竞争给张家界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契机。一方面,三大景区的旅游建设不断完善,逐渐具备了一体化开发的条件;另一方面,接连不断的冲突,终于让湖南省下定决心对三大景区实施统一管理。

3.形成合力:武陵源诞生,张家界立市

虽然三大景区冲突不断,但合并依然是大势所趋。从地理角度看,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本就同出一脉。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朱畅中在1984年考察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时就指出,“三地风景格式统一,互补性强,在古籍中,这一带山区统称为‘青岩山’。”从行政管理角度看,三大景区和相应行政单位的合并,有利于解决边境冲突,加强民族团结,使三地的景区开发有一个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和统一的规划。

首先实现的是行政上的统一。1988年5月,国务院复函同意将原大庸市升级为地级市,将原常德市的慈利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县划归大庸市管辖,在原大庸市协合乡、中湖两乡和张家界林场,慈利县索溪峪镇,桑植县天子山镇为武陵源区的行政区域。

紧接着,旅游发展的统筹规划也随之到来。1989年10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会议通过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指出,“武陵源风景区是一个世界罕见的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主要特色,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美学价值和未经扰动的亚热带原始生态环境,可供游览观光,度假休养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规划》规定东起喻家嘴,西至野鸡铺,南起锣鼓洛,北至泗南峪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范围,总面积369平方公里。”

随着行政管理和旅游开发的统筹,张家界进入了全域旅游开发的新阶段。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三、现状篇:被资本分割的美景

1.旅游发展欣欣向荣,张旅集团却面临困局,张家界全域旅游开发任重道远

2.索道业务竞争激烈,民间资本扼住旅游交通咽喉

3.优质旅游资源各为其主,在张家界开发旅游如同“乱世争雄”

4.缺乏统一的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低下成为张家界旅游“最短板”

参考资料

[1] 王强,《论张家界旅游怪圈破解之法》,2018

[2] 彭万林,《张家界最好旅游发展时期,就在当下》,2016

[3] 涂榉耀,《张家界旅游发展史简论(1979-2009)》,2010

[4] 《必看!张家界旅游大数据曝光!》,2017

[5] 卢婷婷,《甩掉包袱,走正路子,张家界认真做旅游有多厉害》,2016

[6] 陈跃、佘高波,《事件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机理》,2015

[7] 张甜中,《基于旅游产业生成视角的张家界旅游酒店业成长分析》,2015

[8] 李峰生,《张家界东线旅游开发研究》,2009

华高莱斯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权必究。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