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旅游网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文化苦旅》读后感

2019-09-22 09:00:06旅游攻略
遇见一场旅行"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于我而言,想要体验另一种年龄的生活,最好的办法是读一本好书,在静默的文字里遇见一场别有新意的旅行。

遇见一场旅行

"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序言中写到的话。于我而言,想要体验另一种年龄的生活,最好的办法是读一本好书,在静默的文字里遇见一场别有新意的旅行。

《文化苦旅》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是在小学,当时余秋雨先生的《信客》被选录入教科书,在课文下面对作者的注释中提到:代表作 《文化苦旅》。当时的自己沉迷于安徒生童话里王子与公主的梦幻生活,竟然会觉得这个名字"土气"——直到高三下学期,整个人都浮躁起来了,语文老师给了我这本书,说,有时间可以简单看看。于是,每一个心情烦躁,睡不着又学不进去的深夜,我都会起身,在温暖的灯光下翻开这本书。

光是这篇序言,我就看了不下十遍。很多句子初看只觉得普通,没什么新意,但只要稍加留神,就会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它。

"那(写史论专著)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徒增。"这是一些记者说秋雨先生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先生的回应。其实我也与那些记者一样,初读秋雨先生的文字,只觉得清风明月尽在眼前,鸟啼蛙鸣只在耳边,真好。想着先生在下笔时也必然是带着笑意的。直到看见序言里的这句话,我打算多多留意秋雨先生在这本书里的文字运用,打算揣摩出他所说的"厚重感"。

另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序言是"如果每宗学问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作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如果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读了这句话,我才终于可以了解古人说的"拍案而起"是怎样一种对作者,或者说对作者的文字,莫大的赞同与赞美!我们好像总是试图赋予文字与文化很多飘渺的意义,而总是忽略文字的更为深刻而又简单的意义——滋润生命。我们研究文化,或者说我们创造文化,是为了让生活更加有生意,而不是,将自己消磨成一个故作老成,缺乏灵气的人。于是我看到秋雨先生离开案头,他说"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都雇不到了,我无法穿越由拥塞懈怠白眼敲诈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这是先生对这个被物欲驱动的社会的惋惜,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决定直接用自己的双脚,开启一趟文化之旅。

于是——我们看到先生每到一处文化沉寂之地,都能写出极富乐趣与充满对历史极大的崇敬的文字。这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秋雨先生写的关于苏东坡的"黄州突围"。

《文化苦旅》读后感

在这里,秋雨先生把东坡被贬的原因聚焦在小人物身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这让我也开始思考当下社会里的网络暴力。那些键盘侠,与当时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为了自己那一点点想标新立异的心理,便随意的辱骂,诬陷,栽赃无罪的人,甚至,仅仅是为了跟风而敲下那些肮脏可怖的文字,在电脑前摆弄这些挤眉弄眼的诙谐姿态。正是这些挤眉弄眼的小伎俩,让一些无辜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遭受非人的攻击。唉,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制裁这些人呢?除了这个,还有一段广为人知的描写——即使广为人知也丝毫不落俗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细读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在如梦起点里遇见神秘美丽的尼姑老师和沉默善良的信客,在中国之旅中重新审视成熟前后的苏东坡和避暑山庄里渐渐远去的历代帝王的背影,在世界之旅经历海边无尽的风浪并见证了一场独特的爱情,在人生之旅上感叹秋雨先生与巴金先生深厚的友谊也触动于秋雨先生对母亲诚挚的思念。还有那些一看就成为"此生一定要去的地方"的地点,比如令人心动的月牙泉,比如险些消失的敦煌莫高窟……我想,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的觉醒,这里是说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贮存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遇见这场旅行,让我迫不及待,想要沿着文化的脉络,开启自己的文化之旅。

"